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 定义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复杂, 故临床证候变化多端, 表现为虚实 夹杂, 寒热交错, 为 “ 风、痨、臌、膈 ” 四 大疑难重症之一。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心 肺 肝 脾 肾 中 医 藏 象 学中 医 藏 象 学 五脏 系统. 第一节 脏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六脏 -- 经络学说 … + 心包络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肥 胖肥 胖. 肥胖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辨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结语.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 1. 识记掌握  ⑴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和功能。  ⑵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和分类。  ⑶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 ⑷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 ⑸掌握人体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 ⑹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脏 肝.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第二十章 祛湿剂.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气机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中的 应用进展 王洪京 滕州市中医医院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教研室 保守魁
脾 与 胃 中医学教研室.
“藏”内脏。 脏(阴)贮藏营养(精微)物质的实质性脏器(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阳)传导变化功能的空腔类脏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象”形象、征象,是指脏腑本身的形象与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脏 腑 返回目录.
第三章 藏象.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第三章 藏象学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 张二力.
第一节脏腑四 脏 腑之间的关 系 梁永林.
素问·六节藏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三章 脏象学说.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第四单元 血气精神.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素问·经脉别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名师垂教 长期低烧.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八章 病 机.
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气血同病辩证.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认识中医脾胃 组长:顾音菲 组员:唐慧莲、严濛奇、曹添福、范帆、万冰、叶宏宇、李贵龙、王国震、刘乃少.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泄泻.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肾与膀胱 kidney&bladder.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消 食 剂.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 藏象 第三节 六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之 精气血津液 授课者:梅志刚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四章 气、血、津液.
ATP SLYTYZJAM.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五章 化湿药.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概 述 解剖位置: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 形态结构:扁平弯曲,其色紫赤,附有散膏。 主要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 运动特点:主升举。 概 述 解剖位置: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 形态结构:扁平弯曲,其色紫赤,附有散膏。 主要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 运动特点:主升举。 联属功能: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与胃相表里。 脾在五行属土,喜燥而恶湿,为阴中之至阴, 通于长夏。

主要生理功能 主运化 主统血

主运化 含义: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 (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 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 的生理功能。 意义: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 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 运化食物 生理过程 运化水液

运化食物 含义: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 的功能。 二个环节: 1.磨谷消食: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吸收 散精于肝 吸收 散精于肝 2. 精微 浊气归心 通达全身各组织器官 运输 上归于肺

具体过程: 食物 精气血津液 经胃的受纳腐熟 经脾气的激发、转输,小肠的吸收输送至其它四脏。 食糜 浊 清 之 精微部分 下传小肠,经脾气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生理意义 脾为消化系的主要代表,与胃肠等配合完成复杂的 消化功能 脾吸收的精微物质是气血化生的主要来源 表现:消化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充足, 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病理意义: 腹胀、便溏、倦怠、消瘦、气血虚少等病症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液 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输布至全身 含义: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 的功能。 体现: 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 大肠吸收的水液 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 脾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 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输布至全身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生理意义: 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 脾气散精,输布全身,濡润五脏六腑 脾气健运则水液布散通利,无水湿之患。 病理意义: 水液代谢障碍,发生湿滞、痰饮、水肿、 腹满等病症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二者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二者关系 是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依据 注意保护脾胃。即“四季脾旺不受邪”

主统血 含义: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 脉外的功能。 机理: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藏营化血——脾运化正常,保证血液生成的质 和量,血液的各种机能才能正常 益气摄血——“气之源头在乎脾”,脾健气旺, 气旺则能行固摄之功统摄血行

生理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表 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病理意义: 运化无力 肌衄 脾 清气不升 出血 统血无能 下部出血——便血,尿血, 崩漏。

生理特性 脾气主升 升清 升举内脏 喜燥恶湿 脾气虚衰,无力升举 健脾益气 脾气下陷 脾为湿困,不得上升 健脾除湿 脾气下陷的病机主要有二

脾气主升 含 义: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 具体表现: 升清 升举内脏 机 理: 依据人体清浊升降规律,清者上升,浊者下降。 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有布达上升的功能。

升清 “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 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 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表 现: 升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向上转输精微 升清气于头面——头目清爽。 升津液于口为涎——润泽口腔。

生理意义: 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相对而言,相互为用,相反相成——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水谷精微的 吸收、转输 病理意义: 脾气不升 清窍失养,气血乏源——头晕目眩,神疲乏力。 精微不布 清气下走,清浊混杂——腹胀、泄泻。

升举内脏 位置相 对恒定 含义: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 止其下垂的作用。 生理意义: 升托固定脏器 脾气主升——内脏不致下垂 (与胃协同) 胃气主降——内脏不致上移 病理意义: 脾气不升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泄脱肛等 位置相 对恒定

喜燥恶湿 含义: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 机理:脾主运化水湿 生理意义:“脾燥主升”。 病理意义:“脾生湿”、“湿困脾”。 治疗:健脾、利湿同治。

脾气健旺 ——运化水湿正常—— 水津四布 无水湿停聚 脾气虚衰——运化障碍——痰饮水湿内生 困遏脾气、脾气不升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肉,主四肢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在体合肉,主四肢 肌肉瘦削 软弱无力 四肢倦怠 痿废不用 含义: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 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理意义: 则肌肉得以营养,使肌肉发达。 脾气健运 四肢禀水谷精气,则轻劲有力。 病理意义: 精微物质化生无源 脾失健运 四肢肌肉失去营养 肌肉瘦削 软弱无力 四肢倦怠 痿废不用

在窍为口 含 义: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生理意义:脾胃经脉上行于口,脾气上升,口味 正常,纳谷香甜。 含 义: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生理意义:脾胃经脉上行于口,脾气上升,口味 正常,纳谷香甜。 病理意义:脾病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出现 口淡乏味、口粘、口甜等。

其华在唇 含 义:口唇的形色及功能与脾有密切关系。 生理意义: 脾运化水谷精微至口唇,使口唇肌肉 强健,色泽红润,感觉灵敏。 病理意义: 含 义:口唇的形色及功能与脾有密切关系。 生理意义: 脾运化水谷精微至口唇,使口唇肌肉 强健,色泽红润,感觉灵敏。 病理意义: 脾虚,气血亏少——口唇萎黄,枯而不荣。 脾胃积热——口唇糜烂。

在志为思 含 义:脾的生理功能和思志有关。 生理意义: “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正常的思考对机体生理 活动无不良的影响。 病理意义: 含 义:脾的生理功能和思志有关。 生理意义: “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正常的思考对机体生理 活动无不良的影响。 病理意义: ①思虑过度,所愿不遂——脾气郁滞、不思饮食、 脘腹胀闷。 ②脾失健运气,气血不足——思维功能减退。

在液为涎 含 义:脾与五液中的涎有密切关系。涎为唾液中较 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生理意义: 含 义:脾与五液中的涎有密切关系。涎为唾液中较 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生理意义: 涎为脾阴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有润泽口腔,助 食吞咽等作用。正常情况下,涎上注于口而不溢于口外。 病理意义: 脾胃不和则口涎自出;脾阴虚则涎液减少而口干。

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脾与长夏 同气相求 故相通应 长夏——炎热多雨——天阳下迫 湿为热蒸 地气上腾 蕴酿生化 长夏——炎热多雨——天阳下迫 湿为热蒸 地气上腾 蕴酿生化 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 生理意义: 长夏之季,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 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 病理意义: 长夏—— 脾弱者易为湿伤——身热不扬、肢体困重、 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 治疗:除湿热自退 脾与长夏 同气相求 故相通应

思 考 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试述脾运化水液的意义。 试述脾统血在临床上的意义。 何谓脾主升清?其临床意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