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 第四节 牙买加货币制度 第五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 第四节 牙买加货币制度 第五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为满足国际间各类交易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职能作用及其它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制定的协定、规则和建立的相关组织机构的总称。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汇率及汇率制度 (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3)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4)国际货币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划分 1.按汇率制度分:永久性的固定汇率制、可调整的固定平价汇率制、宽幅波动汇率制、爬行钉住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和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 2.按国际储备资产的保有形式分,国际货币体系可以分为:纯商品本位制和混合本位制。 3.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分,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管理浮动汇率体系。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类型: (一)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 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二)金块本位制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 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 (三)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能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国家出于备战的需要,金本位制的竞赛三原则均被破坏殆尽,金本位制遂陷于瘫痪。 (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均实行黄金禁运并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暂时停止实行。 (三)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原本脆弱的国际金本位制最终崩溃。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1943年3月,英国发布其财政部顾问凯恩斯(J.M.Keynes)拟定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Proposal For The International Union),又称凯恩斯计划,(KeynesPlan)。
(二)1943年4月,美国发表以怀特(H.D.White)为首起草的“国际稳定基金计划”(Proposals For The United and Associated Nations Stabilization Fund),又称怀特计划(White Plan)。
(三)1944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城举行了由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一)本位制度 在本位制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黄金官价。 (二)汇率制度 在汇率制度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稳定的汇率,即所谓的战后固定汇率制。 (三)储备制度 在储备制度方面,确定黄金和美元同为主要国际储备 资产的储备体制。
成员国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四)国际收支调节制度 成员国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五)组织形式 1945年12月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 1945年12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二)弥补了当时国际清偿力的不足,对战后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一)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外汇市场的动荡,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 (二)弥补了当时国际清偿力的不足,对战后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创建了维持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的中心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建立双边或多边支付体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性 (二)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三)以“双挂钩”为核心的汇率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性 (一)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二)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三)以“双挂钩”为核心的汇率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1971年“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之一倒塌了。 (二)十国集团于1971年12月底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大厦举行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达成了所谓的“史密森学会协定”。 (三)1973年3月,各国相继以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从而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彻底瓦解。
第四节 牙买加货币制度 一、牙买加货币体系的产生 第四节 牙买加货币制度 一、牙买加货币体系的产生 1976年4月,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该修正案于1978年4月10日起生效。由此形成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通常称其为牙买加货币体系。
二、牙买加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牙买加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汇率制度、储备制度和资金融通问题。 第一,《牙买加协定》认可浮动汇率的合法性。 第二,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将美元本位改为特别提款权本位。 第三,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三、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特点 其次,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的汇率制度也不同。 再次,从国际收支的调节看,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余地加大了。 首先,尽管牙买加协定提出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但是特别提款权只是一种计账单位,最终形成国际储备多元化的结构。 其次,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的汇率制度也不同。 再次,从国际收支的调节看,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余地加大了。
四、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一) 积极作用: 第一,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四、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一) 积极作用: 第一,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第二,牙买加货币体系是混合汇率体系,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状况做出灵活的反应,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牙买加货币体系对国际收支调节,采取的是多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办法,这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相适应。
(二) 弊端: 第一,汇率波动较大。 第二, 造成储备货币管理的复杂性。 第三, 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第五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区域货币一体化概述 1区域货币一体化概念 2区域货币一体化的产生 3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第五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区域货币一体化概述 1区域货币一体化概念 2区域货币一体化的产生 3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a区域货币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b区域货币一体化产生与发展也与区域国际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 c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直接动因是世界现行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伤害或可能伤害到一些国家的利益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二)第二阶段(1979—1998年):欧洲货币体系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一)第一阶段(1972—1978年):魏尔纳计划 (二)第二阶段(1979—1998年):欧洲货币体系 (三)第三阶段(1989—至今):“德洛尔报告”与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四)《马约》签订后的一体化进程与欧元的产生
(一)使欧元与美元一起构成国际货币的两强格局。 二、欧元启动的意义 (一)使欧元与美元一起构成国际货币的两强格局。 (二)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推动欧盟各国经济发展。 (三)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其他区域性国际货币体系 (一)西非货币联盟 (二)中非货币联盟 (三)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 (四)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
课后作业 【重要概念】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森林制度 牙买加协定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思考题】 1、何为国际货币制度?它包括哪些类型?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森林制度 牙买加协定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思考题】 1、何为国际货币制度?它包括哪些类型? 2、如何理解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为什么会崩溃? 4、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