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冷 第 七 章 Refrigeration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图形的平移 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 镇江市第三中学 李萌. 南京 江南大酒店 南京江南大酒店,三星级,位于南京市中央路与 新模范马路的交汇处,六层,建筑面积 5424 m 2 , 总重量 8000 t 。 2001 年马路拓宽,这幢楼在拓宽的范围内,将 这样的一个星级酒店拆掉有点可惜,要是能将整幢大.
Advertisements

2014 年浙江省数量资料 华图网校 刘有珍 数字推理 年份题量数字规律 三级等差 2. 和递推 3. 幂次修正 4. 倍数递推 5. 倍数递推 6. 特殊差级 7. 倍数递推 8. 倍数递推 9. 积递推 10. 分数数列
稳恒磁场习题课. 类比总结 1. 产生 静止电荷运动电荷 2. 被作用 电荷 与电荷运动 状态无关 只对运动电荷作用 3. 表观 性质 力力  作功 力力 4. 基本物 理量 5. 基本 定理 基本 性质 表一 场的产生与性质静电场稳恒磁场.
用印度数学提高计算速度 段志强. 讲义大纲 速算基础 充满智慧的印度数学 印度数学的十类快速计算 复习和测验 综合应用及思考.
命题探究 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地理要 素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方面正确 认识人地关系,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纲解读 1.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老人茶帶來的新時尚 9A2D0024 黃秀雯 9A2D0036 莊承憲 9A2D0041 蘇意婷 9A2D0045 盧家淑 9A2D0050 王宥棋 9A21C017 吳雅芝.
106 級畢業學分檢核說明 1. 畢業學分檢核 — 什麼最重要呢? 使用你們這一屆的課程架構表 請確認這份課程架構表是否有修改過 最新的教育系課程架構表請到本系網站下載 網址: → 課程規劃.
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市北初中 谢爱娟.
龙泉护嗓5班 优秀作业展.
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契机 —努力搞好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中考热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习题课.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学习情境三流化去湿合成氨用催化剂 Chapter 6 Drying
颜 港 小 学 2009年数学教师暑期业务培训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高 唱
職務法庭與 法官退場機制 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報告
第十六专题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 技术和文学艺术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氧气的制法 装置 原理 练习 随堂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8.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七章 港口工程.
南美洲 吉林省延吉一高中 韩贵新.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目 录 课时1 神奇的货币  课时2 多变的价格 课时3 多彩的消费.
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2016届高三期初调研 分析 徐国民
主题一 主题二 模块小结与测评 主题三 考点一 主题四 考点二 主题五 考点三 主题六 考点四 命题热点聚焦 考点五 模块综合检测 考点六.
外国税收抵免.
命題分享 大成國中歷史教學團隊 2006/09/23.
危害辨識、分析講解及實作演練.
2 分子的热运动.
提示语、广告词 颁奖词、衔接语 感谢信、通告启事 图文转换
第一篇:静力学 1 、研究的主要问题:力,力系的简化原理 及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2 、研究方法:对物体(或物体系)进行受
(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专题二 识图题增分技巧.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发展心理学 王 荣 山.
制 冷 剂 空调与制冷教研室 2004,5.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能力目标:掌握运输决策与优化的技术 知识目标:掌握运输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3-2 轉動的地球 內容分布於 課本
狂賀!妝品系同學美容乙級通過 妝品系三甲 學號 姓名 AB 陳柔諺 AB 陳思妤 AB 張蔡婷安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工程热力学课件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动力工程系 工程热物理教研室制作 2005年5月.
2018/11/28 第一章 制冷压缩机概述.
平行四邊形 的 周界和面積 小 學 五 年 級 數 學 科.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平移与平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初中通識教育科 氣象萬千 -- 認識天氣.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相似三角形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 李 成.
04 第四章 應用幾何 4-1 概說 4-2 認識尺度符號 4-3 等分線段、圓弧與角 4-4 垂直線與平行線 4-5 多邊形
《2015考试说明》新增考点:“江苏省地级市名称”简析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变 阻 器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陆 俊.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三线八角.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1 生活中的平移 澂江四中 李丽波.
Welcome 实验:筷子提米.
第四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与重心.
5.2.2平行线的判定.
例  一导体球半径为 R ,带电量 q ,在离球心 O
平行四邊形 的 周界和面積 小 學 五 年 級 數 學 科.
第四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学习引导 目的与要求 1,理解立体表面交线的两种形截交线和相贯线。 2,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
目錄 - 何謂臭氧層 1 - 臭氧層的作用 2 - 什麼原因使臭氧層出現空洞? 3 -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臭氧層 (個人、學校、國家) 4-7
Ch3 熱 3-1 溫度與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制 冷 第 七 章 Refrigeration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制 冷 Refrigeration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五节 空气调节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7-1 制冷的基本概念 7.1A 逆卡诺循环 7.1B 制冷剂和载冷剂 7-2 一般制冷方法

7-1 制冷的基本概念 7.1A 逆卡诺循环 1→2 等温可逆膨胀, 2→3 绝热可逆膨胀 3→4 等温可逆压缩, 4→1 绝热可逆压缩 1→2 等温可逆膨胀, 2→3 绝热可逆膨胀 3→4 等温可逆压缩, 4→1 绝热可逆压缩 构成正循环:顺时针的热力循环 1-2-3-4-1闭合线所围面积:对外所作之功

逆卡诺循环 也是由四个可逆过程组成 经过一个反循环,工质从冷源吸热Q2, 并和外功W一并向热源放热Q1 制冷因数: 逆卡诺循环制冷因数: 1→2 绝热可逆压缩,等熵过程, T2升至T1 2→3 等温可逆压缩,熵减少,向热源(T1)放热Q1 3→4 绝热可逆膨胀,熵不变,T1降到T2 4→1 等温可逆膨胀,熵增加,由冷源(T2)吸热Q2 经过一个反循环,工质从冷源吸热Q2, 并和外功W一并向热源放热Q1 制冷因数: 逆卡诺循环制冷因数:

7.1B 制冷剂和载冷剂 1.制冷剂 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对制冷剂的要求: (1)汽化热 要大,↓制冷剂循环量 1.制冷剂 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对制冷剂的要求: (1)汽化热 要大,↓制冷剂循环量 (2)冷凝压力 不应过高,省功 (3)沸点 应适当低,使压缩吸入压力适合 (4)凝固点 应低,适用温度范围较大 (5)临界温度 应高些,常温可液化 (6)比容 要小,可↓压缩机尺寸 (7)安全性 无毒无腐蚀性,难燃难爆,化学稳定 (8)价格 低廉易得

目前,最常用的制冷剂为氨和氟利昂等 (1)氟利昂(Freon) 氟利昂:饱和烃的卤素取代物的总称 氟利昂按其组成可分为三类: CFC--含氯的氟化碳 HCFC--含氢和氯 的氟化碳 HFC--含氢无氯的氟化碳 分子通式: 氟利昂的种类多,通常用编号以便于称呼 编号用字母R和其后数字(m-1)(n+1)(y)B(z)组成 当(m-1)= 0时不写出,z = 0 时字母B省略 例如:CCl3F 编号R11, CClF3 编号R13 CF3Br 编号R13B1 CHClF2 编号R22 CClF2CClF2 编号R114

氟利昂促进了制冷技术的发展。但到1970s,人 们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后会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 室效应。 氟利昂中: CFC类 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最强 HCFC类 次之 HFC类 因不含氯而无破坏作用 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1987年以来, 经过三次国际会议讨论,决定对R11,R12等15种 CFC物质及R10等5种物质到2010年完全停止生产, 对R22等34种HCFC物质从2020年起开始控制 现在,各国都在积极研究CFC的代用问题

(2) 氨(NH3) 是我国最广泛应用的制冷剂 按国家标准规定,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编号数字为700加其分子量 因此,氨的制冷剂编号为R717 2.载冷剂 间接冷却装置需用载冷剂 载冷剂:将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传给被冷却物 体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条件:mp <最低工作温度;安全性好; 价廉易得;热容量大。 常用的载冷剂有三类: 水、盐水(NaCl,CaCl2)及有机物载冷剂(乙二醇)

7-2 一般制冷方法 1.蒸汽压缩式制冷 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法 理想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分四步: 1.绝热压缩; 2.等温等压冷凝;   1.蒸汽压缩式制冷 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法 理想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分四步: 1.绝热压缩; 2.等温等压冷凝; 3.绝热膨胀; 4.等温等压蒸发

2.吸收式制冷 以吸收器—发生器组代替压缩机 以热能代替机械能而工作 低沸点组分作制冷剂 工质是二元溶液 高沸点组分作吸收剂

最常用的工质有: ① 氨—水二元溶液 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 ② 水—溴化锂二元溶液 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 溴化锂极易溶于水,溴化锂水溶液有较强的 吸水能力。 3.蒸汽喷射式制冷 利用高压水蒸气在喷射器内高速喷射造成低压, 并使水在此低压下蒸发吸热的原理实现制冷。 广泛应用于空调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7-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7.3B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7-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lgp-h图), 又称莫里哀(mollier)图,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lgp-h图), 又称莫里哀(mollier)图, 用这种图表达制冷循环图线简明,计算非常方便。 横坐标:比焓h,纵坐标:lgp (直接读取的仍是p值) 除等压线,等焓线外, 过冷液体区 还绘出: 等温线(T = c) 等比容线(v = c) 等熵线(S = c) 等干度线(x = c ) 湿蒸汽区 过热蒸汽区

7.3B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两图比较可见,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表达更为简洁, 1-2表示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过程 2-3-4 是冷凝器中的等压冷却过程: 制冷剂首先被冷却成干饱和蒸汽(2-3) 并进一步冷凝为饱和液体(3-4) 4-5为膨胀阀中的绝热节流过程 是个等焓过程 5-1表示蒸发器内的等压蒸发过程 两图比较可见,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表达更为简洁, 也便于过程能量变化的计算。

出现制冷剂过冷过热的情形 ①若饱和液体受到过冷(4-4’) 则节流过程为虚线4’-5’ 蒸发过程为5’-5-1 点4’由过冷温度确定 ②若制冷剂蒸汽进压缩机前过热(1-1’) 蒸发过程则变为5’-5-1-1’ 压缩过程为等熵线1’-2’ 点1’由过热温度确定

本 次 习 题 p.255 3

7-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1.制冷机的制冷量 单位时间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所能取走的热量 Φ0表示制冷机的制冷能力,单位为W或kW 7-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1.制冷机的制冷量 单位时间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所能取走的热量 Φ0表示制冷机的制冷能力,单位为W或kW 2.单位制冷量 单位质量制冷量Qm (J/kg) 单位容积制冷量Qv (J/m3 )

3.制冷剂循环量 4.制冷剂的放热量 冷却过程放热热流量 冷凝过程放热热流量 过冷过程放热热流量

5.压缩机的功率 单位理论功: 理论功率: 实际功率: 6.制冷因数 理论制冷因数: 实际制冷因数:

例7-1 氨压缩制冷机制冷量为 116.3kW,蒸发温度 –15℃,冷凝温度30℃,压缩机效率为70%,作制冷循环计算。 解:查氨的lg p-h 图,据操作温度,定出1,2,3,4,5 各点, 查得: 30℃ -15℃ (1)单位制冷量 (2)制冷剂循环量

(3)制冷剂放热量 (4)功率消耗 单位理论功 wt=h2-h1=1975-1740=235kJ/kg 理论功率 Pt=qmwt=0.106×235=24.9kW 实际功率 (5)制冷因数 30℃ -15℃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7.5A 压缩机(compressor) 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7.5A 压缩机(compressor) 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类型最多,应用最广,Φ0范围:1~1000kW 2.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特点为低压大流量,适于温度较高制冷量较大场合 结构简单,尺寸小,运转平稳,耗能低 3.旋转式制冷压缩机 特点为中压小流量,适用于小型制冷机,如电冰箱 应用较广的是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7.5B 冷凝器(condenser) 1.水冷式冷凝器 多用壳管式换热器,管程通冷水,制冷剂蒸汽 在壳程冷凝 2.空冷式冷凝器 一般是蛇管式,冷空气横吹管外,制冷剂蒸汽 在管内冷凝 3.蒸发式冷凝器 冷水喷淋于蛇管上,强制冷空气吹过潮管,导致 部分水蒸发,吸收大量汽化热使管内制冷剂冷凝

7.5C 膨胀阀(expansion valve) 作用:使制冷剂↓p,汽化↓T 呈湿气状态 1.浮球调节阀 液量↓:浮球↓,针阀开度↑ 2.热力膨胀阀 蒸发器热负荷↑:全汽化 截面A-A←,T↑,3,2内p↑, 膜片4↓,阀孔开度↑

7.5D 蒸发器 1.直接冷却式蒸发器 为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分盘管式,翅片管式,板式等 2.间接冷却式蒸发器 为冷却载冷剂液体的蒸发器

第三节 食品冷冻 7-7 食品冷冻设备 7-6 食品冷冻的理论基础 7.6A 食品冻结过程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第三节 食品冷冻 7-6 食品冷冻的理论基础 7.6A 食品冻结过程 7.6B 冻结时间 7.6C 冻结速率 7-7 食品冷冻设备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7.7B 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7-6 食品冷冻的理论基础 7.6A 食品冻结过程 1.冻结的温度曲线 AB:降温至过冷 BC:冰晶开始形成 CD:冻结主要阶段 DE:溶质开始结晶 EF:水和溶质继续 结晶 FG:已冻食品继续降温 tf — 总冻结时间(freezing time)

2.冰晶的形成和共晶现象 均匀成核 两种晶核成核机制 不均匀成核(食品冻结多属此) 共晶现象出现于低共熔点温度 7.6B 冻结时间 Planck方程 L—食品特征尺寸, 大平板:L = 厚度; 长圆柱:L = 半径; 球 体:L = 半径。 a,b —与形状有关的常数 大平板:a = 1/2, b = 1/8; 长圆柱:a = 1/4, b = 1/16; 球 体:a = 1/6, b = 1/24

7.6C 冻结速率 (1) 冻结速率(freezing rate) (2) 冻结速度(freezing velocity) ( K/ h ) Tf —开始冻结的温度,℃ TF —冻结终了的温度,℃ (2) 冻结速度(freezing velocity) ( cm / h ) d—食品表面到中心的最短距离,cm t1—食品表面温度达10℃的时间,h t2—食品中心温度降至冰点的时间,h 慢速冻结 0.1~1cm/h, 中速冻结 1 ~5 cm/h 快速冻结 5~10 cm/h, 超速冻结 10~100 cm/h

例 解:球形物料 a = 1/6 b = 1/24 代入Planck方程 =7920s tf = 2.20h

7-7 食品冷冻设备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1.板式冻结机 被冻结食品夹在冷冻板之间,靠导热传热 2.鼓风冻结机 3.刮板式冻结机 7-7 食品冷冻设备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1.板式冻结机 被冻结食品夹在冷冻板之间,靠导热传热 2.鼓风冻结机 3.刮板式冻结机 用刮板式换热器,产品冻结浆状

7.7B 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食品和冷介质直接接触换热, 可以实现所谓“单体快速冻结”, 即IQF( individual quick freezing) 1.流化床速冻装置 高速低温气流↑ 穿过传送带,其 上食品单体悬浮 呈流化态,实现 IQF 2.沉浸式速冻装置 使用液氮、液态CO2,更易达到IQF条件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7-8  湿空气的性质 7.8A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7.8B 湿空气的湿度图 7-9 湿空气的热力学过程

7-8  湿空气的性质 7.8A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1.湿度(humidity) (1) 绝对湿度 (2) 相对湿度

(3) 湿含量(moisture content) 单位质量干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亦即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 又称湿度比(humidity ratio), 用符号H表示

本 次 习 题 p.255 5 6

2.湿空气的比容 (1)比容 (2)密度 3.湿空气的焓 (1)湿比热容( humid heat)

(2) 比焓 含有单位质量干空气的湿空气的比焓: T—温度,℃ 4.湿空气的温度 (1)干球温度 空气的真实温度T (2)湿球温度 普通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包以常湿纱布,置于湿 空气中达稳定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湿球温度(wet bulb temperature),用符号Tw表示

湿球温度形成原理 : 向外蒸发传热的热流量Φout: 向内对流传热的热流量Φin: 二者相等时达热平衡, 水温维持不变 此温度Tw即为湿空气的湿球温度 Φout Φin

(3) 露点 (dew-point temperature) 保持湿空气的压力和湿含量不变而使其冷却, 达饱和状态时的温度Td (4)绝热饱和温度 在绝热条件下,湿空气与足量水充分接触 而达饱和时的温度Ts

7.8B 湿空气的湿度图 湿空气的焓-湿图,纵坐标为比焓h 湿含量H是采用与纵坐标成135°角的斜角坐标轴 3.等干球温度线(等T线) 4.等相对湿度线(等φ线) 5.水蒸气分压线 H 135° 定p,知H,可得pv有pv~H

水蒸气分压线

7-8  湿空气的热力学过程 A→B过程的焓湿比: 1.等湿过程 A→B线 (1)等湿加热过程 (2)  等湿冷却过程 A→C线

2.增湿和减湿过程 (1)等焓减湿过程 A→D线 (2)等焓增湿过程 A→E线 (3)等温增湿过程 A→ F线 (4) 减湿冷却过程 A→G线 是A→C线和C→G线 两过程的合成

3.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过程 这个关系称为杠杆规则 (the lever rule)

第五节 空气调节 7-10 直流式空气调节 7-11 回风式空气调节 7.11A 一次回风式空调 7.11B 二次回风式空调

7-10 直流式空气调节 1.直流式空气调节机

2.直流式空调系统的操作原理 (1)冬季工作制 操作可分为三个连续 的阶段: ①一次加热和绝热增湿阶段: 1-1’- a-K 湿含量达Hk ②二次加热阶段:K-2 ③被调室中混合平衡阶段: 2-3 达到要求的状态点3.

(2)夏季工作制 第二和第三阶段完全 与冬季工作制相同 在第一阶段,应该用 降焓冷却方法, 所需冷量:

7-11 回风式空气调节 7.11A 一次回风式空调 被调室的废气一部分将通过回风管引回到空调 机中,与室外新鲜空气混合以循环使用 具有一个来自被调室的回风管道入口, 通到空调机空气入口端

一次回风式空调机的操作原理: 1.加热混合 状态1的新鲜空气一次加热 到1’,再与回风3混合达d 或者 新鲜空气1与回风3混合为 状态e,再加热至d 2.绝热增湿 d→K 3.二次加热 K→2 4.混合平衡 2→3

7.11B 二次回风式空调 来自被调室的回风在空 调机中被利用二次: 不但在喷水室之前设有 回风管入口,在喷水室之 后也设有回风管入口。 空气状态整个变化路线: 1-1’-d’-a’-K’-2’-2-3 节省二次加热量

例 将20℃,相对湿度0.05的新鲜空气和50℃,相对湿度0.80的 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5 (以干空气作基准),求混合气的比焓 例 将20℃,相对湿度0.05的新鲜空气和50℃,相对湿度0.80的 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5 (以干空气作基准),求混合气的比焓 和湿含量。将混合气加热至90℃时,其相对湿度和比焓是何值? 解:在空气的焓-湿图上,查点A( T = 20℃,φ = 0.05) 查点B(T = 50℃,φ=0.80) 混合气的状态点C, D h B 加热至点D (T=90℃),查得 C A H

例 (p.256之习题13) T1 = 0℃,φ1=0.50→T2=20℃,φ2=0.40 求 (1)Δh1; (2)TK; (3) Δh2 解 H1’=0.002 h1’=17 T1’=12℃ T2=20℃ Φ2=0.40 H2=0.005 h2=30 h 1’ 2 1 K (1)Δh1=h1’-h1 =17-5=12kJ/kgd H (2)TK=4.5 ℃ HK=0.005 φK=0.95 TK=4.5 ℃ hK=17 T1=0℃ Φ1=0.50 H1=0.002 h1=5 (3)Δh2=h2-hK =30-17=13kJ/kgd

本 次 习 题 p.255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