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考 地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嘉兴一中 李 虹
2009年高考,我们面临着: 新的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 新的教材 新的高考方案 新的命题专家 新的考验 新的挑战 “稳中有变,变中创新”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关注信息 1、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方案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进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考为选拔人才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 ◆能力立意为主,把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 ◆强调高考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导向性
2、关注新高考方案带来的新信息。 (一)省考试院传递的信息 争取新高考“软着落” 原则:1、坚持落实新高考方案 2、确保平稳推进 做法:1、命题 ①命题科目:由原来3科增加到11科(9+2技术) ②命题内容:没有太大变化,坚持平稳,渐进式推进(处在矛盾中)
2、命题教师组建: ①结构搭配上,注重地区平衡 ②大学与中学(教研员)教师比例4:3, 审题2:1 3、命题方式:入围命题,大容量题库,大容量卷库 4、考试说明:学科专家共同编写,二月份已出版。考试说明原来有样卷,现在只有参考卷
(二)《考试说明》文科综合参考卷传递的信息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2、题型:单项选择题(140分)和非选择题(160分)两大类。试题只涉及政史地本学科 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3、题量:第Ⅰ卷35题(地理11、历史12、政治12),第Ⅱ卷6题(政史地各2题)。 4、分值比例:政史地各100分。(《考试说明》中已明确写明)
地理:地理Ⅰ(24+18)地理Ⅱ(20+12)地理Ⅲ(6)区域地理地球地图(20) 5、考查的知识点:侧重三个必修模块和区域地理地球地图,选修ⅠA两个模块基本未涉及。 6、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间的比例:53:47 7、难度:适当,没有偏题或怪题,着重考查地理 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体现了“稳中有变”的 特征。
8、图表形式多样化,(选择题5组图,非选择题4图1表)体现了注重考查读图能力,注重考查图表信息的组合能力 。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循环经济利用图
地表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示意图 植物多样性示意图 地球某日夜半球图
地质剖面图
9、注重考试大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的考查。 36·(26分)图8表示某组团城市空问布局与地形,图9为该市1980~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表1是该市1980~2007年人均GDP增长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分析A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地势低平;临海;河流交汇处。
(2)说出该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6分) 该市1980~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工业化阶段(3分)。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3分)。
10、体现新课程理念,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3)有专家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城市化。D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住上了楼房,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4)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但却出现劳动力成本提高、招工困难等问题。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3)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文化习惯;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4)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
3、理解《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三者的内在联系。 《考试说明》中已明确写明:“命题的内容范围不超过《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地理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ⅠA)的范围。”
《考试说明》: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 力因素。 《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3.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相 应的地表形态。 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发展要求” 运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观点解释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 “说明” 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作教学要求。
运用系统地理中的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区域地理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地理分布。 4、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一是地理原理、规律与区域地理的关系 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高考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一般是以区域为载体来实现的。 运用系统地理中的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区域地理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地理分布。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山脉的形成以及火山、地震的发生; ◆运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 ◆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分析世界和中国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的发展等。
(2008全国卷Ⅱ)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ll题。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 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 .降水 11.导致P地樱花 初放日期比M、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 .降水
二是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关系 锋面气旋活动 雪灾 地震 板块运动 奥运会 城市、生态环境 神七 大气分层、地方时换算
三是高中地理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显著特点。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高考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注重基础、强化能力、提高效率 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课不能简单重复知识,要强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构建地理问题知识模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气候与自然带的关系 →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世界不同地区气温与降水的组合(气候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普遍性)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等(特殊性) →除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外,洋流、地形对局部地区气候也有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自然景观 →气候与自然带的关系
37、 (3)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示: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 (3)原因:该地盛行东南信风,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能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气候特征和分布的成因分析知识模型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决定气候带 气候因子 大气环流 制约气候类型 下垫面 改变气候特征和分布主体规律 海陆差异 山地效应(焚风效应等) 地面状况 地形 差异 洋流 盆地效应 高原效应 地面性状(反射率等)
2、加强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原理、规律落实在图上 (1)对局部区域图不能正确定位而导致答错题 (2007年高考四川 文综卷第4组选择题)
8、图3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9、关于图3中各区域突出环 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加强区域定位训练 10、关于图3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变化小 11、深秋季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 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加强区域定位训练
(2008年文综卷Ⅰ)36、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加强读图和判读图表信息的训练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③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2)对地球运动的局部图缺乏空间想象力, 看不懂图意,题干说明也无法落实到图上 。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点,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赤道 Q P 晨昏线 ●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 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 (0. 37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 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0.63)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 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0.53)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0.42)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 (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60°N地区夏至最长昼约为18.5小时。 30°N地区夏至最长昼约为13小时58分。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60° 60°N地区夏至最长昼约为18.5小时。 30°N地区夏至最长昼约为13小时58分。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0.61) 10.若该日一架飞机从P地飞往Y地,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和时间分别是 A.西北,5小时 图7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Q为圆心,x点的地理坐标是750N、750w,Y在赤道上。读图完成10~11题。 (0.61) 10.若该日一架飞机从P地飞往Y地,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和时间分别是 A.西北,5小时 B.东北,5小时 C.西北,6小时 D.东北,6小时 (0.34) 11.此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杭州夜空礼花齐放, 人们迎接春节到来 B.悉尼港畔华灯初上, 好多人在纳凉散步 C.纽约市中心正在举行“911灾难日”纪念活动 D.伦敦西北方一轮红日缓缓落下
飞机从P地飞往Y地的方向和时间分别是: 0时 12时 晨线 昏线 N极 经线 纬线 C.西北,6小时 H 太 阳 光 Y p Y H p
加强空间想象力和平面图与立体图转换的训练 11.此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杭州夜空礼花齐放, 人们迎接春节到来 B.悉尼港畔华灯初上, 好多人在纳凉散步 C.纽约市中心正在举行“911灾难日”纪念活动 D.伦敦西北方一轮红日缓缓落下 加强空间想象力和平面图与立体图转换的训练 太 阳 光 X(750N、750W) Y p
(3)对等值线图和地形剖面图学生既缺乏空间想象力又缺乏生活实践,所以也常判断失误。 2008年高考文综宁夏卷 36.(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 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14分) 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加强分析图表信息的训练,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14分) 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 , 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3、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1)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分析。 ◆自然地理、地球地图知识重原理规律的理解、分析、应用。 ◆区域地理从四个方面复习:区域定位(在哪里)、区域特征(有什么)、区域主要问题分析(为什么)、区域问题解决的措施(怎么办) ◆人文地理重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整理和综合 分析。
(2007高考江苏地理卷32题) 右图为“1271 - 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 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棉花的生长条件分析: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但在不同地区略有不同。 生长期水源:华北地区是大气降水 南疆是灌溉水源 生长后期:天气晴朗,便于棉花采摘。
(2)提高复习课效率处理好四点 ◆突出教学重点,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突破教学难点,把理性、抽象和复杂的难点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和具体的内容,加以解决。 ◆澄清教学疑点,解除学生疑惑不解的知识点。 ◆紧扣教学热点,善于捕捉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度地进行地理教学,把热点问题有效地融入教学之中。
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问题或热点区域联系起来。 太阳直射点移动、夏季风 引起的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北方冬麦 区受旱灾 南极昆仑 站建成 冰盖之巅地理位置、南极气候特点 胡主席访问亚非五国 各国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物产、经济水平
4、强化思维训练,掌握综合题解题思路 (1)审题,获得有效信息。 (审题型、审材料、审图表、审时空、审设问、审分值) (2)调动和运用知识。 建立有效信息与所学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之间的迁移。 简述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多数学生只回答了有利变化,即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没有回答不利的变化,如煤炭资源的枯竭。 描述变化既要讲有利的变化,又要讲述不利的变化,因此,一定不要犯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 这些问题讲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容易出差错,即使是高考试题的答案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
(3)组织答案,解答问题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意义(两端、中间) 要素(总量、结构)
气候特点的描述思路 气温 降水 其他 例如: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全年气温高,温差小;降水量大,一年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最高、最低月均温;气温年较差 气候特点的描述思路 气温 降水 其他 年降水量;降水的时间变化 日照等 例如: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全年气温高,温差小;降水量大,一年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交通运输选线 经济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因——影响河流的因素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径流量的多少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河流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含沙量 气 候 降水状况 气温状况 植被 覆盖率 河流水系特征 水系形态和 支流、湖泊 流程 流域 河道 地 形 势 相对高度 倾斜方向 山脉走向 表层岩性 流向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径流量的多少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含沙量 结冰期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河流的长度、密度、弯曲度、性质等 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 —径流量丰富 —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为汛期 —含沙量少 —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答题注意事项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不要用现象解释现象 日本位于环太平火山地震带上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不能用原理代替分析 崇明岛将来为什么会和长江北岸相连?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长江位于北半球,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南岸,在北岸沉积泥沙。
五大湖沿岸的铁,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煤,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廉价的水运条件;欧洲殖民主义者首先到达这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不能用概括代替具体 阐述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布局条件? 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五大湖沿岸的铁,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煤,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廉价的水运条件;欧洲殖民主义者首先到达这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不能部分代替整体 阐述南昆铁路建设区位条件 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叙述。
◆不能臆断代替规范 阐述长江三峡成因 流水冲刷,天长地久,水滴石穿。 流水的侵蚀作用
精选习题, 模拟训练, 及时反馈。 (4)了解学情,及时反馈。 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老师一定要认真批改,及时反馈,才能不断矫正学生的差错。反馈的形式可多种,对于学生中反映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可全班讲解;对于个体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个别辅导;对于可能由于性别原因造成的男生比女生粗心的问题,可以加强心理调节和技术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精选习题, 模拟训练, 及时反馈。
7.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乙地高于甲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年日照时数 C.地面反射率 D.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 图4示意世界某地区植物多样性,图5为到达地表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读图完成6~7题。 7.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乙地高于甲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年日照时数 C.地面反射率 D.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
1.答案表达要准确,书写要规范。 2.要有层次,先主后次。 3.答案要简洁,要点要完整,不能丢失信息。 4.要有逻辑性,不能相互割裂、自相矛盾。 5.字迹清楚也是很重要的,平时复习练习就要养成好的习惯。
三、关于选修ⅠB模块的复习 1、注重基础,掌握规律、原理 2、必修知识综合复习时渗透选修内容 3、《考试说明》已明确考核目标与要求跟必修模块相同,考试题型为综合题。 4、模拟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号:11 “旅游地理”模块(10分) 图示为某旅游区。该旅游区景点原来集中在A地,现在B地发现了更长更大的溶洞。该旅游区在开发B溶洞前广泛征询意见,请你运用所学的旅游地理知识对开发B溶洞的优缺点 进行评价。 优点(1)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利于吸引客源(2分); (2)所在地区基础设施较好(2分); (3)增加旅游区景点和旅游的欣赏性(2分)。 缺点:与A景点可能出现雷同(2分);靠近河流,可能造成水体污染(2分)。
题号:12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8月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东南沿海强台风警报,浙江省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和防汛防台责任人按预案及时进岗到位。要及时对人员转移、沿海防风、水库保安、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等作出部署,落实船只避风措施。要重点对各类景区游客特别是散客情况全面排查,适时关闭景点;科学调度,落实水利工程保安措施;认真做好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3分) 滑坡(1分);泥石流(1分);崩塌(1分)
(2)除台风强降雨外,在我国诱发这类地质灾害的因素还有哪些?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重点做好防范措施?(5分) (3)台风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有哪些?(2分) (2)地震(1分) ;火山爆发(1分) ;人类对山区植被的破坏或工程建设等(1分) 。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地区、陡坡、河谷等(答对其中一点给1分,共2分)。 (3)缓解旱情(伏旱) (1分) ;降温消暑(1分) 。
考试大纲-----方向 区域地理-----基础 系统地理-----重点 处理信息-----关键 答题技巧-----保证 考试大纲-----方向 区域地理-----基础 系统地理-----重点 处理信息-----关键 答题技巧-----保证
祝各位老师 工作顺利! 谢 谢 嘉兴一中 李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