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 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炎 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和原因 一、概念 炎症 (inflammation) 是具有血管系统 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作用所发生 的防御反应过程 炎症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复杂的 损伤和防御反应,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 变化主要表现为变质、渗出和增生,由 此引起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Cirrhosis of the liver 肝硬化. 教学要求 ☺ 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的概念 ☺ 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 ☺ 主要肝功能试验及有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肝硬化的治疗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护理评估 ☺ 常用护理诊断 / 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血管炎病总论.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第十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Local hemodynamic disorders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白求恩医学院病理学系 李 伟
水 肿 (Edema) 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第二章 疾病的基本知识.
第 7 章 水 肿 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过多,称为水肿(edema) 积水(hydrops):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体腔
水肿.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对保证机体能动地适应 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和体内正常状态是十分必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 血液循环(第1课时).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第4节 肝硬变 概念: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Disturbance of local circulation Teacher :唐加步.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
血液循环复习 平远县城南中学 执教老师:李寿香.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江阴市长寿中学 徐利国 0709.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4节 血栓形成 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叫血栓形成(thrombosis) 。
水 肿.
第四节 咯 血 (hemoptysis).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血液科 陈芳源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Disturbance of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第 13 章 休 克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Welcome.
炎症.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六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长春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于兰英.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hyperemia).
第二章.
Disturbances of Blood Circulation
局部血液循环障 长沙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张 子 敬.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异常 充血 血管内血液形状及内容物的异常 血栓形成 栓塞 梗死.
恭喜你们!你们选中第七例。.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课时) 血液循环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第一篇 问诊 第四章 常见症状-咯血.
第二十章 炎 症 基础医学院 主讲:于智泉.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血 液 循 环 第二节 血管生理.
咯 血.
临 床 病 理 讨 论 二.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局 部 循环障碍 血 液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病理教研室.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第1节 充血(hyperemia) 概念:局部组织和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异常增多称为充血 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1、生理性充血 如运动时的骨骼肌 一、动脉性充血 概念: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因动脉血输入量增多发生的充血,简称充血 。 (一)原因及类型 任何原因引起小动脉扩张都可导致充血 1、生理性充血 如运动时的骨骼肌 2、病理性充血 ⑴炎性充血 ⑵减压后性充血 ⑶侧支性充血

(二)病理变化 组织器官体积轻度增大 动脉血量增多 局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氧合血红蛋白增多而颜色鲜红 产热↑温度↑ 动脉血流加快 物质代谢增强 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增强

(三)结局: 1、暂时性的一般对机体有利 利用其原理临床上可治疗疾病 如热敷、按摩 2、少数发生血管破裂,可导致死亡

二、静脉性充血 (一)原因 又称淤血(congestion),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静脉血量增多 静脉受压 静脉管腔阻塞 心力衰竭 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

(二)病理变化 局部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或肿胀 温度降低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淤积 静脉血量增多 血管扩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物质代谢减弱 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减弱 静脉血流缓慢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组织器官颜色暗红或青紫

(三)后果 淤血性水肿 淤血性出血 萎缩变性坏死 淤血性硬化 取决于发生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侧支代偿等 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慢性淤血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淤血性出血 萎缩变性坏死 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增多 淤血性硬化

(四)常见器官的淤血 1、慢性肺淤血:见于左心衰竭 肉眼:体积增大,重量增加,颜色暗红质地变实,切面见暗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充血,肺泡腔内聚积水肿液和红细胞。出现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严重时发生肺褐色硬化。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变厚 肺泡腔内含有浆液及红细胞 心力衰竭细胞 右图为正常肺组织

2、慢性肝淤血 常见于右心衰 肉眼: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坚实,切面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称槟榔肝(nutmeg liver) 。 镜下:中央静脉及附近肝窦扩张淤血,淤血处的肝细胞萎缩、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长期淤血导致淤血性肝硬化。

1 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血 2 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受压萎缩 3 周边部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右图为正常肝组织

第2节 出血(hemorrhage) 血液自心腔、血管腔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逸出,称为出血 一、原因与类型 (一)破裂性出血 心脏或血管壁的完整性被破坏引起 原因:①创伤 ②疾病

由于毛细血管与毛细血管后静脉的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及损伤的基底膜漏出至血管外。 (二)漏出性出血 由于毛细血管与毛细血管后静脉的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及损伤的基底膜漏出至血管外。 原因:1、血管损害 淤血与缺氧、感染与 中毒、过敏因素、维生素C缺乏。 2、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3、凝血因子缺乏 。

(二)病理变化 肉眼:红色或暗红色 棕黄色(陈旧性) 镜下:组织间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存在 内出血——血液逸出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 内,如积血、血肿 、瘀点 、瘀斑 外出血——血液逸出至体表时 如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血尿

心内膜出血淤斑

手臂皮肤淤斑 指甲下血肿

二、后果 漏出性出血对机体影响不大 破裂性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 主要有:吸收消退、血肿机化、贫血 失血性休克、脏器功能障碍

思考题: 1、解释:充血、淤血、心衰细胞 槟榔肝、出血 2、比较充血和淤血的病理变化特点。 3、简述淤血的后果。 4、简述出血的分类及对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