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一节 概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第 14 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 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在个体出生时即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
Advertisements

孙汶生主编 春 - 朱 1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第二章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基本概念  免疫系统 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 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NK 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超 敏 反 应 超 敏 反 应.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张秋萍 第一节 概述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超敏反应的分型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三、发生机制 四、常见疾病 五、防治原则.
炎 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和原因 一、概念 炎症 (inflammation) 是具有血管系统 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作用所发生 的防御反应过程 炎症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复杂的 损伤和防御反应,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 变化主要表现为变质、渗出和增生,由 此引起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 症 ( inflammation )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 第三节 炎症局部病理变化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第五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 第六节 炎症的结局.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第四章 炎 症 inflammation 蚌埠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葛 霞.
中小学教育网课程推荐网络课程 小学:剑桥少儿英语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强化提高班 人大附中同步课程
第三章 炎 症 第一节 概述 炎症(inflammation)是常见又十分重要的病理过程,如肝炎、肺炎、肾炎、关节炎、疖等。
Welcome.
细胞因子.
第四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 1、红 炎性充血,早期鲜红,后期暗红 2、肿 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增生
第四章 炎 症 inflammation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炎症与免疫研究进展 中科院感染免疫重点实验室 唐 宏.
第 4 章 天然免疫系统 Innate Immune System 天然免疫系统包括 天然免疫的可溶性免疫分子 天然免疫细胞。
第十章 抗炎药物研究.
情境3.3(4)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疗护理.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丹参、川芎、延胡索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熟悉益母草、莪术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第三章 炎症 炎症概述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HLA: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表达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建筑业2007年年报 2008年定报培训会 及 工交城建科 蔡婉妮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06学年度工作意见 2006年8月30日.
水 肿.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炎症.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四章 炎症 Inflammation.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 四十四 讲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炎 症 inflammation 昆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二十章 炎 症 基础医学院 主讲:于智泉.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病理学 炎 症.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炎 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与原因 第二节 炎症局部病理变化 第三节 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第四章 炎症imflammation 概述 炎症的组织学类型 炎症的概念 炎症的一般分类原则 炎症的原因 变质性炎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四章 炎症 第二节 急性炎症.
项目3 炎症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医学部 制作教师: 李桂波.
第七章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器官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en)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第四章 炎 症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病理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血液生理 体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血细胞及其功能 止血和血液凝固.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急性冠脉病症的病理机制 Nathan Wong.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一节 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 二、炎症的原因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 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一)物理性因子 (二)化学性因子 (三)生物性因子 (四)组织坏死 (五)变态反应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一)变质(alteration) 炎症局部组织所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形态变化 1.实质C:C水肿,脂肪变性 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 2.间质C:粘液样变性,f蛋白样坏死

(二)渗出(exudation) 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 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 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炎症最重要的基本病变 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总称为渗出液(exudate)

(三)增生(proliferation) 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炎症介质 的共同作用下,炎区局部细胞发生增生。 增生的C:巨噬C、内皮C、纤维C 上皮C、实质C

(四)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红、热: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加快引起。 肿:局部血管充血、液体和细胞成分渗出。 疼痛:渗出物的压迫和炎症介质的作用。

炎症的表现 局部:红(erythema) 肿(edema) 热(warmth) 痛(pain) 功能障碍 (loss of function)

2.炎症的全身反应 (1)发热(fever) 致热原(pyrogens):引起发热的化学物 (2)白C增多 (3)单核-吞噬C系统C增生 (4)实质器官的病变

第五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二节 急性炎症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炎性充血(inflammatory hyperemia) 1.细A短暂痉挛 2.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 3.血流速度减慢

二、血管通透性增加 1.小V内皮C收缩和穿胞作用增强 2.内皮C的直接损伤 3.白C介导的内皮C损伤 4.新生毛细血管的渗漏

三、液体渗出 炎性水肿:炎性渗出液在组织间隙积聚 漏出(transudation):由于血液循环障碍,血管壁内外静脉 压平衡失调。 渗出液 漏出液 原因 炎症 非炎症 蛋白量 30g/L ↑ 30g/L ↓ 相对密度 >1.018 <1.018 有核C数 >1000×106/L <300×106/L Rivalta试验 阳性 阴性 凝固性 能自凝 不自凝 外观 混浊 澄清

四、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概念:白C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 1.白C边集和附壁: 白C→边流→靠近血管壁→内皮滚动→粘附于血

粘附分子:选择素、免疫球蛋白、整合素和粘液样糖蛋白 粘附分子引起白C粘附的机制 (1)粘附分子向C表面的重分布 (2)C因子诱导内皮C表面的粘附分子的 表达 (3)趋化因子诱导白C整合素分子的构象 发生改变和亲和力↑

3.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游出(emigration):白C通过血管壁进入 周围组织的过程 阿米巴样运动方式游出 趋化作用(chemotaxis):白C向着炎症区 域的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 趋化因子(chemotactic agents):化学刺 激物

4.白C在局部的作用 (1)吞噬作用 吞噬过程 ①识别与粘附:调理素(opsonin)→IgG和C3b 细菌+IgG/C3b →+吞噬C表面 Fc受体 C3b受体 →细菌粘附在吞噬C表面

②吞入: 吞噬C伸出伪足→互相吻合→吞噬体→进 入C内部+初级溶酶体→吞噬溶酶体→细菌 被杀伤、降解 ③杀伤和降解: 细菌→氧化代谢产物→杀伤

(2)免疫作用 巨噬C、淋巴C 巨噬C吞噬处理抗原信息→T/B淋巴C T Cell →受Ag刺激→致敏淋巴C+相应Ag →释放多种淋巴因子→细胞免疫作用 ☆淋巴毒素→直接杀伤带有特异性Ag的靶C ☆ IL-8 →吸引巨噬C和中性粒C

☆游走抑制因子→抑制巨噬C/中性粒C移动 →聚集在炎症区域内 ☆巨噬C激活因子→增强巨噬C吞噬和杀菌能力 B淋巴C →Ag刺激→浆C →Ab →体液免 疫反应 NK细胞→溶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3)组织损伤作用 白C 化学趋化、激活、吞噬 溶酶体酶、氧活性代谢产物、AA代谢产物 内皮C、组织损伤 坏死、崩解的白C 释放 损伤物质

五、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概念:炎症过程中参与、介导炎症反应的 化学因子 炎症介质的一般作用特点 炎症介质+靶C上的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vasoactive amines) (1)组胺(histamine) 存在部位:肥大C的颗粒,嗜碱性C和血小板 作用:①细A扩张,细V通透性↑ ②嗜酸性粒C →趋化性

(2)血清素(serotonin) 5-羟色胺(5-HT) 存在部位:血小板,肠嗜铬C 作用:与组胺相似

2.化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 (1)前列腺素(prostagladin, PG) PGG2和PGH2 PGH2 →血栓素(thromboxane A2, TXA2) PGE2、PGD2和PGF2

(2)白C三烯(leukotrene, LT) 5-HETE、LTA4、LTC4、LTD4和LTE4 (3)脂毒素(lipoxins) 作用:抑制中性粒C的粘附及趋化作用

AA代谢产物的作用: 扩血管作用: PGD2、PGE2、PGF2和PGI2 趋化作用: 5-HETE和LT →白C有趋化作用 其他: PGE2 →疼痛、发热

3.细胞因子(cytokines) 产生C:激活的淋巴C,单核-吞噬C 内皮C,上皮C 作用:参与C免疫反应 IL-1,TNF →白C粘附,发热 促进中性粒C聚集、激活 IL-8 →中性粒C趋化因子和激活因子

4.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产生C:嗜碱性粒C,单核C和内皮C 作用:作用于靶C/刺激白C→合成其他炎症介质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进白C聚集、粘附和趋化

5.溶酶体成分 6.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 (1)一氧化氮(NO) 作用: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减少血小板聚集和粘附 抑制肥大C诱导的炎症 调节白C聚集程度

(2)氧自由基 作用:内皮C损伤→血管通透性↑ 抗蛋白酶的失活 其他C有损伤作用

炎症中的主要介质及其作用 作 用 主要炎症介质 扩张血管 增加血管壁通透性 趋化作用 LTB4,C5a,细菌产物,阳离子蛋白,化学因子 发热 作 用 主要炎症介质 扩张血管 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PGI2,PGE2,PGD2,PGF2),NO 增加血管壁通透性 组胺,缓激肽,C3a和C5a,LTC4、D4、E4,PAF,P物质 趋化作用 LTB4,C5a,细菌产物,阳离子蛋白,化学因子 发热 IL-1,IL-2,TNF-α,PGE2 疼痛 PGE2,缓激肽 组织损伤 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思 考 题 1. 回答炎症、变质、渗出、白细胞游出、白细胞边集、趋化作用、趋化因子、吞噬作用、调理素、吞入、炎症介质的概念 1. 回答炎症、变质、渗出、白细胞游出、白细胞边集、趋化作用、趋化因子、吞噬作用、调理素、吞入、炎症介质的概念 2. 如何区别渗出液和漏出液? 3. 简述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