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希望与失望 失落与悲哀 Hope & Disappointment Loss & Grief 西安交通大学护理系 顾 炜
第一节 希望与失望 Hope & Disappointment A story about hope and disappointment 传说中,年轻的伊卡洛斯和他的父亲代达洛斯被囚禁在迷宫里。他们用蜡把鸟的羽毛粘在胳膊上,伊卡洛斯飞得离太阳太近了,蜡开始熔化了,羽毛掉了,伊卡洛斯掉下来摔死了。
一、希望的概念——精神动力 词典 :个人“心里想着可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
斯脱澜德(Stotland,1984):个体在心中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和消除不幸的期盼。这种憧憬和期待的基础源于自信、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应对能力、人生目标及其可能性的认识。
狭义的希望:是指对达到某一特定渴望目标的期望。 广义的希望:是指一种幸福的感觉即认为生活有价值的感受。
二、希望的特征及分期 (一) 希望的特征 德佛特及马妥琦尔(Default & Martocchio)认为希望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
1.情感特性: 情感性又称为情意性,指希望所 包含的感觉和情绪方面的成分。希望总是与一定的情感形式联系在一起,包含有情绪的成分。 例如,希望总是包含对情景的憧憬,含有更多的正性情感成分,这些情感成分会使个体感到心情愉悦。
2.认知特性 个体 在内心憧憬希望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如感知、思维、想象、思考、学习、判断等认知过程。
感 知: 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利用视感知,听感知,味觉、嗅觉,皮肤感觉等获取相关的外界信息,通过知觉再对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反映。如伊卡洛斯和他的父亲代达洛斯被囚禁在迷宫里首先看到大雁在天空中飞翔,视觉刺激产生飞翔的概念。
思 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间接性和概括性。通过感知觉,人们能够直接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和外部联系,思维活动在感觉和知觉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将感知觉所提供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和外部联系进行分析、加工、转换和综合。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与想象、思考、学习、判断等认知过程联系): (1)发现问题: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态度,并且要独立思考,善于思考。 (2)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过程。 (3)提出假设:既包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和所需要的知识准备,也包括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存在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4)检验假设:通过实验、实践来检验,并不断改进。 如伊卡洛斯和他的父亲代达洛斯
3.行为特性: 是指个体为实现希望所付诸的行动,包括在生理、心理、精神、文化及个人成长发展方面的所有行为。 如伊卡洛斯为了超过父亲的水平,不断地努力。
4.依附特性: 指个体在生活中期望有一种集体或社会的融入感或归属感,如期望与他人交往、产生依恋感或亲密的关系。希望的依附特性是与人的社会性密切相关的。
5.时空特性: 指所希望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属性。 如一位16岁的少年在爬上一辆行驶的拖拉机的时候,被碾在车轮底下,希望在过去发生的这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如我们的一位小病人希望自己快点好起来,能和同学一起学习、考试,继续留在原来的班级中。
6.情景特性 : 指个人所感知、理解和表达的期望与自身生活背景或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如当人们的某种需要没有或暂时还没有满足时,人们往往对此寄予了希望。
(二)希望的分期:三期 是最低层次的愿望,往往是一种基本的物质需求。 如希望能够吃饱穿暖。 第一期或一级水平的希望:单纯的小小愿望 是最低层次的愿望,往往是一种基本的物质需求。 如希望能够吃饱穿暖。 如果在此期希望未能实现,个体只会觉得小小的遗憾,个体也无须动用太多的能量或精力去适应它。
第二期或二级水平的希望: 个体期望建立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自我充实并达到自我实现。 如某位病人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如果希望在这一阶段破灭,个体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焦虑, 一旦失败个体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和能量去应对这种失败。
第三期或三级水平的希望: 源于个体在遭遇某种特别不幸之后或是在个人经长期不懈努力追求后换来失败之时,个人希望消除不幸,迎来成功,即人们平时所说的“绝处逢生”。
Marcel曾经说过:正是在绝望时,希望才显示出它的意义。当个体在遭遇不幸时,总是想方设法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并对这些方法寄予希望,以期度过危机。
希望的破灭会带给个体深深的失望或强烈的绝望,需要个体付出全身心的力量去应对。 如个体患有恶性肿瘤,并被确诊为已经进入晚期,无法救治。
三、失望的概念 失望是指个体内心对想要达到的某种目的失去信心,感到没有希望或因为希望未实现而感到不愉快的一种心灵体验。 个体在何种情况下容易陷入到失望中?
个体经常经历精神痛苦、生活缺乏目标、没有应对资源和能力、没有找到对他来说是有重要影响的人时,则很容易陷入到失望之中。
艾撒妮 (Isani): 个体对将来的预见能力降低; 反复尝试失败; 趋向于将现在所经历的失败与过去所期望的成功进行比较; 不能重新建立现实的可行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很难去寻求其它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争取实现目标的能力降低; 对自己和他人失去信心; 放弃努力,失望感油然而生。
四、希望、失望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 1.强化依恋情结,重视建立支持性人际关系 2.帮助个体在逆境中成长 3.增强病人及其家属的应对能力 4.重新制定可行的生活目标 5.努力充实自我,丰富精神生活
第二节 失落与悲哀 一、失落 (一)失落的概念 Loss is defined as any change that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reaching some desired goal or that deprives a person suddenly of a valued possession or relationship. Loss is a natural part of human existence. A majority of losses i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失落(loss) 是指个体曾经所拥有的有价值的或重要的人、物或其它东西现被剥夺、丢失或改变。
Loss includes both 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loss. For example: the patient who develops a renal infection----chronic renal failure ---- ultimately loss of both kidneys-----Similarly such loss can involve the myocardial, pulmonary, endocrine, and neurological systems. Losses within these biological systems can cause further impairment of mobility, speech, or hearing.
Psychosocial losse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with biological loss or as independent problems. Such losses include loss of employment, family member, or status. Some losses are externally visible whereas others are known only to the individual.
失落大小度的影响因素 (1)所失落的人或物与个体的亲密程度、对个体的重要性或意义; (2)失落的可弥补性; (3)失落对个体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所造成的影响 (4)社会支持系统。
(二)失落的分类 1.失去亲人朋友 2.失去自我 3.失去某种物品 4.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失落 。
二、悲 哀 (一)悲哀的概念 悲哀或悲伤,是指个体面对失落所产生的情感反应,表现为个体行为上难以抑制的哭泣、极度的焦虑、不安、不思饮食、失眠等。 一定社会有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了以特定社会所接受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痛苦和悲哀情感。
(二)悲哀的分类 习俗性悲哀:发生在个体遭遇某种失落之后,如亲人死后家人的悲哀。 预感性悲哀:是当个体预感到某种即将发生的失落而产生的内心悲哀
丧亲之痛(bereavement)是指个体在其至亲逝去后在思维、感觉、行为上表现出的悲哀状态,它包含悲哀和哀悼两方面含义。 哀悼(mourning)是悲哀的社会表现形式,个体通过特定的仪式,表达自己的失落、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三)悲哀的生理及心理反应 1.情感方面 2.生理方面 3.认知方面 4.行为方面
(四)影响悲哀反应的因素 1.年龄 2.宗教文化背景 3.性别角色 4.家庭经济状况 5.社会支持系统 6.失落的性质 7.所失落的人、物与个体关系的密切程度
(五)恩格尔的悲哀学说 三阶段学说。 1.震惊与猜疑阶段 2.逐步认知阶段 3.修复重建阶段
三、失落与悲哀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 (一)协助临终病人应对失落与悲哀 1.满足生理需要,解除生理病痛 2.关注心理社会需要,提供情感支持 3.尊重病人人格,注重多元文化护理
(二)协助临终和死亡病人家属 应对失落与悲哀 1.教育家属有关悲痛过程和失落心理反应的知识 2.尽量满足家属提出的对病人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3.指导家属间相互扶持、共同分担照顾责任。
4.临终病人真正死亡之时便是家属悲痛的高峰。 5.教育家属正确面对哀伤: (1)尽量让哀伤情绪自然流露,不要强迫自己坚强, (2)不要逃避现实,逃避无法淡化哀伤。
(3)不要强迫自己忘记死者以减轻内心的伤痛,因为压抑伤痛可能有损你的健康。 (4)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善待自己,不要过分责备自己 6.适时寻求专业协助
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期望有一种集体或社会的融入感和归属感,这属于希望的哪种特性? 2.“绝处逢生”常指的是希望的第几期水平? 3.失望者常常会有哪些行为表现? 4.如果破灭的希望需要一个人付出全身心的力量去应对,那么他破灭的是第几期的希望?
5.在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中如何应用希望与失望学说? 6.失落的分类包括哪几种? 7.人生最大的失落是什么?
祝愿人生 永不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