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读 P95 课文,完成: 读 P95 课文,完成: 1. 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2. 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主 要研究方式是什么? 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气候改变。 常用某些与平均天气有关的特征要素的变化来度量,如温度、
辐射简化算法计算11Km高度处和地面太阳辐射光谱
水资源 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研究气候变化的方法 二、气候变化的史实 三、气候变化的因素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天气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 (监测、预警、对策) (初 稿)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  知道: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四季的划分。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大气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
第二章 辐射 . 第二章 辐射  辐射是物体发射电磁波 所有物体都发射与其温度相应的电磁波 物体也吸收电磁波 辐射是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 太阳辐射是地球和大气能量来源,是大气中发生各种变化和过程的能量基础。 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 大气温室效应.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什么?.
小结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携手平安 践行责任.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中国的工业.
安 全 維 護 臺 東 林 區 管 理 處 消費安全 詐騙防範宣導 健康生活 毒家新聞 杜絕不明匯款及金融轉帳操作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朱菊萍 2009、10.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6章 景观生态学 与全球生态学 6.1 景观生态学 6.2 全球变化与全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第四纪古气候记录 一、深海沉积记录 二、冰芯记录.
第二课.
6.6 单侧置信限 1、问题的引入 2、基本概念 3、典型例题 4、小结.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课 地球运动规律.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课 地球运动规律.
全球抗暖化.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6、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纬度) B、大气环流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3讲 气候变化的主要物理、地球化学过程.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兒 童 營 養 高雄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 營養師 洪凱殷.
第2讲 气候变化的原因.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什麼是尿動力學檢查] [適應症] [檢查流程] [檢查前注意事項] [檢查中注意事項] [檢查後注意事項] [併發症/禁忌症] [結語]
第三章 自然界的运动性.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线段的有关计算.
氮循环 肖子聪.
热带大气潜热释放对全球变暖的反馈 钱诚 符淙斌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6.4 你有信心吗?.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一课时.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Session 2: Working on environmental issue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全球暖化小學堂.
位似.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The 1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hemistry of Chin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9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本章内容 9.1 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 9.2 气候变化的原因 9.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9.4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 9.5 气候变化对策

严峻的形势(国内) 云南今年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2010年2月2日,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干旱的露出了池底。 由于旱情持续,截至2010年2月28日,云南省蒙自县冷泉乡索本底等5个自然村近200户人家只能靠本地接近干枯的山泉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2011年5月鄱阳湖成为大草原

严峻的形势(国际)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为太平洋 岛国请命斐济代表泪洒会场 气候变暖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消失 气候变暖,马尔代夫沉没进入倒计时 2010年初,英国遭遇30年最大雪灾,伦敦交通几乎瘫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近 17亿美元。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为太平洋 岛国请命斐济代表泪洒会场 ,

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

气候变化: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 (一)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为千年) 短期:时间尺度为月或季节 (年内变化) 中期:时间尺度为几年 (年际变化) (一)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长期:时间尺度为几十年 (年代际变化) (实测观测资料) 超长期:时间尺度为几十百年 (世纪际变化)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为千年) (三)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为千年或更长)

气候变化研究的间接证据 花粉分析 史料记载 树木年轮 生物化石 冰芯 石笋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球6亿年来经历的三大冰期和两大间冰期示意图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暖 冷 震旦纪冰期 距今6亿年前 石炭二叠纪冰期 第一大间冰期 第四纪冰期 第二大间冰期 现今 全 球 年平均气温 15 ºC 地球6亿年来经历的三大冰期和两大间冰期示意图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中国近五千年内可以相对地分出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 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我国温度(虚线)比较 温暖期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300 1500 1700 1900 +4 +3 +2 +1 -1 -2 -3 -4 10000 5000 4000 3000 1000 500 1950 高度(m) 温度(℃) 年代 温暖期 寒冷期 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我国温度(虚线)比较

气候变化研究的间接证据 近代气候变化

进入80年来后,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加快。 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气温总体呈为上升趋势。 进入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约0.6℃。

观测到的事实-全球气温变化 温度距平( ℃ )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变化 1850年以来最热的12年有11年发生在近期; (Base line:1961-1990,IPCC,2001) 温度距平( ℃ )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变化 1850年以来最热的12年有11年发生在近期; 2001-2005年气温距平为: +0.76 ℃, (基准:1850-1899)

观测到的事实-中国气温变化 温度距平( ℃ ) China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aseline:1970~2000 温度距平( ℃ )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过去的100年气温上升: 0.5-0.8℃; 最近几十年平均气温升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观测到的事实-全球降水变化 全球过去百年降水距平分布 The Observed change In: IPCC TAR, 2001 Increasing Decreasing 全球过去百年降水距平分布 In: IPCC TAR, 2001 The Observed change

观测到的事实-中国降水变化 西部: 明显增加 华南: 增加 华北: 减少 东北: 减少 1951-2002年全国降水变率 Increasing Decreasing 西部: 明显增加 华南: 增加 华北: 减少 东北: 减少 1951-2002年全国降水变率 In: 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C, 2007 The Observed change

观测到的事实-江河径流变化 The Observed change 总体趋势:减少 显著减少趋势 :海河、黄河、辽河 1981~2004年平均径流量较 1950~1980年径流量的变化 总体趋势:减少 显著减少趋势 :海河、黄河、辽河 弱减少趋势:淮河、松辽河、珠江、长江 弱递增趋势:长江中下游,淮河上游,嫩江 The Observed change

观测到的事实-其它要素变化 洪水和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1~2mm 非极地冰川大范围缩小,雪盖面积下降,永久性 冻土退化 厄尔尼诺事件更频繁和强烈 动植物生长范围向高海拔移动,生长周期和习性随之变化 The Observed change

9.2 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和制约,下图表示各因子之间的主要关系,图中C.D是气候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A、B、F则是外界因子。

一、太阳辐射的变化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气候的变迁与到达地表的辐射能的变化关系至为密切。引起太阳辐射能变化的条件是多方面的。   (一)地球轨道因素的改变   地球在自己的公转轨道上,接受太阳辐射能。而地球公转轨道的三个因素: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和春分点的位置等都是以一定的周期在变动着的,这就导致地球上所受到的太阳天文辐射发生变动,引起气候变迁。

1. 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 到达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天文辐射强度是与日地距离(b)的平方成反比的,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现在这个椭圆形的偏心率(e)约为0.016。目前北半球冬季位于近日点附近,因此北半球冬半年比较短(从秋分至春分,比夏半年短7.5日)。但偏心率是在0.00-0.06之间变动的,其周期约为96000年,以目前情况而论地球在近日点时所获得的天文辐射量(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较现在远日点的辐射量约大1/15。当偏心率e值为极大时,则此差异就成为1/3。

2.地轴倾斜度的变化 地轴的倾斜是产生四季的原因。由于地球轨道平面在空间有变动,所以地轴对于这个平面的倾斜度(f)也在变动。现在地轴倾斜度是23.44°,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日寸为22.1°,变动周期约40000年。这个变动使得夏季太阳直射达到的极限纬度(北回归线)和冬季极夜达到的极限纬度(北极圈)发生变动如下图所示。

2.春分点的移动 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缓慢移动,大纣每21000年,春分点绕地球轨道一周。春分点位置变动的结果,引起四季开始时间的移动和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变化。地球近日点所在季节的变化,每70年推迟一天。大约在一万年前,北半球在冬季是处于远日点的位置(现在是近日点),那时北半球冬季比现在要更冷,南半球则相反。

(二)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此外,太阳黑子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太阳黑子11年周期称为太阳活动周。  (二)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强弱,要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没有显著影响。据计算,火山尘埃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子强得多。    此外,太阳黑子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太阳黑子11年周期称为太阳活动周。

二、宇宙地球物理因子的变化    宇宙因子指的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太阳活动;地球物理因子指的是地球重力空间变化,地球转动瞬时极的运动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这些宇宙一地球物理因子的时间或空间变化,引起地球上变形力的产生,从而导致地球上海洋和大气的变形,并进而影响气候发生变化。

三、下垫面条件的变化 (一)海陆分布的变化 (二)地形变化 ——“沧海桑田”    在整个地质时期中,下垫面的地理条件发生了多次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变化对气候变迁影响最大。    (一)海陆分布的变化    (二)地形变化 ——“沧海桑田”   在地球史上地形的变化是十分显著的。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屋脊”之称。 (三)城市化(热岛效应)

三、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变化 1. 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和产生异常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厄尔尼诺现象和南方涛动) 2. 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温室气体的影响

9.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改变大气成分 (1)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温室效应) (2)气溶胶(阳伞效应) 2、改变下垫面性质(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效应) (1)森林、草原、农田(沙漠化效应、绿洲效应) (2)水库(湖泊效应) (3)城市(城市热岛效应)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1、温室效应的概念 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包括自然温室效应和人为温室效应。

1000年来大气温度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气温度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是基本吻合的,所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事实上,二氧化碳就是大气温室外层的“保温膜”,正是因为这层保温膜的增厚,才造成了地球大气热量的积累,导致全球变暖。 1. 1000年来大气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两者有何相同点? 2.根据这张图,你认为大气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有关系吗?

( redrew from Petit et al. 1999 ) 人类活 动扰动 南极东方站(Vostok)测量的 大气CO2浓度变化 温度距平(℃) 浓度 CO2 (ppmv) ( redrew from Petit et al. 1999 ) 年距今 目前的CO2浓度是42万年来的最大值 83万年来,仍是最大值 (IPCC,2001)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 射向地面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辐射 地 面 吸 收 地 面 辐

当你在晴天的中午走进 塑料温室大棚 没有打开空调的小汽车 封闭的玻璃阳台 你有什么感觉?

地球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温室”之中! 温室效应:大气保温效应

大气外层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从而使地球保温。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2、温室气体 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体。 主要包括水汽、CO2 、甲烷(CH4)、氧化亚氮( N2O)、臭氧(O3)、氟利昂等 。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呢?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人类大面积砍伐森林 人口数量增加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自然排放的其他温室气体还有: 氟利昂:强温室气体,1920年代人工合成,目前已排 放2000万吨,主要用于制冷 甲烷:强温室气体,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畜牧业排 放量很大使之成为全球变暖的“帮凶” 氮氧化物:燃料燃烧,燃气涡轮、汽车尾气

阳伞效应 1、阳伞效应的概念 因其由大气污染物颗粒(大气气溶胶粒子)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

阳伞效应 2、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来源 (1)自然界自身产生(如火山喷发) (2)人类活动产生(如化石燃料燃烧、生物体燃烧)

阳伞效应 2、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气候效应 (1)助长干旱化 (2)影响云的反照率、寿命和降水效率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效应 1980年代初东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2000年初东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 9.4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 冰川 消融 极端 气候 海平 面上升 粮食 减产 气候要素变化 影响 降水 气 温 9.4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 冰川 消融 极端 气候 海平 面上升 粮食 减产 降水 气 温 海平面 变化 蒸散发 其它 气候要素变化 … 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1、20世纪全球增暖是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斐济岛 马尔代夫浮岛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2、雪盖和冰面积逐渐减少 北极冰雪消融 北极熊生存危机

阿根廷某冰川 30年前 当前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3、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降水略有增加,副热带地区略有减少。 4、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繁 5、气候变化对全球淡水资源供给带来很大影响

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供水 Supply 需水Demand 我国正常年份缺水达400亿m3

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我国城市缺水问题严重 全国661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10座严重缺水,1.6亿多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影响 。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2、加速水循环,降水变率增加。 Increasing Decreasing 西部: 明显增加 华南: 增加 华北: 减少 东北: 减少 1951-2002年全国降水变率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2、改变径流大小,旱涝灾害加剧。 1998年大洪水 明祖陵因旱情露出城墙 洞庭湖底变大草原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九十年代洪涝旱灾统计表 年份 洪涝受灾面积 (万亩) 洪涝成灾面积 洪涝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旱灾减产 (亿公斤) 1991 36894 21921 749.08 118 1992 14135 6696 412.77 209 1993 24581 12915 641.74 111 1994 28288 17234 1796.60 262 1995 21550 12001 1653.30 203 1996 30914 18918 2208.36 98 1997 19702 9771 930.11 476 1998 33438 20678 2550.90 127 1999 14408 8084 930.23 333 2000 13567 8094 711.63 599 平均 23748 13631 1258.47 254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2001年以来洪涝旱灾统计表 2000年以来,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约1100亿元,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 年份 洪涝受灾面积 (万亩) 洪涝成灾面积 洪涝直接经济 损失(亿元) 因灾死亡人数(人) 2001 10707 6380 623.03 1605 2002 18576 11159 838.00 1819 2003 30549 19500 1300.51 1551 2004 11673 6026 713.51 1282 2005 22451 12325 1662.20 1660 2006 15783 8389 1332.62 2276 2007 188234 89535 1123.30 1230 平均 42567 21902 1084.74 1632 2000年以来,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约1100亿元,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 局部洪涝灾害每年发生; 2003年、2005年、2007年部分江河发生洪水 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登陆,超强台风有增加趋势;山洪灾害严重。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3、加速水分蒸发,改变土壤水分含量及其渗透率。 2011年长江中下游干旱 干涸的白洋淀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4、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 2011年5月鄱阳湖水面仅剩1/10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5、加速高山冰雪消融

1980年 长江源头某地 2010年

气候变化对水安全的可能影响 Impact of globe warm on water security 水资源 安全 防洪安全 水生态 暴雨 洪水 气候变化对水安全的影响 气候变化 适应对策 对水安全的影响 水资源 安全 防洪安全 水生态 海平面 上升 风暴潮 干旱加剧 低流量 敏感性 脆弱性 水工程 Impact of globe warm on water security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