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趨勢與大學科系選擇 Career雜誌總編輯 臧聲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试行) (七)健康教育 北京市疾控中心 健康教育所 李玉青 副主任医师 二〇一一年八月 四、技术考核.
Advertisements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状元说经】 胡湛智,是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他说复习物理 的要点首要的是充分重视课本知识,除了跟上老 师的步调外,自己一定要多钻研课本,课本上的 思考题是复习的纲,再找一些考点解析,认真搞 清每个概念、每个要求,并相应做一定数量的习 题;其次也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画图有直观、
東南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 新生選課輔導 何俊明 104 年 10 月 26 日. 東南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選課輔導辦法  一、本系為因應學生多元管道入學,輔導學生依個人專長、興趣及生涯規 劃進行選課,特訂定「東南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選課輔導辦法」(以 下簡稱本辦法)。  二、本系於新生入學二個月內,針對新生辦理「選課輔導說明會」,內容.
成 功 季羡林 广东顺德龙江中学 田乃林. 季羡林 (1911-) 语言学教育家和梵文学者。山东 清平 ( 今临清 ) 人。 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 系。 1941 年获德国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亚东南业研究所所.
人社分中心 职工养老保险业务简介. 基本养老保险分类 1. 职工养老保险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3.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合并实施)
產業趨勢與大學科系選擇 Career雜誌總編輯 臧聲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与就业指导.
01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02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述 03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04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
当代校长素质与领导艺术 ——《新时期中小学校长自身建设》专题研究 齐鲁师范学院 研究员 李甲奎.
公害污染事件-鉛中毒 認識鉛中毒 鉛中毒的事件 如何解決鉛中毒? A 鄭豪仁 資環二甲 指導老師:胡子陵.
上海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咨询会.
2代系統簡介 (招標、領標、開標、決標).
当代校长素质与领导艺术 ——《 新时期中小学校长自身建设 》专题研究 山东教育学院 研究员 李 甲 奎.
養生與保健 郭點傳師慈悲.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城控313-3班益达组制作.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8歲前的三大人生功課 • 探索方向 • 充實專業 • 建立良好習慣與態度 (勤儉好學刻苦孝順知足感恩與人為善)
2010高中新講綱 Career雜誌總編輯 臧聲遠.
财富 家庭 文化 ——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邱 旭 光.
开启梦想之门 规划精彩人生 主讲:胡婷 2014年上学期
內湖高工講綱 Career雜誌總編輯 臧聲遠.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设计.
一. 上市以来,业绩稳定增长 2009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兑现上市承诺 业绩增长走势图.
選填志願考慮因素 就業資訊 社會發展 經濟因素 學校資訊 家人期待 選填志願 人格特質 能 力 興 趣.
理工科系介紹.
第一冊第七課 現代詩選 鄭愁予、白萩.
聚焦2015年 财税环境下新风险和新机遇 授课老师:于芳芳: 助理黄鸣: (微信)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心理教育.
題目:用心溝通拓展人脈 研討大綱 壹、從人脈談起 一、成功的要素 二、人脈的重要
经济法 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中医养生—女性春季养生 课程主讲:左龙艳 中国营养师联盟副秘书长 卫生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员 健康管理师俱乐部理事长
思想道德 修养与 法律基础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法律教研室.
士林高商 秦玲美 從導師觀點談輔導與管教 士林高商 秦玲美 2008.
第三期 重点管理标准和制度宣贯会 2016年5月12日.
台中市私立福祿貝老老人養護中心 台中市私立貝思特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同理心的培養及情緒管理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陳政智.
年度培训规划与培训体系建立 主讲:唐惠玲.
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南京医科大学无锡精神卫生中心 王国强
第三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國立金門大學101學年度新生報到暨入學說明會 國立金門大學 學生宿舍 學務處簡介.
高雄市立旗山國中102學年度 訓輔會議 主持人:高宏上校長 辦理時間:
感悟:如何学习 上海商学院 周勇教授 2011年9月13日 上海商学院 周勇.
页眉 一张图分出你是用左脑还是右脑!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你是用左脑是右脑?.
正確的讀書方法 如何讓自己學得快又好?.
企业文化课程介绍 主讲人:闫海 2003年 鞍山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北大汇丰MBA联合会网页架构设计方案
态度决定一切! 开创幸福、富有、健康的人生。.
终端促销人员 的招聘、培训与管理.
SARS                         .
原型法 原型法概述: 原型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反复修改,可以不断完善的系统。.
感统训练 之情绪训练1.
管理者的情绪商数 ( EQ:Emotional Quotient )
彰化縣西勢國小 學校增能計畫 讀報、剪報與心得寫作教學
实施依法治安 推进地质勘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人際溝通 第五章 職場情緒管理與 工作壓力管理 Miss Liu.
1 西周时期使用_____________作为农业生产工具,采用的耕作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派之父 莫內 製作︰林佩葳 指導老師︰袁淑芬老師.
天下雜誌288期特別企劃 成功領導人的10大特質.
職場EQ與情緒管理 主講人:江正彥 老師 寶佳學苑 ~ 職場講座 擁有五大財富 修行是最自然的情緒良醫 格林威治國際道統管理顧問機構
管理的转型与实践 主讲:丁军.
信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人 人 喜 欢 我 ——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唐 渊 教 练.
心緣知識交流/傳鐘 97/09/07 甚麼是 AQ?   心緣知識交流/傳鐘 97/09/07.
3 Q VERY MUCH.
组织行为学 主讲教师 蔡丹岩.
什麼是AQ?.
48 th 週年校慶.
四大方法跟壓力說bye-bye 生活壓力那麼多,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怎麼處理這些壓力,決定了我們在人生路上的戰鬥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產業趨勢與大學科系選擇 Career雜誌總編輯 臧聲遠

17歲的新愁 (北一女:16→9→11,中山:17→12→13) 許多不適合念理工的高中生,被迫選擇理工組,即使混到大學畢業,程度還是不夠 高中女校文組班級大量減少 (北一女:16→9→11,中山:17→12→13) 許多高中生從小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但在就業考量下,被迫選擇實用性科系 「鐵飯碗」相關科系競爭白熱化,先是教育與師範被擠爆,現在換成警察學校 高中生原本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但現在這個「愁」從情感與人際關係變成職涯前途,除了心理輔導,也需要職涯輔導

夢想折翼,保守現實 在失業威脅下,年輕人變得目光短淺,只想學習當前的熱門專長,進熱門或較有保障的行業,放棄了青雲之志,不敢鼓動夢想的翅膀,冒險追求更高成就 面對經濟風險時,人們往往做出保守的決定,寧願放棄潛在的機會。因為害怕失業的風險,大學生會選擇主修最安全的科目,而不敢選擇最能發揮自己才華的特殊科目。這種避險行為,將造就出一大群成就不高的年輕人,使社會缺乏積極求新求變的精神,嚴重挫傷整個社會的創造力

高風險‧高報酬 投資學的金科玉律:「高風險才有高報酬」,勇敢去實現夢想,人才才會有較高的成就 如果學校完全為就業市場服務,如果學生讀書只是為了找工作,完全現實功利主義化,將對台灣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失去自信的世代 ■五年級世代》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七年級世代》 否定自我,向現實低頭 ■五年級世代》 我的未來不是夢 七年級世代》 對未來普遍感到悲觀 ■五年級世代》 對體制的批判,對權威的反叛,強烈的理想主義熱情 七年級世代》 既有體制接受者,失去挑戰的勇氣與動力

失去自信的世代 ■弔詭1:以正面鼓勵取代責罰教育,但年輕世代反而更沒自信 ■弔詭2:年輕世代的學歷比任何前輩都高,才華與潛能得到比任何前輩更好的栽培,卻反而對自己的能力失去自信 ■弔詭3:年輕世代受到良好的國際化洗禮,但相對於上一代的「一口皮箱走天涯」開拓全球市場,年輕世代反而退縮,自認不如對岸大陸年輕世代

科系選擇出發點:自我優勢分析 再熱門的產業,若非你所長也是枉然;再冷門的產業,若為你所長,照樣能出頭 最重要的是「自我優勢分析」,把自己擺在正確位置,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麥可波特五力分析: 原本用於企業競爭力分析,同樣可用於自我優勢分析

科系選擇出發點:自我優勢分析 ◎現有業者競爭》你在該領域是否表現突出 ◎潛在競爭者的威脅》是否其他領域的人,也可以輕易跨到這個領域(如媒體業) ◎替代品的威脅》是否隨著科技進步或海外人才競爭,會取代你的位子 ◎買主談判籌碼》該領域就業是否供過於求 ◎供應商談判籌碼》該領域的好學校是否競爭過度激烈

各科系就業難易度 2004年Career雜誌調查 「找工作遠比想像容易」:土木建築系 「找工作遠比想像困難」:生命科學系 「找工作非常困難」:教育‧大眾傳播科系 「找工作非常容易」:觀光休閒‧工程科系

熱門科系的迷思 20年前: 驕傲的丙組,平凡的甲組,自卑的乙組 從熱門打入冷宮1: 核工系‧航空工程系‧建築系 從熱門打入冷宮2: 教育系‧大眾傳播系‧生命科學系 資工系與財金系還能熱多久? 為何醫生與金融業員工要上街頭抗議?

冷門科系的迷思 從冷門變成熱門: 工業設計‧土木‧航海與輪機‧圖書資訊(圖書管系) 藝術科系與地球環境科系,將是下一匹黑馬? 兩岸關係若解凍,農業科系、觀光休閒科系、土木建築科系是否會大翻身?

選科系不要趕熱門 台灣產業生命週期短,熱門行業榮景不長 國內大學新設科系,充滿「一窩蜂」的投機炒作色彩,熱門出路很快就飽和過剩 台灣就業市場資訊極其貧乏,政府看不到任何中長期人力供需調查與規劃。家長與學校認知的「熱門行業」或「好出路」,往往與實情有很大差距

別太早被就業市場牽著走 從高中畢業到研究所畢業當完兵,至少還有8年時間,相當於一個產業生命週期 研究所與留學機會大增,大學不是就業前最後階段的學習 未來大學新生,將逐漸走向不分科系,先進入「學院」然後再分系。而且跨科系的「學程」增多,申請輔系也變得容易。大學入學考試不再「一試定終身」

別太早被就業市場牽著走 企業僱用新思維:不限科系,多元化僱用,向異領域借將 跨領域能力吃香,冷門科系透過不同組合,也能變成熱門的跨領域專長 ◎案例:外文+觀光休閒 ◎案例:社工+人力資源 ◎案例︰護理+化妝品 ◎案例:數學+保險

選校比選系重要 寧可念好學校的冷門科系,不要念壞學校的熱門科系 教育資源分配與學生素質差距日益懸殊 人生志向尚未定型,如果想轉系或改考其他研究所,知名老牌綜合大學選擇較多 技職院校面臨招生不足與集體倒閉危機 企業用人逐漸傾向於「名校主義」 可透過選修跨領域學程,彌補科系的弱勢

勿迷信國立大學招牌 政治考量掛帥,「一縣一大學」政策下成立的新興國立大學,不見得比私立大學好,如理工見長的中原‧逢甲‧淡江,以時尚設計見長的輔仁‧實踐,以法律見長的東吳,以財經資管見長的元智 「四中」的中央較受好評 科技大學不見得比普通大學差,如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高雄第一科大

避開地雷學校與科系 避開搶時髦的單一技術科系:電子商務、微機電、奈米… 追查各科系的前身,別被改名遊戲所騙 從網路蒐集資料,了解所填科系的專任師資比例與教育背景 校址偏僻,絕對不是好學校 留意學校風氣與學生犯罪新聞

商管學院主要趨勢 商學院 ◎由企管系衍生出龐大的管理科系家族 ◎企管系地位逐漸被財務金融系超越 ◎普遍對英文重視度提高,從研究所甄試,到全英語授課,都反映這股趨勢。若學生英文程度好,可鼓勵優先選擇商學院 ◎財務金融、風險管理、經濟系都需要較強的數理能力,吸引理工科學生跨界

商管學院主要趨勢 電腦資訊運用能力,在商學院很重要,不論企業E化管理、財務會計軟體、或薪金融商品數理模型,都和資訊技術脫不了關係 從企業角度,不管唸商學院哪個科系差別不大,都是「商學管理科系」,但工學院不同科系出路差異較大 碩士在職專班大量膨脹,使擁有商學院高學歷者大增。相對來說,也意味著可以等工作後,再回學校拿商學碩士學位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財務金融系 ◎報考熱度超過企管系 ◎相關科系快速增加,學生人數名列前五大 ◎要有很強的數理統計+電腦資訊能力 ◎吸引大批理工科系轉戰 ◎主要出路:新金融商品設計‧風險管理,是金融業當中專業度要求最高的,甚至不乏博士級人才。若轉往理財專員等業務職,學歷要求較低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企管系 ◎衍生新的家族成員,單獨設系,出現專業分工 【功能面】行銷與流通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業管理‧財務管理‧資訊管理‧國際企業管理‧運籌管理等系 【產業面】科技管理‧休閒管理‧航運管理‧醫療管理 ◎ 國外多半大學時期各有專業,等到有工作實務經驗後,研究所階段再唸企管。很少大學就直接唸企管,畢業後不工作就直攻企管碩士。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學術取向的管理碩士(MS in Management ) ,有別於實務取向的MBA ◎大學有第一個專業學位如科技、外文,研究所再取得企管碩士,是最當紅的跨領域組合方式 ◎企管碩士能到國外讀,就儘量到國外讀 ‧企管家族1:財務管理系 ◎在企業財會部門,出路比會計好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企管家族2:工業管理∕科技管理 ◎威脅:台灣科技生產線外移,大陸成為全球科技生產基地 ◎其他出路:製造業的運籌管理∕供應鏈管理(採購部門) →台灣接單大陸生產 ◎其他出路︰將品質管理與流程管理,應用於金融與服務業 ◎數理統計與資訊能力要強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企管家族3:國際企業管理 ◎課程:國際金融+國際行銷+國際企業管理 ◎從推薦甄試到上課,都極重視外文能力 ◎脫胎自國貿系,主要出路為: ‧企業的進出口部門 ‧國際海陸空運業 ‧金融業的國外業務與外匯部門 ‧企業國外採購人員 ‧國際行銷業務人員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企管家族4:人力資源管理 ‧企管家族5:行銷與流通管理 ◎相關科系少,因為每個企管系都把行銷列為重點,不見得要念行銷系 ◎在企業地位提升,從計算薪資與出缺勤的行政人員,躍升為攸關公司人力素質 ◎主要工作:人事管理+人員招募+員工教育訓練+員工關係 ‧企管家族5:行銷與流通管理 ◎相關科系少,因為每個企管系都把行銷列為重點,不見得要念行銷系 ◎大部分企管系學生,都以行銷企劃為第一志願 ◎流通管理人才,在兩岸零售與運輸業都很搶手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每家公司不論大小,都需要會計人員,找工作不成問題。但在企業地雷危機頻傳下,會計人員動輒吃官司,影響到近年報考熱度。 ‧會計系 ◎每家公司不論大小,都需要會計人員,找工作不成問題。但在企業地雷危機頻傳下,會計人員動輒吃官司,影響到近年報考熱度。 ◎企業財務長(CFO),多由財務管理或財務金融出身,而非會計系出身 ◎企業E化,許多會計系改名為「會計資訊系」,會計師事務所不只找會計系畢業生,也大量找資管畢業生

商管學院科系各論 ‧風險管理系 ◎風險管理成為金控公司重大議題 ◎富邦營業員的例子 ‧保險系 ◎純保險公司逐漸不敵金控 ◎精算師是高薪一族 ‧經濟系 ◎所有商學的基礎學科,大學念經濟,研究所改念任何商科都很容易 ‧應用經濟系 ◎前身多半是「農業經濟系」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理工學院 ◎科技業才逐漸停滯頓,尤其生產製造部門與二線科技廠為然,過去創造科技新貴的高分紅配股與國防役制度,已經無以為繼 ◎碩士成為進科技業的基本學歷 ◎以電子‧電機‧資工‧化工‧物理‧材料六大科系需求量最大,是台灣高科技研發的核心主力 ◎電機系如同企管系,開始衍生出大量新科系,包括光電、顯示技術、電信等,結合成「電機學院」或「電機資訊學院」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政府在電機資訊學院投注的資源,為所有科系之冠,電機研究所是國內最大的研究所。而科技業亦大量給予贊助,國立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學生通常還沒畢業,已經有無數企業搶著要人 ◎電機與機械系結合「醫學工程」,逐漸有抬頭趨勢,台大電機所的醫工組,就非常歡迎醫學院背景報考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化工與材料系,是奈米與替代能源這兩大新興科技業的主角 ◎資工系所是國內理工人才中,最供不應求的科系,從資訊軟體、硬體、IC設計到各行業的資訊部門都有需求。但長期來看,美國矽谷軟體工程師被印度搶走飯碗、造成數百萬人失業的情況,已開始在台灣上演,但威脅幅度還有待觀察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資訊工程與資訊科技系都是Computer Science,屬於工學院。但資訊管理系大部分在商學院,著重在如何將資訊技術應用在管理,課程也是軟體程式與管理各半 ◎資管出路與資工判然有別,名列國內所有科技人中,人力過剩最嚴重的科系,但有兩極化:好學校畢業與擁有碩士學位的資管人才,仍很搶手 ◎資工集中於科技業,資管則遍及金融與服務業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機械系仍是科技業所不可或缺,但並非核心人才,不在研發部門而在生產製造部門,從事看管機器的設備工程師。雖然傳統製造業(如汽車‧機密工具‧健康器材)極需機械系學生,且位居核心研發人才,但由於產業形象問題,非常難找人 ◎台中科學園區:傳統機械業與新興光電業,爭奪機械人才白熱化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隨著台灣科技生產線快速外移,凡是與生產製造有關科系的人才,包括工業工程、工業管理、機械、環境工程,未來工作機會都大受威脅 ◎工業設計是就業市場近年最亮眼的顯學,但除了實踐大學將其列在設計學院外,其餘大都列在工學院,師資以機械與材料背景為主,缺乏美感訓練,與業界需求有很大的素質差距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地球科學,如同農林漁牧科系,本行主要出路都是進公家機關 ◎數學與統計系,一個出路是在科技業的品保與品管部門;一個出路是進入資訊業(需要很強的離散數學),一個出路是到金融與保險業 ◎即使念冷門理工科系,如土木、大氣、地質、環工、運輸,只要唸好學校,很容易轉行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冷門理工科系轉行出路1: 由於六大核心理工科系人才不足,政府與企業轉而針對好學校的冷門理工科系人才,給予訓練後進入熱門科技產業 ◎冷門理工科系轉行出路2:金融業 如新金融商品團隊與產險部門,就有非常多土木系畢業者 ◎冷門理工科系轉行出路3:法律與專利 進修法律專長,擔任科技法務或專利工程師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經建會未來10年科技人力供需預測 ◎學士 供不應求》工業設計>化工材料 供需平衡》物理=電機通訊=工業工程 供過於求》資管>資工>環工土木>機械>數學統計>運輸航運>食品營養>生物科學>農林漁牧>地球科學

理工學院主要趨勢 ◎碩士 供不應求》電機資訊>資工>工業管理>資管>工業設計>化工材料 供過於求》生物科學>環工土木>農林漁牧>機械>運輸航運>食品營養>地球環境ˇ食品營養>生物科學>農林漁牧>地球科學>數學統計 ◎意義》1.大多數理工與生物科系的學士都過剩。2.資管與生物科學,過剩最嚴重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資工/資管系 ◎資管系大都列在管理學院,著重在資訊技術的應用,除了程式設計,還要修管理課程。資工與資科系都列在工學院(或電機資訊學院),專注在程式設計 ◎資管系由於程式設計所學不精,加上國內相關系所大增(多達108個),政府又積極補助民間電腦補習班開設資訊第二專長培訓班,造成資管人才供過於求,最好繼續唸碩士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每個企業都在e化,甚至成立資訊部門,各行各業都需要資管系人才。由於資工系學生都被科技業吸走,服務業與金融業只好改找資管系學生 ◎資管系出路:企業MIS資訊管理部門‧資訊安全‧網路電子商務‧會計事務所與醫院 ◎資工系出路:從軟體到硬體科技業,都需要資工人才,尤其IC設計公司,以及資訊硬體廠商的軟體工程師(從事軟硬體整合)最多 ◎資工系威脅:外包給印度軟體人才 ◎圖書資訊系:入口網站人才大本營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大電機學群 ◎從電機系不斷衍生新科系,如電信、光電、顯示科技等系所。台大與交大都將電機系擴大為電機資訊學院 ◎「一系多所」,大學以電機共通基礎學科為主,研究所階段再分專業領域。但有些學校純粹是為了爭取資源,或讓名稱趕搭流行以利招生(如光電),甚至從大學階段就成立光電等科系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電機學群重點研究領域 ‧光電顯示技術 ‧通訊網路與射頻晶片 ‧半導體與固態電子 ‧奈∕微機電 ‧電力 ‧醫學工程 ◎電機系多走硬體路線,資工系多走IC設計、軟體程式、資訊硬體所需軟體(如驅動程式)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化工/材料系 ◎早期主要到石化業,近年名列半導體與光電面板業六大核心人才,排名大幅躍進 ◎未來明星產業,都有化工∕材料系的一席之地,前景非常看好 ◎奈米材料 ◎替代能源(太陽能電池‧節能電池) ◎生物醫學(膠原蛋白‧奈米檢驗試劑)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物理系 ◎30年前是理工第一志願,如今再度受重視,尤其凝態物理,更是半導體與光電業核心研發人才 ‧機械系 ◎ 在傳統製造業是核心研發人才,在高科技公司除了擔任機構設計‧模具‧熱傳工程師外,主要是到光電與半導體的工廠部門擔任設備工程師,人力需求龐大,但並非核心研發人力 ◎其他重要出路:醫療健身器材‧微機電‧機器人‧汽車零組件‧飛機維修 ◎熱門新方向:替代性能源(太陽能車)‧光電設備業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土木/建築系 ◎房地產復甦,土木建築出現嚴重人力斷層,建築師事務所找不到合格建築師 ◎有不少土木建築系學生,利用本身3D專長,從事動畫、多媒體、遊戲產業 ‧數學系 ◎數學是資訊科技的基礎(離散數學),轉往資訊科系非常容易 ◎到金融業擔任財務工程人員‧精算師 ◎電信業(密碼學)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統計系 ◎結合「資訊」與「統計」雙專長的「資料採礦」(Data Mining)人員、資料庫管理與分析人員,在金融業與消費性產業需求大增,名列21世紀最被看好的五大職業 ◎科技業的品管與測試部門,也是統計系主要出路

理工學院科系各論 ‧大氣系 ◎除了氣象局∕民航局∕航空公司的氣象人員外,開始出現「天氣風險管理公司」,還可往環境顧問公司(空氣污染處理)發展 ◎從大氣物理到太空科學系所,在台灣發展人造衛星與高頻雷達扮演要角,是通訊業的人才來源 ‧地質系 ◎除了地震研究外,工程顧問公司與能源探勘,也是就業出路

人文學院主要趨勢 人文學院 ◎文史哲與藝術科系前途,如同韓國一樣有賴文化創意產業。雖然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扶植產業,但預算都拿去做選舉秀,產業發展仍極為幼稚,未來要靠大中華市場 ◎理工科系出路,高度集中於特定產業,全班50位畢業生,從事的行業可能不出5種 ◎文學院畢業生,就業出路極為分散,全班50位畢業生,從事的行業可能超過50種,很難歸納出一條生涯路徑(Career Path)

人文學院主要趨勢 ◎文學院與本行直接相關的工作不多,且競爭激烈或發展前景有限,大多數人必須轉換跑道 ◎文史哲大部分都要轉行,好在國內70%工作(尤其服務業)都不限科系 ◎尤其服務業,科系不重要,重要的是性格特質+態度+ 基本能力〈外語+文字+ 數字〉 +學習力+外型管理+人文品味

人文學院主要趨勢 ◎文學院屬於「通才」,行業選擇多。理工科則是「專才」,被限定在特定領域,若該領域走下坡,想換跑道有技術障礙 ◎文學院具備「通識能力」,但缺乏「專業能力」,最好進修第二學位, 可收如虎添翼的效果 ◎要有高度的彈性與適應力,以及快速的學習力,才能順利轉換跑道

人文學院主要趨勢 人文學院畢業在各領域大放異彩 ◎海外基金「教母」宋文琪:東吳英文系 ◎HP何薇玲:歷史系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師大國文系 ◎紐約人壽亞洲副總裁任醒怡:外文系 ◎智威湯遜廣告前總經理王佐榮:哲學系 ◎特力屋董事長何湯雄︰哲學系

人文學院主要趨勢 ◎文史哲科系若希望從事本行,要加強以下能力: 1.加強文字能力> 廣告‧ 媒體‧出版業 2.文字能力+視覺創意+行銷> 行銷企劃 3.地方文史知識+活動企劃能力+觀光休閒>地方特色觀光與新節慶 4.補修博物館管理或藝術管理 >新興博物館 5.台灣研究>學術研究(台灣文學‧ 客家研究) 6.古典文獻+資訊能力>數位典藏

人文學院主要趨勢 ◎外文系當中,以日文系在就業市場最吃香,從科技業到美容化妝業,都有很大需求量。而韓文系與法文系也迅速抬頭 ◎英文系方面,單靠英文能力吃飯的工作不多。最好去進修另一個商科學位 ,現在 商學院研究所推薦甄試極重視英語能力,授課也擴大採取「全英語教學」,有利於英語強的人 ◎不少英文科系學生,取得大眾傳播或觀光休閒第二學位

人文學院科系各論 ‧中文系 ◎在韓國,韓文系(相當於台灣的中文系)紛紛改名為「文化創意」科系,成為韓劇與韓國數位內容產業先鋒 ◎全球中文熱:中文教育成為一種產業 ◎中學國文補教大為興盛 ◎ 需要出色文字能力的工作: ‧出版業‧媒體業 ‧廣告業‧行銷企劃‧公關公司‧房屋代銷公司 ◎案例:師大國文系→台大新聞所→雜誌記者→外商保險公司公關人員

人文學院科系各論 ‧文史哲科系 ◎文史哲新生力軍1:台灣文史科系,包括台灣文學、台灣史、客家與原住民科系,目前教學研究工作機會尚多,亦可投入地方文化產業(如地方新節慶) ◎文史哲新生力軍2:兒童文學 ◎文史哲新生力軍3:漢學資料整理∕漢語文獻資源∕數位典藏等科系 ◎文史哲新生力軍4:博物館管理,國內目前有400座博物館

人文學院科系各論 ‧日文系 ◎由於台灣與日本在光電業(液晶面板與數位相機)緊密共生,對於日語人才需求量極大,尤其是日文口譯,有些是契約翻譯(非編制內正職員工 ),若為正職員工,通常要兼任行政工作 ◎百貨業〈新光三越‧太平洋SOGO ‧ 高島屋〉 ◎零售業〈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 ◎化妝品業〈佳麗寶‧資生堂‧高絲〉 ◎日本線業務與行銷人員

人文學院科系各論 ‧外文系 ◎應用外文系:外語與商學管理課程各半 ◎強化商學知識,或取得商學碩士學位,可從事: ‧海外業務代表/國際行銷 ‧採購與貿易 ‧海空運業 ‧外商公司 ◎可從業務助理或秘書做起,逐步培養商業知識 ◎別小看秘書:可跟老闆直接學習,培養人脈

人文學院科系各論 ◎觀光旅遊業 ‧觀光飯店 ‧國際導遊領隊 ‧觀光局 ◎個案1︰英文系→觀光局→外商化妝品公司秘書→英國芳香療法證照→大中華地區跨國化粧品光司行銷經理 ◎個案2︰英文系→觀光飯店→國外取得旅館管理學位→香港五星級飯店高階經理

人文學院科系各論 ◎外文系其他出路:新聞記者 ◎兒童英語補教: ‧中南部兒童美語市場 ‧大陸美語教學市場 ‧線上英語教學市場 ‧兒童美語教材編輯 ◎語言學:除了語言教學,若專攻神經語言學,可到醫院擔任語言復健;若熟析語識學,可到網路公司搜尋引擎部門

人文學院科系各論 ◎拜名牌精品業之賜,學習法語人口大增,成為高中熱門的第二外語。義大利與西班牙文,在航空業(如空姐)特別吃香 ◎韓語成為新興熱門語言,從流行文化與出版業的「韓流」,到數位遊戲、光電半導體元件產業,都需要韓語人才

生命科學院主要趨勢 ◎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不如預期,相關科系卻大量成立,尤其農學院大量改名,更使人力供需惡化 ◎半導體業至少照著摩爾定律,發展有跡可循,但生物科技產業卻暴起暴落 ◎2000年人類基因圖譜定序,將其熱度炒到最高。此後每有新科技突破(如幹細胞複製)或全球重大疫疾(SARS),都帶動一波熱潮,但整體來說尚未成熟

生命科學院主要趨勢 ◎較高階如遺傳工程‧生技製藥‧生物晶片‧生物資訊,都還在辛苦摸索階段 ◎台灣發展生物科技已有25年歷史,從肝炎疫苗切入,迄今幾無任何代表性技術與產品,許多業者都面臨資金即將燒乾窘境 ◎就業市場來看,是所有科系中失業最嚴重的,除研究機構外,工作機會多為臍帶血銀行、健康食品、瘦身美容產品推銷員

生命科學院主要趨勢 ◎台灣發展困難,不等於國外也發展不起來,例如新加坡的生技製藥。要將工作舞台放眼世界,未來隨時可能因為一個技術突破,而使生技產業榮景全面來臨(如人類胚胎幹細胞複製) ◎台灣的強項:生技美容.健康食品.農業生技.醫療器材 ◎如果要走本行道路,至少要有碩士學位

生命科學院主要趨勢 ◎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都是很容易跨領域的,許多化學.醫學.農學院學生,會去考生命科學研究所,而生命科學系學生,也有不少會去考生化、醫學研究所(如毒理學.藥理學) ◎而生物科技, 也與電機、 光電、 化工/材料、 資訊領域交流密切, 從事生醫光電 、生物晶片、生醫材料、生物資訊 ◎生技產業具有interdisciplinary (跨學科領域)的特性,需要「生技+X」型人才

農學院主要趨勢 ◎以政府單位和研究機構為主要出路 ◎轉往生物科技業 ◎部分轉往專利事務所或創投等金融業 ‧畜牧系 ◎生物複製科技的尖兵 ◎動物藥廠與飼料場 ‧獸醫系 ◎每年200億元寵物市場「寂寞商積」 ◎生技公司與醫學中心的動物實驗工作

農學院主要趨勢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 ◎前身為農業機械系,畢業生不少轉往電機電子領域發展,其他則進入生物科技、奈米等新興產業,從事生物晶片、生醫材料、奈米技術的研究開發 ‧食品科學系 ◎跨國公司從台灣找食品人才派往大陸 ◎中南部食品廠找人困難 ‧農推系 ◎觀光休閒產業  

醫學院主要趨勢 ◎選醫科不見得比選理工科收入高 ◎ 500億醫療重建基金 ◎傳統四大科,讓位給五官科 ◎醫學美容與抗衰老.預防醫學與白金健診.雷射近視矯正成為新熱門 ◎ 醫技∕醫檢系:白金健診所+醫學鑑識調查 ◎ 保健營養科系:連醫生也回頭進修,不再以醫院營養師為主要出路

醫學院主要趨勢 ◎聽語治療:小眾但前景看好 ◎醫管系:醫院管理資訊化+醫療行銷 ◎藥學系:醫藥分業受惠者 ◎護理系:正職工作大量被轉為非正職的約聘僱與計時工作季時型態,工作條件不斷惡化,造成轉行人數大增,成為許多服務業的寵兒

傳播學院主要趨勢 ◎傳統分為三類,「新聞系」多往平面媒體發展,「廣電∕傳播系」往電子媒體發展,「廣告系」往廣告與公關公司發展。近年媒體與廣告業進入冰河期,這種分類已被打破 ◎平面媒體在廣告與發行萎縮下,報社不斷裁員倒閉,新創刊雜誌也大幅萎縮,廣告與讀者集中在少數雜誌 ◎廣播在地下電台合法化下,主要廣播公司都出現大幅裁員

傳播學院主要趨勢 ◎ 無線電視式微,有線電視取代平面媒體,但徵才極有限,以購物台、幼兒台、 部分公共頻道,以及節目外製公司的執行製作為主 ◎即使國立大學傳播科系,要進媒體的難度都增加 , 前幾年以網路業為主要出路,近年以公關公司為主 , 另有少數轉入行銷企劃或產品經理 ◎媒體用人,不會以傳播科系為優先考量,讀新聞系頂多只有人脈的優勢而已

傳播學院主要趨勢 ◎媒體匯流:寬頻時代,電視.網路.電信界整合為一,所以新聞局要改為NC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管媒體也管電信 ◎傳播學院新類別:「資訊傳播系」與「電訊傳播系」 ◎培養的不是新聞人才,而是新傳播科技(網路∕3G)、電信、多媒體藝術應用與創作人才(如多媒體動畫) ◎從電信、數位內容產業,甚至手機與通訊設備公司的產品經理,都不乏資傳系所畢業者

社會科學院主要趨勢 ◎趨勢:在政治與社會學,統計學成為基本能力。 在法律領域,科際整合正當紅 ‧法律系 ◎每年律師增加近400人,總數將近5,000人,收入兩極化,普遍收入大不如前,甚至實習律師起薪不到3 萬元 ◎除了國家考試(律師與司法官),企業法務人員(金融與科技業最多)‧專利事務所‧檢察事務官(檢察官助手)‧法官助理‧書記官‧政風人員亦為重要出路

社會科學院主要趨勢 ◎法律科際整合成為新主流: ‧ 「法律+財會」— 企業合併‧跨國合約‧稅務 ‧ 「法律+科技」 — 專利‧智慧財產權 ‧ 「法律+醫療」 — 醫療糾紛‧保險理賠‧生育技術 ◎類似企管系所,歡迎有工作經驗跨領域的在職者,報考學士後的法碩乙班

社會科學院主要趨勢 ‧政治系 ◎走量化研究道路(選前民調與選後研究),對數理計量能力要求提高出路 ◎政治行銷成為新顯學,也是台灣唯一沒有「不景氣」之虞的行業。從選舉廣告、政黨廣告、公投廣告、到宣傳政績的置入性行銷廣告,已成為廣告公司搶食的大餅 ◎政治系有不少轉往法律領域發展 ◎公共行政系以公務員為最大宗

社會科學院主要趨勢 ‧社工系 ◎出路1:醫院與學校社工師 ◎出路2:社福機構工作機會多,起薪不差,但工作辛苦,且升遷與調薪機會少,人員流動極大 ◎出路3: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國內人利資源與勞工系所太少,改找社工與心理系 ◎出路4:社工系往公關公司發展者頗多

社會科學院主要趨勢 ‧社會系 ◎出路1:高普考社會行政人員‧勞工行政機關(勞委會∕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出路2:國會助理 ◎出路3:利用社會調查統計專長,進入市調公司或流行時尚產業

社會科學院主要趨勢 ‧心理系 ◎大部分列在理學院,少部份列在醫學院或人文社會學院,不過出路與社會/社工系非常類似 ◎要取得心理師證照(臨床∕諮商心理師),必須有碩士學位 ◎健保給付對心理師不利,自行開設的診所與工作坊,目前還不多

社會科學院主要趨勢 ◎選擇諮商心理者,出路包括學校輔導中心‧獄政機構的青少年犯罪輔導等。衛生署的自殺防治計畫,以及勞委會計畫推出的生涯諮商輔導師,心理系都是受惠者 ◎選擇工商心理者,可進入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例如新竹科技大廠人資,不少人出身中原心理系 ◎利用測驗與統計調查的專長,從事市場調查、問卷設計與資料分析

藝術設計學院主要趨勢 ◎科技代工時代式微,在「微笑理論」 下,國內科技業開始重視品牌,而經營品牌就需要藝術背景的造型設計人才與行銷人才 ◎工業設計系最當紅,因為產品功能大同小異,造型設計感成為價值主要決定因素。從科技業到製造業,工業設計師地位已經跟研發工程師等量齊觀。過去業者比的是專利多寡,現在比的在iF等國際大賽得獎數

藝術設計學院主要趨勢 ◎美學經濟潮流下,在行銷領域,藝術碩士(MFA)逐漸挑戰企管碩士(MBA)的地位。知名外商開始向戲劇系、電影系、美術系尋找行銷人才 ◎甚至硬梆梆的科技業,也自我包裝成流行時尚產業,如同韓國三星自我定位為「流行時尚數位先鋒」 ◎凡是有時尚流行設計科系的學校,近年企業愛用度都大幅提升,例如輔大與實踐

藝術設計學院主要趨勢 ◎教授藝術欣賞的名師,現在企業課程都講不完 ‧藝術行銷:如富邦講堂 ‧藝術銷售:白金消費客層出現,企業重視業務人員的品味教育如藝術欣賞‧品酒‧高爾夫‧料理‧ 社 交禮儀等 … ‧藝術人資:如台積電 ‧藝術公關:各科技廠的文教基金會 ◎品味與美感成為職場新競爭力

藝術設計學院主要趨勢 ◎國內工業設計系除了實踐大學,其餘都隸屬工學院,美學教育基礎較差。業者被迫從商業設計、美術、應用藝術設計等科系找人才 ◎國內工業設計科系畢業生數量絕對夠,但可用之才太少,業者寧可用國外設計師 ◎工業設計在海峽兩岸,都開始掀起盲目設系風 ◎師範體系的美勞教育科系,紛紛轉型為藝文產業、玩具與遊戲設計、數位內容系

藝術設計學院主要趨勢 ◎數位內容相關科系,由於台灣動畫與遊戲產業欲振乏力,現階段畢業出路難度提高。且國內教育偏重技術面的3D應用,美感訓練較差。 ◎服裝設計科系,在流行鞋業(Miss Sofi‧阿瘦皮鞋)與時尚金飾業亦受到歡迎

教育學院主要趨勢 ◎國小教師供過於求,教師甄試錄取率不到百分之ㄧ,流浪教師問題嚴重,師院體系(現改名教育大學)深受衝擊 ◎師大體系以擔任中學教師為主,目前衝擊尚輕,但也只是時間問題 ◎不只流浪教師,還有超額教師問題 ◎目前只有特殊教育出路尚佳 ◎師範生進退兩難,很多是為鐵飯碗而來,不習慣就業競爭,且有「萬般皆下品,唯有教書高」的心態

教育學院主要趨勢 ◎部分科系如自然科學教育、資訊教育,出路並不差 ◎師範轉型1:降低師資培育比例,後年降到佔學生總數50%以下 ◎師範轉型2:成立普通系所,以新興科技(如光電)與文化創意系所最多 ◎師範轉型3:合併(竹師與清交大‧中師與中興大學),或改制為綜合大學(台東大學)

教育學院主要趨勢 ◎教育學院轉型問題1 : 師資老舊,與社會脫節 ◎教育學院轉型問題2 : 師資近親繁殖嚴重 ◎教育學院轉型問題3 : 改名稱,課程與師資換湯不換藥 ◎教育學院轉型問題4 : 師大體系科系較多元,學生有多元選課可能,師院過去清一色是在培養基層教育師資

運動休閒學院主要趨勢 ‧觀光休閒 ◎國民旅遊(民宿+地方新節慶+博物館)風氣大盛,加上開放大陸客觀光商機,46個國際級觀光旅館正在搶建中 ◎但工作普遍薪水低,人員流動率高,並非「好玩」的工作 ‧運動系 ◎運動健身業擴張速度太快,今年進入盤整期 ◎新出路:幼兒體育才藝‧企業運動會工作室‧運動器材公司‧運動傷害研究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專業證照 ◎專業證照成為「第二張文憑」,尤其是在金融保險業,證照更成為錄用的重要參考指標。 ◎對於學歷條件不佳(冷門科系/新興技術學院)者,證照具有彌補的作用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碩士學位 ◎碩士學位普及化,研究所在學生突破20萬 ◎中階人才危機:大學學歷漸超過高中以下學歷 ◎大型企業的研發‧法務‧行銷‧人資部門,碩士成為新進人員的基本學歷 ◎但在服務業,高學歷不見得吃香,最重要的是性格特質與工作態度 ◎國外留學在金融業與外商公司特別吃香,因為語言表達能力與國際觀 ◎藝術設計成為國外留學新主流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熱門人才:跨領域人才 ◎跨領域專長受歡迎,尤其「理工+企管」「理工+法律」「資管+財會」「資管+統計」「法律+會計」等組合最搶手 ◎即使文學院學生,也可嘗試「外文+商學」「外文+觀光休閒」「歷史+博物館經營」「教育+資管」「政治+行銷」「社工+人資」「社會+勞工」「社會+行銷」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多元化僱用 ◎為提高企業創意與活力,「多元化僱用」從美國吹向台灣,商品行銷找戲劇系、科技公司找歷史系、化妝品業找男性…,打破傳統的科系與性別限制 ◎「異業借將」也成為新趨勢,尤其民生消費品產業、流行精品業、精緻服務業出身的行銷業務人才,最受各行各業歡迎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品味教育 ◎精緻服務業興起,為了吸引白金級客戶,從金融業、房仲業到汽車銷售業,都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品味談吐、個人形象管理與美感訓練。 ◎服務業晉用新人,日益重視外型條件 ‧新工作重鎮 ◎南部與中部科學園區崛起,加上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不但成為台灣科技業新重鎮,也帶動週邊服務業(如兒童英語與音樂才藝班)工作機會。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人力汰換 ◎為降低人事成本,企業紛紛採取優退等措施,淘汰「高年齡‧高年資‧高薪資」的三高族,加速員工的年輕化 ◎社會新鮮人受惠於「人力換血」政策,工作機會增多,但流動率卻顯著提高,許多都是無法承受工作壓力而「陣亡」。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重視性格特質 ◎為過濾掉「草莓族」,企業招募年輕員工,越來越仰賴性格測驗 ◎「3Q Very Much」成為新的用人原則,亦即IQ(智商=專業技能)、EQ(情緒商數)、AQ(抗壓性)平衡並重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非典型雇用 ◎為節省人事成本,提高用人彈性,許多企業將正職工作,改用派遣與約聘等「非典型雇用」」的方式取代 ◎政府擴大實施「青年職場體驗計畫」 ◎文學院進入知名企業的跳板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儲備幹部 ◎從金融業到流通服務業,都擴大招募儲備幹部與儲備主管,提供濃縮密集的養成訓練。新進員工升遷開始出現雙軌制,相對於其他基層員工,儲備幹部成為升遷的快速捷徑 ◎流通服務業的兩大用人準則: ‧不限科系與學歷 ‧少年店長出頭天

台灣職場主要趨勢 公教人員 ◎鐵飯碗的工作越來越少,在政府組織精簡改造下,高普考開缺逐年遞減,從10年前每年晉用1.5萬人,萎縮到5,000人,且政府帶頭大量用派遣與約聘,取代正職員工 ◎中小學教職受到出生率銳減的影響,出現流浪教師與超額教師現象 ◎公營銀行在家數減半的既定政策下,裁員動作加大

年輕世代的人生功課 ■認識自我特質與職業適性 1)定型的工作:行政‧總務‧倉管‧維修 2)對人的工作:講師‧店員‧秘書‧公關 3)營業的工作:業務人員‧理財專員 4)非定型的工作:企劃‧分析調查‧市場開發 5)創造性的工作:研發:流行設計‧廣告

年輕世代的人生功課 ■打破「畫地自限」心態,廣範接觸不同的生活領域與知識領域,發現自己志趣所在 1)平時多讀財經新聞,認識各行各業 2)透過打工與實習,親身見識各行各業 3)多結識各行各業的在職人士,或是常跟已經畢業的學長姐長保持聯繫,取得各行各業的第一手情報 ■高學歷趨勢下,大學念什麼科系不重要,唸什麼研究所才重要,你還有第二次機會

年輕世代的人生功課 ■打好基礎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 ‧外語能力 ‧文字表達能力 ‧上台簡報能力 ‧邏輯思考能力 ‧辦公室文書軟體運用能力 ‧形象管理能力 ‧人文品味與氣質

年輕世代的人生功課 ■以下至少要有一項必須很強: ◎學歷:提早準備研究所考試,如果想參加推薦甄試,平常成績更要保持前30% ◎證照:能考的證照,儘量學生時代取得 ◎第二專長:最好與目前就讀科系,發揮「1+1>2」的效果。多選修或旁聽其他科系課程 ◎資歷

年輕世代的人生功課 ■累積資歷與歷練 ‧不要畢業求職,才發現履歷表一空白乏善可陳 ‧美國鼓勵大二社會公益,大三校園社團,大三企業實習 1) 打工實習→只為賺零用錢的打工,是減分而非加分 2) 社團活動→外商公司與服務業特別重視 3) 比賽得獎記錄 4) 海外遊學→美國MBA的世界浪遊

年輕世代的人生功課 ■給自己高難度挑戰,鍛鍊吃苦耐勞精神:別當草莓族:抗壓性低‧不能吃苦耐勞‧穩定性差‧自我中心主義‧拜金與享樂主義‧成就動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