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常见症状 第十一节 呕 血 诊断学教研室 谭 珊 讲 师 学习内容( Contents ) 概念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伴随症状 4 问诊要点 5.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上消化道出血 (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 长沙医学院附属石门医院消化内科 彭 治 香.
消化道出血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消化道出血 (Gastrointesinal bleeding) 1. 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上, 呕血及 / 或黑便 下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下,血便 2. 呕血 Hematemesis 便血 Hematochezia 3. 急性.
进入 一、定义: 发生于 Treitz 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 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及胰管的 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 属此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指数小时内的 出血量超过 1000ml 或循环血容量的 20% , 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 衰竭,为临床急症。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呕血 hematemesis. 定义 呕血( hematemesis )是由上消化道 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 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 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 概念 病因 分为 反射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 前庭功能障碍性呕吐 神经精神性呕吐 临床表现.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第十节 呕血与黑便 呕 血 hematemesis. 定义: 呕血( hematemesis )是由上消化道 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 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 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
咯血 (hemoptysis) 重点:咯血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 法。 定义: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的出血经 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
1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 呕血与便血 2 呕 血 呕 血 一、概述: 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 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以及 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或全身性疾病所致急性 出血,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 呕出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高低 、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 短。可为鲜红、暗红、咖啡色、黑色。
急 性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的诊治探讨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康复科 李 娟.
第一篇第四章 常见症状 第五节 咯血 hemoptysis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中医美容保健.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咯 血 与 呕 血 消化内科 王依.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上消化道出血 主讲 王洪波.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昭通市中医院 刘信才.
上消化道出血.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肝 硬 化.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徐丽华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2006年4月24日.
Welcome.
呕血便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魏正强.
上消化道大出血 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for the Massive Bleeding from the Upper Alimentary Tract.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措施依据 预期结果与评价.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赵一泓.
概 念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 部位、出血量/速度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大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massive hemorrhage)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消化内科 陈其奎.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消化道出血 诊断学症状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注射室 周晓梅.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评估与护理要点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 马颖丽.
内科护理学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 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陈垦教授.
4能对上消化道出血做出完整诊断并正确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咯 血.
消化道出血 护理查房 2014年12月23日.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 陈良金.
上消化道出血 安红艳.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主任医师 陈友平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第三十章 门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临床医学教研室 赵庆社 教 授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胆 道 疾 病 肝胆 外科 张炳远 主任医师.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方 法 检查方法: 循腔进镜 动作轻柔 避免暴力 仔细观察 不留盲区 必要时活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急诊科 李鸥.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第四十二章: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四个重要的交通支*** 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胃冠状静脉、食道下端、奇静脉与上腔静脉相通;
腹 痛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胆 道.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床上洗头.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1炎症溃疡性疾病 2机械性疾患 3血管性疾病 4新生物 5全身性疾患 [病因与出血机制] 1炎症溃疡性疾病 2机械性疾患 3血管性疾病 4新生物 5全身性疾患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非甾体消炎药如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或嗜酒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胃手术后病变(胆汁反流性吻合口炎与残胃炎、缝线引起吻合口与残胃粘膜糜烂、残胃癌)。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 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慢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Rendu?Osier-Weber病),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心衰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 发热 循环障碍的表现 氮质血症 血象变化

经验之谈 1 消瘦,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上腹包块者多见于胃癌; 2 蜘蛛痣、脾大、腹水者多见于门脉高压胃底破裂; 3黄疸、胆囊肿大、剧烈上腹痛,呕血呈条状血块,提示肝外型胆道出血; 4皮肤粘膜出血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如皮肤粘膜尤其颜面、上肢皮肤及口腔、鼻咽部粘膜有毛细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瘤,见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诊断依据 确诊   1.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及应激性病变等;   2.呕血和(或)黑便;   3.出血不同程度时可出现相应的表现,轻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4.发热;   5.氮质血症;   6.急诊内镜可发现出血源。

出血量的判断   出血量的估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黑粪的出现一般须每日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因轻度的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与脾贮血所补充,并不引起全身症状。凡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特别是出血较快者有头昏、乏力、心悸、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等表现。随出血量增多,症状更为明显,引起出血性休克。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一次出血后黑粪持续天数受患者排便次数的影响,如每日排便一次,约3天后粪便色泽恢复正常。   一次出血后黑粪持续天数受患者排便次数的影响,如每日排便一次,约3天后粪便色泽恢复正常。   有下列迹象者,应认为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须予及时处理:   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粪变成暗红色,伴有肠鸣音亢进;   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而血容量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有稳定又再下降;   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治疗原则   1.积极控制出血;   2.治疗原发病;   3.必要时输血及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活动性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大便潜血阴性; 2.好转:活动性出血基本停止或仍有少量出血,休克纠正、大便潜血阳性;   1.治愈:活动性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大便潜血阴性;   2.好转:活动性出血基本停止或仍有少量出血,休克纠正、大便潜血阳性;   3.未愈:经内外科多方治疗,出血仍难以控制,病情恶化。

如何护理呢?

病情观察   1.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2.在大出血时,每15—30min测脉搏、血压,有条件者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进行监测。   3.观察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   4.有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对症护理   (一)出血期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   2.烦躁者给予镇静剂,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烦躁时慎用镇静剂。   3.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安慰体贴患者的疾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4.污染被服应随时更换,以避免不良刺激。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   血时应及时配血、备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   6.注意保暖。   (二)呕血护理   1.根据病情让患者侧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误吸。   2.行胃管冲洗时,应观察有无新的出血。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5.在好发季节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劳逸结合。   6.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