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 第一单元:电视摄像造型基础
第四节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从艺术的概念,不同镜头的含义与作用 固定镜头 运动镜头 推、拉、摇、移、跟、升降……
固定镜头(Still shot) 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均不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片段。 固定的画面框架带来其在画面表现上的许多特点: —— 带来稳定的视觉感受 提供客观的参照物 观众视线可在画面上随意浏览 镜头可塑性大,容易造成视觉节奏
固定镜头画面的特征: 画框相对固定 固定的画框给观众带来稳定的视觉感受
固定画面的功用: 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对静态的人物有突出的表现作用 较为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对象的运动速 度与节奏变化 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在造型上更富于绘画和图片的造型美感 趋于引发观众“静”的心理反应 比较容易表现出“久远”的时间感,表现追 忆、回想等;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选择拍摄角度 捕捉动态因素 表现纵深空间 考虑画面组接时的连贯 力求稳定
运动镜头(Movie shot) 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 有一者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片段。 常见形式: 推、拉、摇、移、跟、升降、甩……
现场拍摄
人的心理活动 摄影机镜头的运动性 人们视觉的运动性 人、物的运动 摄影机的运动 使影视成为真正“动”的艺术
运动镜头是影视艺术独有的造型手段。 通过机位、焦距和光轴的运动,在不中断拍摄的情况下,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表现对象的变化,不经过剪辑,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图、多元素的组合。 增强画面动感,扩大镜头视野,影响着响应的速度和节奏,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
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 起幅 + 运动过程 + 落幅 内容上 起幅、落幅 要求明确 形式上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有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色。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其要准确(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精确。
摇镜头(摇,摇摄) 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不变,机身作上下、左右等方向的均匀摇动。 (改变镜头的视轴方向) 摇镜头是摇摄的产物,是常见的镜头运动形式。在各类运动摄影中应用最广泛,出现次数最频繁,与其它运动形式交融最为密切。
摇镜头 人们观看画面内景物的时间相对短了, 镜头运动时间 结合 积累地表现空间形象 画面框架空间 不通过剪接而观察到画面内容的变化, 结合 积累地表现空间形象 画面框架空间 人们观看画面内景物的时间相对短了, 不通过剪接而观察到画面内容的变化, 使观众在观看时受到某种制约(具某种强制性)
摇镜头的分类: 水平摇(横摇) 按摇的方向: 垂直摇(竖摇) 斜摇 扇形摇(<180°) 按摇的角度: 半圆形摇(相当于180°左右) 按摇的角度: 半圆形摇(相当于180°左右) 圆形摇(相当于360°的摇) 慢摇 中速摇 按摇的速度: 快摇 极快的摇(甩) 间歇摇(打点摇)
水平方向的摇(横摇) 左摇(Pan Left) 右摇(Pan Right) 竖直方向的摇(纵摇) 仰摇(Tilt Up) 俯摇(Tilt Down)
慢摇(常速摇) 摇的速度比人眼观察事物的速度慢些。 慢摇(常速摇) 摇的速度比人眼观察事物的速度慢些。 设计摇镜头的目的: 兴趣点遍布,逐一展示多个事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巡视环境,展示规模; 逐渐扩展事物,使观众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制造悬念,加强期待效果。 揭示人物精神面貌与内心世界,烘托情绪与气氛。
大范围展示环境
甩(Zip pan)甩摇、急摇、闪摇 表示视点的迅速转换。 表示: 内容突然过渡 同一时间在不同场景发生的并列情景 代替人的主观视线
甩是前一个画面结束时摄像机的一种快速摇转,当镜头运动到落幅时,画面很难停稳。 可用一个模糊的甩摇画面接在两个固定镜头之间,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间歇摇(打点摇) 摄影机在顿歇性的运动过程中,从一个被摄对象摇至另一个或数个拍摄对象。 (几个重点的地方稍有停顿,其余一带而过。) 表示几个物体同处一个空间; 把几个同因素的被摄对象串连起来,构成具有 内在联系的整体。
由于有多个注意中心,应根据情节的需要,恰当地安排停顿,使观众理解; 利用恰当的动作,使摄影机运动有充分的动因。
逆向摇: 逆主体运动方向摇。 加快运动物体在画面框架中的位移——逆向摇(要求运动物体周围没有明显的参照物); 逆向摇: 逆主体运动方向摇。 加快运动物体在画面框架中的位移——逆向摇(要求运动物体周围没有明显的参照物); 作为转场的手法之一,完成空间的变换。
纵摇 仰摇(上摇)Tilt up 俯摇(下摇)Tilt down 带来仰角度和俯角度拍摄的画面效果。 不可多用, 忽上忽下,视线上下移动,应注意避免
摇镜头的功能(小结): 展现空间视野(整体形象)扩大镜头表现视野,保持大范围空间的完整统一; ; 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选择合适景别)在完整表现对象全貌的同时,有选择地表现细节;
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或事物的内在联系(引导思路、引起思考); 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事物,通过摇连接起来形成对比,表示某种暗喻、比喻、并列、因果关系等; 建立同一空间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 并列关系、视线关系、因果关系、 对比关系、隐喻关系
表现三个以上事物联系时,形成若干段落和间歇,常表示一组物体由同一原因而构成的内在联系; 对一组外形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在画面上逐个出现,可形成积累的效果; “甩”常用以表示同一时间内几个空间里的事物变化的情况,动感强,力度大;
表示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通过某个活动物体的追摇,引出被摄主体; 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镜头内形成注意力的起伏; 表现一种主观镜头,模拟主观视线; ; 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摇镜头的拍摄及要求: 运动的目的性 摇摄速度与视觉感受上的微妙变化 正确设计 精心控制 摇摄过程中的适时与和谐
拍摄摇镜头的注意事项: 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 ?为什么要摇?要摇出什么物体?什么关系? 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意图? 2. 起幅、落幅两个画面的构图要饱满、充实,主体一定要鲜明突出; 要有摇的契机和落的依据 跟摇镜头要以动体运动涵盖镜头运动 (起幅后的运动后于主体,落幅在主体结束运动之前)
5. 摇的速度要有情绪依据 6. 要注意焦距和景别对镜头技术质量的影响 对摇镜头技术质量的要求: 平、匀、稳、准 起幅与落幅 在构图上应该是工整的, 在内容上应该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不可反复同向或相向摇; 动作姿势:难受位置起,舒服位置落。
移动摄影: 将摄影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拍摄,用这种方法拍出的镜头称为移动镜头。 移动摄影以人们的生活感受为基础,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在电视屏幕上还原出人们生活中的这一种视觉感受。
移动摄影的特征: 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所有的物体都呈现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画面背景不断变化使镜头表现出一种流动感; 2 . 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 摄影机的运动 视点的连续变化 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了 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3. 摄影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人们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当摄影机描述一个人的主观视线时,这种镜头就具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移动摄影的方式: 纵深移(前移动、后移动) 水平方向 横移(左/右移) 曲线移动 竖直方向 升降
移动摄影的两种拍摄方式: 摄影机安装在各种活动物体上,随物体 运动进行拍摄; 肩扛摄像机,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
移动摄影的作用及表现力: 1. 在开拓画面空间方面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1. 在开拓画面空间方面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移动摄影可以表现某种主观视向,创造出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现场感与参与感,通过造型手段最大限度地表现一种纪实效果和真实性;
移动摄影可以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向轴线变化; 移动摄影摆脱定点摄影的局限,形成了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移动摄影的拍摄要求: 要力求画面平稳 (其中重要一点在于画面水平) 尽量利用广角镜头拍摄 随时注意调整焦点,以保证被摄主体始终在景深范围之中。
横移镜头 将摄影机放在轨道上(或可移动的车船上),进行横移拍摄。这样可以把行动着的人物和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动态和节奏感。不同的内容、情节、节奏,运用横移镜头,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典型的横移镜头: 摄影机沿与镜头视轴垂直方向(向左侧移动或向右侧移动)拍摄的镜头。 Truck left Truck right 左移 右移 左移 右移 (屏幕效果?) (摄影机移动方向)
被摄对象 摄影机移动拍摄的画面效果 静态 摄影机移动,使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过,造成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感受 动态 *摄影机伴随移动,形成跟随的视觉效果(伴随同向运动物体,使画面中主体大小与摄影角度维持不变) *摄影机逆运动物体移动,可创造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推/拉镜头(前移动、后移动) Dolly in / out 摄像机沿光轴方向,推近 / 远离 被摄主体拍摄的镜头。
A. 当主体物位置不变时 (1) [ 推/前移动 ] 逐渐接近被摄主体 [ 拉/后移动 ] 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比较:与变焦推拉的区别?
(2) 巡视, 展示巨大空间,产生纵深感。 (队列、设备、书库、林带、交通、长廊)
前移动拍摄 变焦“推”
B. 纵深运动与推拉形成的复合效果 运动物体由远及近 推:冲击力最强 拉:具有很强震慑力的展示效果 运动物体由近及远 推:伴随和尾随深入 拉:表达意境,长于抒情
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方向移动时 所拍摄的镜头。 ——代表剧中人物的视点。 带来兴趣、注意与猜想, 制造悬念。
升降镜头(Crane)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 用于: 展示事件的规模、气势; 表示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 人物的主观视象。 用于: 展示事件的规模、气势; 表示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 人物的主观视象。 其变化:垂直升降、弧形升降 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
[ 升降镜头 ] 摄影机从平摄慢慢升起,形成高俯拍摄,显示广阔的空间,它可以从局部展示整体。 下降拍摄则引起相反的效果。 有时也用在介绍环境。 升降拍摄大多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够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的空间,并有助于加强戏剧效果,渲染气氛。
升机位 降机位
升降镜头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1. 由视点的升降所产生的表现视野的伸展与收缩; 2. 由视点高度的升降所产生的镜头感情状态的变化。 功能:1. 垂直展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 表现纵深空间中点与面的关系 3. 表现镜头感情状态的变化
如何加强移动效果? —— 加上适宜的前景。 拍横移, 选择竖线条景物作前景; 拍升降, 选择横线条景物作前景。
跟(跟拍、跟摄、跟镜头) (Follow shot) 摄影机镜头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进行拍摄,使运动的被摄主体始终被保留在画面之内(且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跟拍可以理解为是推、拉、摇、移、 升降、旋转、变焦等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
跟镜头的作用: 1. 突出运动中的主体 交代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与环境的关系,使物体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2. 改变空间
晃动镜头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 常作主观镜头,创造特定的艺术气氛。 (醉酒、精神恍惚、乘船、乘车) 晃动频率与幅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旋转镜头 (1)沿镜头光轴或接近光轴仰角旋转拍摄; (2)摄影机作超360°快速环摇拍摄; (3)被摄主体与摄影机置一转盘上做超360°的旋转拍摄; (4)摄影机围绕被摄体作360°快速环移拍摄; (5)使用可旋转的光学镜头,在摄影机不动的条件下,将影像倒置或转到360°圆周中任何角度(顺、逆时针方向); (6)利用技巧印片机,印制旋转的画面。 另:利用可旋转的运载工具拍摄,也可获得旋转效果。
旋转镜头的作用 多用于表现人物在旋转中的主观视线和晕眩感; 或以此烘托情绪、渲染气氛。
运动镜头的作用 介绍环境,介绍事件发生的地点 客观描述主体情况 可使固定景物“动”起来 引起观众心理联想 形成电视片节奏 补救画面固定比例表现景物的局限性 利于表现事物细节和人物情绪
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应根据画面内容需要而定, 镜头运动应注意: 镜头运动应有目的, 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应根据画面内容需要而定, 发挥其独特作用。 镜头运动不允许有任意性; 过多运动会降慢片子节奏; 过多运动会给观众造成眼花缭乱的感觉,甚至厌烦; 过多运动会降低电视片档次。
综合性运动镜头 基本类型: (1)以一种运动形式表现多种运动效果; (2)以一种运动为主同时结合其它运动形态; (3)几种运动形式先后衔接。
综合性运动镜头的价值: (1)由于运动因素增加了,画面的动感随之增强, —— 特别适合于活跃气氛,加快运动速度; (2)几种运动形态结合,可以同时或先后拍摄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景物,因而镜头的空间表现范围和内容含量也扩大了,往往可以形成完整的段落镜头,形成多构图、多景别、多层次的“镜头内部蒙太奇”。
主要运动及其功能 Principal Motions and Their Functions 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出的运动方式: 基本运动(Primary motion):事件的运动 发生在摄像机前,如表演者、车辆、动物的运动 二级运动(Secondary motion):摄像机的运动 推、拉、摇、移、倾斜、弧形运动等…… 三级运动(Tertiary motion):续列运动 通过使用镜头转换策略(切、叠化、淡入淡出、划……) 由镜头变换产生运动和节奏。
指运动物体或事件在摄像机面前的实际运动。 基本运动: 指运动物体或事件在摄像机面前的实际运动。 其屏幕功能总是由摄像机的视点判断的。 在操作、控制摄像机前,你需要首先考虑的是运动的自然流动。较理想的是:你不应强迫运动适合摄像机的位置,而是根据运动设置摄像机以使其可以捕捉“事件交流”的正常流动状态。 然而,你也需要为适应摄像机来调整事件的自身状态,尤其当你想要获得特定的强化效果时。 无论如何,你应该使观众感觉基本运动是事件固有的,而不是由媒体命令生成的。基本运动主要依赖于事件。
二级运动:由摄像机运动和镜头推拉产生的运动。 (是依赖于媒体的) ——摄像机运动是独立于事件运动的。 这种基本运动的独立性会诱使没有经验的摄像机操作者相信运动的摄像机比事件的运动更重要。“对于那些狂乱而动机不明的摄像机运动和几乎标志着每一个业余电视和电影作品的快速推拉,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动机不明的二级运动的问题在于它将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而使注意力远离事件。它们非但无助于事件的澄清和强化,反而使事件混乱。
二级运动有以下重要功能: 跟踪活动 揭示行为 揭示景物 联系事件 诱发运动
在拍摄中,虽然推拉和前后移动的基本功能可能类似(即在连续运动中改变景别),但这两种运动有着极大的美学差异:——?
三级运动是续列运动,通过镜头的改变,我们感知到视觉运动的发展。 三级运动: 三级运动是续列运动,通过镜头的改变,我们感知到视觉运动的发展。 各种转接策略在电视节目或电影的整体发展中都是重要的建构元素,而他们本身并不吸引太多注意。它们基本的目的是提供由镜头到镜头必要的联结。转接策略和镜头长度决定基本节拍并作用于各个续列的节奏和节目的整体步调。它们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感受并提供结构整体感。
拍摄时,考虑: 画面要什么效果? 要得到此效果,使用什么焦距镜头? 要得到此效果,选择什么机位?
前移动拍摄与变焦距“推”的区别: 机位移动 变 焦 视角 定 变化 摄像机与被摄物距离 变化 定 焦点 变化 不变 前景变化感 大 缺乏 机位移动 变 焦 视角 定 变化 摄像机与被摄物距离 变化 定 焦点 变化 不变 前景变化感 大 缺乏 远近感 大 缺乏 立体感 大 缺乏 是否出现新的被摄物 有 无
表:横摇与横移的差别: 横 摇 横 移 视点 摄像机动作 被摄体的焦点 前景的变化 移动车 固定 移动 水平旋转 水平方向移动 横 摇 横 移 视点 固定 移动 摄像机动作 水平旋转 水平方向移动 跟随被摄物体移动 有限度 灵活 被摄体的焦点 容易不准,需要修正 如同时移动则不变 前景的变化 有一点 极大 移动车 不需要 需要
客观镜头(中立镜头): 影视中,凡代表导演的眼睛,从导演角度来叙述和表现一切的镜头,统称为客观镜头。 它往往给观众以客观印象,能使观众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判断。 客观镜头有叙述性和描写性之分。
(1)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某一剧中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 主观镜头: (1)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某一剧中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 镜头主观地代表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观察大千世界中的人和事、景和物,它基于影片某个人物的视线和心理感受拍摄画面,代表某个人物对被摄对象的主观印象,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鲜明的感情色彩。在银幕直观效果上可以使观众以该剧中人的角度“目击”或“臆想”其他人物及场面的活动与发展,从而产生与该剧中人物相似的主观感受。 (2)摄影机的视点在表现画面内的人和物时,明显表现出导演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作者常利用画面变形、色彩变换、焦点变化等手段,使其主观性更突出。
利用主观镜头,表现 A. 人物的“目击”对象 B. 人的幻觉、想象 C. 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精神状态 如:精神恍惚、天旋地转 D. 喜剧效果 人的主观视象—— 变形的客观现实
空镜头 指没有主体物的镜头,又称景物镜头。 它虽然不承担具体的叙事任务,但在提供视觉形象信息上有重要作用。 它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情感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在银幕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有独特作用。
常见的空镜头形式: 交代性空镜头 抒情性空镜头 环境感空镜头 隐喻性空镜头 想象性空镜头
镜头的配置: 1、镜头成组 任何一个场景中的镜头都是成组的而不是单个的; 2、成组镜头必须多机位、多角度 原则上,同机位拍摄的镜头不能直接相连。 一组镜头中,伴随着角度三个因素的变化,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