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四冊 3-1
課前引導 第1 節 西方世界的迷失、改革、激進和大戰 1.何謂「世紀末」?當時西方社會存在哪些問題? 「費邊社」如何思考與改革社會問題? 1.何謂「世紀末」?當時西方社會存在哪些問題? 「費邊社」如何思考與改革社會問題? 2.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會爆發,主要原因為何? 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主要國家的情勢 各有何發展? 4.為何會出現「反傳統運動」?有何特色?佛洛 伊德的理論對文藝創作有何影響?
3-1.1 世紀末的心態 「世紀末」的來臨 1.起自:1880年-西方國家面臨經濟衰退週期 2.現象: A.各階層人士生活條件不如十九世紀中期 B.勞工、農民受多層剝削,生活困苦 3.影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A.有意改造的左派思潮與政團相繼成立 B.不再迷戀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批評 理性與科學 到 3-1.2
世紀末的感觸 1.特質:精緻又頹廢-刻意否定既有的道德觀念 2.代表人物: A.王爾德(愛)-提倡「為藝術而藝術」 B.克林特(奧)- a.採用情色的象徵手法與厭世的情調 b.被稱為繪畫上頹廢美學的代言人
克林特的作品充滿「世紀末」精緻頹廢的特質。
3.意義: A.代表西方文化的一種風格-由盛轉衰的 「墮落」心態 B.代表一個時代-充滿頹廢和魅惑的精神
由左至右分別為義大利、德國和奧匈帝國。 三國同盟的皇帝
改造社會的志向 1.亨利‧喬治(美) -撰寫《進步與貧困》 A.鼓吹土地改革,改善貧富不均現象 B.被譯成多種語言,影響深遠
碧翠絲‧衛布 碧翠絲‧衛布名言: 「改革不能光憑咆哮,而是需要精明實在的思考力。」
3-1.2 第一次世界大戰 1.時間:1914年7月~1918年11月 2.堪稱史上「第一次」: A.動員人數之多 B.參戰國家之多 C.火力的消耗與新型武器的 應用-坦克車、潛水艇、毒氣、飛機… 到 3-1.3
坦克車是用來突破壕溝戰的新發明
大戰爆發的原因 1.遠因:自西元1000年以來,西方國家逐漸 興起,欺凌非西方世界,彼此衝突 1.遠因:自西元1000年以來,西方國家逐漸 興起,欺凌非西方世界,彼此衝突 2.近因:新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引起衝突 A.波斯地區 a.英、俄競爭波斯 b.英併吞印度-維多利亞女王成「印度女皇」 B.東南亞地區:法侵越南 a.始自:1856年- 以保護教士為藉口 b. 1885年,越南成法國保護國
殖民利益衝突 1.非洲的瓜分 A.大獵非洲-1882年起 B.糾紛協調-俾斯麥召開柏林會議(1884~1885年) C.發生衝突-南非 布耳戰爭(1899~1902年) 2.巴爾幹半島 A.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年) B.俄土戰爭(1877~1878年年) a.俄煽動斯拉夫民族反叛土耳其 b.引起英、奧緊張與干涉 c.俾斯麥召開柏林會議(1878年)分贓→促使 巴爾幹半島成為「歐洲火藥庫」
3.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A. 導火線:1914年塞拉耶佛城事件 a. 奧國皇儲在波士尼亞被塞爾維亞人暗殺 b. 奧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B 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A.導火線:1914年塞拉耶佛城事件 a.奧國皇儲在波士尼亞被塞爾維亞人暗殺 b.奧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B.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成員紛紛加入- 除義大利以外 C.戰火蔓延到非洲和亞洲-日本以英日 同盟為理由出兵占領中國山東 D.義大利受到英、美等國的利誘,一九一五年 五月,與協約國合作,對抗德國與奧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勢力
誇大同盟國力量強大的海報 中間站立者代表初期保持中立的義大利
美國參戰-美國態度 1.戰爭初期:嚴守中立 A.民間較同情英、法 B.1915年美德關係陷入緊張-德國潛水艇 擊沉一艘美國郵輪
巴黎和會 1.巴黎和會的召開 A.主導:三巨頭-a.美國總統威爾遜 b.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c.法國總理克里蒙梭 B.簽訂:〈凡爾賽和約〉、〈國際聯盟公約〉 2.「國際聯盟」成立 A.倡導:美國總統威爾遜-於第一次大戰末期 提出「十四點計畫」 B.宗旨:維持世界秩序 C.成立:1920年-日內瓦
影響 1.戰勝國對戰敗國嚴懲→促使戰敗國人民 心生仇恨,形成狂熱的民族主義 2.歐洲各國民生凋敝,失業問題嚴重 1.戰勝國對戰敗國嚴懲→促使戰敗國人民 心生仇恨,形成狂熱的民族主義 2.歐洲各國民生凋敝,失業問題嚴重 3.經濟困境→促使人們反資本主義和民主 體制→期待強人引領度過危機→造成獨 裁政權的崛起
3-1.3 戰間期的西方世界 戰間期-不平靜、不祥和 1.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發 戰間期-不平靜、不祥和 1.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發 2.文學家思索人類應該何去 何從-以海明威為時代的 代言人 A.1926年出版《太陽依舊 升起》-描繪戰後所謂 「失落的一代」的迷惘 海明威 到 3-1.4
英、法的情勢-政局不安穩 1.英國 A.自由黨失勢瓦解 B.工黨首次組閣,又匆匆下台 a.首次組閣:1924年 b.匆匆下台之因:(a)缺乏執政經驗 (b)遇上經濟低迷 C.愛爾蘭獨立運動已如火如荼展開 2.法國 A.第三共和:黨派林立,內閣變動 B.勞工階級怨憤→促法國共產黨成立
美國的政治、經濟變遷 1.第一次大戰後,美國成世上最大債權國 A.工商業發達 B.紐約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2.政治上-孤立主義抬頭 A.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1920年 B.拒絕加入「國際聯盟」 C.通過避免對外戰爭的〈中立法案〉(1935~37年)
3. 經濟上-提高關稅 A. 1929年通過新的關稅法,提高關稅 B. 各國紛紛報復→引發全球性經濟大恐慌 a 3.經濟上-提高關稅 A.1929年通過新的關稅法,提高關稅 B.各國紛紛報復→引發全球性經濟大恐慌 a.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許多公司倒閉, 失業人數遽增 b.波及其他國家 4.羅斯福總統帶領美國度過經濟危機 A.重建國人信心:發表「爐邊閒話」 B.改革計畫:通稱「新政」 a.救濟方式:以工代賑 b.最著名:田納西流域發展局
影片 美國新政的推手-羅斯福 影片出處:千禧世紀總瀏覽關鍵紀事大回顧 《百萬時刻》 惠聚多媒體科技公司 影片時間:53秒 回上頁
影片 美國經濟大恐慌 影片出處:《20世紀的重要時刻》第一篇 環宇光碟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影片時間:2分28秒 回上頁
羅斯福向全國人民發表「爐邊閒話」 回上頁
德、義的情勢-淪為軍國主義國家 1.義大利-墨索里尼與法西斯黨的崛起 A.原為左派社會黨人,大戰後轉向右派 B.組成「戰鬥法西斯黨」以暴力對付 社會黨人 C.利用媒體贏得資本家與地主支持 D.1921年改稱「國家法西斯黨」 E.1922年被國王電請出任首相組閣 F.1926年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 -自命為「領袖」
2. 德國-希特勒與納粹黨的崛起 A. 崛起背景: a. 德國戰敗,幣值跌落、物價上漲、失業人口 上升、共產黨騷擾… b 2.德國-希特勒與納粹黨的崛起 A.崛起背景: a.德國戰敗,幣值跌落、物價上漲、失業人口 上升、共產黨騷擾… b.全球經濟大恐慌波及 B.1919年加入「德國工人黨」→改名為 「國家社會黨」,中文譯為「納粹黨」 C.1923年發動「啤酒廳叛變」被捕入獄1年 D.1932年納粹黨成全國最大政黨-希特勒出任 內閣總理 E.1934年興登堡總統去世,再兼總統,被尊 為「元首」
影片 希特勒的崛起 影片出處:《世紀大世記》。台元多媒體。 影片時間:2分59秒 回上頁
墨索里尼與希特勒
西班牙的情勢 1.1931年-推翻王政 A.成立共和政府 B.政黨林立,動盪不安 2.1936年-佛朗哥發動政變,內戰爆發 A.德、義支持佛朗哥 B.蘇聯以飛機、坦克車援助政府軍 C.英、美、法等國知識分子群集西班牙 -成立國際義勇軍 D.佛朗哥勝利,西班牙成法西斯獨裁國家
西班牙內戰時的政府海報,呼籲平民撤出馬德里。 佛朗哥 西班牙內戰時的政府海報,呼籲平民撤出馬德里。
人在巴黎的畢卡索,從報紙得知古城遭佛朗哥轟炸,居民死傷數千人,於是以此為題材,完成《格爾尼卡》,以表達個人的立場與內心的痛苦。 畢卡索的巨作《格爾尼卡》 人在巴黎的畢卡索,從報紙得知古城遭佛朗哥轟炸,居民死傷數千人,於是以此為題材,完成《格爾尼卡》,以表達個人的立場與內心的痛苦。
3-1.4 反傳統運動和現代主義 反傳統運動的發展 1.現象:A.反實證主義、反科學主義思潮興起 B.質疑理性主義、科學方法、進步觀 以及各種傳統思想 2.代表思想家 A.尼采(德):a.宣稱「上帝已死」 b.強調意志力可以戰勝一切 B.克羅齊(義) :a.強調情感與主觀意識 b.認為「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
藝術新流派的突破 1.文學 A.唯美主義-為藝術而藝術 B.象徵主義-採隱喻手法 2.美術 A.後印象派-塞尚、梵谷、高更 B.立體派-畢卡索 C.野獸派-馬諦斯
《沉思的尼采》 梵谷自畫像
塞尚的《靜物》
法國畫家高更深惡十九世紀的資本社會,他曾到大溪地描繪當地居民未受商業文明汙染的樸實生活。
馬諦斯的《餐桌上》
心理分析的運用 1.佛洛伊德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的夢境 -發現潛意識世界 2.著作:《夢的解析》 1.佛洛伊德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的夢境 -發現潛意識世界 2.著作:《夢的解析》 3.影響: A.文學:意識流小說-如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 《追憶似水年華》 B.藝術:超現實主義 普魯斯特
現代主義文學 1.特色 A.有意突破傳統文字敘述的形式 B.呈現世界大戰以來傳統秩序的瓦解 C.表達眾人失落、孤寂和迷惘的心聲
1.派別 A.超現實主義 B.抽象表現主義 2.共同點:不再以透視法為圭臬 3.反映:文藝復興時代以來的藝術 顯然已經轉向 現代藝術 1.派別 A.超現實主義 B.抽象表現主義 2.共同點:不再以透視法為圭臬 3.反映:文藝復興時代以來的藝術 顯然已經轉向
孟克的《吶喊》是表現主義作品
達利的《時間》是超現實主義作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