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單元 知識論 哲學中最大的挑戰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Advertisements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Linear Programming: Introduction and Duality
創意知覺玩具提案 2012/9/10.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時代巨輪下對聖經的挑戰 平安福音堂聯堂培靈會 2014年3月13日.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1.3 在整除性問題之應用 附加例題 3 © 文達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數學 近似值 有效數值.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He’s Been Faithful Carol Cymbala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I Know Whom I Have Believed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Definition of Trace Function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Sweet Little Jesus Boy 親愛耶穌 (1)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一 什麼是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method of thinking)的意義為研究使人思考正確的一門學科。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 Know Whom I Have Believed
Toss a Name Game.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問句 黃勇仁.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10303: How Many Trees? ★★☆☆☆ 題組:Contes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營運模式.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單元 知識論 哲學中最大的挑戰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知識論 1.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2.兩種回應笛卡兒的可能 3.萊布尼茲與理性主義 4.休謨與經驗主義 5.康德的綜合回應 6.對主體的挑戰 1.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2.兩種回應笛卡兒的可能 3.萊布尼茲與理性主義 4.休謨與經驗主義 5.康德的綜合回應 6.對主體的挑戰 這裡所談的「知識論」,基本上是以歷史性的發展為主。就時間的歷程而言,這裡所談的主要是針對中世紀以後,在現代時期所出現的歐陸理性主義與英國經驗主義(雖然並不完整)為主,然後再引用康德的觀點,強調歐陸與英國在現代哲學發展出所出現的差異,如何及康德的哲學,結合在一個完整的哲學架構中。 flikr Ségozyme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一、笛卡兒生平與其方法的意義: 1.告別舊時代 2.迎接新科學 3.以方法去證實知識

笛卡兒(1596-1650)被普遍認為是開啟現代哲學的第一位哲學 家。他出生在法國境內的一個小鎮--Touraine。 笛卡兒早年接受耶穌會的教育,終其一 生都信奉天主教。狄卡爾主要的興趣在 於數學以及物理,許多歐陸以及英國思 想家也都在這兩個領域大放異彩。 笛卡兒約二十歲出頭時,堅信能以數學 做為基礎,發展出一個全新的科學系統,這 一個宏偉的計劃,或許只是受到他那戲劇性的,曾三度出現 的夢境所影響。雖然他也未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但他對 於數學(解析幾何)以及物理(機械論)的貢獻仍然讓他成 為十七世紀科學界中的佼佼者。 笛卡兒一生中主要關心的議題有方法論、證成以及確定性。 他的第一部著作即命名為心靈指導原則(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本書中他試圖建立一個能讓問題被嚴 謹且無誤探究的流程。

在他最著名的著作--哲學的第一沉思(Meditation of First Philosophy)中,笛卡兒直接地點出一個關 於當時所有哲學與科學都會遭逢的困難挑戰(如 何獲得100%確定的知識)。這個問題不只在歐 洲被廣泛的討論,他對於傳統知識的質疑,也引 發了一連串反對的聲浪。笛卡兒也以回應的方式 擴充他的論點。在這些一來一往的討論當中,我 們也能發現更為激烈的辯論被展開來,參與的不 乏一些知名的思想家如原子論者,例如霍布斯 (Hobbes)以及伽桑狄(Gassendi) 。 雖然笛卡兒深受士林哲學的影響,但他所提出的 見解、發現的問題,以及對於絕對主觀知識的確 定性之訴求,也讓當時哲學傳統中的亞理斯多德 式的哲學無立足之地。事實上,直到今天,聰明 哲學家們,仍然在嘗試著回答這個出色的法國人 所揭露的問題:知識如何確實無誤?

1619年11月10日,當時23歲的笛卡兒,一夜間 作了三個夢,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改變了哲學 的發展。 他問,「夢裡」與「夢外」有沒有客觀的標準 可以區分它們? 他認為,原有的思考是不足以成為標準的,因 為它們缺乏基礎。 只有方法的正確運用,才能提供知識的基礎。 Flikr TheAlieness GiselaGiardino²³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二、知識論中的問題: 1.如何獲得100%的肯定 2.拒絕既定的現象 3.拒絕確定的教條 4.拒絕過去的權威 5.個人只接受依個人理性驗證為 實的真理 Flikr arimoore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三、笛氏的目的: 1.建立一個新的以及統一的理論,它將整個宇宙 透過數學來解釋。 2.獲得知識的原則是方法。 3.獲得知識的方法有思考的規則: a.拒絕偏見以期能夠獲得清晰與明確的知識。 b.分析成細部來解決問題。 c.從簡而繁,由淺而深來建構解決問題的秩序。 d.全面的確定沒有遺漏任何應當檢視的對象。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方法論: 方法是什麼?        不是證明已知的事物,           亦非系統地安排知識。        是「正確地發掘事物。」 flikr ^riza^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四、規則的目的: 1.運用理智,找出事物的方法:方法 的目的在發掘事物,找出它們,並且 確定所找出的為真。 例如,幾何學。先有公理,然後經過 推理,證明出定理。 2.懷疑的方法:除非清晰地認知,否 則不接受任何事物為真,甚至懷疑原 有已經接受事物的真實性。 這導致「知識論的轉向」。 在笛卡兒之前的哲學家,總是有一些事物是「自明的」,例如上帝的存在,人有自由的意志、我有五種感官知覺等。這些事物之真實性是不需要另外證實的,因為它們是使得其他知識成為可能的基礎。笛卡兒反對任何型態的知識是自明的,無須檢驗的。 Flikr Crimson and Sky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1.調查的方法: 這是一個找出事物並加以確定為真 的方法;這並非證明已知事物為真 的方法;也不是以系統來發展知識 的方法。 2.笛氏的目的:以一個什麼都不知 道的人為出發點,然後以其個人之 智力來發掘與確定知識。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2.懷疑的方法:追求100%的確定 性!什麼是清晰地認定(clearly recognized)! 外在世界。 個人存在。 數學計算。 不能懷疑我正在思考,這是西方個人主 義的起源。 Flikr Daniel Y. Go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2.懷疑 2.1外在世界的存在: 我怎麼知道「美國首都位於華盛 頓州」? 聽的?讀的?看的? 哪一種可以為我們提供100%的確 定性?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2.懷疑 2.2我個人的存在: 我怎麼知道,「我在這間教室中」 是確定的? 因為我看得到其他人?因為我看到 這間教室?因為我就是覺得我存在 這個教室中? 你能確定你不是在作夢?

1+1=2 7+5=12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2.3數學的存在。 2.懷疑 就連數目都有可能不是「自明的」。 會不會有妖魔,用詭計迷惑我,讓我 以為數字就是應該這麼計算的,其實 有可能不是這樣的。 天啊!這會不會太超過了? 不會啊!如果你追求100%的確定性。 1+1=2 7+5=12

小結論 十七世紀,法國偉大的數學家、哲學家、 科學家笛卡兒,透過提出如下兩個問題 的方式,改變了哲學的命運:第一個問 題是發掘我們能知道什麼?第二個問題 是我們如何確定知道這是什麼? 笛卡兒的懷疑方法將所有不能夠經由絕 對確定性所展示的信念放置於懷疑之中。 笛卡兒甚至於能夠顯示所有我們數學、 科學、宗教以及日常信念真的都不能夠 通過這種懷疑方法的檢驗。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2.懷疑的方法: 我無法確定外在世界。 我無法確定個人存在。 我無法確定數學計算。 但是,我不能懷疑這件事,有一個東西(我) 我正在思考。這個「東西」的存在,是100 %確定的。這個東西是誰創造的?是祂! 祂只創造一件東西嗎?不!祂創造全世界。 Flikr Darwin Bell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3.知識論的轉向:改變的關鍵在於發問的方 式: 存在是什麼?(形上學)亞里斯多德 我知道什麼?(知識論)笛卡兒 新哲學的誕生:知識論取代了形上學。 從問being轉為問knowing; 從問What is out there?轉為問How do you know there is anything at all?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直到我們能夠證明自然存在,我們無法 對自然的內容做任何程度的調查。這是 笛卡兒與亞里斯多德之間最大的不同。 知識論是: 1.我們能知道什麼的研究。 2.我們思考的規則。 3.我們知識的限制。 4.確定知識為真的標準=絕對的確定性。

小結論 笛卡兒的系統懷疑將如下這個哲學家長久以 來討論的問題放入核心的地位:我們如何學 習事物的本質?是透過我們的感官,還是透 過我們的理性?哲學家當中,那些認為感官 是知識來源的,被稱為經驗主義者。其他那 些哲學家,認為知識的來源是理性的,被稱 為理性主義者。在十七、八世紀的哲學發展 中,我們看到許多介於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 者之間的辯論,在這些辯論中,物理學、數 學、神學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Skepticism is… 壹、笛卡兒的懷疑方法 知識論的懷疑論: 一種原則,認為沒有任何適當的證實可 以賦予在我們對外在世界所抱持的信念 (我有一個身體、太陽明天會昇起、火 導致熱等信念)。懷疑論的目的並不在 於勸阻我們相信,而在於將注意集中於 我們的信念與證實之間的關係。 Skepticism is…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對笛卡兒懷疑論的兩種回應) 笛卡兒的問題: 1.獨我論:只知道自己存在 2.主體論:從事物本質轉向主體本身 結果是: 1.依靠感官來判定知識的確定性 “All things which I perceive very clearly and very distinctly are true.” 2.依靠理性來判斷知識的來源 “Its perception (the perception of a piece of wax) is neither an act of vision, nor of touch, nor of imagination, but only an intuition of the mind.”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笛卡兒的影響:理性主義VS.經驗 主義 這是兩種對笛卡兒的回應 笛卡兒說:cogito ergo sum(我思 故我在)每次我說出這一個命題的 時候,我必然存在。 這種說法導致「獨我論」 (Solipsism),因為這個世界,因 為我正在思考,所以存在。 這是不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呢? Flikr mutbka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獨我論: 字面上來講,我是宇宙中唯一的人。普 遍言之,獨我論是一種極端形式的知識 懷疑論,它除了我的心靈外,拒絕承認 任何其他事物的存在。有些哲學家甚至 說,只有現在我可以確定我的心靈,因 為我的記憶都有可能出錯。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這種說法也導致另外一個結果:知識是 心靈狀態在主體認知下所展現的結果, 而非針對知識客體所作的調查結果。 我們簡稱這兩種情況為: 1.獨我論(Solipsism) 2.主體論(Subjectivism)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這兩種態度呈現知識的兩種可能性: 1.感官知覺體查知識 2.理性概念思考知識 前者可以稱為經驗論的源頭,後者可 以稱為理性論的源頭 但是,依然有兩個與知識相關的問題: 1.知識的標準 2.知識的來源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1.知識的標準:清晰與 明瞭(clearness and distinctness) 笛卡兒本人只說這兩個 標準是適當的,但保證 卻來自善心的上帝。其 實,笛卡兒本人似乎都 無法提供一個明確的答 案,因為在懷疑的方法 下,認為上帝是有善心 的,只是像笛卡兒這種 信徒的想法。 Flikr jimmedia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2.知識的來源:笛卡兒選擇的是理 性,因為他要的是一個如同科學一 般的普遍系統。它推衍自邏輯與數 學的前提,並由嚴密的演繹所證明。 這是為什麼他採用『思想實驗』, 因為『思』並不作為證據,而作為 發掘不同理念之間的邏輯與概念關 連。 理性:客觀與普遍性下的結果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笛卡兒在西洋哲學中的影響: 1.發展出獨我論與主體論的可能。 2.知識可能性:感官知覺、理性概念 3.知識要求:知識的標準、知識的來 源 4.學派的分類:歐陸的理性主義、英 國的經驗主義 結果:哲學傳統的二分發展

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我們卻必需承認,改變後仍存在著同樣的蜜蠟。感官帶來的性質都消失或改變了,但蜜蠟仍在。 蜜蠟的思想實驗: 設想一塊蜜蠟,它有甜味、花香,是硬的、冷的、容易拿著,用 手指敲會發出聲響。 但接近火時,它的味道、氣味、顏色、形狀、大小都消失或改變 了,它變成發熱的液體,難以抓住,敲它也沒聲響了。 我們卻必需承認,改變後仍存在著同樣的蜜蠟。感官帶來的性質都消失或改變了,但蜜蠟仍在。 It is my mind alone which perceives it. 因此,our knowledge comes from understanding or reason or the mind, rather than through the senses. 這是笛卡兒的「理性主義」答案!

參、萊布尼茲與理性論: 笛卡兒留下的『清晰與明瞭』標準 問題,被萊布尼茲以邏輯有效性取 代。 邏輯的規則有三: 1.同一律 2.矛盾律 3.排中律

參、萊布尼茲與理性論: 邏輯定律(principle of logical reasoning)只告訴我 們推論的有效性(例如物理學中的推論),但是 它們並不為我們檢定事實(例如關於歷史的事 實)。事實的檢定需要的是充足理由(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s)的構成。 有兩種真理:理性的與事實的。理性真理是必須 的,而絕對為真;事實真理是偶然的,而有可能 出錯。 上帝是保證事實真理的唯一假設。 祂是一切的答案嗎?

肆、休謨與經驗主義 英國經驗主義(論)主要代表人物有 二,一是洛克;二是休謨 洛克:如果知識會有意義,那它必然 與我們心靈中的概念(idea)相對應, 否則我們只是在說一些東西,卻無法 確定這些東西是什麼。 David hume John locke

小結論 像德國人萊布尼茲一般,笛卡兒也是理 性主義者,但是另外有一群同樣具有原 創性的英國哲學家,他們是經驗主義者, 其中包含洛克、柏克萊和休姆。這些經 驗主義者,表面反對笛卡兒的論證,其 實是把他的論證(懷疑論)向前推了一 步,因為他們將上帝存在的證明、物理 的基本命題,甚至於數學的推理都帶入 懷疑之中。

肆、休謨與經驗論 Tabula Rasa(白板): 字面意義即為白板。洛 克用這個概念來解釋心 靈初始是空無一物的, 並由經驗如同在黏土或 腊上雕刻一般,寫下各 式內容。洛克主要的目 的在於反對那種認為心 靈在接收經驗之前已經 具有理念(就好像電腦 中的硬體連接部分)。 Flikr blmurch

肆、休謨與經驗論 洛克: 1.反對笛卡兒,不贊成理性是知識唯 一的來源。 2.知識反映了我們心靈中的概念,但 心靈中的概念來自經驗的累積。 3.心靈在接收經驗的訊息之前,是空 無一切的(白板)。 問題:上帝存在嗎?祂也是經驗的嗎?

休謨:承襲洛克,以感官為主要知識來源 簡單理念來自簡單印象; 簡單印象對應簡單理念; 簡單理念表徵簡單印象。 感官知覺 外在 簡單成複雜 (弱) 印象 (強烈感覺) (強) 心靈 理念 (弱勢感覺)(思考) 簡單理念來自簡單印象; 簡單印象對應簡單理念; 簡單理念表徵簡單印象。

肆、休謨與經驗論 1.白紙理論:如同洛克一般,認為心靈 在察覺外在世界以前,是空無一物的。 2.理念的拷貝理論:感覺印象可以在心 靈之中『拷貝』成為理念。 3.心靈的原子理論: 凡在心靈中的理念,只要存在內容不同 者,必然是可以區分的。凡是可以區分 者,在思想中就可以歸屬於分離的理念。

肆、休謨與經驗論 心靈的分割能力(把馬跟人分 割再組合成人頭馬)。 這原子論造成休謨最為激烈的 懷疑論: 所有在心靈中所塑造出來的理 念,都是透過心靈的「拷貝」 與「分離」原則而創造出來的。 例如,力量、因果、自由、上 帝等等 這句話,”Whatever begins to exist, must have a cause of existence.”,都是可以懷疑的, 因為存在的來源是心靈的能力, 而不是任何外在的理由。

肆、休謨與經驗論 雖然休謨無法為我們平日的信念找到任何令 人滿意的證實,但他也相信,我們自然構造 之中就包含了這種信念。 休謨說:「因為理性無法卻除掉這些思想上 的烏雲,所以自然就足夠做到這個目標,並 透過放鬆心靈的力量,或是輕鬆對待這個事 實,讓我們的感官知覺,忘卻這些思想怪獸 的方式,使我們從這個哲學憂鬱與幻覺中治 癒。」 這是一個無奈的答案!

小結論 最激進的經驗主義者是休謨,他1739~1740 年所出版的《人性論》甚至於將自我的統一 性均放在被懷疑的對象當中。 在十八世紀的中葉,經驗主義者與理性主義 者在哲學的討論上打成平手。在這個關鍵點 上,自從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得以來最重要的 哲學家康德出現了。他嘗試去解決他們之間 的衝突,而且要讓哲學家從這個一籌莫展的 狀況中脫困。康德在1781年所出版的《純粹 理性的批判》透過我們對於知識、意識、自 我以及我們認知能力與事物本質之間的關係 的理解,改變了哲學的發展方向。

伍、康德的綜合 康德:如何迴拒懷疑論與唯我論(從思 考轉到意識,回到”I think”) 康德認為: 1.作為知識主體的心靈是意識的,但是意識 中知識對象並不是意識的。如何將意識中 的內容與外在事物的內容作成因果相連的 內容,那就可以迴拒懷疑論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心靈中的事物與外 在世界之間有因果關係,而不是純粹胡思 亂想的結果。

伍、康德對於理性論與經驗論的綜合 2.將『我思考』的內容直接還原為『我意識』 的內容。(意識中所呈現的內容,與思考的 對象不同;思考的對象會有所改變,但意識 之中所呈現的內容是一整體性的) 3.意識的整體性:康德發明的字眼,用來形 容心靈中所有的思想與感覺均糾纏在一個被 稱之為意識的整體之中。康德宣稱,這個事 實等於個人意識整體,等於只能被一個假設 的聚合心靈的能力或綜合思想與感覺的能力 來解釋。

伍、康德對於理性論與經驗論的綜合 4.思想與感覺不能成為我經驗中的既定事實。 個人思想與印象可能只是意識之中的粗糙事 實,但是它們的整體性則必須依靠心靈之中 的整合能力。這整合能力被稱為『範疇』 (形上學、數學、物理學中的關鍵概念), 而它們就是將思想與印象綜合在一起的規則。 5.範疇規則是天生的,是不容改變的。這是 對懷疑論者的迴拒嗎?範疇中包含:實體、 因果、整體、多元、可能性、必須性、實在

伍、康德對於理性論與經驗論的綜合 結論一:我並非全然主觀 地擁有意識,我也綜合思 想與感覺,而這個綜合使 得客觀判斷成為可能。 結論二:我的知識必然僅 是這個世界中『對我』所 呈現出來的表徵知識。 (主體的限制) 台灣大學 苑舉正

小結論 使用柏拉圖對於實在與表象之間 的區分,康德論證說,事實上我 們對於實在並不具有任何知識, 而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事物對我們 所呈現出來的表象。心靈為了我 們提供認識表象所需要的形式, 因為康德說了他一生中可能最有 名的一段話:「心靈本身就是對 於自然的立法人」。 Flikr doctor paradox

陸、主體的挑戰:理性、普遍、客觀 如果誠如康德所說的那樣,知識只是這 個世界『對我』所呈現出來的表徵,如 此一來: 1.理性作為共同思考的來源,它是純 粹的嗎?還是有特定背景的人呢? 2.普遍性的荒謬意義。 3.客觀性都是假的。

陸、主體的挑戰 三大挑戰: 1.所有的人都是具體的人。 2.我的經驗與成長背景決定了我 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3.我的所有一切(無論是理性或 非理性的)決定了我之外,也超 越了所有對於理性與客觀性的可 能論述。

陸、主體的挑戰 心靈與身體的問題:心身問 題是為解釋身體與心靈之間 關係的議題。它包含了三方 面的議題: 1.身心之間如何互動? 2.心靈如何取得有關身體 的知識,或心靈自己只能 取得有關心靈的知識? 3.就我的心靈與我的身體 而言,它們之間的關係為 何?

陸、主體的挑戰 另外在二十世紀的發展之中,出現了另外一 種問題:即有關其他人心靈的問題:我如何 能夠知道其他人心靈存在與內容?那麼有其 他人嗎?我的心靈在這個僅有身體的世界中, 是存在的嗎? 笛卡兒的身心二元論: 1.物質與數學化的關係(大小、體積、濃度、 速度)。 2.物體與心靈屬於兩種不同物質。 3.物體可以被理解,但心靈屬於不可接觸的 內容。

陸、主體的挑戰 知識論的新方向: 1.基礎論轉向融貫論: 融貫論可以細分為: 整體論(holism)。 可錯論(fallibilism)。 相互一致與互相依賴 (mutually consistent or interdependent)。

陸、主體的挑戰 2.講求實際工作的美國實用主義: 認知科學(綜合人工智慧、心理學、哲學、 語言學)的問題: 思考=資訊處理嗎? action-guiding instrumental satisfactory acceptance 認知科學(綜合人工智慧、心理學、哲學、 語言學)的問題: 思考=資訊處理嗎? 我們可以完全模擬思考嗎? 我們可以讓機器去理解、推理嗎?

小結論 晚近知識論的發展,質疑我們如同經驗 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那般追求知識的基 礎,融貫論者採取了一個不同的途徑。 哲學家也開始轉向新的研究領域,例如 認知科學,以求能夠在理解心靈運作的 過程中獲得一些洞見。

讓我們想一想,回答這些問題: 今天,我們都知道天文學家研究天上的星球;物理 學家研究比原子還小的粒子;心理學家研究健康人 格的本質;神經生理學家研究神經學與生理學之間 有關人格的討論;那哲學家要研究什麼呢?哲學是 不是一個歷經幾千年發展後的活動,而使自己反而 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行業呢? 第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能夠自食其力成為哲學家就是 十八世紀的康德。在那段歲月中,任何一個哲學家 好像都需要擔任大學教授才能夠養活自己。如果一 個哲學家只能透過教哲學賺取生活費用,這件事情 是否會讓你覺得很奇怪呢?如果蘇格拉底是正確的, 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教導其他人智慧,那麼哲學 家應該教別人什麼呢?

讓我們想一想,回答這些問題: 十七、八世紀的哲學家都認為,透過人性的 研究能夠發現有關自然知識的限制與基礎。 果真如此的話,那他們將如何針對於外太空 不具有人的形狀,也沒有人性,但擁有知識 的理性生物如何回應呢? 當你上法文課、物理課或企業管理課的時候, 你很清楚知道你企圖得到什麼,那上哲學課 的時候你企圖得到什麼呢?你又怎麼能夠說 你在修完哲學課之後,得到了你原先希望得 到的東西呢?你在哲學課修習完後所得到的 成績,是一個你得到什麼東西的指標嗎?如 果是,為什麼?如果不是,為什麼?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ree_of_Knowledge.jpg Flickr Ségozyme http://www.flickr.com/photos/87765855@N00/3105128025/ 2009/12/30 visited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5%BDen%C3%AD%C5%A1ek.portreto.de.Descartes.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ouraine.png Flickr TheAlieness GiselaGiardino²³ http://www.flickr.com/photos/gi/2953550/ Flickr arimoore http://www.flickr.com/photos/arimoore/195456356/

作品 授權條件 作品/來源 Flickr ^riza^ 2009/12/30 visitedhttp://www.flickr.com/photos/rnugraha/110748880/ Flickr Crimson and Sky http://www.flickr.com/photos/sky1976j/3810225689/ 2009/12/30 visited Flickr Daniel Y. Go http://www.flickr.com/photos/danielygo/1961982664/ 維基共享資源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p_of_USA_WA.svg Flickr Darwin Bell http://www.flickr.com/photos/darwinbell/2454183356/ Flickr mutbka http://www.flickr.com/photos/74813207@N00/1122805143 Flickr jimmedia http://www.flickr.com/photos/jimmediaart/1202915538/

作品 授權條件 作品/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eeswax.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ocke-John-LOC.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ume.jpg Flickr blmurch http://www.flickr.com/photos/blmurch/184958275/ 2009/12/30 visited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agittarius.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ant5.jpg Flickr doctor paradox http://www.flickr.com/photos/barb/2786137070/

作品 版權聲明 作品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imp_Brain_in_a_jar.jpg 台灣大學 苑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