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DESIGN REINVENTED 張婷. DRAIN COVER + = 百葉窗的構想加上邊邊做成斜的設計 , 讓雨水更容易集中不會 淤積在路邊 , 行人或自行車在靠路邊行走時也不會出現鞋跟或 輪胎卡在水溝蓋的情況 。
Advertisements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太陽_介面設計.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會呼吸的房子 報告者:賴彥丞.
OO市OO區OO國小─校園防災地圖(OO災害)
68.0cm 84.1cm 59.4cm 14.0cm 56.0cm 66.0cm 41.0cm 9.0cm 主題圖 標題 防救災資訊 圖例.
OO市OO區OO國小─校園防災地圖(OO災害)
【國立臺東高中公共整潔區域分配圖】 206 體三 體三 體二 體二
勞委會乙級證照項目(環境與安衛相關科系)
綠 建 築 標 章.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智慧建築 (Intelligent Building)
醫院建築發展趨勢-永續綠建築概念發展應用之探討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能源科技概論 第五章 風能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住宅大樓節能改善方案 業務代表:陳淑英 電話: 分機53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河海工程學系 耐震設計 (一)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河海工程學系 結構耐震評估與補強設計 (一)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指導老師: 王思文 行銷二A 第二組 黃新強 黃秀菁 楊麗馨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興達 #3/#4 FGD 簡介 報告人:#3/#4 FGD 洪福仁.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河海工程學系 耐震設計 (一)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河海工程學系 耐震設計 (一)
施工估價 第十三章 完整估價 樓板厚度控制器 93/2/19 林金面編著◇文笙書局出版◇版權所有◇翻版必究.
火災保險之理賠 一、火災保險理賠之基本概念 (一)火災保險之理賠之手續 (二)火災保險損失之估計 (三)火災保險損失之賠償
指導老師:周建興 老師 開發團隊:吳旻翰、池宗諺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2015/12/11
第十三章 品質成本分析.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貳、設計理念與構想 1.立面設計理念-藝術與美術意象 2.自然取向設計 3.綠建築省能色彩計畫 景觀造型設計及色彩計畫 自然共存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一、前言 日常生活使用的水量中,廁所沖洗約佔35%。 再生水的利用 沖洗廁所、清洗車輛、噴灑街道、空調、消防 、景觀用水及河川湖泊補充水等。
越障自走車 每週進度報告 組長:鄭至軒 組員:羅正毅 王瑞筠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河海工程學系 結構耐震評估與補強設計 (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06/09 DDos 異常事件報告.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第1章 認識圍繞著我們的鄰居 :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南投縣草屯鎮 平林國民小學校園重建計劃.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基隆市建德國小防震防災演練人員疏散路線圖
ARTECH INC 大元建築及設計事務所.
桃園鐵路地下與高架化 ~引起的問題爭議不斷 ~.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慈濟大學介仁校區空間規劃 總務處 pm15:00.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一 可靠度問題.
自來水系統 生科、航太、機械、通訊及研發 自來水 下水道系統 循環水 總用水量 光電及半導體產業 污水處理廠 排放140640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特點 / 1.接點動作方式: 常開型及常閉型兩種。 2.具備2只指示燈可360度任一方向目視探測器之狀態。 3.使用共同底座。 動作方式 /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操場 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國民小學 放學路隊圖 四年級放學路隊: 游泳池 大門 PU跑道 活動中心[屋頂] 小門 司令台 魚池 紅樓 側門
操場 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國民小學 放學路隊圖 二年級放學路隊: 游泳池 大門 PU跑道 小門 活動中心[屋頂] 司令台 魚池 紅樓 側門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中正高中校園周邊危險示意圖 說明: 1.標示星號圖案 周邊,為校園 偏僻角落,放學或晚自習避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展覽空間(巧固球歷史)設置於廊道兩旁,以不阻礙廊道動線為基準設置壁櫃。 展覽空間預定位置 準備室出入口

展覽空間預定位置

遊戲器材遷移計畫 選定上校區一處進行遷移,以利學童下課就近使用。

五、動線計畫 規劃家長與校外人士參與校園活動時,汽機車由校園側門進入停車場,再以步行方式進入活動中心,活動中心四個方向都設置出入口以達到孩童上下課使用活動中心的便利性,並在司令台後方設計開放式走廊銜接小型廣場以達到教學使用便利。 計劃道路 行人動線 車輛動線

學生上、放學進出動線 學生動線 家長接送區 車輛動線 1.連接至體育館2F,設置戶外梯至1F,利用雨庇至體育館大門

停車場規劃 活動中心停車場規劃小汽車35部,摩托車44部 汽車停車格 機車停車格 27 8 12 22 10

綠化 斜坡加寬 增設車位 綠化護坡示意圖 停車場規劃 後方停車場既有斜坡加寬、車棚保留、圍牆拆除,並於斜坡旁填土種植植栽綠化,並在靠本館南向牆面增設車位。 綠化 斜坡加寬 增設車位 綠化護坡示意圖

大型車動線 行車動線 遊覽車出入停車場,車頭面向後門已利出入校門 大型車停車位

臨時雨庇 安全走道 新生護校 施工圍籬 施工圍籬入口 施工中交通之維護 本館新建施工時,於學校後門旁架設臨時雨庇供家長接送學童上下學;並於本館施工位置前後兩端設置安全走廊方便學童、老師、民眾進出操場。且與鄰校新生護校租借臨時停車場地提供施工中家長、訪客臨時停車用。 臨時雨庇 安全走道 新生護校 施工圍籬 施工圍籬入口

六、景觀及植栽計畫 校園綠化景觀既可以創造優美的環境,又具有教學育人的功能,以矮灌木花台設置於建築物週遭,充分利用空間,綠化校園讓孩童生活中充滿花草,並且成為室內與室外、建築物與綠地的轉換介面,以增加戶外空間的關聯性。提供靜謐清爽的校園環境。 設置花台 種植灌木 設置雨撲滿

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展示板位置 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屋頂對應位置 綠建築相關設計及配合位置 於基地設置雨水回收與資源回收設施,並於本館南側屋頂架設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再於一樓牆面設置太陽能與風力發電LED展示板,提供校內師生教學用。 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屋頂對應位置 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展示板位置

植栽樹木移植計畫 植栽、樹木移植至圍牆外圍平均分布(修枝、包覆、斷根、移植)。 1 2 3 移植樹木

綠化規劃設計 填土綠化 階梯兩側綠化或以石子、瓷磚油漆、進行拼貼彩繪藝術 參考示意圖

七、綠建築規劃構想 (一)綠建築標章申請並取得之對策 本案設計主要與自然融合,綜合考量土地、 氣候、方位、週遭環境提出尊重自然的提案,在 環保、節能、低碳因應面,本案遵循「減量」為 第一考量。 A.減少對自然環境之破壞(順應地形、風向、方位、排水)。 B.減少對能源的依賴(自然採光、自然通風、雨水回收設施等)。 C.環保的再生能源優先(風力發電、地中冷卻通風、太陽能熱水、並留設太陽能光電)。 本案在綠建築預計申請之對策將以下列指標,「基地保水」、「日常節能」及「水資源」、「綠化量」、「污水垃圾改善」為主要申請五大目標;本案以自然為師之精神設計,綜合整體提案,綠建築標章目標申請為取得五項指標,本案朝向取得「銀級」標章努力。 1.綠化量指標(申請) (1)綠化指標 所謂「基地綠化」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 土層來栽種各植物的方式。 (2)綠化指標之目的 健康的都是生活不能缺少綠意,缺乏綠意的都市生活很難奢言「永續發展」的居住品質。 若我們在居住環境中廣植花木,不但可怡情養性,同時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對生態環境 有莫大助益。綠化被公認為唯一可吸收大氣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有助於減緩地球氣候日 益暖化的危機。因此本指標希望能以植物對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做為評估單位,藉鼓勵綠 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 進而達到緩和都市氣候溫暖化現象、促進生 物多樣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3)設計原則 a.應盡量降低建築物遮蔽率以擴大綠地空地。 b.減少設置花舖及草地的綠化。 c.在屋頂、陽台設計人工花台加強綠化, 並注意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d.在人工舖面上,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 種植喬木,提供足夠的覆土深度。 立體綠化 綠化量簡易查核表 2.基地保水指標(申請) (1)基地保水指標 所謂基地的保水性能,就是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 基地的保水性能愈佳時,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愈好,有益於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進而改 善土壤之有機品質並滋養植物,對生態環境有莫大助益。 (2)基地保水指標之目的 過去許多大型的社區開發,都採用不透水舖面設計,使大地喪失良好的吸水、滲透、保水 能力,剝奪了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空間,減弱的滋養植物的能力。同時因為土地失去了蒸 發水分潛熱的能力,而喪失調節氣候的功能,甚至引發居住環境日漸高溫化的「都市熱島 效應」。

(3)設計原則 a.人工花舖可設計成透水舖面。 b.配合基地土質特性選擇保水 效果佳的設計。 c.屋頂、陽台、地下室的人工 地面層設計花舖以涵養雨水。 3.室內環境指標(申請) 基地保水指標簡易查核表 (1)室內環境指標 綠建築評估的「室內環境指標」,主要在評估室內環境的隔音、採光、通風換氣、室內裝修、室內空氣品質……等,影響居住健康與舒適之環境因素,希望藉此喚起國人重視室內環境品質,並減少室內污染傷害以增進生活健康。 (2)室內環境指標目的 台灣地區地狹人稠且經濟行為活躍,近年來在過度經濟開發之情勢下,造成環境生態之不平衡,然而隨著人們對環境品質之認知,以及地球環境保護意識之抬頭,各種強調居住環境健康與舒適,環保和開發兼顧的呼聲四起。尤其現代人類一生中有90%之時間均處於室內環境,而現代室內環境卻充滿化學材料與化學污染物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因此室內環境之品質格外引起社會大眾之關切。 (3)室內環境指標方法 音環境-採用較佳隔音性能門 窗及牆壁構造。 光環境-居室空間自然開窗採 光。 通風換氣-對流通風設計。 室內建材裝修-綠建材標章之 健康建材。 室內環境指標簡易查核表 4.日常節能指標(申請) (1)日常節約能源 建築物的生命週期長達五、六十年之久,從建材生產、營建運輸、日常使用、維修、拆除等 各階段,皆消耗不少的能源,其中尤以長期使用的空調、照明、電梯等日常耗能量佔最大部 份。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築物總耗能量絕大部分,綠建築之「日常節能指標」即以空調 及照明耗電為主要評估對象,同時,將「日常節能指標」定義為夏季尖峰時期空調系統與照 明系統的綜合耗電效率。 (2)日常節約能源的目的 建築物的日常耗能中以空調及照明用電佔了最大比例,在夏日建築物的空調用電比約佔至五 成,而照明用電比高達三至四成,因此從空調及照明上來談論建築節能最有效果。另一方面 由於建築物的使用壽命長,其節能的累積效果遠勝於其他工業產品。我們甚至可說,建築節 能設計是國家節約能源政策最有潛力的一環。

(3)設計原則 a.開口部應設計適當的外遮陽設計。 b.建築物方向應配置南北向設計,避免在東西向開大面積的窗戶。 c.採自然光設計,利用分區開關控制及自動晝光照明控制系統以節約用電。 d.考慮太陽能、風力、廢熱回收、汽電共生等再生能源系統。 日常節能指標簡易查核表 5.污水垃圾改善指標(申請) (1)目的 a.避免大量雜質流入雨水系統而污染環境。 b.確認生活雜質排水導入污水系統。 c.改善垃圾處理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2)設計原則 a.規劃垃圾及污水處理指標。 b.留設充足的垃圾運出空間。 c.景觀綠化美化專用垃圾集中場。 d.執行垃圾分類回收管理系統。 美化綠化的 垃圾集中場 荷蘭某銀行大樓之貯留滲透景觀池 污水垃圾指標簡易查核表 6.水資源指標(申請) (1)水資源指標 所謂「水資源指標」,係指建築物實際使 用自來水的用水量與一般平均用水量的比率, 又名「節水率」。其用水量評估,包括廚房、 浴室、水龍頭的用水效率評估及雨水、水中再 利用之評估。 (2)水資源指標之目的 過去由於建築物用水設計不當,水費偏低、 國人用水習慣不良,使得國人用水量偏高。1990年台灣平均用水量為350公升/(天*人),尚有許多節約用水空間。今後在地球環保要求下,建築物的節水設計是成為全民共同的課題。本指標希望能積極利用雨水與生活雜用水之水循環再利用的方法(開源),並在建築設計上積極採用省水器具(節流),來達到節約水資源目的。 (3)設計原則 a.採用節水器材。 b.設置雨水儲集利用系統。 水資源指標間易查核表

(一)結構系統說明 八、結構、機電系統說明 結構工程概述 一、 地上層結構系統 1.本案為地上二層之綜合活動中心新建工程,室內用途為多功能綜合球場(巧固球、籃球 等),結構之主要構造型式建議採用鋼筋混凝土(RC)構造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兼具鋼筋與 混凝土兩種材料之優點,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高,鋼筋的延性與韌性佳,整體之防火、抗風化 能力強,結構勁度高,對颱風及地震力造成之側向變形小,結構振動較小,有較佳之舒適 性,適合活動中心之使用需求。 2.結構系統主要採用梁柱立體韌性抗彎矩構架系統(SMRF),在大地震來時,韌性抗彎矩構架系 統能較其它系統產生較大之非彈性變形,以吸收地震之能量,發揮最大之韌性效果。 3.在使用需求上為大跨距之球場,跨距約為47.0m,建議此部份之大跨距採用鋼骨桁架系統, 利用鋼骨材質自重輕、強度高之特性,來克服大 跨距問題。 4.由於大跨距結構之特性為結構側向勁度低,對地 震力、風力等側向作用力之抵抗能力低,故特別 配合使用需求,將大跨距空間留設在平面系統之 中央,於外跨設置一圈完整、閉合之鋼筋混凝土 (RC)梁柱構架系統,讓外圈結構來做為主結構之 耐震系統,可克服此一結構耐震問題。 5.各樓層進行極限層剪力強度檢核,確認無顯著弱 層存在,並檢討挑空區之勁度變化,同時針對立 面與平面不規則處逐一檢核,並加強地震力傳遞 路徑不連續處附近構材強度。 二、基礎層結構系統 1.本工程無地下室,參考鄰近基地之地層資料,基礎座落於卵礫石層上,無基礎承載力不足之 問題。 2.由於基礎下方為卵礫石層,無液化之問題,基礎型式建議可採用剛性較佳之筏式基礎,將上 部結構載重均勻傳遞至下方土層上。 屋頂層結構平面 大地工程規劃 一、基地地質概況 1.參考鄰近基地之鑽探報告,基地下方土層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 (1)紅棕色黏土層:厚度約 1.5~2.0m 之間。 (2)卵礫石層:在紅棕色黏土層下,其平均厚度約為15m,平均N值大於50。 (3)砂質泥岩或泥質砂岩層:分佈在卵礫石層以下,平均 N 值大於50。 二、地下水位概況 依先期規劃之鑽孔資料,鑽探深度內無量測到水位,本基地常態性或臨時 性地下水位低於地表下3.0m,考慮季節變化及暴雨之情況,建議基地之設 計高水位為地表下1.0m。 三、開挖擋土規劃 本工程基礎開挖之擋土措施,建議採用採斜坡明挖之方式,最佳之擋土工法仍須依據地質鑽探資料評估之。

三、開挖擋土規劃 採斜坡明挖之方式,最佳之擋土工法仍須依據地質鑽探資料評估之。 四、安全監測系統 為確保施工期間本工程及周圍道路與建築物安全,於施工期間應裝設安全監測系統,於基礎施工期間隨時觀測記錄,以掌握工程狀況,如有危險徵兆時亦可即時處理,進行補救措施,以防範於未然,本案預計之監測項目如下 監測儀器 監測項目 地下水觀測井 量測施工中地下水位之變化 鄰房傾斜儀 量測鄰近結構物之傾斜情形 支撐應變計 量測水平支撐之受力狀況 傾斜觀測管 量測擋土結構之傾斜狀況 沈陷觀測釘 量測周圍道路及鄰近結構物之沈陷量 結構設計依據 一、材料規格 1.混凝土 (1)水泥成份及品質應符合CNS 61卜特蘭水泥規範。 (2)混凝土所使用之砂須符合CNS 3090之規定,不得使用海砂。 (3)混凝土氯離子含量須符合CNS 3090之規定,每立方公尺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0.3公斤。 (4)混凝土第28天齡期之最小抗壓強度(fc’)規定如下: 結構混凝土 280 kgf/cm2 打底混凝土 140 kgf/cm2 2.鋼筋 (1)鋼筋須符合 CNS 560 規定之熱軋鋼筋之材質,不得使用水淬鋼筋。 (2)承包商於每一批鋼筋進場開始施工前,須提供鋼筋無輻射污染檢驗證明。 (3)鋼筋採竹節鋼筋,其最小降伏強度(fy) 規定如下: #5 及以下為SD280 2,800 kgf/cm2 #6 及以上為SD420W 4,200 kgf/cm2

(4)銲接用鋼筋須符合 SD 280W 或SD 420W 可銲鋼筋。 3.鋼骨 (1)大跨距鋼骨桁架構件採用 ASTM A572 GR.50 材質。 (2)續接板、加勁板等,須採用與桁架構件相同材質之鋼材。 (3)小梁採用 ASTM A36 材質。 (4)高拉力螺栓、螺帽及墊板之材質須符合 CNS11328(F10T 或F8T)或JSSII09(S10T或S8T)或 ASTM A325、ASTM A490。 (5)電銲銲條應依不同鋼料及適用之銲接型式,採用符合 ANSI/AWS D1.1 規範規定之匹配銲材。 二、設計荷重 1. 靜載重 (1) 鋼筋混凝土 2.4 tf/m3 (2) 鋼骨 7.85 tf/m3 (3) 屋頂防水、隔熱、粉刷 0.1 tf/m2 (4) 地坪、粉刷 0.025 tf/m2 (5) 水箱 實算 (註) 註:水重在計算地震橫力時視為靜載重,計算垂直力時視為活載重。 2. 活載重 (1)屋頂 0.3 tf/m2 (2)球場 0.5 tf/m2 (3)辦公室 0.4 tf/m2 (4)舞台 0.5 tf/m2 (5)機房 1.0 tf/m2 3.地震力 (1)水平地震力係數:台灣位於全球地震頻率最高之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依現行 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要求,其理念是中小度地震下結構體保持彈性,在設計地震下建築物 不得產生嚴重損壞,在最大考量地震下不產生崩塌。 (2)垂直地震力係數:依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地震震央可能發生於陸地,且屬淺層地震地區 ,垂直地震力應作適當的考量。垂直向地表加速度係數在一般震區為水平地表加速度係數 之1/2 倍。 (3)設計地震力係數如下表: 震區短週期及一秒週期 設計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及最大考量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SSD=0.6 S1D=0.35 SSM=0.8 S1M=0.45 桃園縣平鎮市 用途係數 I = 1.25 教育文化類 地盤種類 第一類地盤 堅實地盤 起始降伏地震力 放大係數 ay = 1.0 鋼筋混凝土 極限設計法 結構系統 韌性容量 R = 4.0 韌性抗彎矩構架系統 (具非結構牆) 4. 風力:依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內容 基本設計風速 37.5 m/s 桃園縣平鎮市 用途係數 I = 1.1 供公眾使用 地況種類 地況B 大城市市郊

電力設備採智慧人性化管理, 操作簡易低維護成本。 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結構設計規劃 一、 結構分析模式 1.本工程之分析模型不僅將地上層結構(含屋突層結構)與地下室結構合併模擬,同時亦模擬基 礎結構,於基礎層柱位下方依土壤性質差異放置垂直彈簧,藉此模擬土壤特性以反應差異沈 陷對整體結構之影響,並考慮水浮力對結構之影響,反應土壤與基礎互制之效應。 2.考慮所有可能外力之聯合作用,包括靜載重、活載重、地震力、風力及水浮力。 3.結構分析採用三向度立體剛構架,假設樓版為剛性體,承受水平側力後,再傳給梁、柱構 件。遇有大挑空處之連結樓版則採用柔性樓版元素模擬,以檢討受地震力作用時之應力並加 強設計。 4.平面規劃配合設備佈置及樓版開口需求,並作適當之補強措施。 二、分析設計方法 1.地震力分析採用動力反應譜分析,分析時將屋突部份及基礎併於主體結構一同分析,再與各 棟上部結構分別處理,基礎之地震力分析採靜力法。 2.動力分析之結果須與法規地震力進行比較,並調整至最小設計水平總橫力。 3.分析時除考慮動態扭矩外,亦考慮5%之意外扭矩,亦即將各層質心假設於原質心左右或上下 各5%水平尺度的位置,然後進行動力分析。 4.地震力輸入方向考慮 0o、90o、45o 及135o 四個基本方向,並分別與垂直荷重進行各組可 能之載重組合。 (二)機電系統說明 (一)電力系統設計原則 各項設備系統以高效率節能產品為原則。 各項設備系統須配合建築物空間配置。 電力設備採智慧人性化管理, 操作簡易低維護成本。 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二)給水系統設計原則 1.採重力給水方式供水,提供各層樓衛生設備之用水。 2.經地下蓄水池,以揚水泵搭配液位計節能控制補水至屋頂水塔。 3.供水設備均採省水標章之省水設備,以達省水目的。 4.設置雨水回收系統,用於景觀噴灌及馬桶沖水用途。 緊急出口 避難方向指示燈 緊急照明燈 (三)排水系統設計原則 1.污廢水分為生活污水、生活廢水及雨水。 2.建築物內污、廢水各自獨立幹管分流。 3.連接排至污水處理設備後再排至公共污水下水道,污廢水幹管轉變及入口處 均加設陰井以防堵塞

2.空調採水冷式中央空調系統,會議室等獨立科室採變頻多聯節能空調於管理室集中節能控制管理。 (四)消防系統設計原則 1.滅火及消防避難引導設備 3.緊急廣播系統設備 5.極早期消防探測系統 2.火警自動警報設備 4.室內排煙設備 (五)空調系統設計原則 1.採自然通風、強制換氣、節能空調設計 2.空調採水冷式中央空調系統,會議室等獨立科室採變頻多聯節能空調於管理室集中節能控制管理。 3.空氣淨化設備、空氣品質偵測及控制器、自然通風設備、過濾設備。 4.除臭設備採低耗材、低耗電量設計。 5.通風換氣次數4次/每小時。 6.節能控制系統採中央監控管理。 7.日後若離峰時空調不開,除臭及通風系統仍可確保室內空氣品質。

依「智慧建築標準」設計,建立智慧型中央監控暨防災系統 舞台區設置投影系統、音響系統等影音設備。 (五)弱電系統設計原則 依「智慧建築標準」設計,建立智慧型中央監控暨防災系統 舞台區設置投影系統、音響系統等影音設備。 (六)新、舊建物水電、消防、廣播、污水等銜接 1.給水:接第五棟屋頂原有蓄水池(2F)..增設加壓水泵 及管路銜接至新大樓。 2.排水:新設..接排水溝。 3.污水:新設化糞池..(因新大樓基地與臨近舊建築有高低差2~3M.因此無法銜接) 。 4.電力:方案一:既有第一棟電氣室進行增容改造.費用較高.且增容後校方須配置電氣專責人員.每年需委託電機技師簽證.電氣室至新大樓佈線距離遠。施工時原有配電盤需停電。        方案二:新大樓增設變電站.申請獨立電錶, 費用 低.無介面。 5.消防:新設受信總機.但疑報點.如:火警警報.消防栓箱等..接至大門警衛室。 6.廣播:新設設備..銜接至第一棟2F校園廣播主機。 7.資訊:新設設備..銜接至第一棟3F資訊教室機房。 8.其他現況:目前已HTTS光纖到校.具有中華電信iEN節能系統。

排水計畫 新設排水溝 舊有排水溝

空調初步平面圖 風管 送風機 AHU VRV

空調初步平面圖 冷卻水塔、空調主機屋頂對應位置。 風管 VRV

九、防災及維護管理計畫 本建築物主要為綜合活動中心用途,1F附屬禮堂、舞台、廁所…等,使用人員多為校內小學生,以及少數外地之不特定人員。而防災計畫應以確保使用本建築物人員之生命安全為首要目的,其次則為減少火災發生時財物之損失。為確保日後使用時之防火避難安全,有關其防災計畫說明如下: 避難層之位置及設計 本案避難層位於1F地面層,因考量到避難層人員與上層人員可能產生避難人潮混亂的問題,因此規劃4座直通樓梯動線,進而使避難人潮皆能依循明確的避難路線逃生,減少因人潮混流而造成群眾心理恐慌的發生。 垂直動線之配置 本案設有4座直通樓梯,配置於建築物四角,以期望縮短到達直通樓梯之步行距離,減少避難所需之時間。另直通樓梯依法規劃為特別安全梯,可有效防止火熱與濃煙侵入直通樓梯,確保直通樓梯的避難安全性,以及後續消防人員搶救作業之安全。 避難弱者避難引導計畫 本案各空間均可能出現避難弱者(如高齡者、聽障、視障或行動障礙者),這些避難弱者在避難上必定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性,因此需要有適當的管理對策與避難設施或設備作為協助避難弱者進行緊急避難的解決對策。 經上述之防災規劃,方能確保本案之避難逃生基本安全需求。此外,正式營運後,營運單位需於營運管理計畫中納入此防災原則於防災管理計畫,建立日常及緊急之管理體制並定期演練,達到降低火災發生及人員零傷亡的目標。 上層避難動線 避難層避難動線 直通樓電梯

維護管理計畫 建築物主體 1.建築物外部須定期做表面清潔,如欲颱風、地震或雨季過後,都須派員檢視建築物外觀是 否產生異常裂痕或缺損。 2.定期派員清掃屋頂,清洗水塔並檢查屋頂、外牆是否有滲漏水的現象。 3.建築物外牆裝修貼材若有擠壓浮凸應盡速處理,避免擴大破壞範圍。 4.建築物內部地板、牆面、樓梯等應時常保持清潔,清潔後應保持表面乾燥,防止讀者滑倒。 5.應依照原空間規劃使用方式,避免過大之集中荷重形成樓版撓度過大的情形。 建築設備 1.空調系統之冷氣主機應定期交換輪流運轉,避免過度使用或疏於使用某部主機,造成主機的 機械故障問題。 2.每日閉館前應派員檢查該關閉之電源、設備是否確實關閉,以節省能源並保護設備的使用 年限。 3.應在獨立可供讀者自行操控的設備上註明正確使用程序,以保護設備之正常使用年限。 4.空調之冷卻水塔應定期請專業清洗人員清潔,以保持室內空間之清淨度。 5.電梯設備須依照法規每年申報安全檢查。 定期檢查區間與費用 項目 維護期間 館方 自我檢修 專門人 員維護 費用 高低壓電系統設備定 保養 年度保養:每半年乙次 X 機電顧問 5,000 發電機設備定期檢巡 每月一次;年度保養 每年一次 發動一次運轉 電梯設備定期巡檢 年度保養:每年一次 20,000 揚水設備定期巡檢 廢水設備定期巡檢 污水設備定期巡檢 空調設備定期巡檢 年度保養:每季一次 8,000 消防系統設備定期巡檢 每月一次;檢修申報: 電池放電 消防顧問

伍、工程預算編列 一、工程計畫期程

二、工程概算表

三、工程經費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