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甚麼?原住民!
前言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三.文獻探討: 文獻收集:利用網路及實地拜訪族人的方式,更能得到準確的資訊。 隨著時代的變遷,有越來越多美食料理深受大家喜愛,不論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還是鹹的…等,都能變出一道道精緻又美味的料理。然而在眾多美食之中,有關「原住民料理」的介紹卻不是很多,而我們本身也是原住民,對於原住民的食物也非常喜愛,卻不太熟悉族人們是如何運用大自然豐富的資源,來製作屬於原住民族的風味料理。 二.研究目的: 1. 介紹各族傳統美食。 2. 尋找各族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3. 提供相關資訊給民眾參考。 三.文獻探討: 文獻收集:利用網路及實地拜訪族人的方式,更能得到準確的資訊。
前言 四.研究流程圖: 文獻分析 擬定研究題目 研究動機和目的 彙整資料 結論與建議 實地觀察 研究方法 網路蒐集資料 我們尋找一個符合我們三個的共同特色來擬定一個題目,界定研究動機及目的、找出研究的方法,收集文獻、實地觀察及網路蒐集,把相關資料彙整起來,討論出結論及建議。本研究步驟流程如圖1所示。 文獻分析 擬定研究題目 研究動機和目的 彙整資料 結論與建議 實地觀察 研究方法 網路蒐集資料
吃甚麼?阿美族! 主食:魚類(因大多數阿美族都居住海岸線) 副食:小米、芋頭等穀物及各種野菜 特色美食: 「喜烙」(silaw) 食品介紹: 以鹽醃生魚(各種魚類逃不出阿美族的手掌心)、生肉(豬肉),由此可知阿美族運用了大地的資源作為保存食物的方法。 料理製作: 把生魚或生豬肉抹鹽用壓緊一個晚上,第二天開始醃製動作,加入半熟的白米飯和小米,族人建議醃滿三天即可食之,三天過後silaw會有點鹹,依個人口味。 圖片來源:http://guan16.blogspot.tw/2009/12/gilangasan.html
吃甚麼?葛瑪蘭族! 主食:薯、小米、黍、芋 副食:瓜類、豆類、蔬菜類 特色美食:阿里蓬蓬 食品介紹: 料理製作: 「阿里蓬蓬」過去是噶瑪蘭族婦人每天會替外出工作或打獵的男人,以林投葉包裹鹹肉、飯菜等,當作外出時攜帶的「便當」或「餐盒」,老一輩的婦人幾乎都會做,如今隨折時代的變遷這項技術漸漸失傳了。 料理製作: 將洗淨的林投葉,加入鹹肉、香菇和芋頭,反覆交折成盒子的形狀後,放到火推旁即可,可以說是藝術品和美食的融合 圖片來源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1415
吃甚麼?泰雅族! 主食:為米、小米 、玉米、甘藷 副食:瓜、韭、薑和各種野菜。 特色美食:打馬面山胡椒、馬告刺蔥雞湯 食品介紹: 料理製作: 1.以飯漬溪魚或獸肉所製成的「打馬面」作為招待上賓的最佳菜餚,此食品也相似阿美族的「喜烙」(silaw) 2.「山胡椒(泰雅語:馬告)刺蔥雞湯」可以稱得上是泰雅族人的「威而鋼」。 料理製作: 打馬面-先將生肉或魚蝦充份瀝乾,敷上鹽巴,並加以搓揉,幾天後等肉質變硬,再用煮熟的米飯,一層肉一層飯的放入陶罐中,並倒入一些小米酒,存封一個月後便可以取出食用。馬告刺蔥雞湯-「馬告」是特有的辛香植物,加入雞湯後就變成泰雅族人的特色雞湯囉~ 打馬面本尊 馬告刺蔥雞湯
吃甚麼?太魯閣族 主食:小米、玉蜀黍、芋頭、地瓜、鳩麥、高粱、旱稻 副食:刺蔥、香蕉葉、藤心、小洋蔥、魚、土雞、月桃葉 特色美食:竹筒飯 食品介紹: 狩獵的獵人在山上的幾天身上會帶著米,在路上餓時,會砍竹子,把米放在竹子裡,燒之即可食之,十分方便 料理製作: 取用新鮮的竹子,將竹節的一邊當底部保留,一邊則當開口,將洗好的米浸泡半天或一天,浸泡好時,再將白米放入中空的竹子用線綁緊再用香蕉葉包裹,放入水中悶煮一小時,煮好時將竹子打破就可以吃囉! 揭曉竹筒飯的真面目 圖片來源: http://sixstar.moc.gov.tw/blog/bb418526/knowHowFronListAction.do?method=doReadKnowHow&source=4&knowhowId=2998
吃甚麼?布農族! 此湯,是布農族的家常料理,常用來分享給親人及客人們 主食: 米、小米、稗、玉蜀黍、蕃薯、芋頭 副食: 獸肉、魚類、豆類、蔬菜、野菜。 特色美食:原住民豆湯 食品介紹: 此湯,是布農族的家常料理,常用來分享給親人及客人們 料理製作: 把處理過後的雞丟入熱水中,依序加入各種辛香料,在加入重要的樹豆,稍等之後,好吃的布農族豆湯就完成了 圖片來源: http://timefortaiwan.tw/frontsite/contribution/memberArticleRankAction.do?method=viewDetail&articleId=939&siteId=101&subMenuId=103
吃甚麼?卑南族! 主食: 栗、旱稻、甘薯和芋頭 副食: 以狩獵所得為大宗,像是以醃漬方式保存的山豬肉,魚也是卑南族的副食之ㄧ,有趣是雖卑南族大多居住海邊,但都捕獲於溪邊的魚! 特色美食: 月桃糯米粿粽 食品介紹: 此食物是卑南族大小慶典或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美食,製作方法和外觀都相似於客家的粿粽,是族人的最愛 料理製作: 月桃葉包裹糯米粉糰、鹹豬肉而成,再加以蒸熟就可食
吃什麼?鄒族!! 主食:粟、山芋、甘藷、旱稻 副食:獸肉、魚類、豆類、蔬菜、野菜,熊肉及豹肉視為禁忌不准食用 特色美食:香蕉糯米糕 食品介紹: 鄒族人主食之一 料理製作: 將糯米充分泡水後,搗碎、瀝乾水分,取一塊煎熟,並與其餘糯米粉混合搓揉至黏Q狀,再加入香蕉,同樣搓揉至完全混合後,這時就可放入蒸籠內蒸熟,然後香噴噴的香蕉糯米糕就出爐囉~
吃什麼?魯凱族! 主食:小米、芋頭、地瓜 副食: 高梁、玉蜀黍、樹豆、南瓜、花生 特色美食: a bay、lede 食品介紹:a bay-在魯凱族的日常生活中缺一不可,再大小祭典都會看到,它可以是獻給祖靈的祭品,也可以是家中吃的米飯,所以當族人把珍貴的a bay請你吃時,絕對不能拒絕! 料理製作:
吃甚麼?葛瑪蘭族! 主食:薯、小米、黍、芋 副食:瓜類、豆類、蔬菜類 特色美食:阿里蓬蓬 食品介紹: 料理製作: 「阿里蓬蓬」過去是噶瑪蘭族婦人每天會替外出工作或打獵的男人,以林投葉包裹鹹肉、飯菜等,當作外出時攜帶的「便當」或「餐盒」,老一輩的婦人幾乎都會做,如今隨折時代的變遷這項技術漸漸失傳了。 料理製作: 將洗淨的林投葉,加入鹹肉、香菇和芋頭,反覆交折成盒子的形狀後,放到火推旁即可,可以說是藝術品和美食的融合 圖片來源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1415
吃什麼?排灣族! 主食:小米、旱稻、甘藷 副食:豆類、南瓜、野菜 特色美食:cinavu、lin lin(炒蝸牛) 食品介紹: 奇那富在排灣族人心中就如同我們現在在吃的米飯,在族人心中佔有相當大的地位。拎拎(炒蝸牛)是排灣族人的家常小菜也是配酒的必需品。 料理製作: 奇那富-小米、豬肉、拉維露葉調入鹽,拌勻,以甘蔗葉包,入鍋煮熟。拿lin lin去殼後,加入一些香料拌炒後,就成為一盤好吃的下酒菜囉!
THE END….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