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關係之類型 (天=自然) 兼論 基因改造人
之一
金光闪闪的邵逸夫奖昨首次亮相,奖牌一面刻上邵逸夫的样子,而另一面除了刻有得奖人姓名及所获奖项外,还刻上了中国思想家荀子的名句:“制天命而用之”,期望科学家能延续这个精神,掌握并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人胜天论”思想。
征服自然
“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荀子.天論》)。 “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荀子.天論》)。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荀子.天論》)。
之二 : 順應自然 (A) : 王充 「壽命」: 「死生壽夭之命」 這完全是由人在懷胎時「稟氣渥薄」決定的。「稟氣渥(濃厚)則其體彊(強),體彊則其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
祿命 「貴賤貧富之命」 這完全是由人在懷胎時稟天上「眾星之精」決定的。「人稟氣而生,含氣而長,得貴則貴,得賤則賤,貴或秩有高下,富或貲(財貨)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
順應自然 (B) : 老子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 道德經 25章) 天人合一:人法天地 順應 “自然” (自己如此, 自然而然) 無為
順應自然 (C) : 莊子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至矣。……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莊子.大宗師》)。 “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莊子.徐無鬼》)。 “牛馬四足,是謂天;落【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莊子.秋水》)。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莊子.天地》)
之三:相互吻合協調 (A): 《易傳》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易傳.繫辭傳.下》第十章)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周易·乾卦·文言傳》) 既進取亦保守
相互吻合協調 (B) : 《中庸》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庸》第廿二章
相互吻合協調(C): 王船山 “以天治人而知者不憂,以人造天而仁者能愛,而後有功於天地之事畢矣。”《周易外傳·系辭上》 “天之所死,猶將生之;天之所愚,猶將哲之;天之所無,猶將有之;天之所亂,猶將治之……任天而無能爲,無以爲人。”(《續春秋左氏傳博議》卷下) “以人道率天道”(《思问录·内篇》)
“本天以治人,而不强天以从人”(《周易外传》卷七)。 「聖人盡人道,而不如異端之欲忘同於天」(《周易內傳·繫辭上》) “道一也,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张子正蒙注·乾称下》) “尽人道而合天德” “天人之合用,人合天地之用也。”(《周易外传》卷五) 「聖人賴天地以大,天地賴聖人以貞」(《周易外傳·繫辭上》) http://www.tianren.com/ownerView.aspx?id=91 http://www.chiculture.net/0307/html/d04/0307d04.html
思考題 以下觀點屬哪種天人關係?
《黃帝內經》的 “天人合一” 人與天相對應變化 人與天規律相同 人與天結構類似 人恢復天
1. 人與天相對應變化 「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 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寫,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沈。」《素問.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緻,毛髮堅,腠理卻,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氣去…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靈樞.歲露論第七十九》
2. 人與天規律相同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也」《靈樞.通天第七十二》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可見天地之升降者,謂之雲雨;人身之升降者,謂之精氣。天人一理,此其為最也。」(張介賓,《類經.陰陽類一》)
3. 人與天結構類似 「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
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靈樞.邪客第七十一》
4.人恢復天 實然 應然 陰陽消長平衡 五行制化 和諧 不和諧 和諧
「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此之謂也。」《素問.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黃帝曰:余以小針為細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於天,下合之於地,中合之於人,余以為過針之意矣,願聞其故。岐伯曰:何物大於天乎?夫大於針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備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鎮也,其不可不參乎?夫治民者,亦唯針焉。夫針之與五兵,其孰小乎?」《靈樞.玉版第六十》
基因改造人? “本天以治人” “盡人道而合天德”
唐 李賀《高軒過》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筆補造化天無功 中國藝術家的想像力 科學家可以改造自然,但畢竟有限;藝術家不僅能改變自然,還能創造新的自然、新的精神宇宙,這正是智慧的中國祖先所說:「筆補造化天無功。」藝術家手中的畫筆,可以填補這不夠完美的世界,使它更完美,這樣的能力,即使是造物者,都拿他無可奈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