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High-Risk Factors of the Cervical Carcinoma in Young Women 六安市立医院 妇产科 窦晓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肿瘤知识点滴 湘潭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周伏初. 一 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 响的基础上,由于外界致病因素(物理、 化学、生物)的作用而发生一系列质的 改变,形成一种异常的增生。这种异常 增生一旦形成,即使外界至病因素停止 作用,也还能继续自然发展,这说明肿 瘤是整体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妇产科专业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进展 授课老师: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吴丹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
1 郎景和 北京协和医院 2000 年 7 月 子宫颈病变诊治的 总结和建议. 2 宫颈病变 ( Cervical Lesions ) 是一个尚未限定的、比较泛化的概念; 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 伤 、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 膜异位症等。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Carcinoma of endometrium)  发病率为一或二位  >95% 为腺癌  多发生在老年妇女.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 张丽香. 梅艳芳李媛媛 两位因宫颈癌陨落的明星 content 人乳头瘤病毒 (HPV) 概 论 关于 HPV 疫苗 内容提要 宫颈癌与 HPV 关 系 CIN 现状与处 理.
鼻咽癌 一 ﹑ 病因 ( 一 ) 病毒 本病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 ( 二 ) 遗传因素 鼻咽癌患者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易感性, 与遗传因素有关。 ( 三 ) 化学致癌物 一些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类、亚硝胺 类、微量元素镍等)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 定的关系。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肿瘤的病因 ( 一 ) 、外环境因素 1 、化学致癌因素 已达 1000 多种 直接致 癌物 间接致 癌物 引起与机体直接 接触部位的癌肿 以前致癌物形式进 入机体,经代谢、 转化形成活化的终 致癌物.
古田一中 生物教研组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溫馨‧精緻‧優質 1 癌症防治 永康榮民醫院 陳進旺 永康榮民醫院 陳進旺 年國人十大死因 癌症蟬聯 28 年冠 軍 每 13 分鐘奪 1 命 ※資料來源:衛生署網站.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Signs and Symptoms of Head & Neck Cancers 头部与頚部癌症的症状.
逆转录病毒及其他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特性 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性、免疫性。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宫颈癌科普》.
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妇瘤科 王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课比赛 胎盘的形成 姓 名:魏 强 职 工 号: 单 位:动物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子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前言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生殖器组成。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女性激素;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是受精的部位;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乳腺产生乳汁,哺育婴儿,也是女性的重要组织之一。 本课件为省优质精品网络教材,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学第五版统编教材及我校主编的规范教材编写的。其中包括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及乳腺疾病。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共附有大量大体观及显微镜下图片和部分动画,对其对各类疾病的基本知识作了详细介绍。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台灣歷年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發生率的變化.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宫颈癌和HPV感染 宜兴市人民医院 杨慧云.
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杨斌 主任医师.
宫 颈 肿 瘤 遵医附院 孙 丽 君.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理事 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教授 徐爱娣
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肺结核.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营养与健康.
第32章 疱疹病毒.
植物和我们.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宫颈 的组织学特点
妇女心理保健讲座 硕放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丁惠芬.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高危型HPV —临床应用、最新进展、相关检验
糖尿病流行病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慢性子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 是指主要由致病微生物所致的子宫颈慢 性炎症性疾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宫颈癌的预防 主讲人:杨年英.
宫颈癌的防治 ―筛查仍是唯一的选择 梅州市中医医院 邹燕珠.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宫颈癌与你我 药品检验组 顾霞 2015年12月11日.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女性腹痛.
生殖器瘤样病变.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学生:宝藏PPT 指导老师:XXX.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 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走上成功讲台 --从评委视角谈魅力课堂! 温州市第八中学 李先明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年轻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High-Risk Factors of the Cervical Carcinoma in Young Women 六安市立医院 妇产科 窦晓霜

  摘 要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近年来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本文就引起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相关因素加以综述。   关键词 宫颈癌 年轻化 高危因素

Key words: cervical carcinoma, trend of young age, High- risk factors     Abstract Objective: 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of female, and its second largest incidence rate second only to breast cancer throughout the world. Although mortality has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 but cervical cancer incidence is rising in young women,in this paper,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that causes cervical cancer related factors reviewed.   Key words: cervical carcinoma, trend of young age, High- risk factors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为什么在上升呢?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目前认为导致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原因,与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生变更密切相关。综合本文资料及文献,对可能引起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分析如下: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 行为危险因素 2.生物学因素 3. 激素与细胞因子因素 4. 遗传易感性 5. 其它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 行为危险因素 1.1婚产因素 1 行为危险因素 1.1婚产因素 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早婚、早育、多产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在有关病原体的作用下大大增加了发生宫颈癌的几率。此外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间免疫功能低下,促使病毒活性增高。早婚、早育、多孕、多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已被证明。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2.性行为 1.2.1初次性行为年龄。 年轻女性特别是20岁以下生殖道发育不成熟,宫颈黏膜对一些致癌物质、细菌、病毒的作用敏感,易导致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发生。 1.2.2 性伴侣数目 由于致癌物质通过性传播,宫颈癌的危险性随性伴侣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宫颈癌与一生中性伴侣数有关.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2.3 性伴性行为 宫颈病变不仅与妇女本人的性行为有关,与男性性伴的性行为也有明显的关联。研究显示,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男性性伴开始性生活早、拥有多个性伴侣、有性病史、冶游史)。 年轻宫颈癌患病风险增加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3 宫颈病变 宫颈慢性病变如宫颈中、重度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慢性子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湿疣、产后宫颈裂伤等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是具有癌变的潜在危险。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4 口服避孕药(OC) WHO大规模的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OC)≥8年的年轻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度为2.2。Ljuca等研究认为OC与宫颈癌前病变有关,使用OC者宫颈涂片巴氏Ⅲ和Ⅳ级较未使用者提前5~10年。 OC和宫颈癌的研究目前限于流行病学调查,致癌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原因是避孕药除了能使宫颈内膜微腺体过度增生外,还能增加宫颈外翻发生率,使暴露在阴道内的宫颈内膜易受到致癌物质刺激。Villiers研究表明OC可能促进已感染的HPV的活性。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4 OC和宫颈癌危险度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OC的使用时间,及是否伴有HPV感染等。Moodley总结了8项国际癌症研究所开展的关于OC和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认为,OC使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增加2倍,但只存在于使用OC达5年以上,并伴有持续的宫颈HPV感染者。大多数学者认为,在调整了HPV因素后,OC仍与宫颈癌密切相关。Madeleine等对HPV感染和OC对宫颈腺癌发病风险研究显示,150例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86.6%,长期使用OC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特别是使用OC≥12年风险最高。因此认为HPV感染是发病重要因素,而OC则促进了HPV的致癌作用,两者是协同作用。张国楠等报道年轻宫颈癌患者以腺癌、腺鳞癌为主,占发病率的30%,可发生于无性生活、未生育及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年轻女性,其原因可能与口服避孕药有关,而且淋巴转移早,故其预后较老年人差。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5.吸烟 吸烟与宫颈癌关系 原因 吸烟妇女宫颈黏液中尼古丁、烟碱的浓度远较血清为高,宫颈局部尼古丁聚集,减少郎罕细胞数量,降低宫颈免疫力。另外,也应考虑到其生物作用,尤其是吸烟加强了感染因素,包括HPV的效应,其促癌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有报道吸烟者CIN和宫颈癌危险度较正常人提高2倍多。妇女吸烟可使宫颈浸润前癌和浸润癌的发病增加。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行为危险因素 2.生物学因素 3.激素与细胞因子因素 4.遗传易感性 5.其他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2.生物学因素 2.1.HPV感染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已得到学者公认。 自从1977年Laverty在电镜中观察到宫颈癌活检组织中存在HPV颗粒,以至Zur Hausen提出HPV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假设后,国内外学者就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证据,其中感染人生殖道的HPV有35个型别,尤以HPV16,18型为主。

来自徐又先的《年轻宫颈癌的病因多因素分析》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2.2 HSV-Ⅱ(单纯疱疹Ⅱ型病毒)感染 在六七十年代,人们将主要的目光投向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因为单纯疱疹病毒在体外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致癌性,且在宫颈癌标本中有一定的检出率,宫颈癌患者HSV-Ⅱ抗体水平高提示该病毒与宫颈癌有关。已有报告宫颈癌患者血清中HSV-Ⅱ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3~5倍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2.3 EBV(Epstein-Barr病毒)感染 EB病毒是一种DNA肿瘤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在人群中感染率很高,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具有在体内、体外专一性感染人及某些灵长类的B细胞,并能使感染细胞生长转化,无限期传代到“永生”。目前多数学者研究发现EBV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早期过程,可能是宫颈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并认为年轻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以早期癌为主,故推测EBV的感染可能与宫颈癌年轻化有关.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2.4 HCMV(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HCMV能促进细胞DNA和RNA合成。改变细胞代谢,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最近认为它与宫颈癌发生有关。但至今未发现有力的证据。有报道“HPV合并一种或一种以上病毒感染时,提示发生宫颈癌的几率会更高”。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行为危险因素 2.生物学因素 3.激素与细胞因子因素 4.遗传易感性 5.其他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3 激素与细胞因子因素 3 激素与细胞因子因素 3.1 遗传因子 HL A基因群定位于人类第6号染 色体的短臂,全长3.6Mb,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3000,是最复杂的人类遗传多态性系统。HLA复合体可分为Ⅰ、Ⅱ、Ⅲ三类基因,HLAⅠ类基因有A、B、C、E、H、G、F基因。HLAⅡ类基因有D P、DQ、DR和DZ、DO、DX等基因。HLAⅢ类基因位于Ⅰ类和Ⅱ类基因之间,主要有与补体有关的C2、C4A、C4B以及热休克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基因。研究发现这些因子与年轻宫颈癌有正相关关系。年轻宫颈癌与HLA多态性、复杂性的深入研究一定会在对宫颈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3.2.雌激素 Tiffany等通过对被HPV感染的小鼠进行研究,发现雌激素不仅是直接致癌因子,也是促有丝分裂剂,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K14E7和K14 E6/K14 E7等因子的表达有关。)虽然该实验并没涉及到有关年轻宫颈癌方面的研究,但却开辟了雌激素致宫颈癌研究的先河,由于年轻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大多处于高水平状态,不能忽略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行为危险因素 2.生物学因素 3.激素与细胞因子因素 4.遗传易感性 5.其它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4.遗传易感性 目前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宫颈癌可能存在着家族聚集现象。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1.行为危险因素 2.生物学因素 3.激素与细胞因子因素 4.遗传易感性 5.其它

低硒和低锌单独存在时其效应很微弱.但一旦与高危型HPV或其它强致癌因素相结合时,其增效作用也是十分可观。 年轻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 5.其它(营养因素、精神创伤、机体免疫力下降) 营养素的缺乏如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等摄入不足与CIN、宫颈癌发生有一定联系。 低硒和低锌单独存在时其效应很微弱.但一旦与高危型HPV或其它强致癌因素相结合时,其增效作用也是十分可观。 长期蛋白质及蔬菜水果摄人量低,近期内有精神创伤,均可能对某些强致癌因素有促进作用。 各种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年轻宫颈癌 研究表明:宫颈癌前1、5、10年以上分层分析其OR值分别为11.206、6.113和1.542。患癌前l~5年有精神创伤史者OR值最高。

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中 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1 暴露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 正相关 <1 暴露与疾病的危险度减少 负相关 =1 暴露与疾病的危险度无关 无相关

微量元素与年轻宫颈癌的关系 年轻宫颈癌病例组血中硒、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来自袁玲的《年轻宫颈癌的病因多因素分析》

营养因素与年轻宫颈癌关系 蛋白质和蔬果类摄入量按0、l、2、3分级,进行配对分层分析,以0组的OR值为1,随着摄入量的增加,宫颈癌OR值显著降低(P<0.05)(见下表) 两组蛋白质摄入量配对分层分析

多因素分析 在对单因素分析的15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高危型HPV(X1)、蛋白摄入量(x6)、蔬果类摄入量(X7)、首次性交年龄(x10)、多性伴(x12)、精神创伤史(X3)、硒(X8)、锌(X9)和避孕药(X15) 9个变量。 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 HPV ! 蔬菜 !! 精神创伤史 来自徐又先的《年轻宫颈癌的病因多因素分析》

结论 年轻宫颈癌是多病因、多因素、多阶段性的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与HPV的感染、性生活紊乱、口服避孕药、吸烟、营养、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多孕、多产等危险因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比重在下降,而其他因素如性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创伤等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比重升高有关。

结论 正确评价各危险因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将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可靠信息与有利措施,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目前国内外对其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研究人员的关注,会为年轻宫颈癌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广阔前景,更好地提高年轻女性的生活质量。

1 2 3 4 谢谢 卫兵主任 赵卫东主任 谢谢 李建生主任黄强主任 谢谢 我们妇产科及外科的各位老师 谢谢 在坐的各位同道

恭请指正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