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與兒童運動傷害防護 周進梅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根據衛生署歷年死亡原因統計,兒童事故傷害死亡率已連續多年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外傷性意外傷害 跌落傷 不當跳躍, 模仿動作 碰撞傷 擦傷,裂傷 燒燙傷 住宅火災,玩火,洗澡,熱水熱湯,電熱器 頭部外傷 骨折
處理原則 無生命徵象時立即開始CPR 注意自己安全 趕快求救 如有外傷,先包紮止血並蓋住傷口 併有骨折時先固定,搬運時需特別小心 燒燙傷:沖、脫、泡、蓋、送 緊急急救後立刻送醫
什麼是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 ( Sports Injury ) 狹義的運動傷害:運動進行中,直接因運動而造成的傷害稱之。如扭傷、擦傷、大肌肉群急性拉傷。 廣義的運動傷害:所有跟運動有關的傷害,不論直接或間接造成,都叫做運動傷害。除了包括狹義的運動傷害外,還包括季前期、季中期(比賽期)及季後期的各種急、慢性傷害。如DOMS、MFPS等都屬之。
發炎 紅 腫 熱 痛
發現運動傷害我們能做時麼? 運動傷害處理的第一步
熱敷 冷敷 4℃-10℃ 38℃-42℃ 使用時機 急性期 慢性期 止痛 止痛 微血管擴張 微血管收縮 加速代謝 減緩出血 軟化組織 降低代謝 4℃-10℃ 38℃-42℃ 使用時機 急性期 慢性期
冷熱交替法 熱敷四分鐘 冷敷一分鐘 熱敷十分鐘 4℃-10℃ 38℃-42℃ 亞急性期
急性期常見錯誤的處理方式 指壓、推拿、按摩 泡熱水、熱敷 過度冰敷 錯誤的電療形式 錯
一般外傷
骨折
脫位
發生的原因 抽筋 肌肉過度收縮 肌肉過度疲勞 電解質不平衡 環境或肌肉溫度變化過大 局部循環不良 精神壓力過大或太過緊張 其他生理或病理因素
抽筋發生後的處置 肌肉適度伸展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適度給予藥物治療或電療 局部保暖
抽筋的預防 運動量避免突然地增加。 運動前、中、後補充足量的水分和電解質。 日常生活在飲食中足夠攝取礦物質和電解質。 運動前充足的熱身和伸展運動。 運動後適當的保溫以避免肌肉溫度陡降。 避免緊張的情緒。
跌撞傷 基本急救處置 (P.R.I.C.E.) 如外表變形,有強烈疼痛、紅腫,可能是骨折、脫臼安韌帶受傷等,應儘早送醫 應先包紮及固定 Prevantion – 預防 Rest – 休息 Icing – 冷敷 Compression – 壓迫 Elevation – 抬高 如外表變形,有強烈疼痛、紅腫,可能是骨折、脫臼安韌帶受傷等,應儘早送醫 應先包紮及固定 若傷口髒污應先沖洗,用乾淨手帕或紗布覆蓋傷口
跌撞傷 冰敷方式:以膠袋裝冰塊,外包毛巾,在受傷疼痛部位敷約十五分鐘,如仍疼痛可反覆冰敷 過度冰敷可能會引起凍傷 可使用冷卻噴霧劑 急性期避免泡熱水澡 紅腫消失後可改為熱敷
肌肉拉傷 R.I.C.E.原則 Rest 休息 Ice packing 冰敷,24-36小時內,每隔5-10分鐘冷敷10-15分鐘,最多不超過20分鐘 Compression 加壓,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部位 Elevation 抬高患處
肌肉酸痛 乳酸堆積造成肌肉酸痛 熱敷最有效,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將乳酸帶走,增加氧氣供應,減少疼痛 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或按摩
扭傷與抽筋 扭傷乃指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或滑液膜因外力之直接或間接作用而受損,產生疼痛、腫脹、瘀血 抽筋乃指肌肉的疼痛性痙攣,肌肉強力收縮而致變硬、疼痛
眼睛撞傷 無強烈自覺症狀,初期很難由外表察覺 外傷,眼窩骨折 視網膜震盪症 視網膜剝離 前房出血
眼睛受傷 眼睛劇烈疼痛 可能看見傷口或眼睛充血 部份或全部視力喪失 流出血或清澈液體 切忌碰觸眼睛或隱形眼鏡或揉眼睛 以眼罩覆蓋患眼 儘速送醫
眼睛異物 不要搓揉眼睛 切忌碰觸任何已剌穿或嵌於眼球的異物 用手指輕撥開眼瞼檢查每一部份 用水沖洗眼睛將異物沖出 避免進一步傷害
鼻部撞傷 鼻骨骨折 流鼻血
流鼻血 小孩鼻出血主要是鼻孔癢引起打噴嚏,強勁氣流傷害血管叢造成鼻出血 挖鼻孔易傷害脆弱的鼻粘膜而導致出血 年老者可能因降血壓藥物引起微血管末梢擴張,易發生鼻腔內出血 外傷 過敏反應
流鼻血 頭部後仰,血液倒流入喉部使患者感到噁心,可能引起嘔吐 可能吸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局部施壓,捏緊鼻翼 在上唇及牙齦處放置 2” 的紗布,身體呈坐姿頭微向前傾 用冰敷
兒童骨折的特性 容易骨折 容易癒合 再塑性強 大多不需內固定 生長板骨折 骨折後過度生長
骨折 發生骨折時應先固定再送醫 骨折時沒有夾板,可使用硬紙板,報紙,雜誌,樹枝,拐杖,直木條,門板等代用品 可用軀體或健側當固定板
閉鎖式骨折 保持病患靜止,不隨便移動 固定受傷部位 可將受傷肢與健康肢綁在一起 馬上送醫 每十分鐘檢查繃帶外圍循環,必要時稍放鬆
開放性骨折 以乾淨敷料覆蓋傷口,施壓控制出血 不要在骨骼突出處施壓 傷口周圍以敷料墊高 小心以繃帶包紮及固定 運送時小心支撐患部
踝關節脫臼 脫臼的遠端和近端都必須固定 可用毛毯、枕頭或厚衣物包裹小腿下段至整個腳掌以達固定效果 絕不可再走路 儘快送醫
出血 大動脈出血超過體內血量40%會造成死亡 取決於出血速度 休克症狀 臉色蒼白,皮膚濕冷,冒冷汗, 心跳加速,意識不清
出血之處置 壓迫及抬高止血法 夾板固定法 近端動脈壓迫法 充氣式抗休克褲 止血帶
出血之處置 一般軀幹上傷口出血,可使用直接加壓止血法止血 不鼓勵一般民眾使用止血帶止血法,不當使用易造成嚴重的組織、神經及血管之損傷,而致肢體壞死 當其他方法無法控制,四肢大出血時方採用 未受訓練者不宜使用
出血之處置 使用止血帶止血,可能使末梢組織壓碎傷害及缺血壞死,減低截肢再植入存活機會 勿用於關節上 儘快送醫以免末端肢體缺血壞死 部位須外露,並標示清楚
傷口處理 大量出血則先止血 輕微創傷,傷口外周圍皮膚用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以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清洗 傷口很大很深則避免清洗時污染,應儘速送醫
開放性傷口 勿嘗試將外露之腹部器官推回腹腔內,因會導致感染和損傷 勿以手接觸器官,應以潮濕乾淨之紗布覆蓋 儘速送醫
斷肢 將斷肢部份和其他異物分開,用生理食鹽水清洗 不要浸泡 用無菌紗布吸乾 不當清洗易致感染及組織水腫
斷肢 先控制出血 截肢端用敷料包紮直接加壓 斷肢用生理食鹽水潤濕的敷料包裹,置於清潔塑膠袋中密封,放入有冰水及冰塊的容器中 儘速送至有做顯微手術的醫院
燒燙傷 沖、脫、泡、蓋、送 一、二度灼傷應以冷水沖泡,能阻止組織內灼傷的進行,減少灼傷的深度,減輕疼痛程度 絕不可以嘗試用任何化學藥品來中和處理 酸鹼中和會產生熱,導致更多的傷害
燒燙傷 不可以塗抹醬油或油膏,易感染而發炎,送醫治療時必須清除,會造成進一步疼痛 意識清醒時可給予水或飲料 已意識不清或昏迷時不可給予任何飲料
指甲剝落 不要強拔下來 用紗布覆蓋傷口 送醫
釘子剌入 傷口流血不多時不必止血 流血可將帶入之細菌及污物排出 送醫消毒並施打破傷風預防針
刀、木片剌傷 不要嘗試將刀拔除,因為會導致出血及空氣進入,也可能傷及附近的組織 用無菌的厚紗布覆蓋於刀的四周,在刀口邊緣直接加壓予以止血 將環形墊放在傷口周圍,以膠布固定剌穿物
當無他人幫忙打119時, 遇下列情況, 必須先實施一分鐘的急救: 溺水 外傷 藥物中毒 小孩(8歲以下)
腳踏車安全 遵守騎士配戴安全帽的守則
溺水 當孩童接近水源時,應提高警覺 ( 浴室及泳池 ) 家中若有游泳池,外圍應有上鎖的圍籬 在開放水域時,孩童應穿著救生衣 若喪失意識應立刻急救,不可拖延或等待急救。
跌倒及摔傷的預防 窗戶須外裝安全門,以防止孩童摔落 樓梯須加裝護欄及門閂,以避免孩童在其上玩耍而發生意外
兒童運動傷害的叮嚀 1. 永遠記得,兒童並不是個“縮小的大人”。家長及教練千萬不要被熱心所沖昏頭。即便是兒童的表現超出預期,也應該對他們能力的極限有常識性的了解,不要預期他們有「奇蹟式的突破」。 2. 永遠記得,應該讓兒童去參加他們所喜歡的運動,而不是去參加他們被規定或被迫使參加的運動。如果他們喜歡某一種運動,則因該運動而受傷的機會將會降低很多。 3. 永遠記得,暖身對兒童也是非常必要的。暖身的內容與份量,應依所從事的運動不同而異。暖身可以減少運動傷害,可以避免因運動傷害長期無法回到運動場而造成的心理及生理低潮。
4. 永遠記得,讓兒童有適合他們的運動裝備。不合年齡,不合體格分級的裝備,如讓小學生踢大人的足球,低年級生打高年級生的籃球,或拿一個未依肌力大小調整平衡點的網球拍,都可能增加受傷的機會。合適的鞋襪,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裝備之一。如果對這些年齡分級的裝備不了解,最好請教專家。 5. 永遠記得,事先為兒童檢查他們的運動場地。例如,球場邊界外面的籬笆、障礙物、桌梯、球場上的坑洞、飲料罐、玻璃碎片,單槓上的鐵銹或雨滴,都可能是運動傷害的殺手。
6. 永遠記得,「專注不二」是任何運動的必要關鍵因素。要確定在任何運動前,讓他們有數分鐘的時間,閉上眼睛來思考及備戰。「心靈」與「軀體」是運動場上致勝的好搭檔。千萬不要讓兒童在疲倦、不高興,或心不在焉時運動。 7. 永遠記得,剛受傷的數小時是日後恢復程度的關鍵期或黃金期。這一個時候能夠得到最適切的治療,可以使傷害降至最低。這一個關鍵期處理的一些常識、要領、或原則,必須成為每一個人的反射行為。 8. 永遠記得,傷後絕不可以太早回到運動場。有時候,傷將癒而未完全癒合的時候,身體已無大不適,但其實耐力、肌力、韌度都尚未回復正常,在“技癢難挨”的驅使下,太早回到運動場,經常會使舊傷復發,或二度傷害。
9. 永遠記得,分辨出疲勞與真正受傷的差別。(有時候非專家難以斷定)。有任何異狀,莫遲疑,趕緊找一個合格的醫師,作必須的檢查,以得到確切的診斷。 10.永遠記得,你就是避免自己的小孩發生意外的關鍵。關切自己的小孩,陪他運動,陪他成長,作為他運動發展的支持者,作為他不幸受傷的陪伴者,這將是一個當父母的人,一輩子最佳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