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皮》是《聊齋誌異》中的一個簡短精煉的恐怖故事,它可以簡寫為以下四句話:(一)王生早起,路遇一美女,心生愛慕;後來將美女藏於密室,並與之「寢合」。(二)數日後道士告訴王生他身染邪氣,王生起疑,偷窺那美女,發現此女竟然是畫皮厲鬼所變。(三)厲鬼不怕道士的符咒,吃掉了王生的心;道士激憤,剿殺了畫皮厲鬼,但無法讓王生復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三 課 史記的文學特色與成就 史記的地位、價值 寫作方法.
Advertisements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談談 ~ 聊齋誌異 第七組 組長 : 25 陳登楷 副組長 : 52 許子凡 組員 : 01 高立宇、 08 李易承、 19 林家亘 48 韓祖禎、 34 張妙華.
看圖猜成語 火 上 加 油 隔 岸 觀 火 飛 蛾 撲 火 虎 頭 蛇 尾 羊 入 虎 口.
黛安娜巴黎車禍罹難 綜合外電報導 離 婚 後 試 圖 重 建 新 生 活 的 英 國 黛 安 娜 王妃 與 男 友 哈 洛 德 百 貨 公 司 小 開 多 迪 ‧ 法 雅 德, 卅 一 日 凌 晨 在 座 車 通 過 巴 黎 塞 納 河 阿 瑪隧 道 時 , 被 一 批 攝.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講題:住棚節與信徒關係 經文:利23:33-44 引言:什麼是住棚節,住棚節與我們信徒有何干?.
元宵節的由來 起源 元 宵 在 早 期 , 只 稱 正 月 十 五 日 、 正 月 半 或 正 月 望 , 隋 以 後 稱 元 夕 或 元 夜 。 唐 初 受 了 道 教 的 影 響 , 又 稱 上 元 , 唐 末 才 偶 稱 元 宵 。 但 自 宋 以 後 也 稱 燈 夕 。 到 了 清 朝 , 就.
內 容 引 言 如 何 評 核 B.1. 評 核 人 B.2. 被 評 核 人 B.3. 評 核 會 議 B.4. 工 作 表 現 評 核 的 好 處.
《春曉》.
勞山道士 白繼敏老師 製作.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星 際 寶 貝 3/19/ 林儀珊.
作 者 簡 介 《 論 語 》 是 先 秦 時 代 一 部 語 錄 體 散 文 , 內 容 是 記 錄 孔 子 的 言 行 。 整 部 作 品 是 由 孔 子 的 門 人 及 弟 子 記 錄 而 成 。 《 論 語 》 記 載 了 孔 子 的 思 想 和 學 說 , 如 他 的 政 治 思 想 、 哲.
勞山道士 蒲松齡.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蛀牙對口腔衛生的影響.
我 奇 妙 的 救 主 My Wonderful Lord Hymn 263 Haldor Lillenas CCLI #
哀哉!主流寶血為我 Alas, and Did My Savior Bleed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在 花 園 裡 In the Garden Hymn 397 C. Austin Miles.
有 平 安 在 我 心 Constantly Abiding
我的救贖者活著 My Redeemer Lives (Job 19:25-27)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Stream of Praise.
34Hearing that Jesus had silenced the
We Sing the Greatness of Our God
心 寬 天 地 寬 ! 文 摘 自 /Aillen 紫 楓 製 作.
Matthew A Bible Study Series.
心 寬 天 地 寬 ! 文 摘 自 /Aillen 紫 楓 製 作.
勞山道士 蒲松齡.
Lesson Three 香 港 学 生 到 了 英 国 留 学 , 可 以 找 到 工 作 吗? 1/17/2019
我 真 希 奇 I Stand Amazed Hymn 148 Charles H. Gabriel CCLI #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我在這裏敬拜 HERE I AM TO WORSHIP
主, 祢 本為大 Great is the Lord By: Steve McEwan CCLI #
“Sunday Sermon” ECMSI HP – D. Chan – 11/12/2017.
我的興趣 籃球.
圖片格式簡介 張啟中.
特別之美 第六單元 特別的行動 1、不可小看我 ①台語唸謠.
第四課 勞山道士 蒲松齡.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三 水 同 鄉 會 劉 本 章 學 校 數 學 科 年 級 : 忠 、孝 班 單 元 : 統 計 圖 製 作 及 閱 讀 單 位 :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統計學應用~~ 學生心目中的老師.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Pointer 指標 授課老師:蕭志明.
大能勇士 (撒母耳記下23章).
同心合意 腓一:1~11.
中國古典小說介紹.
順服的人生 羅 馬 書 6:15-23 陳名瀛長老 Andy Chen.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誰曾應許 誰 曾 應 許 一 生 不 撇 下 我 每 段 窄 路 誰 陪 我 去 走 過 團契遊樂園5 - 應許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救主是我一切 He’s Everything to Me
在羅馬的日子.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遠 足 安 全 指 引 郊野守則 遠足裝備的認識及選擇.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更 深 切 的 信 心 Growing Deeper in our Faith
音樂科習作 組長:趙學廉 組員:王騰傑 李奕龍 黃建銘.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畫皮》是《聊齋誌異》中的一個簡短精煉的恐怖故事,它可以簡寫為以下四句話:(一)王生早起,路遇一美女,心生愛慕;後來將美女藏於密室,並與之「寢合」。(二)數日後道士告訴王生他身染邪氣,王生起疑,偷窺那美女,發現此女竟然是畫皮厲鬼所變。(三)厲鬼不怕道士的符咒,吃掉了王生的心;道士激憤,剿殺了畫皮厲鬼,但無法讓王生復活。

(四)道士讓王妻(陳氏)去找集市上一個瘋子,此瘋子對王妻百般凌辱、調戲,最後讓王妻吃他的痰;後來瘋子跑了,王妻不勝哀辱,在王生屍體前啼哭,腹中之痰竟然化為人心,王生復活了。

勞山道士

作者 題解 課文段旨 問題與討論 《聊齋誌異》三部曲 教學影片:蒲松齡 目錄 作者 題解 課文段旨 問題與討論 《聊齋誌異》三部曲 教學影片:蒲松齡

蒲 松 齡 作者自云: 「新聞總入狐鬼史, 斗酒難消磊塊愁」 故有諷世抒憤之作。 石塊。喻人心中積存不平之氣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其人 少年聰慧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蒲家莊人。他生長在書香繼世的家庭,自幼跟隨父親讀書,聰明好學,十九歲參加縣、府、道三級進學考試,以三個第一名考取秀才。

方舟p.44 (1) 名字由來: 相傳他出生時,父親蒲槃夢見一羸弱和尚,蓬頭垢面,乳際貼著一塊銅錢大小的膏藥,闖進正在分娩的夫人房間,驚醒過來,兒子已經出生,胸前也有一塊銅錢般黑痣。他父親認為這是仙人下凡的吉兆,將來必定富貴長壽,所以取名松齡,字留仙。

出生 松懸弧時,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 偏袒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 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 原文見方舟p.45 附錄第二段 古代生男孩則懸弓於門左。 出生 松懸弧時,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 偏袒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 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

方舟p.44 (2) 別號由來: 蒲家莊地近黌山,是一個山明水秀的村落,村東有一個泉源,泉水自地層上冒,溢而成溪,溪旁老柳成蔭,當地居民因而稱之為柳泉。由於蒲松齡深愛著這裡的風景,後來便以它為號了。

但僅此一次,以後到省城濟南去考舉人,多次都未考取,直到七十二歲才得到個「 歲貢生 」的安慰性功名, 懷才不遇 但僅此一次,以後到省城濟南去考舉人,多次都未考取,直到七十二歲才得到個「 歲貢生 」的安慰性功名, 四年後就去世了, 所以一生懷才不遇。 國子監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生命成就 不過,蒲松齡的這種不幸,正是文學史的大幸,如果他考中舉人、進士,做了高官,就顧不上寫鬼寫妖;即便寫些談狐說鬼的傳說,也絕不是被他稱作「孤憤之書」的《聊齋誌異》。

短暫公務經歷 在他三十歲時,曾應同鄉進士孫蕙的邀請,到江蘇寶應為這位知縣做了一年幕賓(即祕書)。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遠遊。時間雖不很長,卻得以熟悉江南的風光和習俗,了解官府衙門的內情。 由於孫蕙蓄養歌舞伎,蒲松齡也得以接觸思想比較開放的青年女性。凡此種種,對他創作《聊齋》,塑造大膽追求愛情的花妖狐魅形象大有裨益。

教書為生 蒲家雖幾代人讀書,卻沒有取得顯赫的功名富貴,到蒲松齡時,家境已很艱難。他考不上去,做官無望,只好靠教書維持一家人生計。大約從二十四、五歲起就在官紳人家坐館教書,七十歲才撤館回家終老。

蒲松齡的思想 熱衷功名事業 蒲松齡自幼接受儒學教育,自稱是「仲尼之徒」,一生以儒家思想為主導。這首先表現在他積極進取的處世態度,以及具有很強的功名心和事業心。 他應科舉考試大半生,屢敗屢考,就是因為熱心於「立名當世」,想轟轟烈烈地做一番事業。

他孜孜不倦地蒐集民間傳說、創作大量傳情和諷諭小說,也是熱心世事的表現。 如果他像佛家或道家那樣消極避世,就不會有《聊齋》的寫作。 蒲松齡是把寫《聊齋》作為另一種千秋大業來完成的。因此,儘管這對考取功名有所妨礙而無助益,他仍不聽從朋輩勸阻,始終堅持不懈。

信守孔孟之道 蒲松齡的政治理想是孔子和孟子提倡的仁政,其道德觀念也是儒家倡導的忠孝節義。 而他生活的時代官貪吏虐,世風澆薄,這是他深為痛恨的。 他針對現實,撰寫《循良政要》一文,提出為官要重視訪察民情、制止衙役下鄉擾民、打擊欺壓百姓的惡霸、判案不牽連無辜等主張,把愛民利民具體化。

他在《聊齋》中揭露黑暗官場、抨擊贓官酷吏,顯現他的仁政思想,儒家的道德觀念是他諷諭世態人情的標的和準繩。 蒲松齡也接受了天命觀和上下尊卑的等級觀念,並將這些因素帶進作品(如《祿數》昭示「天祿」有定;《妾擊賊》、《邵女》宣揚作妾要「以命自安,以分自守」,甘受大婦凌辱之類),從而構成《聊齋》思想的某些局限。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雕像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故居正房內 有蒲松齡畫像和郭沫若題寫的楹聯: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柳泉 蒲松齡酷愛柳泉,故自號「柳泉居士」,泉旁立有茅盾(原名沈雁冰)款書「柳泉」的石碑。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柳泉 傳說蒲松齡當年在柳泉旁,以泉水設茶採風,收集素材以創作《聊齋誌異》。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蒲家莊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蒲家莊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房, 也是他當年著作《聊齋》的地方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房, 也是他當年著作《聊齋》的地方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聊齋」保存了當年蒲松齡用過的桌椅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臥室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故居內之 「狐仙園」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聊齋園再現了蒲松齡筆下的神仙鬼狐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故居 故居內之 「狐仙園」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蒲松齡之墓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總 綱 蒲松齡一生最大的成就 關於聊齋 蒲松齡的思想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其人 蒲松齡年表 附錄:科舉制度 短暫公務經歷 教書為生 總 綱 蒲松齡一生最大的成就 關於聊齋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其人 少年聰慧 懷才不遇 生命成就:《 聊齋 》 短暫公務經歷 教書為生 蒲松齡的思想 熱中功名事業 信守孔孟思想 蒲松齡年表 附錄:科舉制度

著作 聊齋誌異十二卷 文集 詩集 戲曲 俚曲 長篇小說 醒世姻緣傳

一 生 最 大 的 成 就 大約四十歲時,寫下〈聊齋自志〉,表明他創作的動機、過程、心情和此書的性質。 舟p.43 大約四十歲時,寫下〈聊齋自志〉,表明他創作的動機、過程、心情和此書的性質。 所謂:「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集腋成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

關 於 聊 齋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知交:王士禛) 「《誌異》書成共笑之,布袍蕭索鬢如絲。 十年頗得黃州意,冷語寒燈夜話時。」 (蒲松齡和詩)

聊齋誌異書影

聊齋誌異書影

舟p.43 聊齋誌異 內容:仙狐鬼怪 性質:神怪小說 寓言體裁-以妖狐鬼怪故事寄託懷抱 短篇文言小說 窮二十年之功

寫作動機 科場失意 懷才不遇 家境困頓 同情民瘼 託言鬼狐 寄身立命

題材來源 1.親自見聞 2.野史佚聞 3.民間傳說 4.杜撰虛構

成書過程 於空閒時間鋪席於大樹下,放置菸茶,手搖葵扇。 傾聽過往行人的故事。 記載、重寫、組織成首尾完整的故事。

自序 才 非 干 寶 , 雅 愛 搜 神 ; 情 類 黃 州 , 喜 人 談 鬼 。 聞 則 命 筆 , 遂 以 成 編 。 久 之 , 四 方 同 人 , 又 以 郵 筒 相 寄 , 因 而 物 以 好 聚 , 所 積 益 夥 。

自序 少 羸 多 病 , 長 命 不 猶 。 門 庭 之 淒 寂 , 則 冷 淡 如 僧 ; 筆 墨 之 耕 耘 , 則 蕭 條 似 缽 。 每 搔 頭 自 念 ﹕ 勿 亦 面 壁 人 果 是 吾 前 身 耶 ?

自序 蓋 有 漏 根 因 , 未 結 人 天 之 果 ; 而 隨 風 蕩 墮 , 竟 成 藩 溷 之 花 。 茫 茫 六 道 , 何 可 謂 無 其 理 哉 ! 獨 是 子 夜 熒 熒 , 燈 昏 欲 蕊 ;

自序 蕭 齋 瑟 瑟 , 案 冷 疑 冰 。 集 腋 為 裘 , 妄 續 幽 冥 之 錄 ; 浮 白 載 筆 , 僅 成 孤 憤 之 書 ;

自序 寄 托 如 此 , 亦 足 悲 矣 ! 嗟 乎 ! 驚 霜 寒 雀 , 抱 樹 無 溫 ; 吊 月 秋 蟲 , 偎 闌 自 熱 。 知 我 者 , 其 在 青 林 黑 塞 間 乎 !

主題 舟p.44 1. ( 官場的黑暗 ): 蒲松齡生當明末清初,清人入主中國後,一方面藉科舉制度籠絡讀書人,一方面用高壓文字獄阻阨反動創作。因為文字獄動輒得咎的威脅,他對官場、時政的不滿,只能藉著虛構的神怪暴露官場黑暗,抨擊貪官污吏暴行。

2. (  科舉弊端  ): 蒲松齡考中秀才後,從此科場失意,屢屢名落孫山,只好當幕僚、塾師餬口,並花費心血創作。一直到年逾古稀,才被舉為貢生,至此已經做官無望。「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按:賄賂),不能自達於聖明。真令人氣憤填胸,欲望望然哭向南山而去!」因為自己一生乖舛,時運不濟,只好用寓言方式藉仙狐鬼怪故事,諷刺科舉黑暗弊端,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

3. 男女情愛: 蒲松齡個性風流瀟灑,狂放不羈。他筆下的人鬼相知相戀,彼此扶持故事,令人感覺那些花狐鬼魅可愛良善,全無害人之意,反而幫主人公重振家聲或考取功名,和人間險惡有很大對比,是強烈的諷刺人不如鬼。

4. 因果輪迴: 蒲松齡在聊齋自誌中表示,出生時,父親曾夢見僧人入室,少年時瘦弱多病,恐怕活不久,門庭淒涼寂寞,冷冷淡淡有如和尚,後來坐館,景況蕭條落拓,好似托缽化緣,他甚至覺得那個面壁高僧達摩可能就是他的前身呢!

舟p.46 篇名 作者 志怪 晉、曹毗 搜神記 晉、( 干寶 ) 搜神後記 晉、( 陶淵明 ) 幽明錄 南朝 宋、(劉義慶) 宣驗記 南朝 宋、劉義慶 太平廣記 宋、( 李昉 )

蒲 松 齡 年 表 記年 年歲 行實 記事 明思宗 崇禛 13 年 1640 1 出生 籍貫: 山東淄川 1658 19 初應童子試, 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 康熙 9 年 應寶應知縣孫蕙聘請,當幕客。

記年 年歲 行實 記事 孫蕙調任高郵,蒲隨行。 33 在家鄉教學,一面寫「志怪」小說。 康熙 18 年 1679 40 小說篇數已相當多,初具規模,彙編成集。以書房「聊齋」為名,叫「聊齋誌異」。

記年 年歲 行實 記事 50 至濟南應考。 第一場排名第一,第二場生病。 康熙 48 年 1709 70 結束三十多年的教席生涯。 康熙 49 年 1710 71 蒲松齡成為「貢生」 注:「貢生」,是從生員中挑選優秀份子,送到京城,再經考核,可以特別任用為官吏的制度。

記年 年歲 行實 記事 康熙 52 年 1713 74 妻劉氏去世。 康熙 54 年 1715 76 身體不適,延醫服藥無效。

題解   本文節選自《聊齋誌異》,是一篇帶喜劇色彩的諷諭小說。寫王姓書生入山求道,對「道」缺乏深刻的認知,只學得速成的穿牆之「術」,下山後又因違背師訓而致法力失靈,徒留笑柄。其寓意頗為深刻、豐富。

題解   篇名題作「勞山道士」,小說真正的主人公卻是王生。這是因為《聊齋誌異》全書強調「異」,各篇篇題總以異人、異事乃至神鬼妖狐等異類為名;勞山道士在小說中正是會幻術的異人,故以之為題。

題解   《聊齋誌異》的故事大致表現四大主題:一是指斥政治的黑暗、官場的腐敗;二是揭露科舉的弊端、士子的墮落;三是頌揚愛情的堅貞、婚姻的自主;四是譏刺世人的愚昧、民風的頹敝。〈勞山道士〉屬第四類。

故事取材 〈勞山道士〉這篇故事的情節,取材於唐傳奇〈宣室志〉和〈三水小牘〉中的紙月、取月與留月。其中簡略地寫了三件奇人異事:   〈勞山道士〉這篇故事的情節,取材於唐傳奇〈宣室志〉和〈三水小牘〉中的紙月、取月與留月。其中簡略地寫了三件奇人異事:   一位可以用紙剪個月亮貼到牆上,把整屋子照得明亮;一位能把月亮取到自己的懷裡,隨時可以把它拿出來照明;至於最後一位則能把月光保留在籃子裡,當沒有月亮時就可以拿出來照明。

故事取材    蒲松齡採取了這三件事融合成為這篇小說中的一個情節,不但賦予其豐富的社會內容,也成為了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故事。

借代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遊。登一頂,有觀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道士曰:「恐嬌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門人甚眾,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首,遂留觀中。 →開端。寫王生入山求道,初見仙師。 「恐嬌惰不能作苦」是伏筆。 謂年老而精神好。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隨眾採樵 。王謹受教。過月餘,手足重繭 ,不堪其苦,陰有歸志。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隨眾採樵 。王謹受教。過月餘,手足重繭 ,不堪其苦,陰有歸志。 →發展(一):第一次轉折。王生才來月餘,便不堪其苦而思求去。 形容操勞 可見採樵是每一弟子的入門功課,也是道士考驗王生能否「作苦」的門檻。 回家的念頭

→發展(二):第二次轉折。王生偶見仙師施作幻術,深受吸引,決定留下來等待機會。 形容月光極其明亮 →發展(二):第二次轉折。王生偶見仙師施作幻術,深受吸引,決定留下來等待機會。   一夕歸,見二人與師共酌。日已暮,尚無燈燭,師乃翦紙如鏡,黏壁間。俄頃,月明輝室,光鑑毫芒。諸門人環聽奔走 。一客曰:「良宵勝樂 ,不可不同 。」乃於案上取壺酒,分賚諸徒,且囑盡醉。 歡樂時光應與大家共享。 意即「獨樂樂不如與眾 樂樂」。

謂人多酒少 王自思:七八人,壺酒何能徧給 ?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而往復挹注,竟不少減。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何不呼嫦娥來?」乃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於廣寒乎!」其聲清越,烈如簫管。 客人 認為: 月光 下飲酒 應有 歌舞 助興。 嫦娥在迷離之境中唱出 她的幽怨 形容美女體態迷人

歌畢,盤旋而起,躍登几上;驚顧之間,已復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樂,然不勝酒力矣。其餞我於月宮可乎?」三人移席,漸入月中。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鬚眉畢見,如影之在鏡中。移時,月漸暗,門人然燭來,則道士獨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紙圓如鏡而已。道士問眾:「飲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寢,勿悞樵蘇。」眾諾而退。王竊忻慕,歸念遂息。 觀者來不 及細看, 嫦娥就 變為筷子 形容月亮 之近, 有如對鏡。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並不傳教一術。心不能待,辭曰:「弟子數百里受業仙師,縱不能得長生術,或小有傳習,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而暮歸。弟子在家,未諳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謂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當遣汝行。」 →發展(三):第三∼四次轉折。王生見道士無心傳教,決定求去,離去之前忽蒙傳授穿牆之術,大喜過望。「潔持」是一篇之眼。

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道士問:「何術之求?」王曰:「每見師行處,牆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以訣,令自咒畢,呼曰:「入之!」王面牆不敢入。又曰:「試入之!」王果從容入,及牆而阻。道士曰:「俛首驟入,勿逡巡!」王果去牆數步,奔而入;及牆,虛若無物;回視,果在牆外矣。大喜,入謝。道士曰:「歸宜潔持,否則不驗。」遂助資斧遣之歸。 足見道士不信任王生,傳授法術 時已設下破功的暗門,才會警告他 「否則不驗」。

  抵家,自詡遇仙,堅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傚其作為,去牆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 。妻扶視之,額上墳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 →高潮與結局:第五次轉折。王生下山後因違背師訓而致法術失靈,遭妻取笑。

問題與討論 一、小說以人物的活動為線索,而一篇結構完整的小說,其情節通常包含「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大部分。試據此以劃分勞山道士的情節結構。 二、故事中的王姓書生,一開始確實有心求道,最後竟落得笑話一場。其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帶給你什麼啟示?

第一部曲:全書概論 第二部曲:題材分類 第三部曲:角色造型展 聊齋誌異三部曲 第一部曲:全書概論 第二部曲:題材分類 第三部曲:角色造型展

第 一 部 曲 全書概論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聊 齋 誌 異 (鑄雪齋抄本)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聊 齋 誌 異 概 論 總 綱 一、聊齋的創作來源 二、關於聊齋一書 六、幾種相關作品的比較 三、聊齋的內容分類 四、聊齋的藝術特色 五、聊齋的影響力 六、幾種相關作品的比較 《聊齋》與《西遊記》 《聊齋》與《儒林外史》 《聊齋》與《閱微草堂筆記》

聊 齋 的 創 作 來 源 搜集神怪傳說 蒲松齡在給《聊齋》寫的序中說他自己「雅愛 搜神」、「喜人談鬼」,不僅愛聽異聞傳說,而且聽到就寫下來,久而久之,以此聞名,人們竟從遠處用郵筒寄來狐鬼故事,為他提供寫作題材。 他在三十歲去江蘇寶應的路上所作詩中也有「途中寂寞姑言鬼」的詩句。

清代人記載一則傳聞:蒲松齡為創作《聊齋》,在路邊鋪上蓆墊,備好煙茶,央請過路人為他講奇聞異事,長達二十餘寒暑。 這對以教書糊口的蒲松齡來說雖不可能,但很能反映其廣泛搜集民間傳說的精神,這也正是《聊齋》創作的重要基礎。

發揮創造才能 《聊齋》雖是在搜奇掘怪的基礎上寫成,也有一部分是民間傳聞的簡單記錄。但其多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卻來自蒲松齡的創作。 作者對異聞傳說大力改造、發展和加工,不僅常使篇幅增長數倍,主題、品格、面貌也煥然一新,成為富於美感的小說精品,原來的傳聞大多只具題材和本事的意義。

關 於 聊 齋 一 書 書名與成書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聊」乃「寄託」之意),「誌異」即記述異聞,這就是書名的含意和來歷。 關 於 聊 齋 一 書 書名與成書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聊」乃「寄託」之意),「誌異」即記述異聞,這就是書名的含意和來歷。 其實,此書非作於一時一地。作者大約三十歲之前開始動筆,四十歲時初具規模,並寫了作為序言的〈聊齋自誌〉,以後不斷增補,直到六十八歲還續寫新篇。

規模與體例 全書四百九十餘篇,四十餘萬字。 手稿本編為八冊,今存半部,四冊,二百三十七篇。 清朝及二十世紀前半最通行的刊本為十六卷,四百三十一篇;六十年代以來,十二卷足本已出多種,成為新的通行本。

聊 齋 文 體 《聊齋》文體有兩種:筆記和短篇小說。 前者承繼六朝以來的筆記小說傳統,是傳聞的記錄,篇幅大多比較短小。 後者承唐代以來的傳奇小說傳統,大多篇幅較長,記敘委曲,且多出作者的意想和創作,是今之所謂「小說」。

聊 齋 內 容 主要內容 《聊齋》中的小說作品可大致分為寫情與寓意兩類。 寫情:以讚美愛情為主,兼寫美好的親情、友情 ,屬美情小說。 寓意:以揭露社會黑暗及抨擊官場、科場為主, 兼及不良世風,屬諷諭小說。

解 讀 聊 齋 歌頌愛情 女主角多非生人 《聊齋》全書以青年男女婚戀情愛為主題的作品有六十多篇,篇幅大都很長,各有思想光彩和藝術特色,是這部古典名著最為賞心悅目的所在。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花妖狐鬼皆有情 《聊齋》女主角的身份雖然多非生人,或屬異類,形象卻都是美麗、可愛、多情的女性,而且比現實生活中的女性更強烈、更大膽地追求人間純真的愛情。 而與之相戀相婚的書生也多是情種,兩情之愛甚至達到生生死死、痴心不悔的境界。 數十篇作品展示了青春之美和愛情之美的奇顏麗色,篇篇都是發於人之本性,對愛的頌歌。

聊 齋 的 內 容 分 類 一、對科舉制度的控訴、揭露。 二、對統治階級的嚴厲批判。 三、真摯愛情的熱烈歌頌。 四、對世俗民風的勸誡與諷刺。 五、異聞筆記。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聊 齋 的 藝 術 特 色 一、奇人怪事與曲折動人的情節。 二、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創造了典型 的奇異環境。 二、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創造了典型 的奇異環境。 三、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四、高超的語言藝術。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聊 齋 的 影 響 力 國內 風行天下 傳誦不衰。 《聊齋》從其初具規模就開始流傳,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當時的文壇名人、刑部尚書王士禎家住鄰縣,不遠百里分批借閱,並作了評點。同縣刑部侍郎高珩為之作序,讚為「奇文」。此後即被輾轉傳抄,迄今還存有多種抄本。

文人學者評讚《聊齋》 《聊齋》是古代小說的經典之作,是文言小說的壓卷之作和藝術高峰。從其產生以來,倍受文人、學者讚譽。最早刊刻《聊齋》的趙起杲稱:「其事則狐鬼仙怪,其文則莊、列、馬、班」 ,將《聊齋》與《莊子》、《史記》等經典相提並論。 評點《聊齋》全書的馮鎮巒稱:「聊齋之妙,同於化工賦物,人各面目」;「其敘事變化,無法不備,其刻畫盡致,無妙不臻」,「文筆之佳獨有千古」。

為《聊齋》作《序》的陳廷機稱《聊齋》為「空前絕後之作」。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說:《聊齋》「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 魯迅又說﹕「使花妖狐魅,皆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 近世,特別是近二十年,研討蒲松齡與《聊齋》的著作有數十種。

幾 種 相 關 作 品 比 較 《聊齋》與《西遊記》 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與《聊齋》的主要作品都是神怪幻想小說、表意之作,而且都借助宗教和民俗的觀念,有明顯的共同點。 《西遊記》:是百回長篇,有貫穿全書的主人公,以嬉笑之筆寫虛幻的神魔鬥爭,創造了神話與童話式英雄人物。 《聊齋》:是短篇和筆記的彙集,內容形式多種多樣,是諷世寫情的「孤憤之書 」。 兩者差異甚大,但都在各自領域達到藝術巔峰。

幾 種 相 關 作 品 比 較 《聊齋》與《儒林外史》 比《聊齋》晚出約半個世紀的《儒林外史》是集中諷刺以科舉求功名的長篇小說,與《聊齋》抨擊仕途科場之作是相似相通的。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作書時已不應考,絕意仕進,在書中對禁錮讀書人的科舉制度,持否定與批判的態度。 《聊齋》:作者蒲松齡是在追求功名之時寫作那些作品的,抨擊的是仕途黑暗、「公道不彰」、學官與考官的腐敗和昏庸,並不否定科舉制度。

幾 種 相 關 作 品 比 較 《聊齋》與《閱微草堂筆記》 清中葉由《四庫全書》總纂紀昀寫的《閱微草堂筆記》,是繼《聊齋》之後影響較大的筆記體文言小說。 其書除記述異聞部分與《聊齋》中的筆記約略相近以外,也有不少借奇幻意象說理表意的小品,與六朝以來只記述傳聞的筆記小說是不同的。 全書幾無大篇傳奇,這與《聊齋》以自創的大篇傳奇為主大異其趣。

第 二 部 曲 題材分類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聊齋誌異》題材分類 諷刺。 批判。 揭露。 (五)異聞筆記 (四)對世俗民風的勸誡與 (三)真摯愛情的熱烈歌頌。 (二)對統治階級的嚴厲 (一)對科舉制度的控訴、

一、對科舉制度的控訴、揭露。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揭 露 科 場 弊 端 原因: 蒲松齡參加科考大半生,懷才不遇。 這種經歷和遭際使他對混沌的仕途科場有深切的感受和清醒的認識。 他雖不反對科舉制度,但卻看到科場的種種弊端和其中人物的形形色色。 於是他在書中揭露這些弊端,展示各色人物,構成《聊齋》又一重要主題,計有大約二十餘篇,其具體內容可分為下面兩類﹕ 1.抨擊考官與學官 2.展示考生的精神狀態

揭 露 科 場 弊 端 …1.抨擊考官與學官 抨擊考官與學官 《聊齋》這類作品頗多, 代表作有〈司文郎〉、〈賈奉雉〉、〈羅剎海市〉、〈于去惡〉、〈考弊司〉、〈餓鬼〉、〈司訓〉、〈公孫夏〉等。 其中的考官、學官,或為餓鬼轉世,或是瞎子評文,前者只認錢,不認人,更不認文章;後者黑白不分,美醜顛倒,罷黜有才之士,錄取凡庸之輩。

揭 露 科 場 弊 端 …2.展示考生的精神狀態 展示考生的精神狀態 這類作品的代表作 有〈葉生〉、〈冷生〉、〈書痴〉、〈王子安〉等, 四篇主人公都被科舉考試扭曲了心態而精神失常。 〈冷生〉:入場作文,必先「枯坐」而後大笑,「聲振堂壁」。 〈書痴〉:書痴郎玉柱居然以為書卷中真有黃金屋和顏如玉,不知夫婦為何意。 〈王子安〉:王子安發榜前連做及第授官的美夢,大呼大叫。 〈葉生〉 :葉生人死而心不死,鬼魂繼續應考求取功名。這些人物形象充分顯出當時科舉對讀書人的影響和傷害。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揭 露 科 場 弊 端 …故事舉例:司文郎 內容簡介 王平子到京參加順天府鄉試,住在報國寺。寺中先住有餘杭生,對王生傲慢。後有宋生來寺遊觀,餘杭生又蔑視他,並與他比試八股文 ,反遭文思敏捷的宋生奚落。 此後,王生在宋生指導下, 文章愈作愈好;餘杭生之文, 被宋生批得體無完膚。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考試過後,三人遇一盲僧(他其實是鬼),能以鼻子嗅文優劣,王生與餘杭生都將場中所作燒給他嗅,盲僧肯定王生,大貶餘杭生。 而發榜結果,餘杭生得中,王生落第。 王生次年再考,又「以犯規被黜」,宋生大哭。原來宋生也是鬼,欲助良朋高中一了生平之願。宋生後被任做司文郎神,扭轉了文運 ,王生得中舉人、進士。

揭 露 科 場 弊 端 …故事舉例:葉生 內容簡介 淮陽葉生,文章詞賦都寫得絕好,卻屢試不中。丁乘鶴來做縣令,極賞其文,邀他到縣署讀書,還資助費用。 葉生參加鄉試後,丁公讀其考卷,讚賞不已,但發榜仍舊名落孫山。

葉生覺得愧對知己,失魂落魄,大病不起。適逢丁公罷官歸里,只等葉生病癒同行。 一天,葉生忽然來見,丁公便起程,並讓其子再昌拜葉為師。 葉生全力教授,一年後,再昌中舉,又中進士。 葉生也考中舉人,衣錦還鄉,到家看到靈柩,才知自己死去多年,撲地而滅。

二、對統治階級的嚴厲批判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揭 露 社 會 黑 暗 面 原因:現實官場暗無天日 蒲松齡說,《聊齋》是他的「孤憤之書」。 這不只因其懷才不遇,憤而著書,還由於社會黑暗,令他滿懷義憤。 特別是官場,官貪吏虐,暗無天日。用《聊齋》人物成仙的話說,當今乃是「強梁世界」,做官的有一半都是強盜,只是不打強盜的旗幟而已。

特色: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聊齋》「刺貪刺虐」的筆墨隨處可見,而以揭露官場黑暗為主題的有二十餘篇。 此外,還有 〈促織〉、〈紅玉〉、〈商三官〉、〈續黃粱〉,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外,還有 〈冤獄〉、〈潞令〉、〈王十〉、〈放蝶〉、〈郭安〉等。

揭 露 社 會 黑 暗 面…故事舉例:促織 內容簡介 明朝宣德年間,明宣宗好鬥促織,從民間徵收。 陝西華陰本不是促織產地,而縣令討好上官,主動進上一隻好的,朝廷從此責令此地按時進貢,促織遂被居為奇貨。 縣令命各里正交納。有個老成的里正成名,不敢向下攤派,又無錢買,只好自己去捉;但捉不到,交不上,幾次挨官府杖責,幾欲尋死。

後得巫婆的圖畫指引,捉到一隻俊健促織,如獲至寶,百般養護,卻被九歲的兒子不小心弄死。 兒子怕父親責打,投井自盡,但尚有餘氣。其魂化為促織,輕捷善鬥,被逐級進貢給皇帝,各級官吏均受到獎賞,成名也因而進學發跡,富比世家。 資料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揭 露 社 會 黑 暗 面…故事舉例:續黃粱 內容簡介: 這類作品的特點: 讓貪官污吏把自己盤剝的金錢融化成熾熱的液體,然後灌到他的口裡, 使貪官「流頤則皮膚臭裂,入喉則臟腑騰沸。生時患此物之少,是時患此物之多也。」 這類作品的特點: (一) 指出了人民的痛苦,正是統治階級特別是貪官污吏造成的。 (二)通過對貪官污吏的懲罰和處治,表現了作者的社會理想。(而其懲治方法,常是藉助陰曹地府或神人。

三、真摯愛情的熱烈歌頌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歌 頌 愛 情…故事舉例:連城 內容簡介 書生喬年有才名,重義氣,友人顧生早亡,他常撫恤其家,深受讀書人尊重。 有位姓史的舉人,為愛女連城的刺繡徵集題詩,意在擇婿。 喬生所題之詩最受連城稱賞,但其父嫌喬生家貧,不肯聯姻。 連城暗地資助喬生,喬生引為知己。

史舉人原說將連城嫁給割胸肉者,事後懼王家告官而食言。 後來連城被父親許給富商之子王某, 未嫁而患癆病。西來僧人能治此病, 而需男子胸肉一錢作藥引。 王某不肯割肉,喬生慨然割胸以酬知己。 史舉人原說將連城嫁給割胸肉者,事後懼王家告官而食言。 王家欲娶連城而連城病死,喬生痛悼亦死,兩人在陰間得顧生幫助而還陽。 連城怕還陽後不能自由,先與喬生交歡,然後返魂復活,終得團聚。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四、對世俗民風的勸誡與諷刺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諷諭世情之作品: 高度寓言化小說 ﹕ 〈畫皮〉、 〈勞山道士〉 是其名篇 , 還有 〈種梨〉、〈黎氏〉等,都含有某種哲理和警示作用。

諷 喻 世 情…故事舉例:畫 皮 內容簡介 王生清早走路,遇一獨行美女, 便與她攀談。 聽說是逃出來的有夫之婦,就帶回書齋,藏匿共寢。 妻子勸他將這女子打發走,王生不聽。 後遇一道士,說王生面有邪氣,王生不信,回齋見門關閉,越牆而入;隔窗見一猙獰厲鬼正用彩筆畫人皮,畫完披上,即變為美女。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寓意: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王生急尋道士求救,道士給他個拂塵,掛於寢門。 女子初見此物不敢接近,後將拂塵毀壞,入室掏取生心而去,王妻使弟奔告道士。 道士趕來,將厲鬼消滅,卷走畫皮。王妻又求道士救丈夫的命,道士薦一瘋人,瘋人的痰唾,經王妻吞食後吐出,化而為心,王生得此心才得復活。 寓意: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諷 喻 世 情…故事舉例:勞 山 道 士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五、異聞筆記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異 聞 筆 記 特色:數量甚多,獨具一格。 《聊齋》的寫作是從記錄怪異傳聞開始的,在作者三十歲寫的一首詩中就有「新聞盡入鬼狐史」句,後來雖寫了大量小說,記述異聞也到老不輟。 全書筆記小說篇數難以確知,約當三分之一左右。它們除保持了傳說原貌,有益於了解其時的民風民俗之外,還有許多富於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作品,異於大篇的價值、特色,獨具一格。

異聞種類有二: 現實性異聞﹕ 鬼怪幻誕異聞﹕ 各篇都以白描之筆繪聲繪色,一目傳神。 以及描述微化世界的〈小官人〉、〈小獵犬〉等。 並不妄誕,實為特異生活現象素描。由於寫實性強,佳作更多。 〈妾擊賊〉、〈偷桃〉、〈口技〉、〈蛇人〉、〈跳神〉、〈狂生〉、〈地震〉、〈海市〉、〈禽俠〉、〈義鼠〉、〈狼三則〉等。 各篇都以白描之筆繪聲繪色,一目傳神。

異 聞 筆 記…故事舉例:小獵犬 內容簡介 山西衛周祚相國做秀才讀書時住在僧院, 室內蚊蟲甚多,通宵難眠。忽見一個 小武士,身高二寸,騎小馬,帶小鷹, 自外而入,在室中盤旋。 繼而又來個牽小犬的,大小、裝束與前者相同。隨後來了數百,攜鷹犬數百頭,在室中大肆狩獵。 鷹撲蚊蠅,犬捉虱蚤,頃刻之間,全部消滅。忽又來個穿黃衣的小王,眾武士紛紛向他獻上獵物,之後散去。

衛公悄悄巡看,見壁磚上剩下一隻小獵犬,捉住觀賞,非常可愛。 餵飯不吃,只在身邊尋咬蟲類,蚊蠅均不敢落,衛公愛如珍寶。 某天衛公睡覺時,不小心將身下的小獵犬壓死,而室中從此再無蚊蟲。 圖片來源 http://hk.chiculture.net/

第 三 部曲 角色造型展

《聊齋》中 角 色 造 型 展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聊齋》中 角 色 造 型 展 (一)鬼狐精怪 (二)巾幗奇人 (三)才子書生 花姑子、紅玉、綠衣女、宦娘、黃英、十娘 《聊齋》中 角 色 造 型 展 (一)鬼狐精怪 花姑子、紅玉、綠衣女、宦娘、黃英、十娘 (二)巾幗奇人 顏氏、細侯、仇大娘、商三官、張氏婦、俠女 (三)才子書生 張鴻漸、賀生、王子安

花 姑 子 花姑子一家為香獐子精,花姑子之父曾為喜買獵物放生的安生所救。一日,安生於山中迷路,花姑子之父現身,邀安生返家作客,席間安生見到花姑子,驚為天人,當面向她求婚,她「默若不聞」;安生與她親昵,她先顫聲驚呼,其父出聲詢問,花姑子卻又為安生遮掩;安生為她相思成病,她夜間奔來救治,並與之幽會;安生被蛇妖害死,花姑子與父親共訟於閻魔王,以「壞道」(即失去多年修煉獲得的神異功力)的代價換取安的復生,花姑子一家的舉措,表現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傳統美德。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紅 玉 狐妖紅玉偽稱鄰人女與貧士馮生有情,越牆相從。後受馮父嚴責,便毅然離開,同時替馮生物色一「佳偶」衛氏,並贈四十兩銀子作聘禮之資。 紅 玉 狐妖紅玉偽稱鄰人女與貧士馮生有情,越牆相從。後受馮父嚴責,便毅然離開,同時替馮生物色一「佳偶」衛氏,並贈四十兩銀子作聘禮之資。 衛氏生子福兒。清明時,抱子掃墓,於道上遇邑紳宋氏 ,宋氏垂涎衛氏美色,派人前往馮生家中,欲以財物賂之,一親衛氏芳澤,馮生父子怒驅宋家僕,宋氏怒派數人前往歐打馮氏父子,並擄走衛氏。馮父重傷而死,衛氏不屈而亡。馮生遭遇豪紳暴行和官府冤獄而家破人亡。出獄後悲痛欲死之時,紅玉領著被她拾去撫養的福兒來到他面前,辛勤勞作,再造馮家,並精神鼓舞馮生,使其專心攻讀,取得功名。 在紅玉身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婦女的美好德行。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綠 衣 女 綠衣女入夜即來與書生于璟相會,天明就「翩然」離去。又「妙解音律」,度曲「聲細如蠅」,卻「宛轉滑烈,動耳搖心(動人心弦)」。歌罷,還開門窺看,生怕有人偷聽。後在離去時落入蛛網,被書生救出,以綠蜂之身,出入墨汁,在桌上走作「謝」字,特別富於人情味。 這一形象體現了當時思想觀念比較開放的歌舞妓對自由戀情的追求。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宦 娘 宦娘生前從小喜愛琴箏,但只學會箏而未及拜師學琴就夭折了。 死後百年,聽到彈琴高手溫如春的彈奏,「傾心嚮往」。 宦 娘 宦娘生前從小喜愛琴箏,但只學會箏而未及拜師學琴就夭折了。 死後百年,聽到彈琴高手溫如春的彈奏,「傾心嚮往」。 溫生曾見其面,愛慕求婚,她恨自己已是鬼魂而迴避。溫生後與官宦葛公之女良工相戀,因遭葛公反對而受阻。 宦娘以鬼魂的神異技能和便利成全二人的婚事,作為向溫生學琴的酬報,終於學得高超琴藝。 其死而不已的求藝精神和克己而成人之美的品格值得稱賞。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黃 英 馬子才嗜菊如命,菊花精黃英與弟寓居在馬家院中,以種菊謀生。 黃 英 馬子才嗜菊如命,菊花精黃英與弟寓居在馬家院中,以種菊謀生。 馬生認為以菊謀利俗氣,黃英姊弟卻不在乎,生意興隆,起蓋樓宇。後黃英嫁馬生為妻,種菊如故,更加富裕。 而馬生清高,「恥以妻富」,極力區分兩家,卻做不到,後來只好聽之任之。 黃英索性大興土木,把兩家合而為一,在與馬的「較量」中大獲全勝。 黃英既有高雅氣質,又善於治家理財,為富理性的婦女形象。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十 娘(青蛙神) 青蛙神之女十娘下嫁薛崑生,小夫妻甚是相愛。但十娘對崑生好踏院中青蛙,婆婆怨她不會做活,不能容忍,發生口角,兩次被逐回家。待老父施展神威為她掙足面子,又與崑生和好。 後來一次,崑生用小蛇嚇她,十娘便與之決絕,老父也為她另選別門,但臨嫁之前她「千思萬思而不忍」,寧受老父責罵,主動跑回婆家與崑生和好,顯示出她對丈夫有著難以割捨的深情。 為青年夫妻的深情厚意具的典型。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顏 氏 顏氏自少從父讀書作詩,稱「女學士」。後其父母亡故,嫁給寓居河南教書的某生。 顏 氏 顏氏自少從父讀書作詩,稱「女學士」。後其父母亡故,嫁給寓居河南教書的某生。 某生貌美而性鈍,顏氏見其文頗劣,「朝夕勸生研讀,儼如師友」。 一年後,某生文章大有進步,但仍落榜。顏氏責丈夫無能,說自己若是男子,定能輕取功名,丈夫不服氣。顏氏就女扮男裝,冒充丈夫之弟,隨夫回到北方應考,連中舉人、進士,官至御史,榮耀門庭,是個壓倒鬚眉的才女形象,頗有為當時深受壓抑的婦女揚眉吐氣的意義。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細 侯 細侯為杭州聲價頗高的名妓,但懷著「君讀妾織」的生活志向,傾心於家貧而清高的滿生。 細 侯 細侯為杭州聲價頗高的名妓,但懷著「君讀妾織」的生活志向,傾心於家貧而清高的滿生。 滿生遠行籌辦贖金,而遭遇官司。富商某人屢施詭計,欲得細侯,均遭拒絕。後假造滿生絕命書進行欺騙,加上鴇母相逼,細侯乃嫁富商,並生一子。 後滿生歸來,真相大白。細侯痛恨至極,「殺抱中兒」,逃歸滿生。如此反抗、報復邪惡,既是忍心之人,又是奇女,形象意蘊發人深思。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仇 大 娘 仇大娘嫁於遠郡,多年不與娘家往來。 後來其父被寇擄走,村中壞人引誘其弟賭博,盪盡家產,繼母氣成重病。 大娘聞訊趕來,見家中慘狀,義憤填膺,一面照顧繼母,主持家務,一面到官府控告賭徒,討回家產,連鄉裡豪強都懼她三分,成了再造仇家的頂樑柱。 這是個深明大義又甚富陽剛之氣的婦女的典型。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商 三 官 商三官父親忽被豪紳唆使家奴打死,官司一年未結,夫家催婚,被她嚴辭拒絕。 後兩位兄長負屈而回,想保留父屍,以備再告。三官不同意,說天下不會為此事生出包公那樣的清官,便將父埋葬。 而後三官突然出走,女扮男裝,入戲班學藝。豪紳僱戲班做壽,她殷勤趨奉,被留下侍寢,趁機將豪紳殺死,報了父仇,自己也上吊而死。 這是個有膽有識、勇毅、果敢,極具反抗精神的少年女英雄形象。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張 氏 婦 康熙年間,兗郡亂兵大肆姦淫,婦女四處奔逃,「惟張氏婦不伏(不躲藏),公然在家」。 她事先在屋中掘好陷阱,上覆蓋茅草和蘆席,對她欲行非禮的亂兵落入坑中,被她燒死。 她又坐在大道旁做針線,依靠光天化日保護自己。而一無恥之徒仍欲強暴她,她便以針刺其馬,迫使強徒將馬栓在腿上,而後她用巨錐刺馬,馬負痛狂奔,將那無恥之兵活活拖死。 真是「巧計六出」、有勇有謀,表現出下層婦女非凡的膽量和智慧。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俠 女 此女原是浙人,因做官的父親被仇家陷害致死,便攜老母避居金陵鄉下,與家貧未娶的顧生住對門。兩家互助,關係甚好。 俠 女 此女原是浙人,因做官的父親被仇家陷害致死,便攜老母避居金陵鄉下,與家貧未娶的顧生住對門。兩家互助,關係甚好。 顧生欲娶為妻,被女拒絕;而為了給貧不能娶的顧家延續後代,她兩次主動與顧生幽會而懷孕。 俠女母亡、生子之後,即以其高超的劍術殺仇人取其頭,遠走高飛。 此女無論膽識、技藝、作為,都不同凡響,是超凡脫俗的巾幗奇人。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張 鴻 漸 秀才們要控告貪暴的縣令,求張鴻漸寫狀。他雖知道此中利害,還是寫了。 由於縣令行賄大僚,眾秀才敗訴,他也被通緝,從此走上十餘年的漫長逃亡之路。 在危難中得到狐女施舜華的救助和愛情,但他不能忘懷妻子和幼兒,潛回家中探視,又被歹徒發現和要挾。 他憤而殺死歹徒,投案自首,經過許多磨難才得解脫。 張鴻漸的形象是典型的遭到黑暗官府迫害的正直的讀書人。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賀 生 賀生愛慕「色藝無雙」的名妓瑞雲,並得到對方賞識和愛重。 賀 生 賀生愛慕「色藝無雙」的名妓瑞雲,並得到對方賞識和愛重。 但他家貧,「惟有痴情可獻知己」。後有和仙,以術使瑞雲滿臉變黑,再無人問津,身價大降,賀生變賣田產贖得瑞雲為妻。 別人都笑他,而他對瑞雲「情愛益篤(更深厚精誠)」。和仙得知,來到他家,將瑞雲的面目變得艷麗如初。 賀生對異性知己之愛不以相貌美醜而改變,達到了情的最高境界,他也成了真情美的化身。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王 子 安 秀才王子安久困科場,期盼登第特別心切。臨近發榜,痛飲大醉。 在昏睡中忽而見報喜人來,忽而又中了進士、點了翰林;忽而大叫給前來報喜的人「賞錢十千(即一萬個銅錢)」,忽而對夢中的隨從大打出手,以致傾跌床前,妻兒共笑,才知是夢。 一些讀書人被科舉和功名折磨得神魂顛倒,王子安即是突出的代表。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

中國文化研究院(http://hk.chiculture.net/) 圖片:四月天網站(http://www.4yt.net/) 參 考 資 料 中國文化研究院(http://hk.chiculture.net/) 圖片:四月天網站(http://www.4yt.net/) 圖片來源 http://www.4y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