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古印度 参考书目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二节 雅利安人的奴隶制城邦 第三节 孔雀帝国 第四节 上古印度文化 作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试 卷 讲 评.
第四章 古代印度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时代 “古印度” “天竺”或“身毒”.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佛教.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本作品仅供教师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盈利,任何问题和建议,请致:
古代印度 ——四大文明古国之三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中国的工业.
第四章 古代东方史 第一节 古代埃及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三节 古代波斯 第四节 地中海东岸的古代文明 第五节 古代印度.
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两晋与南朝.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植物和我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担任主体的东西有很多,如:电扇、桌子、笔、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第十七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和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什么产生在大河流域;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古代印度.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宝洁的品牌战略.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Chapter 3: Ancient Indian Law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两河流域.
Harvard ManageMentor®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多元文化概論.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淘气的猴子.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防蚊灭蚊.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3.4 角的比较.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上古印度 参考书目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二节 雅利安人的奴隶制城邦 第三节 孔雀帝国 第四节 上古印度文化 作业

1、(印度)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 参考书目: 1、(印度)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 2、(印度)R.C.马宗达 H.C.赖乔杜里 卡利金达尔·达塔: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 3、培伦:印度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返回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二、哈拉帕文化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领土。次大陆北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印度河有五条支流汇入,因此印度河流域又叫五河流域,恒河流域由于水量充足,丛林密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几乎不靠人工灌溉,就可栽培各种吸水作物。总之,这片平原是次大陆的中心区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平原南有温德亚山脉,它把次大陆分成两半,南部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环绕的印度半岛,中间为气候干燥的德干高原,半岛沿海平原地区气候良好,适宜农耕,但海岸线平直,没有天然良港,几乎与外界隔绝,这就形成印度文化的独立性和闭塞性,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古代印度地形图

古代各国文献最早提到印度的是波斯大流士的贝希斯敦铭文,最早记载次大陆历史的史家是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在《历史》中开始把印度河以东广大地域称为印度。在我国,《史记》称为身毒,《汉书》则称为天竺,唐代玄奘始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改译为印度。但次大陆历史上的各个国家或部落,无论统一的大国还是分裂的小国,没有一个自称为印度的,今“印度共和国”沿袭了这一名称,而其印地语国名则称为婆罗多(取名于古代婆罗多族)。

次大陆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就已有居民,只是其人种现在还不能确断,据一般说法,他们有矮黑人和原始澳语人。从公元前三千年代起,达罗毗荼人在次大陆占居重要地位,关于他们的人种和来源问题也还未解决,有人认为他们是土著,也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来自西亚,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是他们创造的。公元前两千年代中叶以后,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公元前一千年后,则有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等外族相继侵入,所以次大陆的居民自古以来就很复杂。 返回

二、哈拉帕文化 1922年,考古学者在印度信德地区的摩亨佐•达罗的佛塔废墟底下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同年,在旁遮普的哈拉帕也发现了古城遗址。此后,相继发现了许多这样的古城遗址,考古学者把这些文化遗址统称为哈拉帕文化。它存在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750年,这使印度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文化纯粹属于城市青铜文化,城市周围有城墙,城里有街道,基本上都是东西、南北走向的,街道最宽达十米,最窄为三米,街道的建筑物在转弯处为圆形。建筑物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宫殿式,一部分为普通房屋。前者设施齐全,有大浴池,周围有专门用途的房间。居民区也有好坏房屋之分,高大房子设施比一般居民的房子完善,大多数住房只有一两间,没有窗户。印度人的城市建筑大部分用红砖,有下水道。这些情况说明哈拉帕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

哈拉帕文化虽然有石制工具,但青铜工具、武器已大量出现,其中有斧、镰、锯、鱼钩等家庭用具和匕首、矛头、箭镞等武器,这表明当时的印度居民已掌握了较高的青铜冶炼技术。当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农业工具主要是青铜镐、木犁,已用牛耕种,品种有水牛、牦牛。他们种植棉花(世界上最早的植棉区)、大麦、小麦、水稻、蔬菜。手工业方面,制陶和纺织业比较发达,陶器制造用陶轮,并饰以几何花纹、图案。商业贸易也以开始,与外界有贸易往来。在发掘出的印章、雕像上有非常奇特的符号,专家们认为这是最古老的印度文字,它们一共有500多个,至今尚未释读。

第二节 雅利安人的奴隶制城邦 一、吠陀时代 二、列国时代

一、吠陀时代 “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雅利安人的圣书,共有四部,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一部,它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年—900年)。其余三部《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编纂较晚,合称“后期吠陀”,他们和“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吠陀的解释书)所反映的时代,史称“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年—600年)。

1、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 从公元前二千年代后期起,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部落一批批从西北方侵入次大陆,并持续了几个世纪,他们与原来的土著居民展开激烈争夺,占据了土著居民所居住的土地。他们活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印度河上、中游与恒河上游一带,雅利安人是入侵者的自称,意为“高贵”,他们把一切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敌人)。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仍然存在氏族、部落组织,不过已处于解体过程。氏族、部落组织有种种会议,其中最古老的一种叫“毗达多”,由全体部落成员参加,包括妇女,它负责部落的产品分配,主管军事和宗教祭祀,选举祭司,这个会议在早期吠陀时代很盛行,后期吠陀时代则大大衰落。此外还有“萨巴”和“萨米提”两种会议,前者是长老议事会,后者是民众大会,它们同军事首领罗阇一同构成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三种权力要素,萨巴与萨米提虽然兴起较晚,但在后期吠陀时代仍起作用。

早期吠陀时代后期,一方面出现了父权制大家庭,一方面也萌生者私有制,牲畜、土地等已归大家庭所有和耕种。随着私有制的发生,氏族部落内部出现了贫富差别,奴隶制也开始发生,战俘越来越多地成为奴隶,还有因赌博或负债而沦为奴隶的,奴隶被用来从事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劳动。但总的来说,当时社会主要劳动生产者仍是氏族、部落的自由成员。

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由西向东、南方面扩张,到达恒河下游和纳巴达河流域,这一时期,铁器广泛使用,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所发展,农业居主导地位,耕地用重犁,农田使用粪肥。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导致社会进一步分化。从前氏族血统联系还很强大的“村”变成了以地域联系为主的农村公社。在农村公社中,牧场仍为公用,但耕地归各个家庭所有。氏族部落首领则侵占大量肥沃土地和公有财产,他们还经常发动战争掠夺财富和奴隶,这种情形加速了奴隶制和国家的形成过程。

2、种姓制度的形成 雅利安人氏族社会的瓦解,早期吠陀时代末,雅利安人内部也产生了不同有等级,种姓制度开始萌芽。后期吠陀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制的成长,社会分化的加剧,种姓制度逐渐成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整个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基本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他们不仅垄断了宗教。文化方面的权力,而且其中一些人也参与掌握政权。如有的充任国王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行政,甚至随军出征,影响军事行动。他们实际上是国王在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顾问。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种姓,这是由从前的王族发展而来的军事行政贵族集团,刹帝利的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刹帝利种姓。

第三等级是吠舍种姓,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主要是从事农、牧、商等职业的平民大众,也有人从事高利贷活动,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必须以布施(捐赠)和纳税的方式供养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种姓,他们原为被征服居民,这时也有雅利安人和其它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人。首陀罗与以上三个种姓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上三个种姓是有公社成员身份的人,而首陀罗不是,因此首陀罗在政治、法律、宗教上失去了受保护的权利,他们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许多人沦为奴隶。

在种姓制度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通婚姻,后来由于人中增加,规定种姓之间可通婚,但只准顺婚。反之,逆婚所生子女叫贱民,排斥在四个种姓之外,地位比首陀罗还低。总之,种姓制度在国家形成过程中起了保护氏族贵族奴隶主特权地位的作用。

3、国家的产生 公元前一千年代初期,随着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发生和发展,军事民主制的部落组织,开始被国家所代替,原先的部落已经有了固定地区和城市,其首都就在城市里,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从印度河上游到恒河中游遍布许多小国,(如犍陀罗、马德拉、居楼等)关于这些国家的具体形成过程,现在没有历史资料,只在后期吠陀和梵书里多少能反映出国家形成时期的一些情况。

4、婆罗门教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自然崇拜,人们信奉各种各样的神,当时虽有僧侣但没有形成真正固定不变的僧侣等级。后期吠陀时代,伴随雅利安人向奴隶社会转变和国家的形成,专门的僧侣等级和婆罗门教也形成了。

婆罗门教保留和利用了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但神的性质有了改变,如天神成了天上的司法神,战神成了国王和贵族的保护神,而且产生了宇宙的创造者,最高主宰的大神――大梵天。婆罗门教认为只有梵天是真实存在的而世上一切皆为虚幻,它宣扬“业力轮回”理论(人死后必有轮回,为善者来世善报,为恶者来世恶报),为了让人们有行动的规范就制订了达摩(法),宣称各个等级只有按达摩行动才能得到善报。婆罗门教终成为维护奴隶制度,种姓制度和氏族贵族特权利益的宗教。 返回

二、列国时代 公元前六至四世纪是次大陆的列国时代,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初,次大陆北部有十六大国,到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列国为摩揭陀所统一。又因为佛教产生于同时,故史学上亦称为“早期佛教时代”。

1、城邦的发展和摩揭陀的称霸 公元前517年,次大陆西北部被波斯帝国占领,当地居民被外族统治,次大陆历史发展重心转移到了恒河流域,十六大国主要分布在这里。

十六国中,跋衹和末罗两国是贵族共和国,其余都是王国。十六国之外,还有许多共和国。当时的共和国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由单一的部落组成的,另一类由较复杂的部落联盟组成,共和国没有一个世袭的王,有的有一个称为“罗阇”的首领,长老会议和公民会议在政治生活中起很大作用,在较大王国里,一方面王权在加强,一方面人民的反抗也很激烈,表现出专制王权正在形成中的情景,同时,列国之间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在战争中出现了伽尸居萨罗、摩揭陀等强国。

后来,摩揭陀最为强大,逐渐成为统一次大陆的大帝国。摩揭陀在频毗沙罗(公元前544-493年)统治时,采取远交近攻策略,扩大领土,建都王舍城。其子阿阇世(公元前493-462年)时继续扩张,开始在列国中称霸,在此后的四个国王时期(公元前462-430年),迁都华氏城。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对摩揭陀的发展意义重大。据传说,阿阇世和这四个国王都是杀父自立的,而且很暴虐。

公元前430年国王被市民发动起义赶走后,大臣希苏那伽登上王位,摩揭陀国势更盛。公元前364年,出身下层的摩诃帕德摩,难陀杀掉希苏那伽的继承者,从此开始了难陀王朝的统治。在难陀王朝时,摩揭陀逐渐统一了次大陆北部。这为后来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摩揭陀的统一

2、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起 列国时代,铁器已普遍应用,农业生产水平和产量都大大提高,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分工,佛经中提到的手工业匠人就有十八种之多。内地和海外商业也发展起来,当时作为交易的商品有:纺织品、粮食、香料、香水、金银珠宝制品、手工业品及各种副食品,商业的发展促使金属货币广泛流通起来,当时已有金、银、铜各种货币。

工商业的发展又促使城市经济兴旺发达起来,在次大陆北部,尤其在恒河中、下游,兴起了一些大城市,据佛经记载,当时有著名的八大城市,如摩揭陀的王舍城、居萨罗的舍卫城、拔祇的吠舍厘城、迦尸的波罗奈城等。这些城市,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早期佛教 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66-486年),他生于释迦国,后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隐修者)或佛陀,传说他是伽毗罗卫城净饭王的太子,他29岁出家,修行7年,传教40多年,他死后,佛教继续传播,终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最根本的教义是所谓四谛(四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宣扬所谓八苦,即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集谛”说明产生苦的原因在于有欲爱(渴望),包括对欢乐之欲爱、长生之欲爱、权力之欲爱。此外,有欲爱便有行动,有行动便造了业,造了业便造了经后的因,于是因果不断,生死轮回不已。

“灭谛”说明佛教的目的在于消灭苦,认为灭苦的关键在于消灭欲望,以达到所谓“不生不灭”的绝对宁静的“涅槃”境地。“道谛”说明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包括正见(信仰正)、正思维(决心正)、正语、正业(行为正)、正命(生活正)、正精进(努力正)、正念(思念正)、正定(精神集中、禅定正)等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理论上理解佛教宣扬的教义,一方面从静坐中体验佛教所宣扬的境界。此外,佛教还宣扬“众生平等”说。

佛教的教义虽然在轮回转世说上与婆罗门教相近,但它不承认婆罗门教的神能主宰人的命运,不承认婆罗门的经典、祭司和祭祀有拯救人的作用,从而否定了婆罗门教和婆罗门种姓的权威,因此佛教成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的重要派别。 由于佛教教义对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奴隶主有利,因此佛教的主要支持者是刹帝利和吠舍中的富人,他们大量捐款、赠园,使得佛教迅速传播。

返回

第三节 孔雀帝国 一、孔雀帝国的建立与扩张 二、孔雀帝国的政治与经济 三、孔雀帝国的灭亡

一、孔雀帝国的建立与扩张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侵入次大陆西北部,很快征服了五河流域,但由于士兵厌战和印度人民的反抗,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撤回到巴比伦,只留下部分驻军。

亚历山大撤离后,次大陆北部到处发生人民起义,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人成为驱逐马其顿驻军的领导者。公元前325年他自立为王,随后他东进功灭难陀,从此统一了次大陆北部,建都华氏城。相传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故称他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他所创立的帝国为孔雀帝国。

旃陀罗笈多依靠其强大的常备军在次大陆进行扩张和侵略,并于公元前305年击退了塞琉古王国的入侵。其子宾头沙罗时征服了南印度一些地方,至阿育王(公元前273—236年)时,除次大陆南端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达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王朝的版图。

阿育王时代的印度帝国

阿育王石柱遗址

阿育王石柱中的石雕像 返回

二、孔雀帝国的政治与经济 1、君主专制制度 孔雀王朝的国家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的君主专制帝国。国王是国家的最高主宰,集行政、军事、司法等大权于一身,并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维护统治。

官员有三类:第一类是地方长官,他们主管修河治渠、丈量土地、负责税收等;第二类是城市长官,主管手工业、生死登记、市场交易、产品检查等;第三类是军事长官,主管后勤辎重、步兵、骑兵、战车兵及象兵等。在中央还有名目繁多的种种大臣,大臣会议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为维护帝国统治,阿育王时尊奉佛教为国教。

孔雀帝国分若干省,设总督统治,省之下就是村、社,由村长管理。靠近都城的东部和中部省份由国王直辖,边远省份则由王子统治,国王对中央、地方和军队官员都派密探进行侦察和监督。

2、土地制度 在孔雀王朝,国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而土地的实际占有情况分以下几类:(1)国家或国王直接占有的土地,包括山林、水源、地下矿藏及农耕地。国王经营的农耕地有两类,一类是移民开垦的土地,这类农民只要纳税就可终生使用,但不能继承。另一类是由奴隶、雇工和囚徒耕种的土地,这些劳动者只能领取口粮或工资。这类土地是国王的奴隶制农庄。

(2)贵族占有的土地,主要来自国王的赏赐,领取土地的主要是僧侣和各种官员。他们无权转让土地,主要使用奴隶和雇工耕种土地。当然也有他们的私有农庄,这类土地可以买卖、转让。

(3)村社占有的土地,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处于原始公社的部落占有土地的各部落共同种植作物,收获时各取一年所需,其余烧毁,以求此后有事可做。另一类是农村公社占有的土地,公社成员耕种自己的份地,向国王交纳各种捐税及服劳役。

3、奴隶制与等级制的发展 在列国时代和孔雀帝国时代,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的奴隶制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不但奴隶来源广泛,如战俘、罪犯、买卖、赠予、家生。且应用范围也更广泛,奴隶大量应用在国王的王庄和手工业作坊中及贵族占有的土地上,此外还应用于畜牧业、水利灌溉、建筑工程和采矿业等方面,但应用最广泛的是家庭奴隶,他们为奴隶主提供各种生产、生活上的服务,大多集中于宫廷或显贵之家。

奴隶作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买卖、抵押、赠送、出租,奴隶只要犯了最轻微的一点过失,就会遭殴打、禁闭、挨烙印等。这在当时都是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吠舍首陀罗等级中又产生出许多从事不同职业的集团,在瓦尔那制度的影响下,它们实行严格的内婚制,职业世袭,逐渐形成独立实体,梵语称之为“迦提(葡萄牙人称卡斯特)各迦提社会地位高低不一,地位最低贱的是“旃荼罗”属于贱民阶层,因此迦提的出现,标志着等级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返回

三、孔雀帝国的灭亡 阿育王的统治维持了四十多年,这是孔雀帝国的极盛时期,但这个庞大帝国没有统一的基础,各个地区在政治、经济上保有很大的独立性,阿育王的统治无法消除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很尖锐,因此靠武力征服而统一的孔雀帝国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阿育王死后不久,帝国便告分裂。

大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被其部将所杀,孔雀帝国遂宣告灭亡。从此,印度陷入长期的分裂混乱当中,外族乘机入侵,公元一世纪初,印度被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统治。 返回

第四节 上古印度文化 一、文字 二、文学 三、造型艺术 四、自然科学

摩诃婆罗多插图 返回

罗摩衍那插图

印度阿旃陀石窟

1、印度瓦尔那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婆罗门教是怎样形成的?教义主要有哪些? 一、名词解释 1、吠陀时代 2、瓦尔那制度 二、简答 1、印度瓦尔那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婆罗门教是怎样形成的?教义主要有哪些? 3、早期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基本教义有哪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