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体 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 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 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 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 特性。
二、体质的构成: (一)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二)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三)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外部形态结构:体格、体型、性征、体姿…… 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气血 (二)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三)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 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 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
三、体质的标志和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评价标准: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 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 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 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 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三、体质的标志和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评价指标包括: 4、心理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 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 5、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各种精 神心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病因、疾病损害的抵 抗、调控能力、修复能力。 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从身体发育、面色、声音、 动作、精力、处事态度、应变能力等七个方面来看。
四、体质的特点: 1、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体质反映着 2、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 一个生理上成熟了的个体(心神统一体),在 生命活动过程中总会显现出自己的生理特性, 因此, 体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无一例外; 身体素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特征, 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之偏 倾和机能活动之差异; 心理素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 现;
复杂性:它体现在人类体质的千状万态、复杂 多样; 全面性:指的是体质全面的体现在人体形态和 机能的各个方面。 3、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体质禀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 4、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它是指体质在个体存在和演变时显现出的不间断 性(生命的自始至终),表现为: 生理状态下的——生理反映 病理状态下的——发病倾向 先天禀赋—稳定性 后天因素—可变性
预测性:偏于某中体质类型者,在初现端倪之 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 变规律缓慢演化的趋势——为治未病 提供依据(及早采取措施,防止恶化 于未然)。 体质学说理论源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从不 同角度对体质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正确的研究, 并有效的将体质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劳逸所伤、疾病针药、饮食、情志、地理和其他。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 学基础。其中脏腑盛衰偏颇的不同决定体质的 差异;经络内联外属(联系沟通、协调各脏腑 机能活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精气血 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劳逸所伤、疾病针药、饮食、情志、地理和其他。
3、性别差异:男子以肾为先天,病多在气分,多伤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 1、先天禀赋:A、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 B、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 C、父母生育的年龄 D、体内孕育过程中的养胎 E 、妊娠期的疾病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男子以肾为先天,病多在气分,多伤 精耗气;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 病多在血分, 多伤血;(经、带、胎、 产、乳)
4、饮食因素: 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 5、劳逸所伤 : 过劳——伤气、伤形 6、情志因素:精神情志,贵在和调; 过逸——长期养尊处优,四肢不勤,可使气血流行 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减退; 6、情志因素:精神情志,贵在和调; 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心理活动,是人体 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正常反应,反映了 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调节能 力。 7、地理因素:“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故其气体随地而不 同。” 8、疾病针药和其他:慢病、长期服偏于某性的药物。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 津液的盛衰偏颇,实际上是脏腑精气阴阳及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 津液的盛衰偏颇,实际上是脏腑精气阴阳及 其机能的差异和经络气血之偏颇,所以,着 眼于整体生理功能的高低强弱运用阴阳的分 类方法对体质进行分类是体质分类的基本方 法 。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1、阴阳平和质: 特征:身体强壮,肥瘦适度,面色与肤色随有五 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 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 润,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 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 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特征: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 2、偏阴质: 特征: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 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 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 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 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 或体温略偏高, 动则易出汗,喜饮水;唇、舌偏红,苔薄 易黄,脉多偏阳;精力旺盛, 动作敏捷, 反 应灵敏,性欲较强。
3、偏阳质: 特征: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 容易疲劳。 面色偏白而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 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消化吸 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 偏低;精力较弱,动作迟缓,反应较 慢,性欲偏弱。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 2、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①注意药物性味 ②注意用药剂量 ③注意针灸宜忌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应用 阐释发病原理 解释病理变化 指导辨证 指导治疗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1、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2、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①注意药物性味 ②注意用药剂量 ③注意针灸宜忌 3、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指导养生
现代研究 1、体质构成研究; 2、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研究; 3、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4、有关体质的实验研究。 5、体质本质、体质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