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RLS 2006說了什麼 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Advertisements

小六家長會 ~ 英文科 ~ P.6 Parent Meeting ~English~ 翁佩恩老師.
教師手冊閱讀策略探討 台南市復興國中.
104年度南投縣國小學力檢測分析研習 學生學習力檢測與精進學習 南投縣教育處學務管理科課程督學 陳明達.
苗栗縣文山國小 教師閱讀工作坊
99年基本能力檢核結果 整體表現之分析及探究 潘靖瑛 慈濟大學 2010/12/1.
嘉義縣竹崎鄉內埔國小101年度 推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簡報
Introduction of P.1 English Curriculum
從PIRLS2006看如何提升 學生閱讀理解力 語文領域國教輔導團 翁湘玲 @金湖國小.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PIRLS 2006說了什麼 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 主講人:羅垤輝.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創意讀書會 iSTEM 科技教育試行計劃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2017/01.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102學年度 (4上)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四年級 英語科 張瓊文Ann.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註:應在1280x 色之顯示器,PowerPoint 50%之顯示比例,
經濟學 學經濟.
大專生以自由軟體服務偏遠地區國民小學 毛慶禎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06年12月25日 Theme created by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台灣 PIRLS 2006 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研究名稱: PIRLS =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主辦單位: IE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逢甲‧思沙龍 閱讀新視界 廖美玲 台中教育大學英語學系.
哈佛教育研究所霍華賈納 Howard Gardnern /2007 五種「未來的能力」 學習力、創意力、整合力道德力、尊重力。 歐 陸.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英文管理期刊導讀 A Guide on Readin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s Spring, 2007 Friday, 10:10~12:00 R9208 Instructor: 張婉菁 Phone: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運動與科學」教學分享 管理學院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邱宏達.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102學年度 (4下)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107-2 國中部任意選修 看動畫學英語 授課教師 羅曉筠.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102學年度 (5上)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怎樣進行親子閱讀.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 二至四年級家長會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P.5 Parent Meeting ~English~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IRLS 2006說了什麼 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

研究團隊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張郁雯教授 詹益綾、游婷雅、丘嘉慧、陳明蕾、張建妤 2005年25所小學 2006年150所小學全體師生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是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主持的計畫。 目的在研究世界各國及地區四年級兒童的閱讀能力。 台灣在2004年加入這項國際性的研究。

閱讀素養 根據PIRLS 2006的定義 : 學生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 。 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 能從閱讀中學習 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 由閱讀獲得樂趣

PIRLS 評量工具 閱讀測驗 背景問卷 故事體 與 說明文 四個閱讀歷程 提取特定的觀點 推論 詮釋並整合訊息和觀點 檢驗或評估文章的特性 學生問卷、閱讀學習調查(家長或監護人填寫) 教師問卷 、學校問卷、課程問卷 直接歷程 解釋歷程

影響閱讀素養的環境因素 國家及社會環境 家庭 學校 教室 教學與經驗 學生的閱讀成績、 態度和行為

說明文

閱讀理解題目例 7. 為什麼隔壁艙裡需要有第三個太空人?(直接提取) 5. 為什麼太空人需要準備幾個小時才能離開太空梭, 舉出 兩個理由說明。(直接推論) 7. 為什麼隔壁艙裡需要有第三個太空人?(直接提取) 11. 為什麼作者提到,太空人走進太空前會「再一次抓抓鼻子」?(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及文章的元素) 12. 有編號的框框怎樣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內容?寫出其中一個方法。(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及文章的元素) 15. 想像一下,如果你想當太空人,從文章的資料,說明當一個太空人的一項好處和一項壞處,並說明為什麼。(詮釋、整合觀點及訊息)

2006 結果 名列前五名者: 俄國、香港、加拿大(亞伯達省)、新加坡、 加拿大(卑斯省) 俄國、香港、新加坡由2001到2006 有長足進步 PIRLS評比結果對各地閱讀教育有幫助 家庭是學童第一和最重要的閱讀老師

台灣學生閱讀成就 4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PIRLS2006研究 最高分國家學生平均565(3.3)分 台灣學生平均536(2.0)分 全體學生平均分數500分 最高分國家學生平均565(3.3)分 台灣學生平均536(2.0)分 排名22

台灣閱讀成就 22名

在不同閱讀歷程的表現 台灣學生在直接歷程得分541 排行 16 台灣學生在解釋歷程得分530 排行 25 兩者有顯著差異

國際分級指標(benchmark) % 最高625 高550 中475 低400 台灣 7 36 (43) 41(84) 13(97) 國際 (累進) 最高625 高550 中475 低400 台灣 7 36 (43) 41(84) 13(97) 國際 34(41) 35(76) 18(94) 香港 15 47(62) 30(92) 7(99) 新加坡 19 39(58) 28(86) 11(97)

台灣學生閱讀評價(態度) % 高 中 低 台灣 52 44 4 國際 49 8 香港 55 41 新加坡 47 45

閱讀能力自我評估(自我效能) % 高 中 低 台灣 45 51 4 國際 49 48 3 香港 50 42 新加坡 52

與高低分有關因素—家庭環境因素 社經地位 家中閱讀活動 父母閱讀態度

與高低分有關因素 — 學生在校外做的事情 高分組>低分組 低分組>高分組 沒有顯著差異 學生在校外作與 閱讀有關的事情 看漫畫 與高低分有關因素 — 學生在校外做的事情 高分組>低分組 低分組>高分組 沒有顯著差異 學生在校外作與 閱讀有關的事情 看漫畫 看一些解釋事物的書 看故事或小說 看遊戲指引或說明書 看雜誌 看報紙 看電視 看傳單或產品目錄 看電視上的字幕 玩電腦遊戲 閱讀書籍或雜誌中的故 事或文章 上網閱讀文章 使用電腦的頻率 上網使用電腦做事情的 頻率 閱讀有關的活動 休閒娛樂有關的活動

與高低分有關因素— 課堂上的閱讀活動 高分組>低分組 低分組>高分組 沒有顯著差異 我自己安靜的閱讀/默讀 老師唸書給全班聽 與高低分有關因素— 課堂上的閱讀活動 高分組>低分組 低分組>高分組 沒有顯著差異 我自己安靜的閱讀/默讀 老師唸書給全班聽 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 朗讀 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 我在班上向小組同學大聲朗讀 作業簿或作業單上回答 問題 上課閱讀完後,和同學討論閱讀過的東西 就閱讀的材料寫一些東西 上課閱讀完一些東西後,口頭回答

借鏡: 與香港比較

香港2001至的2006進步 香港參加過2001PIRLS 由2001至2006,香港進步36分,是進步最多國家之一。 學校以及學生四方面,與台灣的異同, 以為借鏡。

兩地閱讀成就 項目 地區 閱讀分數 閱讀總分 台灣 535.87(2.01) 香港 563.96(2.37) 說明文 538.92(1.76) 568.06(2.28) 故事體 531.01(1.99) 557.36(2.56) 解釋歷程 530.32(1.84) 565.98(2.26) 直接歷程 541.25(1.91) 557.23(2.44)

家庭環境因素 TWN>HK HK>TWN 沒有顯著差異 家中書籍 母親教育程度 家長和孩子一同從事的活動 家中兒童書籍 家庭資源 家長對閱讀的態度 父親教育程度 家長對孩子入學時能力的評估 早期家庭文學活動 家長閱讀的外在動機 家長閱讀的內在動機 家長對學校環境的知覺

學生在校外做的事 TWN > HK HK > TWN 沒有顯著差異 看一些解釋事物的書 作與閱讀有關的事情 玩電腦遊戲 看遊戲指引或說明 看漫畫 使用電腦的頻率 看電視上的字幕 看故事或小說 閱讀書籍或雜誌中的故事 或文章 看雜誌 上網使用電腦做事情 看報紙 看傳單或產品目錄 看電視 上網閱讀文章

課堂上的閱讀活動(學生勾選) TWN > HK HK > TWN 沒有顯著差異 就閱讀的材料 寫一些東西 老師唸書給全班聽 作業簿或作業單上 回答問題 上課閱讀完後,和同學 討論閱讀過的東西 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 朗讀 上課閱讀完一些東西 後,口頭回答 我在班上向小組同學大 聲朗讀 我自己安靜的閱讀/默 讀 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

學校閱讀政策(校長勾選) TWN > HK HK > TWN 沒有顯著差異 ㄧ年級時學生的能力 重視閱讀的程度 學校的閱讀政策 學校為學生和家人提供 的服務 重視寫作的程度 學校風氣(各項問題嚴重程度) 家長為學校做事的頻率 重視說話/聆聽的程度 資源短缺影響教學的程 度 服務的頻率

閱讀活動的頻率(教師勾選) TWN > HK HK > TWN 沒有顯著差異 給學生閱讀自行選擇的圖書 向學生大聲朗讀 要求學生在其他同學大 聲朗讀時自行默讀 要求學生向全班 大聲朗讀 教導學生或示範不同的閱讀策略 要求學生分成小組 或兩人一組大聲朗讀 要求學生自行默讀 教導讀字詞的策略 有系統的教學生新詞 學生閱讀時,幫助他們了解文中新字詞

提升閱讀理解策略(教師勾選) TWN > HK HK > TWN 沒有顯著差異 解釋閱讀材料 提出理由支持 找出大意歸納和 推論 預測文中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比較自己經驗 比較以前閱讀過的材料 描述風格和結構

教師受過的專業訓練 TWN > HK HK > TWN 沒有顯著差異 心理學 中國語文 中國文學 閱讀輔導 教學法/閱讀教學 兒童語言發展 特殊教育 閱讀理論 第二語言

值得注意的事 - 閱讀(課)的時數 台灣 國際 每星期上課:24(0.4)小時 國語科教學或活動:4.98(1.52)小時;22% 值得注意的事 - 閱讀(課)的時數 台灣 每星期上課:24(0.4)小時 國語科教學或活動:4.98(1.52)小時;22% 閱讀教學時數: 2.10(1.56)小時; 9% 國際 每星期上課:23(0.0)小時 國語科教學或活動:30% 閱讀教學時數:20%

作業多與成績不成正比 - 閱讀過後,在作業簿或學習單上回答問題 作業多與成績不成正比 - 閱讀過後,在作業簿或學習單上回答問題 作業 與 成績 每天或幾乎每天 每星期一次兩次 每個月一至兩次 沒有或幾乎沒有 平均數 百分比 台灣 534(2.3) 37 541(2.8) 29 540(3.3) 15 531(2.9) 19 香港 566(2.8) 27 570(2.8) 561(2.9) 22 550(4.0) 14 國際 495(0.7) 506(0.6) 38 508(1.0) 496(1.2) 10

作業多與成績不成正比 - 就閱讀過的材料,寫一些東西 作業多與成績不成正比 - 就閱讀過的材料,寫一些東西 作業與 成績 每天或幾乎每天 每星期一次兩次 每個月一至兩次 沒有或幾乎沒有 平均數 百分比 台灣 518(3.6) 13 543(2.2) 41 543(2.6) 26 527(2.8) 21 香港 558(3.9) 11 564(3.1) 30 566(2.5) 31 565(2.9) 28 國際 483(0.7) 20 501(0.6) 37 511(0.8) 25 505(1.0) 19

值得注意的事- 獨立閱讀時間 我自己安靜地閱讀/默讀 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 每天或幾乎每天 每星期一次兩次 每個月一至兩次 沒有或幾乎沒有 值得注意的事- 獨立閱讀時間 我自己安靜地閱讀/默讀 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 每天或幾乎每天 每星期一次兩次 每個月一至兩次 沒有或幾乎沒有 平均數 百分比 台灣 550(2.2) 50 532(2.3) 33 514(4.2) 9 494(4.2) 8 香港 573(2.3) 55 560(2.8) 32 546(3.9) 7 522(5.7) 6 國際 509(0.5) 65 496(0.6) 27 484(1.4) 5 463(1.7) 3

值得注意的事 - 校外/閱讀小說 % 台灣 30 36 20 15 國際 32 31 18 19 香港 34 17 7 新加坡 44 33 幾乎每天 一星期 1-2次 一個月 幾乎沒有 台灣 30 36 20 15 國際 32 31 18 19 香港 34 17 7 新加坡 44 33 8

值得注意 - 校外/為吸收訊息閱讀 % 台灣 8 38 16 國際 43 29 12 香港 32 13 新加坡 47 28 幾乎每天 一星期 1-2次 一個月 幾乎沒有 台灣 8 38 16 國際 43 29 12 香港 32 13 新加坡 47 28

值得注意 - 校外/為興趣閱讀 % 台灣 24 31 45 國際 40 28 32 香港 35 33 新加坡 27 26 47 幾乎每天 一星期 1-2次 一個月 1-2次或更少 台灣 24 ( 排名最後) 31 45 國際 40 28 32 香港 35 33 新加坡 27 26 47

我的觀察 學生視閱讀為功課 教學少閱讀理解教學 學生獨自閱讀頻率可以增加 若少課外讀物,課文份量與教學時數似乎不足 不是為興趣 解釋歷程 PISA 學生獨自閱讀頻率可以增加 若少課外讀物,課文份量與教學時數似乎不足

PISA 台灣 PISA第一次評量在2000年,每隔3年舉行一次,現今有57個國家參與,參與國的GDP總和佔全球的86%。 台灣自2006年加入,全國共有245所學校、8815名15歲學生被選樣接受測驗。 受測學制包含:國中、高中、五專、高職(包含實用技能班、建教合作班)、進修補校。

台灣PISA閱讀素養 國家 總分 男生 女生 排名 台灣 496 84 486 507 16 國際 平均 491 99 473 511 ─ S.D. 男生 女生 排名 台灣 496 84 486 507 16 國際 平均 491 99 473 511 ─ ◎ 閱讀素養排名:韓國→芬蘭→香港→加拿大→紐西蘭 ◎ 範疇:試題內容涵蓋不同種類的文字內容,測驗學生在閱讀這些文體之後,是否能充分達成不同種類的閱讀任務。

PISA 2006 台灣與歐亞國家國際閱讀評比 台灣 日本 韓國 香 港 芬蘭 瑞典 OECD 平均 Below Level 1(%) 3.8 6.7 1.4 1.3 0.8 5.0 7.4 Level 1 (%) 11.5 11.7 4.3 5.9 4.0 10.3 12.7 Level 2 (%) 24.4 22.0 12.5 16.5 15.5 21.9 22.7 Level 3 (%) 34.0 28.7 27.2 31.5 31.2 28.9 27.8 Level 4 (%) 21.6 21.5 32.7 32.0 31.8 23.3 20.7 Level 5 (%) 4.7 9.4 21.7 12.8 16.7 10.6 8.6 受測國家 程度分級 Below Level 1 (低於334.75分);Level 1(介於334.75 ~407.47分); Level 2(介於407.47~480.18分);Level 3(介於480.18~552.89分; Level 4(介於552.89~625.61分;Level 5(625.61分以上)

PISA 2006台灣科學素養 形成科學議題能力(第十七名) 解釋科學現象能力(第三名) 科學論證能力(第八名) 科學本質(第十名)

過去我們做了許多閱讀的事 出版書、MOE與各界送書、故事媽媽 、各校、各地閱讀活動都是好的 但是, 必須問 學生閱讀習慣未養成 獨立閱讀時間未被珍惜 高層思考未被重視 必須問 是否接受PIRLS的標準? 若答案肯定 … 過去推動的閱讀活動,哪裡出了問題?

期許 若你和我一樣 相信與盼望 台灣孩子要讀的更好

回歸閱讀 閱讀是需要學習的 學習是需要策略的 學習策略要專業的規劃與研究 謝謝

國際閱讀素養調查 台灣與香港調查結果之比較討論 謝錫金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

如何從PIRLS 2001研究結果中,加強對不同層面的影響: 以香港經驗作例

讀寫能力的發展 政府與社區的層面 家庭 學校 教師 學生的 閱讀成績

影響學童閱讀能力的因素 政府、學校、教師師和家長,是互動與緊密聯繫的 他們對學童的閱讀成果,有著重大的影響 因此,研究過程嘗試引入以上的因素

對公眾的影響

公眾注意的重要性 為引起社會人士的興趣,以及他們對學童的閱讀能力的關注,我們有必要向公眾介紹我們的研究計劃。

向公眾宣傳 記者招待會 發放「香港區成績」記者招待會的情況 6 份報章 3 份報紙的專題報導 3 間電台 2 間電台專訪 2 間電視台

向公眾宣傳 記者招待會 發放「國際及香港成績」記者招待會的情況 13 份報紙(當中11份報紙、 2份英文報紙) 2 間電台 1份英文報紙社論的回應 5 個來自本地的教育期刊、報紙及雜誌的訪問

(10 Apr, 2003 Editorial,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向公眾宣傳 立法局 接到立法會議員梁劉柔芬的查詢 她對學童的閱讀能力欠佳感到關注,並想了解政府如何跟進有關事項

對政府的影響

對政府的影響 立法會議員對政府的資詢 促請政府改變現行的閱讀發展政策 培訓教育局的主要官員

政策制定者 教育局 向教統局前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女仕滙報 PIRLS 2001 研究結果 謝錫金教授(左)、羅范椒芬女仕(中)及貝磊教授(右,前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政策制定者 教育局 向教育局助理秘書長(課程與質素保證處)Mr. Chris Wardlaw與其工作小組,滙報 PIRLS 2001閱讀研究結果

政策制定者 教育局(EDB) 教育局採立PIRLS 2001的研究結果,作為評核香港小四學生中文閱讀能力的指標之一 以前,香港教育改革強調「從閱讀中學習」;現在,教育改革強調先「學會閱讀」,然後「從閱讀中學習」 中國語文被視為課程改革中,一個重要學習範疇(Key Learning Area, KAL),其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亦成為主要的學習目標之一

政策制定者 教育局 向教育局地區教育辦事處(Regional Education Office, REO)官員,滙報 PIRLS 2001 的研究結果 (REO主要的職責:加強學校發展、向教師或學校宣傳有效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法、施行政府的教育政策、監視學校的教學素質,以及提供專業的意見,改善學校教學的質素) 超過50位官員參與是次會議

政策制定者 教育局 向教育局研究組官員滙報有關 PIRLS 2001 的研究結果。

政策制定者 教育局 向家長派發一本指引,介紹閱讀的目的、不同層次的閱讀能力與及閱讀的過程 指引亦介紹不同的幫助學童發展閱讀習慣、閱讀態度的方法,以及如在家裏,何為孩子營造理想的閱讀環境 指引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和提昇閱讀能力

政策制定者 教育局 與教育局課程發展處(CDI)進行協作計劃,旨在透過閱讀去提昇中學生通過中文閱讀,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 教育局家長教育組,出版了一本名為「愉快閱讀—家長教育培訓便覽 」,當中介紹了不同的教導孩子在家閱讀的方法

政策制定者 香港教育城 合辦閱讀計劃 舉辦一系列的閱讀活動,讓公眾參與 例如:「閱讀暑假2003」、「晨早閱讀」(Let’s read in the morning)、「千人閱讀」、「閱讀大使」、書展等。 研究小組成員林偉業先生,在閱讀大使活動中的「家庭閱讀工作坊」,向家長介紹閱讀策略,有接近一千二百名家長參與

對學校和教師的影響

對學校和教師的影響 設計校本的閱讀課程 改善學校的閱讀環境 教師們在觀念上的轉變 教師的專業培訓

學校和教師 學校報告 PIRLS 2001研究計劃中,所參與的學校均收到個別的學校報告 報告深入分析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態度與行為,以及他們在家中的閱讀環境,如何影響學生的閱讀表現 根據這些資料,學校能夠為學生設計最適合的閱讀課程

學校和教師 教師專業培訓 舉辦了超過25場講座和工作坊。接近一千六百名小學校長、教師、學校圖書館管理員參與 講座和工作坊介紹了閱讀的理論、閱讀的過程和策略、以及評核閱讀的方法 教師們的教學觀念有所轉變,由以往只強調字詞解碼教學,改為教授不同的閱讀策略

學校和教師 建立閱讀環境 愈來愈多學校將每日的第一教節,作為閱讀課,學生能閱讀他們感興趣的新聞日報、故事書或其他閱讀材料 很多小學在校園的走廊、運動場等地方,設立閱讀角,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他們喜歡的書本

學校和教師 改變評核方法 有些小學採用了PIRLS 2001的理論構架,作為學校設計閱讀測驗和考試的構架 中國語文科考試,包括閱讀理解的部份,學生需要回答不同問題,以評核他們在四個閱讀層次的能力。

會議演說 於2003年,香港圖書學會週年學術會議中發表PIRLS 2001的研究成果 香港理工大學 超過一百名人仕參與是次會議

閱讀教與學的研究 進行有關課堂閱讀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如何有效地教授閱讀

對家長及學生們的影響

家長及學生們 家長教育 舉辦5場家長講座,超過2,800位家長參與 向家長解釋閱讀的重要性,講解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如何幫助子女發展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習慣等

家長及學生們 通過中文閱讀,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 與教育局課程發展處(CDI)及四間中學進行協作計劃 目的是讓學生自行地去管理、掌握、評估閱讀的過程及閱讀策略的運用,並介紹不同的、有效的自學策略

家長及學生們 通過中文閱讀,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 中學教師、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是次計劃 教師以多本文學名著及原著,作為主要的教學材料,並向學生教授閱讀的過程及策略

家長及學生們 通過中文閱讀,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 家長於計劃開始前,簽署協議書 他們願意為子女提供良好的閱讀及學習環境,例如:書桌、報紙、電腦、安靜環境等

政府、學校、教師及家長為回應 PIRLS 2001的研究結果, 作出了以下的改變:

政府方面 由2000年開始進行的教改及課改 政府把閱讀定為課改的四大關鍵項目之一,推行了大量政策、措施和活動: 有明確的閱讀目標 「學會閱讀」、「從閱讀中學習」 提供大量的資源,每所學校都有圖書館及專職的圖書館主任,負責織組不同的閱讀活動,並指導學生善用圖書館的資源

政府方面 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已超過20年,提供資源讓學校購買課外書,並鼓勵學生課外閱讀 提供額外資源,讓每所學校都能聘請課程發展主任 課程指引 教師培訓及專業發展 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已超過20年,提供資源讓學校購買課外書,並鼓勵學生課外閱讀

政府方面 建立學生對閱讀的自信心和正面的閱讀態度 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為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學校方面 學校重點發展閱讀教學,回應教改 所有參與研究的學校,均有非正式課程鼓勵學生閱讀的活動 致力建立及提升校內的閱讀文化和氣氛 校內的閱讀時間增多 家校合作的情況有所增加

教師方面 除了教科書外,教師會使用更多不同類型的教材,進行閱讀教學 學校與教師了解到優質閱讀課程與有效教學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組織不同的課堂閱讀活動,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運用多種多樣的閱讀評估方法,評估學生的閱讀進度,並診斷他們的閱讀困難

學生方面 學生對閱讀的自我概念(高水平:48%,增加16%)和正面的閱讀態度(高水平:55% ,增加9%)得到改善 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76%的香港學生每星期一次在校外閱讀故事書或小說」,較2001年時上升11% 55%的小四學生每星期一次「在校外閱讀資訊性讀物」,較2001年時上升4%

家庭方面 香港學前家庭閱讀活動情況已稍有改善 香港達至高水平「學前家庭閱讀活動之家庭」比例,上升了10% #10 – Home activities fostering literacy

家庭方面 與2001年比較,香港家庭教育資源情況已稍有改善 高水平: 3%  中等水平:3%  #10 – Home activities fostering literacy

家庭方面 家庭藏書量上升 優勢:9%的香港學生家中擁有超過一百本書,他們的閱讀成績較佳,平均分: 582 優勢:68.6%的學生家中擁有超過 25 本兒童圖書 #10 – Home activities fostering literacy

社會方面 志願機構舉辦大型的閱讀活動,鼓勵家長和學生閱讀 例如 香港閱讀城舉辦「閱讀暑期天」、「閱讀大使」 香港明愛舉辦家長閱讀講座,指導家長教導子女閱讀的方法 香港小童群益會舉辦閱讀課程,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