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的 防护与监测
目录 第一章 事故案例分析 第二章 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 第三章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监测 第四章 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五章 硫化氢中毒机理及现场急救
第一章 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12.23事故 1、12.23事故概况 第一章 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12.23事故 1、12.23事故概况 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罗家16H井发生特别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其中石油系统职工2人)。 经过国务院调查组的分析论证,认定这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死亡243人,遇难家庭190户,10175人入院观察治疗,约6万人星夜紧急疏散 2、12.23事故的后果 死亡243人,遇难家庭190户,10175人入院观察治疗,约6万人星夜紧急疏散 赔偿金额共计3300万元 直接经济损失2亿6千万元
2003.12.23
3、12.23事故给我们的警示 在工作地点硫化氢是突然死亡的头号杀手 如果你没有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如果你没有遵循正确的程序 如果你没有使用正确的呼吸设备 如果正确的监视设备没有被留意观察 你可能成为硫化氢无形杀手的下一个牺牲品
第二节 近期的其它案例 1、最近发生的咸菜池子里的案例 2013年8月20日,下午2点半左右,位于崇明县绿华镇的上海三商食品工业公司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多名员工在清洗咸菜腌渍池时昏迷倒下,造成5人死亡(1女4男),4人受伤。 这个咸菜池子有两米多深,两米多宽,方形的,下面最初只有两个人在池子里进行清理脏水,看到这两个人倒下后,池子外负责开吊车吊运污水的女工友见状,就到池子里施救,但随即也倒下了。陆续赶来围着很多人,但是下去施救的人,包括公司的一位主要负责人,都倒下了。最后也是伤势最轻的一个人是朱师傅,倒下时强撑着爬到池边。后来围着的人用梯子绳子等把人都救了上来。
2、近期案例给我们的提示 案例提示:告诉我们硫化氢除了存在于原油、天然气、火山温泉气体和沼泽外,它也会腌制咸菜的过程中产生。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8月9号,云南祥云一咸菜厂发生中毒事故,2人死亡2人受伤;2012年7月27号,山东莱芜一咸菜厂5人中毒,1人死亡;几起事故中伤亡的工人,当时几乎都在咸菜池里清理腌咸菜的“酸水”,从而搅动了池中的甲烷和硫化氢气体。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硫化氢,硫化氢一种急性剧毒物质,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它只有在浓度低时有臭鸡蛋的味道,浓度高时,其毒性已经麻痹了嗅觉神经,人们反而无法觉察它的味道。
第二章 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 第一节 硫化氢的性质 硫化氢(H2S)气体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组成,它是一种剧毒、无色(透明),比空气重的气体。它的分子量为34.08。低含量硫化氢具有一种类似臭鸡蛋的讨厌气味。高含量时嗅觉神经很快被麻痹,无气味,难发觉,因此,此时人很容易中毒而导致死亡。
S—H键长133.6pm, 键角为92.1度 和水相似, 成等腰三角形 极性分子, 极性比水弱 分子之间氢键 结合的倾向很小
颜色:硫化氢是无色、剧毒、 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 气味:硫化氢有一种特殊的 令人讨厌的臭鸡蛋味 密度: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重 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1.176 爆炸极限:硫化氢气体与空气或氧 气混合,就会爆炸(4.3%~46%) (天然气:6.5%----17%)
可燃性:硫化氢易燃,燃烧时发 出兰色火焰 2H2S+3O2=2SO2+2H2O 可溶性: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 在293K时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 硫化氢,生成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 浓度为0.1M 沸点:液态的硫化氢的沸点很低, 我们通常接触到的是气态的硫化氢
硫化氢的性质汇总
第二节 硫化氢的来源和危害 1、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多为化工过程的副产品。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另外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2、硫化氢的危害 (1)、硫化氢的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 A、 阈限值(几乎所有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10ppm B、 安全临界浓度(暴露工作8小时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20ppm C、危险临界浓度(对生命和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100ppm
(2)、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一个人对硫化氢的敏感性随其与硫化氢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减弱。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剌激呼吸道,其次,刺激神径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 1、0.13-4.6ppm:可闻到明显的臭蛋气味,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2、4.6ppm-10ppm:气味明显,刚接触有刺热感,但会迅速消失。 3、10ppm:阈限值,眼睛受刺激,会有令人讨厌的气味。 4、20ppm:安全临界浓度.暴露1h或更长时间,眼睛有灼烧感,呼吸道受到刺激. 5、50ppm:暴露15min以上时间,嗅觉会丧失.超过1h,导致头疼、头晕。 6、100ppm: 3-15min刺激咽喉,引起咳嗽,3-30分钟内损伤,嗅觉神经并损坏人的眼睛,使人感到头疼、恶心及脉搏加快。长时间人的眼睛、咽喉受到破坏,接触4小时以上可能导致死亡。 7、200ppm:立即破坏嗅觉系统,眼睛、咽喉有灼烧感。 8、300ppm:闪电死亡点。
第三节 其它几种常见典型的有毒有害气体 A、二氧化硫和其它酸性气体; B、氨气和氯气 C、甲烷气及烃类气体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硫特性 A、无色 B、比空气重 C、易溶于水且腐蚀大多数普通金属 D、有一种特征性的辛辣刺激气味 E、刺激眼睛、喉咙和呼吸系统 F、主要来源于煤炭和石油的燃烧
2、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 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动物试验证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机体的免疫受到明显抑制。 二氧化硫浓度为10~15ppm时,呼吸道纤毛运动和粘膜的分泌功能均能受到抑制。浓度达20ppm时,引起咳嗽并刺激眼睛。若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8小时,支气管和肺部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损。浓度达400ppm时可使人产生呼吸困难。二氧化硫与飘尘一起被吸入,飘尘气溶胶微粒可把二氧化硫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若飘尘表面吸附金属微粒,在其催化作用下,使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增强约1倍。
A、固定式、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B、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C、风向指示器 D、通风排气设备 E、警示、标识 第三章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监测 A、固定式、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B、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C、风向指示器 D、通风排气设备 E、警示、标识
第一节 硫化氢检测仪 1、比长式硫化氢检测管 原理:硫化氢与醋酸铅反应 生成变色柱; 测定范围:>2mg/m3; 第一节 硫化氢检测仪 1、比长式硫化氢检测管 原理:硫化氢与醋酸铅反应 生成变色柱; 测定范围:>2mg/m3; 使用温度:100C~300C。
2、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工作原理 传感器有一输出电流 电流信号经放大后 变换送至模/数转换器 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气体透过此膜到达工作 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施加一定极化电压, 使薄膜同外部隔开 传感器有一输出电流 电流信号经放大后 变换送至模/数转换器 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然后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器 使用注意事项 1、硫化氢监测仪为精密仪器,不得随意拆动,一免破坏防爆结构。 2、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守使用方法。 3、特别潮湿环境中存放时,请加防潮袋。 4、防止从高出跌落,或受到剧烈震动。 5、仪器长时间不用也应定期对仪器进行充电处理(一般每月一次)。 6、仪器使用完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开关。 7、一般仪器校正电位器“S1”出厂时已标定好,不得随意调整。
3、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 构成及原理: 由多个带暗盖的防爆型探测传感器、多信道控制器(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微电脑)和报警器构成。 实现远距离集中监测和报警。
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
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
4、移动式硫化氢检测仪 移动式硫化氢检测仪用于发生硫化氢泄漏事故时的应急现场移动监测
5、硫化氢检测仪校验台 硫化氢检测仪校验台用于对硫化氢检测仪的检测精度校准
第二节、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的认识和使用 第二节、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的认识和使用
1、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工作原理 打开气瓶阀,充装在气瓶内的高压空气经减压阀减压,输出0.7Mpa的中压气体,经中压管送至供气阀。吸气时供气阀自动开启,供使用者吸气。呼气时,供气阀关闭,呼气阀打开呼出体外。在一个呼吸循环过程中,面罩上的呼气阀和口鼻罩上的单向阀门都为单方向开启,所以整个气流是沿着一个方向,构成一个完整的呼吸循环过程。
2、正压式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使用前缓慢打开气瓶阀,随着系统压力上升,报警器会发出短暂哨音,气瓶阀完全打开后,检查压力表上的读数值,其值应在28--30MPa之间,关闭气瓶阀门,观察压力表的读数。在5分钟内压力下降值不大于0.583MPa,表明高中压系统气密性良好。
2、正压式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时气瓶背在身后,拉紧肩带,固定腰带、系牢胸带。
2、正压式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将面罩上的长脖带套在脖子上,面罩跨在胸前。一手握住面罩的进气口,另一只手抓住面罩系带。由下向上戴, 不要让头发或其它物体压在 面罩的密合框上,然 后收紧系带。
2、正压式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手掌堵住进气口,检查面罩的气密 性,深吸一口气,面罩内就会产生负 压,这时面罩体就会向人体面部移 动,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明面罩的 气密性好,可以使用。系带不必收得 过紧,以与面部贴合良好,且面部感 觉舒适为合适。然后马上打开气瓶阀 门,连结供气阀和面罩进气口,就可 以正常呼吸了 。
2、正压式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数值,当压力下降到5—6MPa时,应及时撤离现场。同时报警器也会发出报警声响,提醒使用者及时撤离现场。 (5)用完后,卸下呼吸器,关闭气瓶阀用清水冲洗干净装入包箱内。 (6)气瓶只能用纯净的空气不能用氧气。呼吸器应有专人保管。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阴凉处。
3、不同劳动强度下消耗空气量 劳动强度 空气消耗量(L/min) 轻 15~20 低强度 20~30 中强度 30~40 高强度 35~50 极度 50~80
第三节 硫化氢标识牌
第四章 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一节 常规预防措施 第四章 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一节 常规预防措施 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不能根据臭味来判断危险场所硫化氢的浓度,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导致嗅觉麻痹)。 2.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要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坑、窑、地沟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采取通风排毒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4.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5.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员在场,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 6.患有肝炎、肾病、气管炎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硫化氢作业。 7.加强对职工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8.安装硫化氢处理设备。
第二节 应急预案 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要求:“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井控硫化氢泄漏应急预案(部分)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10ppm时,现场应: 立即派专人观察风向、风速,确定危险区。 切断危险区的不防爆电器的电源。 安排专人佩带呼吸器检查泄露点。 非作业人员撤入安全区。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20ppm时,现场应: 戴上空气呼吸器 向上级(第一责任人及授权人)报告 指派专人在下风口距井口100m、500m、 实施井控程序,控制硫化氢泄露源 撤离现场的非应急人员 清点现场人员 切断现场可能的着火源 通知救援机构
第五章 硫化氢中毒机理及现场急救
第一节 硫化氢中毒机理 1、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2、硫化氢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硫化氢中毒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吸入。 2、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第二节 现场救护技术 1、现场急救应急程序 (1)一旦发生人员中毒事故,目击者应立即赶赴报警点,发出急救信号,戴上呼吸器,抢救中毒者。 第二节 现场救护技术 1、现场急救应急程序 (1)一旦发生人员中毒事故,目击者应立即赶赴报警点,发出急救信号,戴上呼吸器,抢救中毒者。 (2)医生和应急小组接到报警信号后,立即赶赴受伤现场,救护车司机启动车辆作好护送准备。
(3)现场医生(或掌握救生技能的人)检查受伤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救护。中毒者抬离中毒现场后,安置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脱去污染衣物,吸入氧气,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忌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万不得已时与病人间隔数层水湿的纱布。 (4)用电台、电话、对讲机与医院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出事地点、时间、并让医院作好急救准备。
(5)救护车运送伤员途中要与急救小组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报告伤者的病情和具体位置,急救小组也要及时向承包代表和外方监督汇报,同时应急小组还要向高一级医院联系,以便在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时接收处理。
2、将中毒者移离现场的技术 A、拖两臂 B、拖衣服 C、两人抬四肢
A、拖两臂法
B、拖衣服法
C、两人抬四肢法
3、中毒现场救护的关键步骤 第一步 撤离毒气区 第二步 报警 第三步 戴呼吸器 第四步 抢救中毒者 第五步 使中毒者复活 第六步 取得医疗帮助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