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报告观点内容,请不要公开引用或者传到 网络博客、微博、微信,多谢大家理解协助!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把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继续推进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教育战略部署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4)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核心目的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 ——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 我们可从四个宏观层面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第十二部分第42条的精神实质。
■第一层面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 全会文件第十二部分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层面 以促进公平为关键,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三层面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优化教育体系和成才通道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第四层面 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还有一系列改革部署同教育系统有关,对教育改革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公办学校等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推进教育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的说明 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 重申三中全会总目标
第一板块 总 论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第二部分 科学立法: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第三部分 严格执法: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推进政校分开、管办评分离)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第四部分 公正司法: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员工权益)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公正司法 第五部分 全民守法:法治宣传教育,社会诚信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德治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场教育、社会教育相衔接)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全民守法
第六部分 队伍建设: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第三板块 队伍建设 第七部分 党的领导: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基层治理法治化,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第三板块 党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 型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
21世纪的中国人教育 更有质量、更加公平 更为有用、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中国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3年9月25日) 21世纪的中国人教育 更有质量、更加公平 更为有用、更可持续
■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 教育现代化,是从工业革命到知识社会,发达国家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后发国家不断追赶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变革创新过程,也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导,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需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奠基,也需要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支持,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推进。
■ 2020年目标:《教育规划纲要》展望 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城乡所有学龄人口都能接受免费均衡的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顺利; ——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和毛入学率超过90%,中等职业教育更好满足行业产业需要;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更加扎实,高校的科技创新贡献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及其他教育培训等取得新的进展;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国民素质显著提升。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全方位落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 ——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的中 心地位。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重 要作用。 ——牢固树立高校主动为社会服务、传 承创新文化的自觉意识。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我国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 22 22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在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关键在高等教育系统。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应该从高校率先做起。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评价重在科学性、多样性和广泛参与性。 23 23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一大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明确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部署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意图。 2014年,经过党中央审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具体部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 夯实基础,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和破解择校难题。 2013-14年出台的主要政策文件 系统设计,改革高中及以上阶段考试形式和内容。一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二是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三是深化统一高考的内容和方式改革。 多措并举,改革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和学分转换机制。一是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制度。二是改革普通本科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三是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2013-14年出台的主要政策文件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服务性质的延伸分类定位 世界银行认为,全球范围内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干预,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付费、直接提供、监管;对非公共服务就是监管。中国需要对公共服务进行再切分: ——基本公共服务(十一五规划纲要):财政全额负担,免费或基本免费提供。如义务教育; ——非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财政资助、补贴或选择重点购买,保持低收费水平,居民分担适当成本。如非义务教育(公办、非营利民办); ——非公共服务(市场机制运作):财政不介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和经营、按成本或超成本收费、营利(微利)性的多样化选择。如营利性教育培训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 依法行政 权力 (正面) 清单 企事业单位 学校 社会组织 负面 清单 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保障和保护私权利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禁止 法无授权不可为 非政府可作为 政府 依法行政 权力 (正面) 清单 企事业单位 学校 社会组织 负面 清单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环节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包括依法确定的权力清单),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
公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20多万个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000万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2012年4月16日发布。要求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公办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再将从事公益服务的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办学体制改革两大着力点: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提供服务的路径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扶持政策。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上述五种制度,旨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其中“基金奖励”、“捐资激励”、“政府补贴”,分别有《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可依,重点是正规学历教育,主要是完善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可不限于义务教育,还可覆盖非学历教育培训活动;“助学贷款”已有正规学历高教生源地助学贷款一视同仁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跟进政策。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
■现代大学制度和章程建设 重点:一是政府如何依法管学校办学校;二是学校如何形成好的治理结构;三是社会如何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继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探索教授治学有效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内涵,公办高等学校将重点围绕“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进行制度设计。教育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行政规章《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同年11月又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2015年全国一校一章程。2014年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和《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32 32
■学校教育传统优势:传授显性/隐性知识? 贯穿人一生的学习路径 失去学习能力 非正式教育 生活 世界银行 K4D 知识·为了发展 物质-谋生VS精神-文化 继承性 批判性 思维 建设性 创新性 非正规教育 退休 隐 性 知 识 工作与生活 结束连续 学校教育 正规学校教育 开始工作 法定起点 显 性 知 识 开始连续 学校教育 出生
网络/云技术:打造学习升级版 Education1.0升级至Learning2.0及更高 全球最大规模的在学人口 (学习或教育游戏化——反思1) (因材施教在线互动——反思2) (反转式课堂和教学——反思3) (高度弹性和个性化——反思4) 刘延东副总理:“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保障群众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 袁贵仁部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就是我的中国教育梦!” 全球最大规模的在学人口 我国教育系统必须善抓机遇、迎接挑战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MOOC)走势分析 教育资源管理(静态数字化学习资料——表演性强/制作精良/短小视频——大型开放课程、修业与成本分担) 教师教学和成果评价(明星导师+智慧辅导者+助教式教师、第三方多方位参与质量评价) 学习者的多方位拓展(个性化、自组织、碎片化,学习方式选择与认可认定方式相互结合) 开放科研(学科专业边界松动、知识结构重组与网格化) 文化释放空前多样性(传承、融合、创新、消解、替代) 【反思·质疑】Philip G. Altbach:教学和研究方法不该有标准答案,不可忽视的副产品(文化及殖民);George Siemens:MOOC与“影子学习经济(Shadow learning economy);Jeffrey J. Selingo:MOOC与正规教育是补充关系,就像教科书补充课堂那样。
正规 学历 学校 教育 互 联 网 巨 头 培训 企业 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战国时代 (至少6% 的GDP) 互联网 创业 公司 ■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非正规教育 学历教育 在职攻读学位 自学考试 非学历教育 岗位培训 转岗培训 继续教育 扫盲 业务技术进修 商业性培训 非正式学习 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 家庭教育 图书馆/博物馆/ 科技馆/文化馆/ 艺术馆/影剧院 电视/广播/电影/ 网络/多媒体 博士 中 国 数 千 年 本 土 私 塾 学 校 书 院 传 统 百 多 年 受 西 方 影 响 的 现 代 教 育 制 度 正规 学历 学校 教育 多功能 混业化 整合碎片 互 联 网 巨 头 自身平台 + 投资布局 培训 企业 线上 线下 兼营 边界淡化 双向链接 不唯学历 成本分担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硕士 本科教育 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战国时代 (至少6% 的GDP) 高职教育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 互联网 创业 公司 切细 用户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 政府4% 基础教育 民间2% 学前教育
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 zhl@moe.edu.cn 中心办公室电话及传真:010-66097042 谢 谢! 2014年12月28日,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