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特征 抢三十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辨明思想感情 规范答题技巧 十一中 王冬梅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考纲解读.
路 2015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突破三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春的消息.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三章 第一课时(1).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Unit 1 Hello!. Unit 1 Hello! Good afternoon 中午好;下午好 你学会了什么? Hello 你好 = Hi (同学,朋友之间打招呼) Good morning 早上好; 早晨好 (早晨起床---中午12:00前) Good afternoon 中午好;下午好.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初一年级(1、2)班 制作:李淑芳.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市桥陈涌小学 吴秀堎.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2017 唯美樱花工作模板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八一建军节PPT模板.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语文园地二.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4.2 证明⑶.
目录标题 01 添加目录一标题 ADD DIRECTORY ONE TITLES 02
2015 年度总结汇报 Business report template poweroint 汇报人:宝藏PPT.
用计算器开方.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Period 1 Unit 1 My school bag Luoyang Primary School Zhu Yiqian
Unit 4 At the farm Part A Let’s talk 马兰屯镇林桥小学 谢素珍.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基本句型(二) S+V+P.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2、5、3的倍数的特征.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企业商务PPT模版 Loem ipsum dolor sameman tanam ca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tamam dalam qoue sampe. More PowerPoint templates:
论文题目写在这里 题目太长分两行写也可以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老师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H a S = a h.
8、9的认识 一年级组 李 晶.
2017 唯美地球商务通用模版 Aesthetic global business mode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别心知两地秋” 下面是唐朝诗人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用了拆字,两字合起来就是作者表达的感情。你猜猜试试。

答案 “心”、“秋”合成“愁”,“秋”是悲哀愁苦的象征,正如宋人吴文英《唐多令》所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醉 眠 唐 庚①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①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精彩PPT名师讲解) 教你思维 第一首: 1.题目告诉了你哪些信息? 答案 ①上阕的最后两句是“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②理解这两句的含意和情感。 2.“取封侯”的是谁?“独去作江边渔父”的又是谁? 答案 “取封侯”的是一个个酒徒,“独去作江边渔父”的是词人自己。

3.作者使用对比有何用意? 答案 从表面看这显然是一种对比,满怀热血抱负的自己竟不如一个酒徒!结合诗人身世和诗歌内容及注释,不难看出诗人在抒发一种壮志难酬的感慨,更是一种无奈和牢骚。 第二首: 1.什么是“简淡”?什么是“芒焰”? 答案 “简淡”指的是所用意象特点,“芒焰”指的是诗歌情感意蕴的特点。

2.哪些词句表现出“简淡”与“芒焰”? 答案 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频得句”正表明诗人平日不管吏事俗务,而专于文字之癖中自得其乐。“忘筌”,一语双关,既指“忘言”,又暗合庄子“得鱼忘筌”的典故。梦中得句似得而实失,拈笔忘筌似失而实得,他就是这样领会了人生哲学上的辩证法。失去的是梦中句,得到的则是无所为、亦无所求的悠然忘我之境。

3.作者在诗中寓含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全诗流露出一种旷达、逍遥的意味,颇具深意。

【诗歌赏析】 第一首: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更进一层。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篷”之渺小与“ 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占断”即占尽之意。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第二首: 唐庚此诗造意古朴,对仗工稳,韵味悠长,令人咏叹再三,不忍释卷。诗中描写了诗人在初夏之时的日常起居生活,意境幽美。炎炎夏日,昼长难度。谪居深山之中,面对寂寂青山,少不了独酌花间,残红点点,已足以让人陶醉;好鸟声声,婉转动人,仿佛催眠曲,诗人免不了多喝几杯,不觉之间睡意顿生,好在竹凉席是现成的,诗人在这鸟语花香中很快进入了梦乡。在睡梦中,诗人的思绪并未停止,诗兴亦信马由缰,于是佳句亦奔涌而来。然而遗憾的是诗人醒来之后,提起笔想把那些梦中频得的佳句写下来时,却又只剩下片鳞只爪,不知从何写起了。此种境况,即所谓“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大凡诗人都有这种提笔忘言的体会。

考点一 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 [先做 后讲] (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题目: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分析 ①概括出作者的思想情感;②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教你思维 ①定基调:抓住直接陈说情感的词“愁”,从而确定诗歌的情感基调。 ②抓关键词:抓住“晚岁”“华发”说明慨叹年华老去;抓住“壮心偶傍”“醉”说明“壮志难酬”;“读诗”了无睡意是对愁情的深化。 ③找原因:综合起来,一切都是因为“壮志未酬、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愁”。 答案 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诗歌赏析 乙巳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 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首联说“晚岁登门”。诗人自称“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己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 颔联又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

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 颈联“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尾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

思维建模 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 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 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4.抓住注释,提取暗示内容。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 答题范式 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 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 ……”“抒发了(表现了)……”。(也可以先揭示情感,再具 体描述)

[即学 即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湘洲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汪诗中的“不尽头”“烟云”“夕阳”“寒鸦”“目断”等,冷暖、语体色彩等都在给人传递伤感的情绪,结合注释的背景可知,诗人是在表达一种家国之痛,与苏轼对英雄人物的呼唤自然不同。 答案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考点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先做 后讲] (2013·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题目: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分析 ①以鲁连比诗人自己;②结合诗句谈人生理想。

教你思维 ①明晓形象:全诗塑造了一个功勋卓著、高风亮节的历史人物形象。 ②知人论世:联系李白的身世和志向,把鲁仲连的遭遇与李白的遭遇联系起来。 ③明确理想:作者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和功成身退、热爱自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 答案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诗歌赏析 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策士。秦国围攻邯郸,魏安釐王派人劝赵归秦,鲁仲连在围城中往见平原君,制止了这件将导致奇耻大辱的事,邯郸因信陵君援军到达而围解。为此,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仲连不受而去。后来齐国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以书信缚箭射进城内,劝喻死守围城没有出路,困守城中的燕将见信自杀,聊城因此而破。齐王欲封鲁仲连官爵,鲁仲连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并逃隐海上。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新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狂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前引诗句中以一箭书取聊城功,就是鲁仲连的故事。李白的功成身退的表示,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所以诗末引以自譬,谓鲁连为同调。

思维建模 1.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首先,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能脱离原诗泛泛而谈。其次,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剖析。 3.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能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4.评价要恰当。一要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失去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答题范式 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即学 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侯 蒙 [即学 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选取了一首宋词作鉴赏材料,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诗词内容是正确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联系注释中的信息:遇人讥讽“大笑”,“后一举登第”,以及诗歌中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看我碧霄中”等,可以总结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幽默、乐观、志向高远。注意回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印证,而不只是空洞地下结论。

答案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考场问题聚焦:概括不全,缺少分析 [阅卷 现场] [阅卷 现场]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现场答案采样: 采样1: 采样2: 答案问题找一找:

追求满分做一做:   答案问题找一找:采样1:只是从下片概括出的的情感,上片的情感没有概括出来; 采样2:情感概括比较准确,但是缺少结合诗句的具体分析。 追求满分做一做: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矫正 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 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