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围产营养项目回顾与展望 项目牵头单位 首医大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 卫生部围产营养项目 回顾与展望 卫生部围产营养项目回顾与展望 项目牵头单位 首医大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
各期妇幼健康保健热点 老年 婴幼儿 老年期保健 更年期保健 防治慢病、骨质疏松、身心健康 生育后期保健 产褥期保健 防治乳癌、 宫颈癌 防治乳癌、 宫颈癌 防治生殖道感染 职业压力与营养保健 分娩期保健 孕期保健 婴幼儿 母乳喂养、新生儿发育、产后康复、营养保健 婚前保健 青春期保健 儿童保健 婴幼儿保健 促进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 避免孕产妇死亡 预防出生缺陷及 高危管理、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营养保健 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 降低婴幼儿死亡率 儿童综合疾病管理及早期发展 降低5岁以下死亡、意外伤害、营养保健 生殖健康、心理、性健康、营养保健
全国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来源:妇幼监测系统)
不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1/10万)变化趋势
全国妇女常见病总患病率和两癌患病率变化趋势
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
全国三类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全国妇女常见病总患病率和两癌患病率变化趋势
1949-2008年北京市婴儿死亡率变化(‰) Trend of IMR from 1949 to 2008 in Beijing (‰)
1949-2008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10万)Trend of MMR from 1949 to 2008 in Beijing (/100 thousand)
1949-2008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变化(岁) Trend of Life Expectancy from 1949 to 2008 in Beijing
儿童健康状况 中国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 儿童肺炎、腹泻、贫血在部分地区仍然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肥胖、意外伤害、心理行为等问题日渐突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儿童与妇女营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人群超重肥胖问题显现 ---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地区差异 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 ----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 部分地区高达49.6% ----流动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进 ---人群超重肥胖问题显现 ----孕妇肥胖日益严重 流产、血栓栓塞、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风险、子代先天畸形、巨大儿、死产风险
围产营养项目背景 --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0.0/10万,比2000年降低43.4 ‰ --2009年中国体检报告:(十大异常问题) --婴儿死亡率降至 13.1‰,比2000年降低 59.3 ‰ --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0.0/10万,比2000年降低43.4 ‰ --2009年中国体检报告:(十大异常问题) 乳腺增生、脂肪肝、高血压、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骨质疏松、糖尿病、冠心病、贫血 --卫生部营养标准委报告:超重率30.6%,肥胖率12%
围产营养项目背景 --孕产期营养重要性日益被认识 随着营养学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孕产期营养的重要性逐渐深入 --目前我国的孕产妇营养现状 孕期妇女营养摄入不均衡 --产科发展的需求 营养干预、营养治疗已成为现代产科临床治疗的一部分 医院妇产科需要规范的孕产期营养管理操作模式指导 --循证医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营养,专业指导
围产营养项目总目标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围产营养服务及管理模式。 ---规范提供人性化、个性化、针对性的围产营养咨询指导服务和群体健康教育。 ---促进孕产妇营养合理及膳食平衡,制定合理孕产妇及胎儿营养规则,减少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和出生缺陷胎儿营养相关性疾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围产营养项目成立 项目领导 卫生部妇幼司妇幼处 项目支持 国际交流中心、美国雅培公司 牵头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项目领导 卫生部妇幼司妇幼处 项目支持 国际交流中心、美国雅培公司 牵头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项目示范基地 北京妇产医院围产营养门诊
项目启动 卫生部领导、医学营养专家、围产医学家、妇幼保健学家、医学流行病学家、各省代表 启动 2009年 1月16日 北京
围产营养项目管理模式 孕妇学校群体营养宣教,介绍围产营养知识,同时利用模具进行宣教,帮助使用饮食日记、营养门诊介绍等 怀孕,来医院产检,预约孕妇学校宣教 产科营养专科门诊 个体化营养评估指导 医务人员专业培训 数据收集
围产营养门诊简单流程图 孕妇至医院产检 (产科门诊预设孕妇学校群体营养宣教 及营养专科门诊 预约至孕妇学校或营养门诊 (根据孕妇要求可约至孕妇学校或直接至营养门诊) 进行围产营养群体宣教 (孕期营养宣教并介绍营养门诊个体化营养指导) 营养专科门诊 (个体化营养评估指导)
门诊建立与运作 步骤 具体内容 所需物料 完善围产营养专科门诊准备工作 确定门诊场地和人员 (门诊场地要求:15平米以上 医师资质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主治职称以上产科医师或营养医师) 营养软件 食物模具 宣传展板 围产营养专科门诊挂牌 与院内相应挂牌负责单位(如医务科)协调,实施挂牌 围产营养专科门诊试运行 开展落实围产营养专科门诊 提出反馈 门诊介绍及宣传展板 围产营养专科门诊完善 常规开展和逐步完善围产 营养门诊(逐步增加门诊数量,提高 门诊质量 ,门诊数量达到出生人数的30%)
门诊建立与运作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落实和完善 科学的围产营养宣教引导更多孕妇前往营养门诊 步骤 具体内容 所需物料 前期准备 建立组织管理架构 制定管理制度及计划 配备场地和设备 人员逐步到位 标准化的营养宣教PPT 教材 开展孕期营养 健康教育 开展孕期营养健康教育 评估健康教育效果 接受督导 经验交流 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开展 (宣教人数达到出生数的50%) 教学模具 营养日记 交换份图谱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落实和完善 科学的围产营养宣教引导更多孕妇前往营养门诊
福建省围产营养试点 采用“一对一”的模式,个体化指导,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涵 强调个体化,综合评估,兼顾孕妇的心理需求 病史采集 制定目标 膳食调查与评估 膳食改进意见 生活方式建议 交待随诊 强调适宜运动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孕产期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2009年、2010年举办三期省级师资培训班,培训人数超200人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每期培训均设置孕期营养内容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门诊量逐年增加 2011年 >5000例 近2000例 400-600例 2010年 2009年 2008年前 近6000例
项目初步成果 ----首次将营养学与围产医学相结合,全国46个医疗机构设立了围产营养门诊,建营养档案、营养指导治疗、追访妊娠结局、有针对性的宣教,制定个性化的临床营养治疗干预方案。 ---学科整合,人员培训,提升并强化了医护人员的咨询、 沟通的知识技能。 ---实施了科学的围产营养服务新模式,提升了服务质量。
部分地区医院抽样调查结果: 一般情况 26个单位 2000例个案 1118例接受门诊 882例未接受门诊 最早孕6周来诊 最晚39周来诊 一次:43% 二次:26.3% 三次: 12.4% 四次: 19.2%
职业 营养门诊与职业 无工作者为多,38.6% 专业人员次之 ,16.6%
营养门诊与文化程度 接受营养门诊 未接受营养门诊 两组文化程度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营养门诊与孕前检查 没有接受孕前检查的22.6% 接受孕前检查的人为77.4%
营养门诊与糖筛 接受营养门诊者,糖筛检查异常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
营养门诊与体重 接受围产营养指导的孕妇,到分娩时平均每周体重增加0.38kg,没有接受门诊指导的者增重为0.42kg。
营养门诊与孕期体重 接受营养门诊组,平均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4.76公斤, 而没有接受组增加15.86公斤,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营养门诊与分娩方式 接受营养门诊者自然分娩率高,未接受者剖宫产发生率高
营养门诊与分娩结局 接受门诊者在分娩孕周、住院天数、住院平均费用优于未接受者,差异有显著性
特色保健服务提升妇幼人群的健康素质 婚前保健 孕期保健 分娩保健 育龄期保健 更年期保健 生命周期健康素质 婴儿保健 青春期保健 儿童保健 老年期保健 婚前保健 青春期保健 儿童保健 幼儿保健 孕期保健 分娩保健 育龄期保健 更年期保健 生命周期健康素质 婴儿保健
问题与展望 1、围产营养作为围产医学服务中一项常规工作有待进步,完善培训、完善规范、制定科学性、实用性、适合国情的工作常规及培训内容。 2、要有一定数量的培训及临床实践指导基地,以便科学地,更广泛、有序推广此项服务。 3、培训更多有资质的围产营养专业人员,经考核发放专业服务资质证书 4、解决临床服务收费标准
问题与展望 5、制订围产营养工作指南,规范个体化营养评估,各期营养规划(营养处方、生活方式、运动)及临床随诊评估效果。 6、 围产期营养基本数据的积累及分析。 7、利用完善的围产保健网,将项目普及到各级妇幼保健机构。
二期项目的任务 (一)建立国家级围产营养门诊及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对项目单位的技术指导; (二)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修改并完善《围产营养门诊流程管理手册》、《围产营养健康教育管理手册》、培训教材和相关软件,制定临床实施指南; (三)规范围产营养门诊服务,确保一定的围产营养门诊量,并逐年递增。 (四)完善各省(区、市)围产营养服务及技术指导网络,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建立省级围产营养示范基地,负责本省(区、市)的围产营养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 (五)初步构建围产营养项目数据库,建立定期数据上报制度,逐步提高数据报送质量,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 (六)组织召开培训班、学术交流和参观活动,组织示范基地的观摩实践交流; (七)组织项目督导和评估。
Pacific Wellspring Asia- 2009 Copyright 41
推动世界的手是妈妈摇摇篮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