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蔡維謀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秘書長 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副秘書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校園常見意外處理原則校園常見意外處理原則 馬偕醫學院健康中心. 創傷 檢視傷口 : 傷口大小、腫脹、出血點 止血 : 以紗布或清潔布類按壓止血、 壓脈帶止血 清潔傷口 : 大量清水沖洗、生理食鹽水沖洗 消毒傷口 : 75% 酒精、 2% 優點藥水 包紮 : 無菌敷料紗布、繃帶、防水繃 必要時送醫處理.
Advertisement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青年基本 急救聽講証書 課程. 希望透過本課程,紅十字會青年團會員 能認識基本急救常識及處理技巧,在校內的 急救服務中擔任急救員, 實踐 [ 保護生命和健康 ] 的紅十字會使命。 青年基本急救聽講 証書課程.
嬰幼兒意外傷害的處理 葉嘉青. 意外發生前預防 ( 一 ) 緊急情況處理計畫 全員受過急救訓練 指定人員協調指導緊急事件處理, 家長簽署緊 急藥物及送醫授權處理同意書 建立緊急連絡電話號碼, 方便取得電話 熟知輸送路線, 安排適宜的急救物品.
健體領域教師專業研習健體領域教師專業研習 教學評量與試題分析. 教育測驗類型 以教育目標類型分  認知測驗  情意測驗  動作技能測驗.
急救箱的設備與使用急救箱的設備與使用 長榮大學衛生保健組. 設置急救箱的重要性 正規的器材和設備 能節省時間,把握時效 視實際所需購買藥品與器材 使急救工作做得更完備 成套販售的急救箱不一定合需要.
運 動 安 全運 動 安 全. 運動前須知 注意飲食: 避免於太飽或空肚時做運動。特別緊記 要吃早餐,以免體力不支。 游泳前不要喝過多飲料,以免因嘔吐而哽噎。 注意裝備: 穿著舒適和厚薄適中的運動衣服和鞋襪。 選擇尺碼適合、鞋面柔軟、鞋底可防滑和減低震盪 的運動鞋。 帶備足夠的飲品以作補充。 注意天氣的轉變,以免著涼或中暑。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兒童事故傷害之預防 及其處理 戴仲宜. 前言 事故傷害又稱意外傷害 ( accident ) 意外傷害可以預防嗎?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日期:101年3月1日 時間:上午10點30分~12點 地點:活動中心2樓232教室
舞蹈運動的傷害與處理 資訊領域.
兔子技術篇 保定.注射.採血 動物實驗組 張秀琪.
談運動傷害 (一).
創傷 聖約翰救傷會 急救課程手冊修訂版.
燒燙傷的預防及處理 主講人:保健課 黃惠祺.
運 動 傷 害 的 預 防 與 處 理.
骨折.
台北市蘭雅國小教職員 危機處理暨基本心肺復甦術(CPR)課程
視 力 保 健.
耳鼻喉健康診所(耳) 器官功能 器官問題 蟲進入耳朵 聲音沙啞 中耳炎 1.鼻子:嗅覺、呼吸、過濾空氣 2.喉嚨:發聲、吞嚥
腎臟專科醫師及團隊 郭嘉文醫師 台灣內科腎臟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國健局台中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師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急性软组织损伤的“RICE”疗法 Rest 休息 Ice 冰敷 Compression 加压 Elevation 抬高.
投稿國內外期刊或學會 中英文單位名稱註記原則 (I)
實驗室化學藥品中毒·灼傷之急救 一 化學藥品中毒之急救 1.吸入性中毒急救
創 傷 與 止 血 仇方娟 Chou, Fang-Chuan.
搶救背痛 - DIY 物理治療師:張高華 聖泰 聖泰
實驗室急救 教育部安全衛生通識課程教材.
活動圓滿結束,回收滿意度問卷並發送精美紀念品~
創新 溫馨 效率 品質.
病 毒 性 肝 炎.
校園安全與兒童運動傷害防護 周進梅.
意外的處理 製作: 基督教臻美社會服務機構.
課程主題:安全的運動 課程內容: 前言 自我檢測 何謂運動傷害及種類 運動傷害的原因 運動傷害處理原則 運動傷害預防措施 結論.
跆拳道的運動傷害 2010/3/8 運動傷害與防護.
預防性抗生素用於被哺乳動物咬傷之患者 護理師: 洪麗雯.
脊 椎 損 傷 症 狀 意識改變 呼吸型態改變 頸部疼痛 感覺障礙 肢體癱瘓.
創傷及其處理.
需要大掃除.
迦密梁省德學校 體育科體育常識課 四年級下學期
透析病患人工血管日常保養須知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透析前】 1.先用皮膚清潔劑清潔廔管皮膚,保持乾淨。
止血、包紮、固定、搬運 陳世英 醫師 台大醫院 急診醫學部.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499I0901宛純貞 499I0905 曾郁雯 499I0908鄞巧茹 指導老師:陳韻如
指導老師:李淑娟 課程名稱:幼兒健康與安全 1a3i0034許慧亭
短片:吸煙後的肺.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幼兒事故傷害應變與處理 林廷華 正修科技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 2017/9/10.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急救的定義 急救是當人遭受意外傷害,或突發疾病時,在醫生未來治療或未送醫前,給予傷患現場立即之臨時緊急救護措施。
婦癌、乳癌病友醫學講座 時 間 內 容 主 講 者 09:00~09:30 報到-相見歡 09:30~10:00 婦癌篩檢與手術照顧
出血 止血法可分為以下四種: 抬高止血法 直接加壓止血法 冷敷止血法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保護視力大家一起來 老師:陳淑珍.
尋找EBM心得分享 資料整理: 報告者:.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運動傷害與防護 老師:莊惠雯.
運動傷害 急救教練 林唯穎.
兒童保單「Yo Yo保」 商品介紹.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Greater China Office - EM Seminar
煙霧偵測開關 組員:4980J012 蔡家核 4980J094 吳庭揚.
燒傷 燙傷.
第參章 運動與健康.
急救初階.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蔡維謀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秘書長 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副秘書長 中華民國外傷預防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高級心臟救命術聯合委員會委員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碩士 教育部部定講師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根據衛生署歷年死亡原因統計,兒童事故傷害死亡率已連續多年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民國89年,1-14歲因事故傷害而死亡的人數有476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0.73人 1-4歲每十萬人口死亡率高達15.45人,而5-9歲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8.15人

外傷性意外傷害 跌落傷 不當跳躍, 模仿動作 碰撞傷 擦傷,裂傷 燒燙傷 住宅火災,玩火,洗澡,熱水熱湯,電熱器 頭部外傷 骨折

非外傷性意外傷害 中毒 誤食 溺水 清潔劑、殺蟲劑、蟑腦丸、化妝品、藥物 硬幣、玩具、 鈕釦、訂書針、戒指、別針、 水銀電池 海邊、游泳池、池塘、施工工地、浴盆

處理原則 無生命徵象時立即開始CPR 注意自己安全 趕快求救 如有外傷,先包紮止血並蓋住傷口 併有骨折時先固定,搬運時需特別小心 燒燙傷:沖、脫、泡、蓋、送 緊急急救後立刻送醫

處理原則 將引起中毒物移開 若為氣體中毒應注意通風 小心氣爆 沾到毒物時用大量清水沖洗 化學物勿嘗試以酸鹼物質中和 儘量辨別毒物或將殘留物送檢

運動傷害 因運動而導致身體使用過度,累積疲勞,疼痛難以排除的狀態 過度使用症候群 反覆相同的動作,使得集中接受剌激的部位產生疼痛的症狀 一般性疲勞至多二天左右即可改善 兒童休息時仍有強烈疼痛,無法進行平常的活動時,應視為警訊

跌撞傷 基本急救處置 (R.I.C.E.) 如外表變形,有強烈疼痛、紅腫,可能是骨折、脫臼安韌帶受傷等,應儘早送醫 應先包紮及固定 Rest – 休息 Icing – 冷敷 Compression – 壓迫 Elevation – 抬高 如外表變形,有強烈疼痛、紅腫,可能是骨折、脫臼安韌帶受傷等,應儘早送醫 應先包紮及固定 若傷口髒污應先沖洗,用乾淨手帕或紗布覆蓋傷口

跌撞傷 冰敷方式:以膠袋裝冰塊,外包毛巾,在受傷疼痛部位敷約十五分鐘,如仍疼痛可反覆冰敷 過度冰敷可能會引起凍傷 可使用冷卻噴霧劑 急性期避免泡熱水澡 紅腫消失後可改為熱敷

肌肉扭傷 R.I.C.E.原則 Rest 休息 Ice packing 冰敷,24-36小時內,每隔5-10分鐘冷敷10-15分鐘,最多不超過20分鐘 Compression 加壓,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部位 Elevation 抬高患處

肌肉酸痛 乳酸堆積造成肌肉酸痛 熱敷最有效,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將乳酸帶走,增加氧氣供應,減少疼痛 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或按摩

扭傷與抽筋 扭傷乃指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或滑液膜因外力之直接或間接作用而受損,產生疼痛、腫脹、瘀血 抽筋乃指肌肉的疼痛性痙攣,肌肉強力收縮而致變硬、疼痛

眼睛撞傷 無強烈自覺症狀,初期很難由外表察覺 外傷,眼窩骨折 視網膜震盪症 視網膜剝離 前房出血

眼睛受傷 眼睛劇烈疼痛 可能看見傷口或眼睛充血 部份或全部視力喪失 流出血或清澈液體 切忌碰觸眼睛或隱形眼鏡或揉眼睛 以眼罩覆蓋患眼 儘速送醫

眼睛異物 不要搓揉眼睛 切忌碰觸任何已剌穿或嵌於眼球的異物 用手指輕撥開眼瞼檢查每一部份 用水沖洗眼睛將異物沖出 避免進一步傷害

鼻部撞傷 鼻骨骨折 流鼻血

流鼻血 小孩鼻出血主要是鼻孔癢引起打噴嚏,強勁氣流傷害血管叢造成鼻出血 挖鼻孔易傷害脆弱的鼻粘膜而導致出血 年老者可能因降血壓藥物引起微血管末梢擴張,易發生鼻腔內出血 外傷 過敏反應

流鼻血 頭部後仰,血液倒流入喉部使患者感到噁心,可能引起嘔吐 可能吸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局部施壓,捏緊鼻翼 在上唇及牙齦處放置10X10平方公分的紗布,身體呈坐姿頭微向前傾 用冰敷

骨折 發生骨折時應先固定再送醫 骨折時沒有夾板,可使用硬紙板,報紙,雜誌,樹枝,拐杖,直木條,門板等代用品 可用軀體或健側當固定板

閉鎖式骨折 保持病患靜止,不隨便移動 固定受傷部位 可將受傷肢與健康肢綁在一起 馬上送醫 每十分鐘檢查繃帶外圍循環,必要時稍放鬆

開放性骨折 以乾淨敷料覆蓋傷口,施壓控制出血 不要在骨骼突出處施壓 傷口周圍以敷料墊高 小心以繃帶包紮及固定 運送時小心支撐患部

踝關節脫臼 脫臼的遠端和近端都必須固定 可用毛毯、枕頭或厚衣物包裹小腿下段至整個腳掌以達固定效果 絕不可再走路 儘快送醫

出血 大動脈出血超過體內血量40%會造成死亡 取決於出血速度 休克症狀 臉色蒼白,皮膚濕冷,冒冷汗,心跳加速,意識不清

出血之處置 壓迫及抬高止血法 夾板固定法 近端動脈壓迫法 充氣式抗休克褲 止血帶

出血之處置 一般軀幹上傷口出血,可使用直接加壓止血法止血 不鼓勵一般民眾使用止血帶止血法,不當使用易造成嚴重的組織、神經及血管之損傷,而致肢體壞死 當其他方法無法控制,四肢大出血時方採用 未受訓練者不宜使用

出血之處置 使用止血帶止血,可能使末梢組織壓碎傷害及缺血壞死,減低截肢再植入存活機會 勿用於關節上 儘快送醫以免末端肢體缺血壞死 部位須外露,並標示清楚

傷口處理 大量出血則先止血 輕微創傷,傷口外周圍皮膚用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以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清洗 傷口很大很深則避免清洗時污染,應儘速送醫

開放性傷口 勿嘗試將外露之腹部器官推回腹腔內,因會導致感染和損傷 勿以手接觸器官,應以潮濕乾淨之紗布覆蓋 儘速送醫

斷肢 將斷肢部份和其他異物分開,用生理食鹽水清洗 不要浸泡 用無菌紗布吸乾 不當清洗易致感染及組織水腫

斷肢 先控制出血 截肢端用敷料包紮直接加壓 斷肢用生理食鹽水潤濕的敷料包裹,置於清潔塑膠袋中密封,放入有冰水及冰塊的容器中 儘速送至有做顯微手術的醫院

燒燙傷 沖、脫、泡、蓋、送 一、二度灼傷應以冷水沖泡,能阻止組織內灼傷的進行,減少灼傷的深度,減輕疼痛程度 絕不可以嘗試用任何化學藥品來中和處理 酸鹼中和會產生熱,導致更多的傷害

燒燙傷 不可以塗抹醬油或油膏,易感染而發炎,送醫治療時必須清除,會造成進一步疼痛 意識清醒時可給予水或飲料 已意識不清或昏迷時不可給予任何飲料

指甲剝落 不要強拔下來 用紗布覆蓋傷口 送醫

釘子剌入 傷口流血不多時不必止血 流血可將帶入之細菌及污物排出 送醫消毒並施打破傷風預防針

刀、木片剌傷 不要嘗試將刀拔除,因為會導致出血及空氣進入,也可能傷及附近的組織 用無菌的厚紗布覆蓋於刀的四周,在刀口邊緣直接加壓予以止血 將環形墊放在傷口周圍,以膠布固定剌穿物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校園環境 排除危險物 門上玻璃 遊樂設備 遊樂場上破洞或突起物 設備維護 保護裝置 遊樂設施定期良好維修 有效之煙霧偵測器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校園環境 排除危險物 門上玻璃 遊樂設備 遊樂場上破洞或突起物 設備維護 保護裝置 遊樂設施定期良好維修 有效之煙霧偵測器 校園設備維護小組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校園環境 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及設備 水泥運動場地加軟墊 運動時加戴頭盔 門窗加鎖 金屬探測器 加強燈光照明 建築物死角

校園意外預防 政策及規範 成立小組定期回顧及檢討意外傷害事件 建立校園安全稽核機制 以傷害事故報告為參考建立傷害防治政策 校園意外預防 政策及規範 成立小組定期回顧及檢討意外傷害事件 建立校園安全稽核機制 以傷害事故報告為參考建立傷害防治政策 設定傷害事故反應及處置指引以供教職員參考 加強條例規範,特別是運動及休閒方面 每月針對校園設施作例行檢查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行為模式 針對教職員施以傷害防治教育 教導教職員如何完成傷害事故報告,並評估其效率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行為模式 針對教職員施以傷害防治教育 教導教職員如何完成傷害事故報告,並評估其效率 教導體育老師、教練及其他教職員急救及CPR 在學生下課及休息時間加強監督 訓練學生如何排解紛爭 為學生安排校圍安全及傷害防治之課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