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Lou,Fang. School of Economics,SHUFE 第 23 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 微观与宏观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 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目 标是解释同时影响许多家庭、企业和市场的 经济变化。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经济学概论 第八讲 国民收入决定 开始.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Teacher:张家茂 Department:商学院 Tel: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上海杉达学院.
第 6 篇 如何衡量和分析宏观经济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陈宪 韩太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国民收入核算中 几个主要指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指标 ..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关于汇率计算.
宏观经济学 教材 《宏观经济学》 何伟军 曾宇平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第八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宏观经济学 陆东辉.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走势分析.
Measuring the Cost of Living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 赤字的经济效应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财务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1、基本指标计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行业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1)单项指标得分= 本档基础分 调整分 +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功效 系数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调整分=
第一篇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 从这一篇起,我们开始运用经济模型来描述和研究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本篇讨论的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古典学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古典学派的理论散见于20世纪早期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庇古及其他人的著作。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市场机制是达到市场均衡的惟一手段:即价格机制的作用能使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一致,工资的可伸缩性能保证劳动力市场出清;利率的灵活变动能调节资本市场上储蓄与投资的平衡等,这被归结为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此外
第二章 宏观经济总量及其测度.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 第一节 GDP和GNP.
第十二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10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主要产出指标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国民帐户体系 核算范围、内容、方法、指标不同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 2 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 国民收入核算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国民经济核算》 作者:张裕民.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第二节 就业、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三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 第四节 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授课对象:经贸英语系2002级 任课教师: 齐俊妍 天津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國中公民 國民所得的概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6.4 你有信心吗?.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The Behavioral Insight Team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和基本原理;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化工品种做多思路依旧 新湖期货化工团队 发言人 刘丹 Effective Presentation Structure.
第三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第四节 本章评析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测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的最重要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等。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及贸易赤字的变动、利率等。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是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于1936年出版后才正式形成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认为,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所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整个社会所提供的商品价值时,它会导致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相反的情况下,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政府要采取一定的经济政策来减少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可见,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称价格理论,则宏观经济学由于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微观经济循环图

微观经济学 一方的支出就是另一方的收入 微观经济涉及的经济活动主体: 企业、居民; ——两部门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 价格理论 价格的决定:在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均衡价格 一方的支出就是另一方的收入

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厂商 政府 外国 家庭 要素市场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活动涉及三大市场: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 宏观经济活动涉及四大部门: 家庭,企业,政府,外国 宏观经济活动涉及的变量: 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收入与总支出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含义 GDP的衡量 名义GDP与实际GDP 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思考:煤炭是最终产品吗?

对GDP定义的理解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A.食品厂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GDP指一定时期内新 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 终产品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 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 ,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而很多活动计入了却对社 会无益。 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 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 第三,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 GDP反映产量增长速度,但高增长有时也伴随着高浪费、高消 耗;丧失了经济增长的后劲。 参考文献:GDP的作用与局限

长期以来,由于GDP就是衡量地方政绩和发展水平的权威杠杆,人们对GDP已经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惯性思维——只能攀升,不能降低,降低就意味着发展减缓,经济落后。这种量化考核在强化了“发展之上“经济原则的同时,也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GDP崇拜”,一切向总量看齐,只要总量,而忽略了经济质量,于是就出现了屡见不鲜的“黑色经济”“污染经济”“高耗能经济”等,人们收获了产值,却将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保障给淡忘了。其结果是,收入是提高了,但缺乏幸福感;社会发展了,矛盾冲突却不断增多。

修正:绿色GDP 理论参考: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 。 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 障碍。 理论参考: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二、GDP的衡量 增值法 收入法 支出法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增值法 增值法是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增值法 增值法是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价值。 厂商 增加值 售价 农场 10 面粉厂 20 面包厂 15 35 食品店 5 40 总增值 价值增值法: 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值,即计算销售产品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GDP作为流量,仅度量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产值。 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价值。

例如:假设一家麦当劳店以0. 5美元的价格从一个牧场主手里购买了1/4磅的牛肉,然后以1 例如:假设一家麦当劳店以0.5美元的价格从一个牧场主手里购买了1/4磅的牛肉,然后以1.5美元的价格卖出一个汉堡包。在这个例子中,麦当劳店的增值是多少? 麦当劳店的增值是:1.5-0.5=1(美元)

增值法: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理解“价值增值” GDP=总产出 产出=新增价值 新增价值=收入 总产出=总收入 从小麦到面包被出售增加40元价值,这40元产出包括: $20-工资 $5 -利息 $10-租金 $5 -利润 总计$40 即产出=要素收入 GDP=总产出 产出=新增价值 新增价值=收入 总产出=总收入

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 因为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 假如社会某年生产了1万亿元的最终产品,只卖掉0.8亿元,总产出又怎么等于总支出呢? 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这没有卖掉的0.2亿元产品仍被看做是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投资支出,称为存货投资,即企业自己买了自己的产品。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 收入法是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 收入法是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例如: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严格来讲,以收入法核算GDP还应包括: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两类税收 间接税: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 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 增值税:主要针对货物,13/17%税率 营业税:主要针对劳务,3-15%税率 关税等:针对进出口。 直接税: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 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 + 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 支出法是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 支出法是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C+I+G+(X-M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 家庭部门 企业部门 政府部门 国际部门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 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 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 的结果。 重置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 净投资 存货投资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思考:存货投资可能为负数吗?

说明 购买公司的股票或开立支票帐户等被经济学家成为“金融投资”。如果从保险柜里取出1000元存入银行或购买政府债券,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并没有投资发生,只是将一种金融资产形式转为另一种金融资产形式。因此,只有当有形的资本品发生时,经济学家才认为形成投资。

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 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 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 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 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 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这一概念。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这一概念。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额(X)是指本国向国际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进口额(M)是指从国际部门输入到本国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因此,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NX= X-M 当NX>0时,一国经济存在贸易盈余或贸易顺差; 当NX=0时,一国经济达到贸易平衡;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NX= X-M 当NX>0时,一国经济存在贸易盈余或贸易顺差; 当NX=0时,一国经济达到贸易平衡; 当NX<0时,一国经济存在贸易赤字或贸易逆差。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 GDP=C+I+G+NX

2005年美国GDP和总支出的构成

开放经济-四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国际 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 封闭经济 二部门经济:家庭、企业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剔除了价格影响因素,能够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是一个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将一国某一年的实际GDP除以该国人口数,可得到该国该年的人均GDP。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将一国某一年的实际GDP除以该国人口数,可得到该国该年的人均GDP。 人均实际GDP既可以被用来纵向比较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又可以用来横向比较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差异。 思考: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在全世界的排名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成员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NP的核算遵循国民原则,即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中。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GNP和GDP的关系可表示为: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额-国外公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额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 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 NNP=GNP-折旧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NI) 是指一国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 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国民收入这一指标衡量经济中的所有人赚到了多少钱。 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贴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个人收入(PI) 是指个人得到的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个人收入(PI) 是指个人得到的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 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通货膨胀的含义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 一个经济体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数量众多,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也千差万别,如何从总体上描述经济体重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走向和趋势?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价格水平:是经济中特定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总体水平,它是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所能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的指标。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价格指数是同一组产品和服务在某一年的费用额同它 在某一设定的基准年度(基年)的费用额的比率。 基年的指数通常定为100,如果以后该组产品和服务 的价格上涨,则指数相应地上升。 常用的价格指数有两个:GDP平减指数和消费价格指 数。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GDP平减指数公式: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对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的消费性产品与服务所支付平均价格的度量指标。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对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的消费性产品与服务所支付平均价格的度量指标。 CPI在某一时期被定义为100,这一时期称为基期。 编制CPI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选定CPI“篮子”产品; 进行月度价格调查; 计算CPI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对于步骤③,又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得出在基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成本;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对于步骤③,又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得出在基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成本; 第二步,得出在现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成本; 第三步,计算基期和限期的CPI。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计算CPI的公式:

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构成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区别: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区别: 首先,GDP平减指数衡量所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并不反映在CPI上。 其次,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CPI则包括在国外生产,但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因此,日本制造并在美国销售的丰田汽车的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CPI,但并不影响美国GDP平减指数。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 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式中,πt表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表示t时期的价格水平, Pt-1表示(t-1)时期的价格水平。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部分国家1960-2005年年均通货膨胀率(%)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劳动力的构成 失业的简单分类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一、劳动力的构成 就业者 劳动力 失业者 劳动年龄人口 非劳动力。 总人口 非劳动年龄人口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就业者VS失业者VS非劳动力 就业者 只要被调查者在调查前一周内符合一下任意一种情况,就认为该被调查者属于就业人口: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就业者VS失业者VS非劳动力 就业者 只要被调查者在调查前一周内符合一下任意一种情况,就认为该被调查者属于就业人口: 至少有偿劳动1小时,或者为其家族企业无偿劳动多于15小时; 虽然不工作,但只是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或企业。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失业者 在调查前一周内,被调查者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在调查前四周曾经努力寻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新获得曾经被解雇的工作岗位。 非劳动力 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劳动年龄人口既不属于就业,也不属于失业。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失业率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的一个指示器。失 业率过高,意味着该国将有许多人不能养活自 己,并且许多劳动者不能为国家的产出作贡献。 失业率指标还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雇用劳动者时 面临的困难程度。这一程度被称为劳动力市场 紧张程度。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部分国家1960-2005年年均失业率(%)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二、失业的简单分类 按照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 产生原因:在一个经济体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失业人员和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的信息在相互搜寻过程中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摩擦性失业在一个经济体中总是存在的。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所带来的失业。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产生: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所带来的失业。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产生: 一是在某一特定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即职业不平衡。 二是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即地区不平衡。 结构性失业在一个经济体中总是存在的。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事业。 通常,季节性失业在冬季时增加,而在春夏时期减少。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事业。 通常,季节性失业在冬季时增加,而在春夏时期减少。 季节性失业在一个经济体中总是存在的。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经济扩张而下降的波动性失业。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经济扩张而下降的波动性失业。 当一个经济体中的总需求下降,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周期性失业就出现了。 周期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失业类型。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当一个经济体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和季节性的,则该经济体达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 潜在GDP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GDP。反映的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实际GDP水平。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四节 本章评析 对GDP指标的评析 对价格水平指标的评析 对失业指标的评析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