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腧穴总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经络针灸 中医学教研室 2 经络腧穴总论 起源与发展: 腧穴理论的形成要早于经络理 论的形成。 砭石 → 针刺 火(温热) → 灸.
Advertisements

任脉 (the Ren Meridian, RN) 循行 功能 病候 腧穴. 任脉循行 《素问 · 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 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 上颐循面入目。 《难经 · 二十八难》: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 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 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任 脉 Ren Meridian. 目的要求 1 .熟悉《素问》《难经》任脉循行的原 文。熟悉经脉病候。掌握腧穴的定位和起 止穴。 2 、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掌握天突、廉 泉的刺灸方法。 3 、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 穴的刺灸方法。 4 、了解腧穴的命名、局部解剖。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1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释: 1. 頞:鼻根部。 释: 1. 頞:鼻根部。 2. 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 2. 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 3. 颐:口角后,下颌部。 3. 颐:口角后,下颌部。 4. 客主人:上关穴。 4. 客主人:上关穴。 5. 额颅:前额。 5. 额颅:前额。 6.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十二经络走向图. 手太阴肺经 寅时( 3 点至 5 点) 能量亢进 = 实证状态 体热,汗出,气喘咳嗽,痰涎多,支气管 哮喘,血液充于头部,背、肩部酸痛,肩 部肌肉紧崩,掌部疼痛不可触摸,粗咳胸 痛 能量衰退 = 虚证状态 寒栗,冷汗出,鼻炎,咽喉干燥,锁骨、胸部 疼痛,四肢末端麻木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
足太阴脾经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目的要求 1 、背诵经脉循行的原文,掌握经脉病候。 掌握 21 个穴位的标准代号、定位和起止 穴位。掌握重点穴位的主治作用。 2 、熟悉其它穴位的主治及 21 个穴位的刺灸 方法。熟悉络脉的循行及病候。 3.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45 穴) (一)主治概要: ① 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等 ② 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 睑润动等 ③ 神志病:癫狂等 ④ 热病 ⑤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下肢痿 痹、转筋等.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Lung meridian of hand taiyin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针灸总论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光盘 中国传统 康复技术.
经络与穴位 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第十二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厥阴经络 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 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The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and Acupoints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脉 主讲人 :熊 俊 Lecturer:Jun Xiong Ren meridian 《经络腧穴学》本科教学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 络 学 河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中医 经络养生.
上篇 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治疗学总论 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视神经萎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东方医院视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韦企平.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 本经名穴:列缺。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云门(LU2)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任 脉 Ren Meridian.
解剖学实验 实验三 下肢骨及其连接.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第五章 经络.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十二经脉 十、手少阳三焦经.
痛 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项目九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手厥阴 Hand Jueyin.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七、足太阳膀胱经 (一)经脉循行 释:1.交巅:巅,头顶正中最高点。 2.耳上角:耳的上部。 3.肩膊:指肩胛区。 4.挟脊:挟行脊柱两旁。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 况 南方医科大学 黄泳教授.
第五章 经络学说 Theory of The Meridians
Points of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十巧手 常练十巧手,轻松又健康.
輕鬆又健康的十巧手.
十一、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释: 1.头角:额角。 2.下加颊车:指经脉向下覆盖于颊车穴部。 3.毛际:指耻骨部阴毛部。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释:1.大指次指:食指。 2.两骨间:第一、二掌骨之间。 3.两筋:拇长、短伸肌腱过腕关节处。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临床杂谈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X-射线荧光分析.
经络概念及运用 Concept and Utility of Meridia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的分类,腧穴的治疗作用,特定穴,腧穴定位的方法。 1.    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的分类,腧穴的治疗作用,特定穴,腧穴定位的方法。 2.    熟悉腧穴的命名,腧穴的作用,腧穴的主治规律。 3.腧穴概念的形成、腧穴学的发展。

一、腧穴的定义: 腧—与“输”“俞”意音相通,有转输或输注之意。 如水流转输灌注。 穴—指空隙或聚集之意(部位)   如水流转输灌注。 穴—指空隙或聚集之意(部位)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 转输的部位 把疾病输注(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      把针或灸的感应转输到病所

定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疗法施术的部位。

二、腧穴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腧穴概念的形成 腧穴的发展 第一阶段:无定位阶段,以痛为输 第二阶段:定位定名阶段 第三阶段:系统分类阶段

从古医籍看针灸腧穴的发展 1、我国最早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论及腧穴的部位,名称,分经,主治等。但不够完整。 2、《黄帝八十一难经》提出了特定穴中的“八会穴”

3、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全书十二卷128篇其中70多篇专门论述腧穴,为腧穴学理论实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收集大量经外奇穴首创彩色挂图

5、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绘有十二幅十二经经穴图。铸成两具腧穴铜人模型。为针灸教学树立了典范。 6、元代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把十二经与任督脉合称“十四经穴” 7、明代杨继州《针灸大成》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对腧穴论述详细如:腧穴的主治详尽、辩证取穴,并附有医案

8、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把历代医籍十四经经穴数目收集了361个,一直沿用至今 9、解放后至今对腧穴的作用、规律性联系等作了大量研究,并陆续发现一些新的经外奇穴使腧穴学不断充实提高。*

三、腧穴与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的关系

(一)腧穴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五输穴:井 荥 输 经 合 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经脉分阴经与阳经,经脉中的腧穴亦分属阴阳 五输穴:井  荥  输  经  合  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二)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腧穴分别归属于各经络,经络属于一定的脏腑,腧穴为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部位  腧穴----经络----脏腑 

四、腧穴的分类 十四经穴 经外奇穴 阿是穴

—凡属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一)      经穴 —凡属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经穴的数目: 清代 李学川《针灸逢源》 361穴,    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单穴(任、督脉)52穴

(二)奇穴 —十四经穴以外,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奇穴的数目: 《千金方》记载有187个 《针灸学简编》(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编) 21穴 《针灸腧穴索引》谢筠寿编 493穴 《针灸腧穴索引》谢筠寿编 493穴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郝金凯1963年编 588穴  至今仍然不断发现新的奇穴

—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为腧穴,“以痛为腧”。还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 (三)阿是穴 —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为腧穴,“以痛为腧”。还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

三类腧穴的特点: 定 经 定 位 定 名 主治作用 经 穴 有归经 分布在十四经中 有固定 位置 有专用 穴 名 ①局部作用 定 经 定 位 定 名 主治作用 经 穴 有归经 分布在十四经中 有固定 位置 有专用 穴 名 ①局部作用 ②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 奇 穴 无归经 有专用穴 名 ①主要对某病有特效 ②局部作用 阿是穴 无固定位置 无专用穴 名 治局部病变

(一)自然类:依据大自然的天文、地理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 五、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依据大自然的天文、地理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

(二)物象类:以动、植物、建筑物以及其他物品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 (三)人体类:以人体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穴位的治疗作用、人体的各个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等而命名 

六、腧穴的作用

(一)生理方面—输注气血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部位)   腧穴是渗灌气血、神气聚会、通调营卫的场所。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部位) 《灵枢》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络脉之气,所以渗灌诸节也。  人体气血的虚实盈亏必须通过经络反映到腧穴

反应点:压痛、结节、肿胀、瘀血、丘疹、虚陷、皮色或皮温改变等。 (二)病理方面—反应病证   内脏或经络有病时,穴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   反应点:压痛、结节、肿胀、瘀血、丘疹、虚陷、皮色或皮温改变等。

(三)诊断方面—协助诊断  既然穴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就是穴位能反映病证、协助诊断

(四)治疗作用—防治疾病  腧穴是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部位。通过刺激穴位, 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调,扶正祛邪。

腧穴治疗作用的特点: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⑴近治作用: 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⑵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

⑶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七、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 分经主治规律 分部主治规律

八、特定穴  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因其作用不同,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一)五输穴(首见于《灵枢》) 1、含义:十二经中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 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 1、含义:十二经中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 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  古人以自然界水流现象比喻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   水流运行的动向是:由小→大   由浅→深

《灵枢》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经气所出之处,如水的源头-----------------------井 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荥 经气所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深--------------输 经气所行经的部位,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经 经气充盛,由此汇入脏腑,如百川汇合入海--合

井 水之源头 经气所出之处 荥 涓涓泉水 经气小且浅 输 小溪流 经气从小到大,由浅入深 经 江河 经气较大较深,畅通无阻 合 百川入海 经气充盛,在此汇入脏腑

经脉 井 荥 输 原 经 合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二间 三間 合谷 阳溪 曲池 足阳明胃经 历兑 內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三里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手少阴经 少沖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昆仑 委中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手厥阴心包经 中沖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液門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丘墟 阳輔 阳陵泉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沖 中封 曲泉

2、分布规律: 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3、特点及应用: ⑴井穴—所出为井 特点:经气浅小,十二经各有一井穴 分布:手足之末端 应用:有泄热、开窍、通闭之功  特点:经气浅小,十二经各有一井穴  分布:手足之末端  应用:有泄热、开窍、通闭之功     有急救作用,治疗神志昏迷 《灵枢》病在脏取之井  《难经》井主心下满(肝木病)

⑵荥穴—所溜为荥  特点:经气稍大 分布:掌指、跖趾关节前  应用:治疗热病 《灵枢》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荥主身热(心火病)

⑶输穴—所注为输—指经气灌注的地方  特点:经气渐盛  分布:掌指、跖趾关节后  应用:用于关节病变 《灵枢》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难经》输主体重节痛(脾土病)

⑷经穴—所行为经  特点:经气较盛较大  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应用:治喘咳、寒热、咽喉病变 《灵枢》病变于音取之经  《难经》经主喘咳、寒热(肺金病)

⑸合穴—所入为合  特点:经气深大,由此深入,会合 于脏腑。  分布:肘膝关节附近  应用:脏腑病 《内经》合治内腑 《灵枢》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 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合主逆气而泄(肾水病)

4、五输穴与五行关系 ⑴ 五输穴配五行:       井  荥  输  经  合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

⑵ 临床应用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①本经子母补泻配穴法: 如 肺虚证—肺经属金,补土穴太渊   肺实证—泻水穴尺泽 ②他经子母补泻配穴法 如 肺虚证—补脾经之土穴太白 肺实证—泻肾经之水穴阴谷 ③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

(二)原穴 (首见于《灵枢》) 1.含义: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 位。共十二原。 阴经以输代原,阳经排列在输穴后 2.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二)原穴  (首见于《灵枢》) 1.含义: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 位。共十二原。 阴经以输代原,阳经排列在输穴后 2.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3.应用:①帮助诊察疾病 脏腑有病 可反映到原穴上  ②治疗脏腑病变。 《灵枢》五脏有病当取十二原

(三)络穴 (首见于《灵枢》) 1.含义: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有沟通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共十五络: (三)络穴 (首见于《灵枢》) 1.含义: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有沟通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共十五络: 十二经络穴、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脾之大络大包

十五络穴表 手太阴 列缺 手厥阴 内关 手阳明 偏历 手少阳 外关 足阳明 丰隆 足少阳 光明 足太阴 公孙 足厥阴 蠡沟 手少阴 通里 任脉 鸠尾 手太阳 支正 督脉 长强 足太阳 飞扬 脾之大络 大包 足少阴 大钟  

2.分布: 十二经络穴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位于腹部的络穴鸠尾散于腹部 督脉位于尾骨下的长强穴散于头部 脾之大络大包穴分布于胸胁

3.应用: 十二经络穴治疗相表里两经的病变 任督络穴、脾之大络治躯干前后病变; 脾之大络还可治全身的关节痛、四肢无力

原络穴可配合应用, “原络配穴法”、“主客配穴法” 例:先肝病(先病者为主) —取肝经原穴太冲(主穴) 后胆病(后病者为客) —取胆经络穴光明(客穴)

(四)俞穴 (首见于《灵枢》) 1.含义: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 的腧穴。十二俞穴。 2.分布:背腰部,均在膀胱经第 一侧线上 (四)俞穴 (首见于《灵枢》) 1.含义: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 的腧穴。十二俞穴。 2.分布:背腰部,均在膀胱经第 一侧线上 3.应用:治脏腑病变以及与脏腑 相关的五官、皮肉、筋脉病变    多用于脏病 (从阳引阴)

(五)募穴 (首见于《素问》) 1.含义: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 的腧穴。十二募穴。 2.分布:胸腹部,与其所属的脏 腑部位基本相一致, (五)募穴 (首见于《素问》) 1.含义: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 的腧穴。十二募穴。 2.分布:胸腹部,与其所属的脏 腑部位基本相一致,  分布于本经,也有分布于他经。 3.应用:治疗脏腑病变   多用于腑病 (从阴引阳)

《难经》阴病行阳……俞在阳。 《素问》阴病治阳   俞穴分布在背部,属阳,为阴病行阳的位置   脏属阴,多以背俞穴治脏病 —以阳治阴、从阳引阴 《难经》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 《素问》阳病治阴 募穴分布在胸腹部属阴,为阳病行阴的位置  腑属阳,多用募穴治腑病 —以阴治阳、从阴引阳

俞、募穴配合应用,称俞募配穴法。 如胃痛—中脘配胃俞 

俞、募穴表 脏腑 俞穴 募穴 肺 肺俞 中府 心包 厥阴俞 膻中 心 心俞 巨阙 肝 肝俞 期门 脾 脾俞 章门 肾 肾俞 京门 胃 胃俞 中脘 胆 胆俞 日月 膀胱 膀胱俞 中极 大肠 大肠俞 天枢 三焦 三焦俞 石门 小肠 小肠俞 关元

(六)八会穴 首载于《难经》) 1.含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2.分布:躯干部和四肢部 (六)八会穴 首载于《难经》) 1.含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2.分布:躯干部和四肢部 3.应用:治疗八种精气有关的病变

(七)郄穴 (首载于《甲乙经》) 1.含义: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共十六郄穴(十二经、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 2.分布:肘膝关节以下 (七)郄穴 (首载于《甲乙经》) 1.含义: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共十六郄穴(十二经、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  2.分布:肘膝关节以下 3.应用:治疗本经、本脏腑的重症、急症  阳经郄穴多治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

十六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厥阴肝经 中都 手少阴心经 阴郄 阴跷脉 交信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阳跷脉 跗阳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足少阴肾经 水泉 阳维脉 阳交

(八)下合穴 (始见于《灵枢》) 1.含义: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穴位(六腑经气在下肢足三阳经汇合的部位)。 2.分布:膝关节附近 3.应用:治疗六腑病变

下合穴 大肠 上巨虚 胃 足三里 小肠 下巨虚 膀胱 委中 三焦 委阳 胆 阳陵泉

(九)八脉交会穴(始见于《针经指南》) 1.含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个腧穴。 2.分布:肘膝关节以下 3.应用: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

并可根据两脉相合的腧穴配合应用: 公孙通冲脉       }合于心、胸、胃 内关通阴维脉 后溪通督脉      }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 申脉通阳跷脉 临泣通带脉       }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通阳维脉 列缺通任脉      }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通阴跷脉

(十)交会穴 始见于《甲乙经》) 1.含义:两经及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 2.分布:头面、躯干部 (十)交会穴 始见于《甲乙经》) 1.含义:两经及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 2.分布:头面、躯干部 3.应用:治本经及相交经脉的病变。  

4、腧穴的定位方法: ⑴骨度分寸法 ⑵体表标志法 ⑶手指比量法 ⑷简便取穴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⑴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见 “常用骨度表”  

横寸: 两额角发际之间9寸。 两乳突之间9寸 两乳头之间8寸。(女性用两锁骨中线之间8寸) 两肩胛骨内缘之间6寸。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寸

直寸: 前后发际之间12寸。 眉心至前发际3寸。 大椎至后发际3寸。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9寸。 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寸。

直寸: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或腋后纹头至肘尖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腋窝顶点至第11肋端12寸。 第11肋端至股骨大转子9寸。

直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臀横纹至腘横纹14寸) 腘横纹缘至外踝尖16寸。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

⑵体表标志法(自然标志取穴): <1>固定标志法:  ——以人体自然标志如五官、毛发、关节、肌肉等定取穴的方法 <1>固定标志法: 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部、骨节的凹凸、肌肉的隆起等。如膻中、天枢、太溪、昆仑

背部的标志: 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冈内侧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高点平第四腰椎棘突 <2>活动标志法: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凹陷、皱纹

⑶指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比量法) ⑶指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比量法) 以患者手指的某部折作一定分寸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① 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 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

②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用于四肢部取穴

③横指同身寸法: 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3寸。又称“一夫法”。 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要在骨度分寸法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用此法量取全身各部的穴位

(四)简便取穴法    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简便易行的取穴法。    如列缺、百会、风市、合谷等穴均有简便取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