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邁向低碳生活 ~議論文~
【邁向】 朝著某個方向前進。
邁邁:邁入、豪邁。 萬萬:萬一、千萬。 遇遇:遇見、相遇。 形近字
【碳】 化學元素。是構成有機物的主要成分,大量存在於生物體中;自然界的碳以鑽石、石墨和煤的形式存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高溫時,則能與許多元素發生反應,形成許多化合物。在工業和醫藥上的用途甚廣。
第一段
近年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的情形日益嚴重,你知道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會帶來什麼影響嗎? 課文 近年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的情形日益嚴重,你知道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會帶來什麼影響嗎?
【溫室】 溫暖的房屋。 一種特殊設計的房子,可保持室內溫度,以利生物的生長、發育。 比喻舒適,並且得到良好照顧的環境。 [例]生長在溫室裡的花朵,是經不起考驗的。
【效應】 效果反應。
講話行文時,忽然由平敘的語氣變為詢問的語氣。 [例]你知道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會帶來什麼影響嗎? 設問
一是冰山、冰河逐漸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部分低海拔的陸地將被淹沒; 課文 一是冰山、冰河逐漸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部分低海拔的陸地將被淹沒;
【冰河】 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於本身的壓力而變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便形成冰河。亦稱為「冰川」。
【融化】 物質在液體中分解或冰雪變成液狀。 相似詞→溶化、熔化、融解 相反詞→凝固、凝結 [例]冰融化會變成水。
【海拔】 以海平面為基準來度量陸地或山嶽等所得的高度,為陸地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例]玉山高度為海拔三千九百九十七公尺。
沒:沒有、沒事。 莫:淹沒、沉沒。 沒 破音字
二是氣候忽冷忽熱,水旱災頻率增加,地球的氣候與自然生態之間會失去原有的平衡。 課文 二是氣候忽冷忽熱,水旱災頻率增加,地球的氣候與自然生態之間會失去原有的平衡。
【頻率】 某件事情在單位時間內發生的次數。 [例]這半年內,火災發生的頻率很高,公共安全要特別加強。
率:率領、坦率。 率:速率、效率。 率 破音字
【平衡】 各方面的數量或質量相互抵消,成為一種靜止狀態。 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相似詞→均衡 相反詞→不均
衡衡:均衡、衡量。 衝衝:衝浪、衝動。 衛衛:警衛、悍衛。 形近字
第二段
為了避免以上現象繼續惡化,我們要先了解溫室效應是如何形成的? 課文 為了避免以上現象繼續惡化,我們要先了解溫室效應是如何形成的?
【繼續】 連續而不間斷。 相似詞→不斷、連接、連續、陸續、絡續、賡續、接續、持續、延續 相反詞→停止、間歇、中斷、中止
【惡化】 情況向壞的方面發展。 [例]空氣品質惡化是越來越嚴重了! 使情況轉壞。 [例]他的病情昨天又惡化了,近日內,恐將有生命之虞!
勿:嫌惡、厭惡。 惡:邪惡、惡毒。 惡 破音字
【溫室效應】 陽光以短波形式穿過大氣層進入地球表面,地球吸收後以長波形式輻射回去時,卻會被大氣層中人類活動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氣體吸收,又傳回地球,使地表溫度逐漸上升,猶如一個大溫室,稱為「溫室效應」。
講話行文時,忽然由平敘的語氣變為詢問的語氣。 [例]溫室效應是如何形成的? 設問
所謂溫室效應,是指溫室氣體把陽光的熱能繼續留在大氣層,使地表溫度逐漸上升;而目前最大宗的溫室氣體,就是來自石化燃料燃燒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課文 所謂溫室效應,是指溫室氣體把陽光的熱能繼續留在大氣層,使地表溫度逐漸上升;而目前最大宗的溫室氣體,就是來自石化燃料燃燒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石化】 石油化學工業的簡稱。
【二氧化碳】 一種無色非可燃性氣體。易溶於水中而成碳酸。動物呼吸時呼出二氧化碳,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可用來製造純鹼、乾冰、汽水等,又可作為滅火之用。亦稱為「碳酸氣」。
因此,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成為大家關心的議題。 課文 因此,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成為大家關心的議題。
【降低】 下降。 如:「氣溫降低」、「降低物價」。 相似詞→低落 相反詞→抬高、提高、升高
段落大意
第三段
就現在而言,工業發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如火力發電、包裝水生產過程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課文 就現在而言,工業發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如火力發電、包裝水生產過程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過程】 事物連續變化或進行所經過的程序。 相似詞→歷程、進程、經過 [例] 吐絲結蛹是蠶成長的過程之一。
程程:路程、回程。 埕埕:稻埕。 呈呈:呈現、呈獻。 形近字
我們既然是工業產品的消費者,如果大家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共識,而且都能身體力行,就能使工業的發展朝向節能減碳的目標邁進。 課文 我們既然是工業產品的消費者,如果大家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共識,而且都能身體力行,就能使工業的發展朝向節能減碳的目標邁進。
【消費者】 泛指使用、消耗商品的大眾。 相反詞→生產者 [例]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產品須物美價廉。
【共識】 共同體認的觀念、想法。 [例]大家經過不斷的開會溝通,最後終於達成共識。
【朝向】 向著某個目標。 [例]讓我們共同努力朝光明的前程邁進。 面向、面對。 [例]她臉朝向窗外,不知在沉思什麼?
朝朝:王朝、朝向。 潮潮:人潮、潮水。 嘲嘲:嘲笑、自嘲。 形近字
招:朝陽、朝氣。 朝:朝聖、朝貢。 朝 破音字
段落大意
第四段
目前,政府除了率先簽署「節能減碳宣言」外,為了鼓勵我們力行節能減碳,也提供不少具體的方法,例如: 課文 目前,政府除了率先簽署「節能減碳宣言」外,為了鼓勵我們力行節能減碳,也提供不少具體的方法,例如:
【率先】 首先、第一個。 [例]每次慈善捐款,他都率先響應。
【簽署】 在文書上簽字署名。 相似詞→締結、簽定、簽訂
簽簽:簽名、簽到。 撿撿:撿拾。 檢檢:檢討、體檢。 劍劍:寶劍、劍術。 儉儉:勤儉、儉樸。 形近字
署:環保署。 署:簽署、署名。 署 破音字
一、選用當地當季的食材,節省運輸與存放過程中能源的耗費,建議多吃蔬菜、少吃肉。 課文 一、選用當地當季的食材,節省運輸與存放過程中能源的耗費,建議多吃蔬菜、少吃肉。
【運輸】 利用交通工具,將人或物由一地運送到另一地。 相似詞→輸送、運送
【蔬菜】 一切可供食用的青菜瓜果。
蔬蔬:蔬菜、蔬果。 疏疏:疏忽、疏失。 梳梳:梳子、梳髮。 形近字
映襯 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更為明顯。 [例]選用當地當季的食材,節省運輸與存放過程中能源的耗費,多吃蔬菜、少吃肉 映襯
二、外出時,自備購物袋、餐具等能再次使用的物品,不要求物品的精美包裝。 課文 二、外出時,自備購物袋、餐具等能再次使用的物品,不要求物品的精美包裝。
【購物袋】 購買東西時,用來裝物品的袋子。
三、做好資源回收的分類,使用再生產品,少用塑膠產品。 課文 三、做好資源回收的分類,使用再生產品,少用塑膠產品。
【塑膠】 一種有機化合物的膠質。能用各種方法形成及加工的非金屬基本工程材料,具有因熱或機械壓力的可塑性。
映襯 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更為明顯。 [例]做好資源回收的分類,使用再生產品,少用塑膠產品。 映襯
四、低層樓建築以走樓梯代替搭電梯,既運動又健身;短程的交通,多走路、少搭車;路程較遠時,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 課文 四、低層樓建築以走樓梯代替搭電梯,既運動又健身;短程的交通,多走路、少搭車;路程較遠時,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
【搭】 乘坐。如:「搭車」﹑「搭船」 覆蓋。 [例] 他身上搭著一條毛毯。 架設﹑架起。如:「搭橋」﹑「搭帳棚」。 連接﹑接著。 [例] 兩條電線已搭上了。 配合。如:「搭配」﹑「兩種藥搭著服用。」 參與﹑加入。如:「搭伙」。
搭搭:搭配、搭檔。 塔塔:高塔、燈塔。 答答:報答、答覆。 形近字
五、多開窗戶,讓空氣流通,盡量減少開冷氣的次數。 課文 五、多開窗戶,讓空氣流通,盡量減少開冷氣的次數。
映襯 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更為明顯。 [例]多走路、少搭車 [例]多開窗戶,讓空氣流通,盡量減少開冷氣的次數。 映襯
課文 六、隨手關燈、拔掉不用的電器插頭。
第五段
以上雖然都是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對「節能減碳」有所貢獻。 課文 以上雖然都是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對「節能減碳」有所貢獻。
段落大意
第六段
總而言之,節約能源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減少地球日益嚴重的暖化現象。 課文 總而言之,節約能源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減少地球日益嚴重的暖化現象。
【總而言之】 總括起來說。表示推證的承接連詞,重在解釋或說明。 [例]總而言之,外國人到底喜歡哪樣,我們又不是他肚裡的蛔蟲,怎麼會曉得?
因此,除了世界各國努力改變工業發展方向和開發綠色能源外,身為地球村成員的我們,也要降低個人的消費需求,減少能源消耗。 課文 因此,除了世界各國努力改變工業發展方向和開發綠色能源外,身為地球村成員的我們,也要降低個人的消費需求,減少能源消耗。
在語文中,放棄通常所用的本名或語詞不用,另找其他相關的名稱或語詞來代替的修辭方法 [例]綠色能源 借代
【地球村】 由於交通便捷、資訊流通快速,縮短全世界的距離,使地球上人類相互往來密切、頻繁,就像同住在一個村落,因此稱為「地球村」。 [例]為因應世界成為地球村的趨勢,學習外語也成為一件重要的事。
引用 言論及文章中援用古書典故、名人格言以及俗語等等,稱為「引用」。 [例]地球村 地球村一詞為著名學者馬素·麥克魯漢於1962在他的著作中提出,是個很新穎很概念化的詞彙。 引用
讓我們一起邁向「低碳生活」,共同保育地球。 課文 讓我們一起邁向「低碳生活」,共同保育地球。
段落大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翰林版五上國語教科書 地球村-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