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 威 (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15 颜婷婷. 千年话题 - 谁创造了万物 夏秋季节,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常常在山沟、草 丛间看到闪烁着绿色荧光的萤火虫,它是从哪里 来的呢?古代人没有发明显微镜,不能利用显微 观测技术,无从知道虫卵的存在,因此很容易以 为它是从腐草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例如:汇集 有秦、汉以前礼仪论著的《礼记》中便有.
Advertisements

高雄市龙华国中施红朱. 关于施红朱 学历: 台师大家政教育与人类发展学系 彰师大特殊教育研究所学分班 高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所生命教育硕士 经历: 台湾龙华初中综合活动教师 中央综合活动课程骨干教师辅导员 中央团综合活动课程咨询委员 综合活动课程项目组核心成员 综合活动初中教科书南一版主编 教育部活化教學列车教学演示优良教师.
中南區兒教組教員進修會 宗教教育的危機與轉機 - 巫鐘琳. 在開始之前 … 關手機 … 打開心 … 「學」「思」「達」 學習共同體 你是學習的主體,決定收穫多少.
集 合 执教: 韩青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看电 影,每人买一张票,却只买 了三张票就顺利进入了电影 院,为什么? 妈妈 女儿.
教育学 教育心理教研室 雷小玲 潘汉中 王 英.
98學年度上學期全校導師研習會 學務處工作報告
在學校整體課程裡規畫 全方位學習 鍾耀斌 YB Chung Tel.:
二00四年鼓勵公務人員提升英語能力宣導說明會
基督教倫理學 1 原則(一)﹕ 倫理學 及 不同的觀點.
教師資格檢定考 中等學校「教育原理與制度」 科目解析
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省思 山东师范大学 张茂聪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第三章 学校的结构、体系及类型 北京师范大学 余清臣.
民国大学教育.
临床护理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吴蓓雯.
为教育与工程的完美结合而努力 汪镭 同济大学 2009年7月7日.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兩岸文官角力 輸不起的競爭力 作者:楊艾俐.陳一姍 /第273期.
现代教育学 教师教育课程.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三生教育 ----课程与教学 省电教馆馆长 硕士生导师 罗文 研究员.
关于在宝钢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 实施方案
如何使用<你是為愛而生> 帶領初信者 張漢業牧師
歡迎環保小尖兵 小尖兵報到,讓我们加油!!.
案例总结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昂首踏實- 大專校院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 主講人:李俊緯 中華民國 100年11月 教育部產學合作資訊網
感知学习 ——可视化学习平台.
第三章晚清台灣(上).
幼兒教育達善計劃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
富勒將軍(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1878—1966)為英國軍事史家、戰略思想大師和近代戰車作戰思想先驅。
无锡教育网网友座谈 – 愿教育回归 蔡蕾.
校本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讲座人:陕西师范大学苏争艳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心理健康 第四章 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知识点八 实践是培养技能的重要途径 制作人:陈峻殊 德育教研组.
上一讲内容要点回顾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数学广角(一) 重叠问题(集合).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二章 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 北京师范大学 孙邦华 安迪圆梦园爱心分享.
GS01 「以行求知─創新‧深思」經驗分享 工作坊主題:活學歷史人物 主講者 何筱媚老師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 黎允善先生
國際行銷的政治與法律環境 學生:蘇玉里 ( )
2008新年祝福 ——献给追求卓越的你 沈斌修改制作.
怎样移动一座山? 这个问题是比尔·盖茨对那些渴望应聘微软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提出的一道面试题。而对此,比尔·盖茨的解释是:它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我只想了解这些年轻人有没有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衞理中學 中三家長會 新高中課程簡介 8/3/2013.
Life with Food 生命与食品安全.
可汗学院 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
第四課: 領袖的自處(二):金錢.
陳建熊 田家炳中學校長 綜合人文科 (中四至中五) 對高中學生的價值.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降世為人的神 從人的眼光看, 神應彰顯公義慈愛。 從神的眼光看, 人要被拯救和引導。 兩者的交會點, 神定意要降世為人。
医学寄生虫总论 (二).
交換生說明會 101學年度下學期 (2013年春季學期) 2013年2月18日 (工程一館106室)
風力發電 製作人:黃威翰 指導老師:林群馨.
第三章 宪法.
內湖國小104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徐語潔.
內湖國小105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蔡美萍.
創校校監 任澤民神父.
排球運動的介紹.
如何準備教甄 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 梁振道校長
班級經營策略 報告人:郭淑君 輔導師.
你知道当今还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还保留着国王?
教會歷史 概覽.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8课.
一、真愛密碼 二、尋求真愛 三、有自尊的愛.
綜合活動科 教學資源研發成果發表 學生服務學習活動 國立臺中文華高中 吳曉菁主任.
105學年度 服務學習教育說明會 Service Learning.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松鼠狗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陳文希.
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 推動計畫 會議時間:2010年6月25日 會議地點: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400會議室
Wise Richness Education Learning Workshop
班會程序 1.班會開始 2.全體肅立 3.主席就位 4.唱國歌 5.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 威 (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英国罗素评价杜威: “任何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感到兴趣的人,应该特别对美国进行研究。就我看来,本世纪内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最杰出的成就产生于美国。聪明机敏的美国在其粉碎欧洲桎梏而取得成功时,已经发展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崭新眼光,这主要是詹姆斯和杜威的研究所结成的硕果。”“杜威的见解,我几乎全然接受。”

杜威在南京(1920.5.10)

蔡元培称杜威:“西方的孔子” 1919.10.20,蔡元培:“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博士的哲学,用19世纪的科学作根据,用孔德的实证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詹美士的实用主义递演而成的,我们敢认为西洋新文明的代表。”“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的学说有很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但媒合的方法,必先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他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 1920.10.17,蔡元培:杜威为“西方的孔子”。

参考书目和网站 书目: 1、[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褚洪启著:《杜威教育思想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网站: 1、 The John Dewey Academy 2、The John Dewey Society

问题 1.杜威和卢梭比较各有什么优缺点。 2.杜威和赫尔巴特比较各有什么优缺点。 3.杜威和陶行知比较各有什么优缺点。 4.杜威的教育观对中国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启发?

   研究框架 一、杜威的生平和时代 二、杜威的教育哲学 三、杜威的学校观 四、杜威的教学论 五、杜威的教师观 六、评价杜威

Burlington

杜威出生故居

杜威的身世 杜威于1859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佛蒙特(Vermont)州的农业小镇柏林顿(Burlington)的一个零售商之家。

杜威的时代:风起云涌 第一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崛起的时代 第二时期:一战到二战:美国经受考验的时代 第三时期:二战到冷战:美国称霸世界的时代

学术生涯:四个时期 佛蒙特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时期(1875~1884):主要研究欧洲哲学。 博士论文 “康德的心理学”。   学术生涯:四个时期 佛蒙特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时期(1875~1884):主要研究欧洲哲学。 博士论文 “康德的心理学”。 密执安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时期(1884~1894):研究实用主义哲学,参加教育改革,研究教育问题。 芝加哥大学时期(1894~1904):教育思想形成并进行教育实验。创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学校)( 1896 )。《我的教育信条》( 1897)。 哥伦比亚大学时期(1904-1952):教育思想成熟期和成果丰产期。《民主主义与教育》( 1916)。

芝加哥大学杜威学校

仁者寿:90岁杜威与中国佛

实用主义哲学的演进 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1839-1914):存在即有用。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有用即真理。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哲学(真理)即工具.

杜威教育价值观:改良社会 哲学和教育结合可以发挥哲学的最大功用. 教育乃是塑造人的理智和情感的全过程,是与每个人都发生关系的事.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教育通过塑造人而改良社会,教育是社会改良的唯一手段。 总结:杜威从其实用主义哲学角度认为教育的价值是塑造个人和改良社会的唯一手段。

杜威的教育性质、功能及目的观 专制社会 利益独占型社会 封闭型社会 专制教育 强化等级和隔阂 培养臣民。 民主社会 利益共享型社会; 开放型社会 ; 民主教育 促进机会均等,交流融合 培养公民。

美国的教育选择:民主教育 美国民主要向深层次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来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而此种教育必须是民主的教育。 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民主社会的良好的公民。 良好的公民的素质:具有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是好人,而且是有用的好人。

教育即生长(Education is growth) 含义:教育是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成为儿童自身的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程。 注意:反对两种极端倾向: 1、 反对无视儿童天性、兴趣和需求,一味灌输文字符号。 2、反对离群索居、放任自流。

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is life) 从过程角度看 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 从空间角度看 儿童生长的环境是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

教育即经验改造(Education is reconstruction of experiences ) 含义:教育的过程即是个人亲身获得的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的过程。 1. 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2. 经验是一个实验过程,理性蕴涵其中; 3. 经验是一种蕴涵着知、情、意的行动,经验过程是儿童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

教育三种定义关系何在 教育即生长是从儿童发展角度来教育过程; 教育即生活是从儿童生长的学校环境来看教育过程;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看教育过程; 其实三者是一个过程。

杜威论学校语录: “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并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我们将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的最深切和最好的保证。

学校即社会(School is society )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学校是反映大社会生活的雏形社会,既与儿童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也与校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且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即社会具体含义 1、学校是小型的、雏形的社会; 2、 学校是简化、净化的社会; 3、学校是一个各要素和谐的社会; 4、学校是有民主价值观的理想社会; 5、学校与校外社会相互沟通。

杜威与哥白尼 杜威说:旧日“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它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   传统教育派 教师 静听教学 教科书   现代教育派 学生 活动教学 经验

杜威\陶行知学校观比较    杜威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杜威的教学原则: 鼓励个性自主表现 鼓励自主活动 鼓励从经验中学习 鼓励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技能技巧 鼓励参与现实生活的各种机会 鼓励熟悉变动中的世界 反对从上面的灌输 反对外部纪律 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以训练的方法获得技能技巧 反对为遥远的未来作准备 反对固定不变的目标和教材

杜威论教材的原文摘要 关于教材,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教材:活动性作业 教材不应该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来编成的符号系统的文字读物. 应该是符合儿童本能和兴趣的活动性作业。

杜威论儿童的本能与兴趣 儿童四种本能: 制造本能 交际本能 表现本能 探索本能。 儿童四种兴趣: 制作兴趣 语言和社交的兴趣 艺术兴趣    儿童四种本能: 制造本能 交际本能 表现本能 探索本能。   儿童四种兴趣: 制作兴趣 语言和社交的兴趣 艺术兴趣 探究发现的兴趣。

活动性作业具体形式举例 制作活动:木工、铁工、烹调、缝纫 表现活动:化装、戏剧、歌舞、体育运动 社会工作:邮政、司法、选举、议会辩论 探索活动:植物学、动物学等实验

教学方法:从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思维五步法: 1、疑难情境(暗示):思维起源于疑难。 2、确定疑难究竟在何处(问题) 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假设) 4、推断每个步骤所蕴涵的结果(推理) 5、进行实验,证实、驳斥或者改正这个假设(验证)      教学五步法: 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 2、在情景中要有刺激学生思维的课题; 3、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使学生做出解决疑难的假设; 4、开展活动去检验假设; 5、根据验证成败结果得出结论。

杜威论德育 德育的意义:民主政治和道德不能分割。道德是民主社会最基本和最宝贵的柱石。 德育目的: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社会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公民,这种公民具有爱善、好善的精神和民主的生活方式。 德育的过程:求善、求美的过程,与求真的教学过程一致。 德育课程:活动性课程。 德育方法:从做中学。 德育环境:学校即社会。

杜威论教师 教师的社会价值: “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 教师的学校定位: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革新者。 “教师们的智慧、机敏和献身精神使它的原来的不定型的计划转变成明确的形式、生动的实体和它们本身的活动。教师不是知识灌输者而是探索知识的活动的导演。 教师的品质:智慧性、献身性和合作性。 教师与学生:咨询者、领导者、帮助者。 教师的待遇:教师应该享有很好的待遇。

杜威的世界影响——以中国为例 杜威的中国学生:胡适、陶行知(生活教育)、陈鹤琴(活教育)、蒋梦麟(北大校长)、郭秉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蔡元培:杜威和孔子有共通之处,可以互相借鉴。 胡适:问题意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十字真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陶行知(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活教育):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精神;服务精神。 青年毛泽东:问题研究会章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开门办学。

杜威在中国:1919.4.30—1921.7.11 时间:2年2个月12天。 足迹: 11个省:奉天(今辽宁)、直隶(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 3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 讲演:200多次。

评价杜威 杜威教育思想是符合美国文化特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美国的教育文化。 实用主义教育对培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造离的人有价值。 实用主义课程和教学论比较适应低年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