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培育中心外埠教育參觀
活動日期:103年2月11-13日(星期二~四) 活動地點:輔仁大學、大理高中、南門國中、 慧燈中學、關渡大愛電視台 主辦單位:師培中心 參與人數:17人
活動內容簡述 在三天的外埠教育參觀中,第一站抵達的是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經由接待學生的引導,我們走進會議地點----微型教學教室。輔大師培林偉人主任表示,為了使師生關係密切,訂定了導生制度,利用網路平台i-can,作為聯繫。在實習輔導方面以鄰近地區作為實習合作對象。後來參訪師培中心的教室,教室外面設置學生置物櫃,從這了解輔大師陪的用心。
活動內容簡述 關渡大愛台從主播體驗開始,同學們對於上主播台都十分靦腆,看著字幕機念著新聞稿,第一攝影棚的參觀,師姑細心為我們講解攝影棚設計的意涵,像是「人」字屋脊,象徵以人為本。經典雜誌主要是希望淨化人心,導正視聽,秉持誠正信實的理念報導,鼓勵讀者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並提醒我們留意學生們平時收看節目和報導。並期許我們藉由多閱讀、多參照,用不同角度看世界。
活動內容簡述 接著來到大理高中,大理高中校長曾去日本拜訪佐藤學教授,將所學應用於校園,透過「真善美」來建立「價值與能力」的品格教育。接著進行教學觀摩,鍾文傑老師講解幾何圖形。一開始,老師提問題讓學生思考並紀錄,學生藉由記錄的過程,發掘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再以現有資源自行找答案,老師以陪伴、旁觀的角度,啟發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過程中當班級較為吵雜時,用「深呼吸」讓學生沉靜下來,最後以魚骨圖總結所學。
活動內容簡述 南門國中不只有國中還包含國小,是真正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學校,南門國中參與電子書包的專案,利用科技的便利性,縮短老師了解學生的時間。周老師介紹他上課的情況及教學設備,每位學生都有平板電腦,利用數位化的課程,增加學生討論的時間,使課程不再只是由老師掌握,而是回歸於學生,達到翻轉教室的概念,老師可以在課堂中當場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活動內容簡述 外埠參觀的第三天我們來到了私立慧燈中學,呂孟婷老師的生物課,她於課前先與同學互動一翻,再進入主題。先交代出處及資料來源介紹, 之後對每個細節做了逐句講解,同時也會做比較用法,並說明其有些特殊字可能於別篇科學文章中出現時,會因老師而異而有不同說法,亦不斷提醒同學用螢光筆畫線做筆記。由孟婷老師的教學,似乎會多與同學互動,有時與同學開開玩笑,並試圖與同學打成一片。
活動內容簡述 最後,老師甚至於還會以時下當紅的流行用語融入課程中,要同學些許的比較與發表己見。要同學比較答題速度並寫下心得是很創新且可讓學生印象較深的做法。此種開放式的作業,可讓較有創意的學生盡情發揮,但若是較無想法的學生則是一件頭痛的功課。最好還是於課堂上,分小組討論並請各組派代表發表想法,以供每位同學相互交流以啟發思考及創意,如此一來,此家庭作業就不會是夢靨而是創作。
活動內容簡述 最後一站是國立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入園後不久,園區導覽人員就從文昌祠開始介紹,到了民藝街,說明屋頂上佛手瓜代表福氣、壽桃代表長壽、南瓜代表多男,接著我們走入黃舉人宅,樓梯古人會將階數設定為奇數,意味著陽數和吉利的意思。當進入三合院,主人是第七名後,所以匾額上寫著文魁。由於解說員細心又有耐心為我們講解,讓我們收穫良多。希望每一個曾經留下足跡的地方,都有舊地重遊的機會。
圖說:甫上車,擔任隊長的郭佳欣同學即說明此次活動的 流程及注意事項。
圖說:帶隊師長劉佑星主任(圖左)提醒大家,外埠參訪不是旅遊 而是一種課程,需抱持著求知的心珍惜此次學習機會。 陳沛嵐老師(右)也期許同學們能在活動中有所收穫成長。
圖說:第一站來到輔仁大學師培中心。即便飄著微雨,但接待 同學的專業及熱情讓我們深受感動。
圖說:輔大師培中心林偉人主任以幽默的口吻為大家詳盡地介紹中心的辦學特色。
圖說:林主任帶領師資生參觀中心的環境,並分享其特色之一 是該校每位師資生皆有個人置物櫃(右圖)。
圖說:為響應節能,輔大獨創「節電卡」,此政策也為校方節省大筆 電費開銷。劉主任對此頗感興趣,期盼慈大也能跟進。
圖說:郭佳欣同學代表團對獻上結緣品,她也因為此次參訪體認 到師培中心的辦學確實不易。
圖說:第二站來到關渡大愛電視台。由接待組蔡佩珊師姐協助導覽, 同學無不把握機會認真聆聽。
圖說:「主播體驗室」使民眾得以親身體驗播報新聞的歷程, 難得的機會讓同學們躍躍欲試。
圖說:經典雜誌王志宏總編輯(圖右)從媒體的角度點出對 教育人員的殷切期盼,希望師資生能從大量閱讀及多 面向思考的練習增廣教學視野。
圖說:參訪活動的第一天,同時也是隊長郭佳欣(圖中)的生日。 晚上師生們給佳欣一個簡樸、驚喜又溫馨的生日祝福,讓 她今年的生日很不一樣。
圖說:大理高中高松景校長分享自身教職生涯與大理高中之間的 緊密關係,以及學習共同體的目標與要素原則。
圖說:九年級數學科鍾文傑老師,以學習共同體的方式進行立體 圖形單元教學,藉由增加學生參與程度,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圖說:教師指導學生以一條紅線區分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與其他人 討論後的補充,讓學生與自己對話、與他人對話,進而能 與世界對話。
圖說:學習共同體讓師生間有更多對話的機會,並且是一個開放可觀課的空間,藉由提問、合作、分享讓學生習得探究、合作、表達的能力。
圖說:教師協助學生架建鷹架,引導學生從「做中學」。
圖說:觀課後的分享互動時間,鍾文傑老師現場示範班級經營第一堂課 帶領的活動「矇眼寫字」。此活動結合品格教育,背後隱含「提 醒學生要睜開眼睛才能好好學習事物」的精神。
圖說:南門國中李珀玲校長(圖右)及楊啟明教務主任(圖左) 與大家分享學校現況與近期發展。
圖說:教授理化及地球科學的周錦堯老師,多年來投入建置ITS數位 教學系統,將科技資訊的可能性融入教育現場。學生從中兼得 傳統課本及平版電腦所帶來的知識,不偏廢兩者之一。
圖說:學生於平版電腦回答問題,教師能即時觀看學生回答狀況並 適時予以檢討講解。
圖說:宜蘭多雨,有鑑於學校內並無大型禮堂,師生苦於雨天時無 活動空間,慧燈中學在參訪高雄醫學大學後興建風雨操場。 全校師生不再為雨天所苦,真是慧燈師生之福。
圖說:慧燈中學吳松溪校長熱情接待慈大師培中心,現場也有許多 老師出席座談與大家分享學校辦學特色。
圖說:慈大師培中心暨教研所畢業校友吳俊毅,目前也服務 於慧燈中學,擔任七年級班導師,優秀表現得到學生 家長及校長的高度肯定。
圖說:主張菁英教育的校園裡,可看見許多考卷陳列其中。
圖說:參訪行程的最後一站來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內的一廟 (文昌祠)、二館(蔣渭水演藝廳、曲藝館)、三條街 (民藝街、傳習街、臨水街)是旅遊觀光必遊的重要景點。
圖說:透過導覽人員的介紹,讓團員們瞭解到台灣的歷史發展 以及相關文獻,體會古早先民們開拓台灣的蓽路藍縷, 在旅遊的輕鬆時刻,也學習到很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