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 李晓杨 2013-04-17.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 》讲解 《新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 问题的处理规定》讲解 财政部国库司 杜美妮 北京.
会计实务案例. 复式记账基本原理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 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 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衡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大至正中诚以至运大至正中诚以至运 上规上限企业培训讲座 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中山分所 主讲:李治球.
事业单位有关收支科目 核算调整内容 财政部会计司 二 ΟΟ 六年三月. 提 纲 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 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概况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概况 事业单位有关收入科目调整内容 事业单位有关收入科目调整内容 事业单位有关支出科目调整内容 事业单位有关支出科目调整内容 其他有关科目调整内容.
04-6 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第二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练习题.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个 会计期间内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数额。 一、利润的计算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下城区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新旧科目对照及实务培训
国库集中支付后财务核算事项培训 下城区财政局 2013年3月.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 平顶山市万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 李艳贞
一、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读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令第72号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章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经营成果) 总 账 明细账.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房地产年定报培训 (财务状况表) 开发区统计局、调查队 2014年12月.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教学内容:编制资产负债表
《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分析——认识报表.
《新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讲解
《会计模拟实训》精品课程 青岛城阳职教中心 刘哲爱.
营改增的会计处理.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财政部国库司 陆阳春 贵州.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洛阳市会计学会副会长 洛阳市财会学校 贾晋黔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讲解 万安县财政局国库股 二○一四年三月.
《财务报表》及《新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讲解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讲解 广丰县财政局 二○一四年四月.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负债(二) 主讲人:杨菠.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规定 陈丽珍.
长期借款.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会计基础—平行登记 2012年03月.
平顶山市万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李艳贞 中国注册会计师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十节 其他应付款.
新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讲解 福建省财政厅会计处 陈丽珍.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财务报表的报送、汇总和审批 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
新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讲解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邹玉桃.
第二章 负债 主讲教师 郝志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 实务培训课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
智慧宁波 智慧财税 .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2017/3/17October 3 - 4, 2000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讲解 甘肃省财政厅会计处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项目八 税费业务核算 增值税的核算 工 作 成 果 凭 证 、 账 簿 我 们 的 任 务 消费税的核算 营业税的核算 其他小税种的核算.
任务五 利润形成与财务成果的核算 《基础会计》
第4章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资 金 筹 集 吸收资本 借入资金.
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第五章~.
“鸭梨”山大,小心 “加速折旧”哦! Made by 石瑛.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固定资产折旧 欧少霞.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销售过程收入确认核算的主要内容; 2.掌握销售过程收入确认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
宝洁公司招聘会计进行中.
会计初级实务 第一章 资产(三) 主讲名师:杨菠.
会计初级实务  第一章 资产(四) 主讲名师:杨菠.
第十四章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六章  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  收入概述     §第二节  拨入款项     §第三节  各项收入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科目的变化.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会计账户 刘英姿 制作.
记账凭证的填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姚雪超.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规定 主讲人:衡阳师范学院吴越.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大丰职教中心 张春平.
基础会计 供应过程的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培训
Unit 7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库存现金 一、清查结果处理步骤 核准金额,查明原因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进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第二章 第1-3节】 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对啊网直播课程 主讲老师:劲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 李晓杨 2013-04-17

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 二、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 三、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 四、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五、其他衔接事项 内容概览 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 二、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 三、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 四、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五、其他衔接事项

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 (一)自2013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 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

1、根据原账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二)事业单位应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 相关工作包括: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3年1月1日的新账; 3、将2012年12月31日原账科目余额按规定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余额作为新账各科目的期初余额。 4、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规定 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原有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应及时更新

二、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 (一)资产类 1、原制度:“现金”,“银行存款” 新制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转账说明: (1)“现金”科目名称发生变化; (2)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将原账中上述科目 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

(一)资产类 2、原制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 新制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转账说明:科目名称及核算内容基本无变化, 原账余额直接转入新账即可。

例1、某事业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到账 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例1、某事业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到账 通知书》,确定授权支付额度为100000元。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100000 (注:相当于有了100000元可用资金,作为资产入账)

例2、购买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材料50000元,通过财政 授权支付方式付款,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存货——材料 5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000 (注:一方面,材料作为“存货”,增加; 另一方面,100000元的可用资金,已用掉 50000元,该项资产减少。)

解释:100000元的额度其实是一个“虚”的概念,是 一个“承诺”,是一种“信用”,这个账户里本身 是没有钱的,“零余额”。当向材料供应商支付 50000元货款之后,账户余额为负,-50000元;每日 终了,国库与委托付款银行结算,比如今天,国库 会划款50000元(+50000元)到零余额账户,那么正 负相抵,该账户余额归零。这就是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政府买单。

例3、事业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5000元。 借:库存现金 5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00 借:库存现金 5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00 例4、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当月水电费30000元。 借:事业支出 3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0000

例5、年度终了,注销未使用额度。 (注:100000元额度,总共用掉85000元,剩余15000元。 未用完的额度,财政于每年终了时暂时收回,并于 下年初返还。)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15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000

例6、下年初,额度恢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15000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15000 (注:“财政应返还额度”,作为一个中间过渡性 科目,隶属资产。)

(一)资产类 3、原制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新制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转账说明:科目名称及核算内容基本无变化, 原账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便可。 (注:若新账中相应科目设有明细科目的,应将原 账中余额拆分。很简单的道理。)

关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1)这是确认会计主体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两种 截然不同的观点。 (2)主要思想 权责发生制:经济行为本期是否发生 收付实现制: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

(3)应用举例 甲公司于2013.4.10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货已发出,货款共计30000元。双方约定款项两个月之后一次性结清。 ◆ 按照权责发生制,30000元销货款应当作为甲公司 2013.4的一项收入。(销售行为发生在4月份) ◆ 按照收付实现制,30000元销货款不应当作为甲公司 2013.4的一项收入。(4月份货款并未收到)

(4)适用范围 权责发生制:企业 收付实现制:行政事业单位 (补充:事业单位对其经营行为的核算 应采用权责发生制)

例1、某事业单位职工张某因业务活动出差,预借 补充:差旅费的账务处理 例1、某事业单位职工张某因业务活动出差,预借 差旅费2000元,出纳以现金支付。 (分析:出差之前,没有凭证,无法报销, 只能看做是张某从单位借钱。) 借:其他应收款——张某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例2、续前例,张某出差归来,实际开支1500元, 余款退回。 (分析:出差之后,报销差旅费; 原则上:花多少报多少,多退少补。) 借:事业支出——差旅费 1500 库存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张某 2000

4、原制度:“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 (一)资产类 4、原制度:“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 新制度:“存货” 转账说明:(1)存货——材料 ——产成品 ——成本费用 (2)将原账中科目余额对应转入新 账的明细科目之中。

(一)资产类 5、原制度:“对外投资” 新制度:“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转账说明: (1)将原账中“对外投资”细分, 持有时间≦1年的,视为“短期投资”; 持有时间﹥1年的,视为“长期投资” (2)按细分结果,将旧账余额对应转入新账

关于“投资” (1)投资,即让渡资产(资金)的使用权,以获取 报酬、收益。 (2)按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 股权投资:购买股票,成为股东,利润分红 债券投资:购买债券,成为债权人,利息收入 按投资期限不同,可分为—— 短期投资:持有时间≦1年 长期投资:持有时间﹥1年

(一)资产类 6、原制度:“固定资产” 新制度:“固定资产” 转账说明: (1)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将相应余额转 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2)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将相应余额 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同时,将相应 的“固定基金”转入“事业基金”

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 是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有形资产: (1)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 (2)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注:一般设备,单位价值≧1000元;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元) (3)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举例说明固定资产新旧账的转换方法 例1、原制度下,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数100万元。 则原账中其账务处理为:(以万元为单位,下同) 借:固定资产 100 贷:固定基金 100

例2、假定按照新制度规定,其中有60万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则应将这60万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其账务处理用分录表示如下: 借:固定资产 6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60 (说明:同样是一方面固定资产增加,另一方面基 金增加,但不再叫“固定基金”,改为“非流 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名称发生变 化,但性质没变,仍属净资产大类。)

例3、另外40万不符合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应将其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 40 贷:事业基金 40 (解释:贷方计入“事业基金”,是权宜之策。原账 中“固定基金”,即净资产总额100万;转入新账 后,“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净资产) 增加60万,另40万计入“存货”的同时增加“事 业基金”,可以使转账前后单位净资产总额保持 不变。)

例4、若转入新账“存货”的资产被领用出库,应一次性摊销其成本。假定有10万被领用, 借:事业基金 10 贷:存货 10 (做与例3相反的账务处理)

补充:正常情况下事业单位采购存货 例1、某事业单位购入自用A材料一批,含税的价款 为6000元,材料验收入库,货款银行转账付讫。 借:存货——材料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注:自用,税不可以抵扣,计入存货成本; 若货款未支付,计入“应付账款”)

例2、某事业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开展经营活动需要购入材料,含税的价款为23400元,款项通过财政授权方式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存货—材料 20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3400 (注:经营活动用,税可以抵; 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

说明:“事业单位正常购入存货”与“将原账中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资产转入新账存货”的账务处理不同,请严格区分,不要混淆。

(一)资产类 7、原制度:“无形资产” 新制度:“无形资产” 转账说明: (1)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2)将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转入 新账中的“无形资产”科目。

举例说明无形资产转入新账时的账务处理 例1、某事业单位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余额为60万元。 分析:60万元是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即剩余价值。 原账中的账务处理为:(万元为单位,下同) 借:无形资产 6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60

例2、续上例,转入新账时,其账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 6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60 (注:将原账中“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转入 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科目,转账前后,单位净资产总额不变。)

事业单位按新制度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 新制度下“无形资产”的摊销 事业单位按新制度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 应当自2013年1月1日起设置和启用“累计摊销” 科目,以“无形资产”科目2013年1月1日的期初 余额为原价,按新制度规定进行摊销。

例3、承前例,计提2013年1月份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分析:2013年1月1日,无形资产原值60万元。假 定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 计算,平均每月摊销额为1万元。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1 贷:累计摊销 1

1、原制度:“借入款项” (二)负债类 新制度:“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转账说明: (1)将原账中“借入款项”细分, 借入期限≦1年的,视为“短期借款”; 借入期限﹥1年的,视为“长期借款” (2)按细分结果,将旧账余额对应转入新账

(二)负债类 2、原制度:“应交税金” 新制度:“应缴税费” 转账说明: (1)科目名称发生变化; (2)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将原账“应交税金” 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应缴税费”科目。

补充说明: (1)“应缴税费”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纳 的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 (2)事业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应缴税 费”科目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3)事业单位应缴纳的印花税不通过该科目核算。 “印花税从来不赊账”,分录如下: 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

3、原制度:“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二)负债类 3、原制度:“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新制度:“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转账说明: (1)“应缴预算款”改为“应缴国库款”; (2)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将原账中科目 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对应科目即可。

关于“应缴国库款” (1)核算内容 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应缴税费 除外),主要包括: ◆ 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 ◆ 代收的行政性收费收入 ◆ 罚没收入 ◆ 无主财物变价收入 ◆ 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2)业务举例 例1、某事业单位收到罚没收入3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缴国库款 30000 例2、某事业单位收到无主财物变价收入8000元, 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缴国库款 8000 例3、实际上缴款项时 借:应缴国库款 贷:银行存款

关于“应缴财政专户款” (1)核算内容 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财政专户的款项。 (2)业务处理 ◆ 若是现金收费 ①开票时,借:库存现金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②将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库存现金

◆ 若是银行转账收费 即付款人直接将款项打入制定的银行账户。 (说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后,财政为各预算单位 在商业银行开立零余额账户,单位的一切开支和 资金往来都通过该账户办理,其他一切账户予以 取消。所以若是银行转账收费,那么这个“制定 的银行账户”就是财政专户,换句话说,付款人 直接将款项打进了财政专户。)

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应做如下账务处理: ①开票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②收到银行缴款凭单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其他应付款 (很显然,在这里“其他应付款”只是一个中间 过渡性科目,并无实质意义。)

(二)负债类 4、原制度:“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新制度:“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 ——地方(部门)津贴补贴 ——其他个人收入” 转账说明:将原账中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应付 职工薪酬”的相关明细科目之中。

补充: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1)原制度下,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从工资中 代扣代缴的。原账中,代扣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局 ——公积金管理中心 (2)新制度下,设立了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科目

(3)转账说明:将原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进行 分析,将其中属于事业单位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 住房公积金的余额对应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 薪酬”的相应明细科目之中。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局 ——公积金管理中心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二)负债类 5、原制度:“应付票据”,“预收账款” 新制度:“应付票据”,“预收账款” 转账说明: (1)科目名称与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2)将原账中科目余额对应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 (注:将“预收账款”视为负债,体现了权责发生 制的基本思想。)

(二)负债类 6、原制度:“应付账款” 新制度:“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 转账说明:将原账中“应付账款”细分, (1)偿还期≦1年的,视为短期(流动)负债,将这部 分余额转入新账中“应付账款”科目; (2)偿还期﹥1年的,视为长期(非流动)负债,将这 部分余额转入新账中“长期应付款”科目

(二)负债类 7、原制度:“其他应付款” 新制度:“其他应付款” 转账说明: (1)科目名称未变化; (2)但新制度下,“其他应付款”的核算范围变小了。 具体总结如下: ◆原账中“其他应付款——社保局”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科目;原账中“其他应付款——公积金管理中心”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科目

◆ 原账中,偿还期限 > 1年的其他应付款项,应视为长期(非流动)负债,将其余额转入新账中“长期应付款”科 目(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 除去上述两项,将原账中其余的“其他应付款”余额, 转入新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

(三)净资产类 1、原制度:“固定基金” “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投资基金” 新制度:“事业基金” “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转账说明: (1)将原账中“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的余额转入 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2)将原账中“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的余额进行 分析(流向较多): ◆ 属于无形资产所占用的基金,转入新账中“非流动 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解释:原账中,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

◆ 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转的,应将这部分余额转入新账 ◆ 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余的,应将这部分余额转入新账 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 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余的,应将这部分余额转入新账 中“财政补助结余”科目; ◆ 除去前三项,剩下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结余”科目。 (很显然,新账中“事业结余”的核算范围变小)

(3)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 符合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余额转入新账中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 不符合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而视为存货的, 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注:前面有例题为证,不再赘述)

(三)净资产类 2、原制度:“专用基金”,“经营结余” 新制度:“专用基金”,“经营结余” 转账说明: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均未变化,对应转账便可。 (注:“专用基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 下设两个明细科目,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 )

(三)净资产类 3、原制度:“事业结余”,“结余分配” 新制度:“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转账说明: (1)因原账中“事业结余”和“结余分配”科目年末 一般无余额,不需进行转账处理; (2)“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自 2013年1月1日起直接启用新账即可

原制度下“事业结余”和“结余分配”的账务处理 (1)年末,事业单位将各项收入转入“事业结余” (金额以万元为单位,下同) 借:事业收入 300 上级补助收入 200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130 其他收入 400 贷:事业结余 1030

(2)同时,将各项支出转入“事业结余” 借:事业结余 670 贷:事业支出 350 其他支出 60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80 上缴上级支出 180 (3)收支相抵之后,“事业结余”的余额为正,金额为 360万,代表该事业单位收大于支,年终表现为结余。

(4)将“事业结余”的360万余额转入“结余分配” 借:事业结余 360 贷:结余分配 360 (5)一般来说,“结余分配”通常要经历以下分配过程: ① 经营活动缴纳所得税 ② 计提职工福利基金

(6)我们假定360万的“结余分配”在经历上述两项分配 过程后还剩余100万,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将这100万 的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 借:结余分配 1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100 总结—— 由此可知,原账中“事业结余”和“结余分配”科目年 末是没有余额的,也就不需要进行转账处理。

(四)收入支出类 1、总体来说 收入和支出类科目,新旧制度对比,科目名称基本无变化,核算范围也基本相同。再加上收入、支出类科目年末一般无余额(年末都结转入结余科目了),故不需转账处理,2013年1月1日启用新账便可。 2、细微处看(两个变化) (1)原制度下“附属单位缴款”科目更名为“附属单位 上缴收入”。

(2)原制度:“拨入专款”,“拨出专款”,“专款支出” 新制度:取消了上述三个收支类科目 转账处理:倘若这些收支类科目有余额, ◆ 将原账中“拨入专款”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 “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贷方 (注:收入转入,净资产增加) ◆ 将原账中“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的余额 转入新账中“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借方 (注:支出转入,净资产减少)

三、按照新制度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 原制度:有基建账,但未并入单位会计大账。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 建设投资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 会计“大账”。

(事业基金) (调节借贷方差额的会计科目,可借可贷) 贷:长期借款 (由基建账中“基建投资借款”科目余额转入) 基建并入“大账”时的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未形成固定资产的基建投资) 固定资产 (已形成固定资产的基建投资) (事业基金) (调节借贷方差额的会计科目,可借可贷) 贷:长期借款 (由基建账中“基建投资借款”科目余额转入)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与借方“固定资产”金额相同) ——在建工程 (与借方“在建工程”金额相同) 财政补助结转 (“基建拨款”科目余额中归属财政补助结转的部分) 事业基金 (调节借贷方差额的会计科目,可借可贷)

四、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一)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二)事业单位2013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 事业单位应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二)事业单位2013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 1、事业单位应按照新制度规定编制2013年的月度、年度 财务报表; 2、在编制2013年度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时,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较数(已缺乏可比性)

五、其他衔接事项 (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规定,这是新制度的创新内容。) (一)不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 文物和陈列品; ◆ 动植物; ◆ 图书、档案; ◆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等

(二)需要计提折旧的,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 1、2013年1月1日前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含新旧转账时计入“存货”的部分),于2013年12月31日统一补提折旧。 在年底补提折旧之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全面核查这部分固定资产的原价 举例:某事业单位有一台于2010年1月1日购买的专用 设备,如今已转入新账,视为固定资产核算。通过核查 设备购买合同和发票,得知这台专用设备原价10万元。

(2)核查这部分固定资产截止2013年12月31日的已使用 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 承前例,已知这台专用设备使用寿命为10年。2010年1月1日购入并投入使用,至2013年12月31日,已使用4年,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 (3)折旧方法的选择 新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承上例,我们选用年限平均法对该专用设备计提折旧

2013年底(12月31日),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 (4)计算这部分固定资产从取得到2013年12月31号为止 总共应计提的折旧额 接前例,至2013年底,该专用设备折旧总额为: 10万/10年*4年=4万 (5)作出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对这台专用设备计提折旧,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4 贷:累计折旧 4 (从2014年开始,该专用设备应按新制度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2、对执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新制度 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