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家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班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精神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睡姿最好採取半側臥,可保證全身放鬆,氣血順暢。不過 無論怎樣的睡姿,以「舒適放鬆」為最好。 中醫有「不通則痛」之說,良好的睡眠姿勢,保證週身氣 道通達, 血絡順暢,可以調氣養神,濡養脈絡,消除疲勞, 滋養精神。「坐如鍾、站如松、臥如佛 …… 」我們的先人.
Advertisements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睡姿最好採取半側臥,可保證全身放鬆,氣血順暢。不過 無論怎樣的睡姿,以「舒適放鬆」為最好。 中醫有「不通則痛」之說,良好的睡眠姿勢,保證週身氣 道通達, 血絡順暢,可以調氣養神,濡養脈絡,消除疲勞 ,滋養精神。「坐如鍾、站如松、臥如佛 …… 」我們的先人.
早期療育服務系統 宣崇慧 Week 5. 兒童發展篩檢的重要性 發現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 通報轉介中心」 發現者 - 家長 - 公衛護士 - 教師 法規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22 條: 「各類兒童及少年福利、 較育及醫療機構,發現有 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或身心 障礙兒童及少年,應通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井冈山大学循证医学研究中心 黄 玉 珊黄 玉 珊. 循证医学对医学生的意义 600 万医生 60 亿的病人 1850 所医学院校 呼唤全球通用的医学教育标准 2.
项目二: 整体及一般检查 1. 任务一 整体状态的观察 一、体格发育 二、营养程度 三、精神状态 四、姿势与体态 五、运动与行为 2.
CT 在人体各部位的临床应用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雷子乔.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認識與輔導策略. 為什麼要推廣融合教育 ? 普通班教師不清楚融合的意義 普通教育因為不了解某些特殊學生的特質 而導致 – 擔心、害怕、甚至忽略、排斥學生 – 不適當的教育期待 – 不適當的教學或管教方式 促進特殊學生走入社會.
衝動與郁動引起的狀況 ( 情緒 )  情緒與警覺調節困難 ( 一見到 / 聽到負面信息已無心機 )  自我檢示及抑制發展遲緩 ( 停不了無謂的思緒、不發覺自己在發「呆」 )  不同時間表現變異大 — 失調 ( 過度專注:心愛的 ; 提不起勁:沒興趣的 ) 專注力失調引起的狀況  工作記憶困難.
餐桌礼仪餐桌礼仪. 餐桌摆设位置 面包 和奶 油的 盘子 普通汤匙普通汤匙 沙拉盘 喝汤汤匙喝汤汤匙 普通盘 普通刀普通刀.
瞭解睡眠. 為什麼我們需要睡眠? 為什麼我們需要睡眠? 你一天花多久時間在睡眠? 你一天花多久時間在睡眠? 一天要花多久睡眠才夠? 一天要花多久睡眠才夠? 睡好和沒睡好? 睡好和沒睡好?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專心 輔大診所 復健科 陳惠文醫師. 何謂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 ADHD )? Attens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健康職員之真想瘦 - 飲食篇 - 財團法人仁愛綜合醫院 劉懿瑱 營養師. 成人肥胖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 (BMI) (kg/m 2 ) 腰圍 (cm) 體重過輕 BMI < 18.5 正常範圍 18.5 ≦ BMI < 24 異常範圍 過重: 24 ≦ BMI < 27 輕度肥胖: 27 ≦ BMI.
教育改革專題研究 指導教授: 黃琇屏 博士 教博一下學生: 黃羨惠 學號:10320003
看不見的聲音 唐代女性文學.
專科護理師執業範圍.
認 識 聖 經.
如何幫助兒童情緒管理- 一般兒童及情緒障礙兒童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每 60 秒自動換頁 ,敬請慢慢體會 , 或按一下跳下頁 . 公 益‧分 享 音樂 :
衝動小孩的自我控制訓練 ---台北市立博嘉國小---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障碍)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以绩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尹 睿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我是小小一年級 導師 李月瑛 分機358、316.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 的認識與輔導 講員:孟岱融老師 日期:99年5月3日.
性別關係— 多元性別與親密 鄭青玫.
儿 童 多 动 综 合 症.
第八章 作业成本法 对现代企业而言,生产过程复杂、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极大,且与人工费用并无直接关系,仍然采用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就会导致成本信息扭曲、误导管理措施、致使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 本章主要阐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应用英语专业.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每 60 秒自動換頁 ,敬請慢慢體會 , 或按一下跳下頁 .
ADHD教育介入的模式 評估手續 環境的管理 教學調整 教育介入的模式 醫藥上的管理 學生自我管理的策略 計劃程序表以及合作.
彰化縣身心障礙學生鑑定作業 業務承辦:陳漢棻、黃秉琪教師 # 542、543.
第十一章 收益分配管理.
勞動權益 教師:黃益中.
士林高商 秦玲美 從導師觀點談輔導與管教 士林高商 秦玲美 2008.
幼兒行為與輔導 主題: 注意力不集中&偏食 499I0005 鄧玉婷 499I0006 謝佳臻 499I0016 管思涵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黄志红 ,     研究改进行动     反思促使成长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黄志红 ,
职团客户促销活动 2016年9月.
融合教育之理念與實務知能普通高中職提供身心障礙學生資源服務的 個案分享
人因工程 學生:林怡儒M 指導老師:柳永青老師.
焦點 1 本能行為 (固定型式的行為).
第二章 临床接诊-患者检查、诊断、治疗计划
餐 桌 礼 仪.
§2-9 节点分析法 节点分析法(node-analysis method)的基本指导思想 何谓节点电压(node voltage)?
黃壬來教授 臺灣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系主任 李樂華博士 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
1 分鐘內可準備好材料的 暖身運動 By Mei-Yao Huang Ph.D.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吴增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九章 其它心身问题.
104年教學醫院評鑑改版重點 104年5月3日 分領域委員共識.
美商亚洲美乐家公司 台湾分公司.
产品功能 办理流程 客户服务 走高速排队缴费! 通行费还不便宜! 去办理ETC要花400元买电子标签! 谁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5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 身心障礙學生鑑定 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 鑑定中心主任 謝秋樂.
新竹市103年度第1次鑑定安置作業 新竹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 報告人:黃麗君.
自主神經功能與身心調節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秀蓉 提供基本的概念,協助將生理回饋與身心調節推入教學中。
電影的問世 授課教師:吳耿昇.
慈濟大學資源教室 特殊學生的關懷與協助
基督的降生 黄力夫弟兄 北卡华人福音基督教会.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初中通識教育科 氣象萬千 -- 認識天氣.
项目六 收益分配管理 任务1 股利政策的确定 任务2 收益分配 程序 任务3 收益分配方 案的制定 收益分配管理 项目六.
Chap. 12 Practice of Evaluation (IV)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7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 身心障礙學生鑑定.
與口才有約-優質表達高手 1.抓住人心 2.克服緊張 3.平時訓練 4.事前準備 5.身體語言 6.聲音語調 7.內容結構 8.不斷學習
出埃及記.
陳重佑 Ph.D.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學系(所)助理教授
幼兒發展學習的評量與輔導---- 第四章—收集資料
S4B 蔣嘉華 李惠誼 周志倫 黃家信.
4). 塑型光线与三点布光 主讲:谢丰田.
分享者:民族國小 黃慈愛老師 楠梓國小 陳明顯主任 光武國小 郭慈淑老師
臺北市古亭國小105學年度 適應欠佳學生提報特教鑑定說明
管理小知识 【简介】.
如何使用 『問題行為篩選量表』 軍功國小 吳佳穎.
推動閱讀的 WHY、WHAT、HOW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陳可家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班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精神科 生理回饋簡介 什麼是生理回饋? 玫穎:用一些生理的指標,告訴自己目前的狀況是緊張、放鬆…… 陳可家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班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精神科

體驗一下! 站起來的時候是吐氣?吸氣?還是閉氣? 吐氣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我們人往往會忘記用輕鬆的方式來活動。 Biograph infinity Let the light bulb glow warmly 透過聲音與圖片的回饋,想辦法控制溫度指標讓他熱起來 透過體驗讓自己明白何謂生理回饋 提到男朋友時你有什麼感覺(體溫上升),被問到何謂生理回饋時感覺如何?(體溫下降) 用什麼方法讓自己體溫上升? 生理回饋在沒有教導之前就是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若教導學習讓各體減少嘗試錯誤,就是治療,否則生理回饋只是技巧

何謂生理回饋?

定義生理回饋 身心一元論 操弄心理反應來觀察生理變化(Shapiro,1965) Clinical psychophisiology 幫助人們由生理的回饋改變行為 心跳、血壓 肌肉張力 腦波 Miller (1978) 生理回饋是一種以能舒緩壓力影響的行為技術來測量並改變身體歷程 身心一元論:怎麼定義生理心理?操弄心理反應來觀察生理變化。原本以為血壓、心跳是不能操控的,但後來發現這些是可以訓練的, 所以臨床上就會用來幫助病人由生理的回饋改變行為 可以透過訓練達到又放鬆又專注的狀態,此時西塔波就能在清醒的時候出現

生理回饋儀是一種可用來監控生理訊號的工具。 可透過利用聽覺或視覺訊號讓當事者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的生理狀況。 此工具可用來評估、監控以及訓練適當的生理反應。 運用此法可幫助個案了解並控制自己在壓力狀態或者受傷後所導致的身心失調狀態。 可以透過監測前的行為表現來推測受試者的困難可能在什麼地方。生理回饋有很多面向,有的人可能只在膚電的控制上有困難,如此只要進行膚電控制的訓練。 對於受傷後的訓練:例如某一隻腳打石膏,拆了以後還是習慣重心放在另一腳。此時就可以透過生理回饋幫助他早日使用兩隻腳走路

常用的生理訊號 EMG Temp Finger Phototransmission Skin Conductance Activity BVP/Heart rate EEG Etc. EEG可換算交感神經的功能

EMG 藉由測量皮膚電位的變化我們可以推測肌肉收縮的情形。 測得讀數越高,肌肉緊張程度越高。 緊張時,肌肉緊張程度越高

Peripheral Temperature 血管擴張會促使溫暖的血流通過,因此測量溫度變化可以推測血管管徑的大小。 這種情形在身體末端如手指、腳趾更為明顯。 數值越低,越不放鬆。 週邊溫度 做腳指時,可能會受到角質、屑屑等的影響

Finger Phototransmission 藉由光線強度的變化及電位訊號我們可以推估血流量的變化。 Photoplethysmography用於測量脈搏,這可以作為血流量的一種指標,從而推測血管收縮程度。 常用在指尖、指腹。血流越高,通透性越不佳。所以指標越高越緊張,表示血流減少

Skin Conductance Activity 流汗會促使電位傳導,因為手指或手掌汗腺較多所以我們測量這些地方的電流以瞭解汗腺之活動。 數値越高,越不放鬆。 汗越多電阻越大,緊張時會流手汗。有的人會透過手術去控制,但其實我們的身體是有能力去控制的,只是沒有訓練

何種狀況適用生理回饋? 焦慮症 高血壓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尿失禁 氣喘 失眠 長期疼痛 落下巴 癲癇 頭痛 Carolyn Yucha, PhD and Christopher Gilbert, PhD (2004)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Biofeedback and Neurofeedback 高血壓 尿失禁 失眠 落下巴 少寫了糖尿病。 因為身體若是太過使用,身體就會報仇。最常用在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些人因為遇到狀況,交感神經過度激發,所以生理回饋非常適合焦慮症的治療。 另外也適合ADHD,配合行為治療加上生理回饋。對ADHD的孩子,就像打電動一樣,在電動裡要經過大海、草原……,必須要讓熱汽球飛起來才不會被怪獸吃掉。要讓熱汽球往上飄,這過程就要教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面,且這個訓練的過程,也拉長個案可以坐在椅子上工作的時間,以改變其過動的行為。 氣喘也是。很像過度換氣(體驗:把氣吸飽,只吐出1/2,再吸飽,再吐出吸進去的1/2……)。 這些都必須配合呼吸指標,這是最基本的。如果是肌肉問題,再加上肌肉緊張度;如果是溫度,再加上體溫的指標。 像高血壓的人,也可以透過訓練讓血壓下降。因為緊張的時候血管收縮,可以訓練血管放鬆。 尿失禁也可以訓練、下巴脫臼也可以訓練(EMG訓練肌肉放鬆)

何種狀況不適用生理回饋 精神病(急性發作) 智能不足 精神分裂症 雙極性情感症 認知功能低落 理解與表達困難 1.精神病,特別是急性發作的。例如像精神分裂症:幫他接這些儀器,他會懷疑是外星人在他身上放東西,要害他,並沒有幫助;或是這些過程讓他覺得自己很偉大;或是增加混亂(聽覺的回饋和幻覺混亂) 正在發作的bipolar:因為情緒起伏很大。在躁症時是無法控制的。緩解期可以,若正在發作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2.智能不足:很難理解或是表達,所以幫助不大 3.通常會給予聽覺、或視覺、或觸覺得回饋,若都不能接收,也不適合作生理回饋

成功執行的步驟 自我探索 自我覺察 自我控制 自信 成功 1.自我探索 2.自我覺察:越來越知道自己生理狀況所代表的意思 3.因為覺察,漸漸就學會控制 4.因為可以控制,所以就會有自信 5.如此就可以增加成功經驗

阻礙成功的可能性 動機 放鬆引發的焦慮 逃避責任 耐心與持續度 增加內在知覺 覺察內在想法與焦慮 負增強 1動機:沒有哪一種藥是吃一顆就會好的;治也一樣,沒有只治療一次就好的 耐心與持續度:呼吸的控制是基本的,因為它會影響交感神經的活動 2.放鬆引發的焦慮:因為增加了內在的知覺,所以可能會引發了焦慮。這是過程,要陪伴個案走過 生理回饋只是告訴我們一些可能,可能是幫忙、可能會帶出問題,必須配合其他的治療方式處理 3.逃避責任:可能生病會有一些好處,所以治療一直沒有起色。這是要注意的

提醒 生理回饋只是學習自我掌控過程中的一項工具。 過程中需配合放鬆技巧的練習才能達到良好的功效。 生理回饋就像課本,只是工具,重要的是老師要解釋,除了課本以外,帶出來的東西是什麼。 覺察到緊張,就必須體驗放鬆

放鬆訓練與生理回饋 通常用腹式呼吸,(慢慢用肚子呼吸,吸氣讓肚子脹起來、吐氣讓肚子扁下去) 肌肉放鬆是較深入的方式 和自律神經有關的可以測

討論 測生理回饋,是否需要基準線? 教病人腹式呼吸,會不會反而造成個案的緊張? 那是否可以用病人原有的放鬆方式? 一般來說需要,但是如果坐下來三、五分鐘後還沒辦法平穩,也有可能是這個人比平常人不容易放鬆 教病人腹式呼吸,會不會反而造成個案的緊張? 會!習慣的改變是一種壓力 那是否可以用病人原有的放鬆方式? 可以,但通常是沒有,才會生病。或是可以和病人一起回想、探討是否有原有的放鬆方式。若是沒有,就要教新的。 有一個重點,就是和行為治療結合。偏指導式,叫你怎麼做就怎麼做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