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 张 正 义 调研员 2012年11月5日
一、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三、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实现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要读的书: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杨翠蓉.教师专业发展:专长的视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要学习几篇学术文章: 1、赵晓冬、赵 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策略[J].河北学刊,2009,(3) 这篇论文在综述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从发展模式和保障机制两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2、邢敏村.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目前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现状以及策略等方面,具有研究视角开阔、研究内容详实、研究队伍丰富等特点。同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研究者们可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地研究:研究目标应追求科学化,研究内容应体现具体化,研究方法应走向多元化。
还有以下几篇: 鲍聪.试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征[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姚蕾.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何飞跃、魏旻、施茂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浅说[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王宏、李永刚.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何世峰.注重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治本之策”[J].中国教师,2010年18期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博士毕业论文: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研究最后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为个案,在对该学院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其院情提出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硕士毕业论文有几篇 王冠男.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童富勇教授的PPT: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通过学习上述内容,可以启发、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产生、理论的发展、贯彻执行情况。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宣告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第35次国际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建议》,强调指出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必须重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统一性和教师培养的终身化。这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20世纪八十年代,一篇题为《救命!教师不会教》的文章,引起了美国公众对教师质量的担忧,从而拉开了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体系里,教师队伍不再是一个大杂烩,成为一个具有严格准入制度的“专门化”行业,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这个理想的体系已经越来越向现实的实践转化。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从广义的社会学视角来说,“专业”是依据社会职业划分的专门职业,即某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有着独特的技术、运行及评估机制,不同的专业之间强调相异的理念与操作系统。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有三: (1)知识系统。 (2)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 (3)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为教师发展提供空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表彰与奖励继续纳入高等教育系列。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 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 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实现
(一)制度层面要建立有效的知识增长和更新机制,促进新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1、强化校本培训职能。 2、建立新教师参加外出培训的激励机制。 3、形成教师团队。 4、设立教师专业发展组织。
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培养培训指标的评价标准: 建立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校企研讨和实践经验交流制度; 在校内建有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和政策。
(二)自我实现实践层面 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起码要研究两个方面的学问: 一是与教授的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学问。 二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学问。 1、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起码要研究两个方面的学问: 一是与教授的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学问。 二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学问。
教学研究强调研究的课题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教学过程,强调为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提高及学校发展服务。 高校教学研究又称校本教学研究,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教学研究活动,即直接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教学问题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高校教学研究不同于院校研究。 高校教学研究不同于教育科研。 教学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强调研究的课题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教学过程,强调为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提高及学校发展服务。
要写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养成白天教书、晚上思考、节假日写作的良好习惯。 要积极申报、承担、实施各级教改项目、课题。 要总结、申报、获得、推广教学成果奖。
2、提升“学术素养”与“教授品质” 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六个准则: (1)明确的教学目标 (2)充分的课前准备 (3)运用适当的教法 (4)要达成有意义的结果 (5)有效的呈现 (6)批判性的反思
3、当务之急与持之以恒 一是明确自己的学科归属,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美国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认为,学科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门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所建立起来的组织。 从高等教育学的范畴看,学科大致包括教学的科目、研究方向和学术组织这三层基本含义。
1.一种知识体系。 2.一种精神规范。 3.一种研究组织。 4.一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单位。 5.一种劳动分工的方式。 6.一种交流的平台。 7.一种社会管理的框架。 刘小强.学科建设路线与高等教育学的选择[J].江苏高教,2008,(1):23—26.
二是精心搞好自己的课程教学,形成各自的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鲁尔在博士论文《课程含义的哲学探索》(1973)中,列出了119种定义。 根据国内外课程理论家的不同表述或界定,通常把课程界定为: (1)作为指导学校教育的书面文件; (2)作为教育学的下位理论; (3)作为学科领域的同义词。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潘懋元: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构建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 课程要素: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晋教高〔2012〕18号:《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通知》: “十二五”期间,我省拟建设省级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300门。要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师生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三是积极、主动为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知名度。 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服务;近3年教师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定量化;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效果好。 专业带头人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教师在行业、社会学术团体中兼任要职。
四是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争当高职专业建设的负责人、带头人。 (1)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组织形式。 (2)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业划分的一种标准。 (3)专业是一种专长。 ——刘少雪.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设置及管理机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专业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即课程体系)、专业中的人和专业教学条件等要素构成。
谈专业谈什么? 专业设置 专业理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的人 专业的条件、资源 专业评价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改革与发展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形成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