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教育— 我的未來不是夢 報告人:蔡秀寶、沈純華、李怡璇
現代主義 所謂現代,指西洋啟蒙運動以降,以人為主體的理性主義。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講求理性與邏輯,實驗探証。
現代主義的建築 包浩思設計學院
現代主義的建築 薩維亞別墅
現代主義的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一種簡約、沒有裝飾的建築風格。 20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建築強調的理性所造成的國際式風格排斥傳統、民族性、地域性和個性,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建築樣式。它的光、平、簡、禿的方盒子外貌,引起了人們的不滿。
現代主義的教育 現代化學校強調 (一)一致性 (二)績效性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1991年至2003年,在小學四年級末有分流考試,將學生分為三個源流:EM1、EM2和EM3。在EM1和EM2源流的學生修讀4門主課:英語、數學、母語和科學。 自2008年,EM1、EM2和EM3源流的分流制度已廢除。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新加坡人的告白 新加坡現在的青壯年,都是在過去的三十年分流教育制度下成長的一群。在過去的篩選、過濾、淘汰的過程中,不知道丟失了多少顆熱忱的心、犧牲了多少國家賴以發展的不同人才,而無法創造出更多元、更包容的環境 (李慧敏,2015)。
台灣人的觀察 新加坡2014年的預算,教育類開支佔第二位。可能的解釋是,政府的錢不是用來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反而是塑造一個競爭的環境(梁展嘉,2015)。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的特質: 去中心化、去一元化、 重差異、混沌性。
後現代的建築 美國海邊的民宅
後現代的建築 美國波特蘭大樓
後現代的建築 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後現代的建築 後現代的拼貼
後現代的建築 從統一、千篇一律和簡潔的國際風格,變為趨向多樣性和趣味性。 一種對於國際式樣的反撲。
Lyotard的觀點 無論功能論或機械論,視人類社會為製造物品的工廠,可以建立一套「輸出-輸入」的生產體系,將社會化約為一個能有效自我統整的和諧體。
Lyotard的觀點 後現代就是在現代中,把「不可表現的」放進表現本身,就是拒絕完美形式的慰藉,拒絕品味上的共識,去使得集體分享不可企及的鄉愁成為可能。
後現代的教育 二十一世紀的優質學校,須融入後現代強化多元和差異的理念。 一為績效,另一為品德。
後現代的教育 建立健全的領導組織,和學校章程,貫徹教育法規。 依法自主辦學,並依法實行民主管理。 重視師生法治教育。 確保師生合法權益,包括受教權、申訴管道等。
李承翰同學實例分享 經由承翰同意分享他的學習故事。 外型俊俏但卻是學習障礙的學生。 不愛讀書、愛說話愛現的承翰找到人生另一個亮點。 目前擔志剛創意鋼鐵金屬公司公關部經理。 民視基本演員及部分公司商演。
結語 貫穿後現代主義精神的概念強調在「解構」與「多元」兩個概念上。 後現代主義的挑戰下,教育的腳步亦需掌握人本化、多元化、民主化、科技化、國際化的原則而邁進。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