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 儿一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一 )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曹 颖.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The vital signs( 生命体征 )are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espi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 川崎病 )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 (Kawasaki Disease, KD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 川崎病 )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 (Kawasaki Disease,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鞍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心脏病的分类  先天性  获得性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高血压病  心脏瓣膜病  心肌疾病.
川 崎 病川 崎 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川 崎 病 (Kawasaki disease , KD) 解春红.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 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为特点的血管炎综合征。又称皮肤粘膜淋 巴结综合征。常累及心血管系统,是儿童 期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50% 在 2y 内发病,80% 病例在 5y 内 四季均可发病,4-5 月份和 11-1 月份 发 病相对较多.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冠心病ICD治疗1例.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王华彬.
小儿川崎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荨 麻 疹.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风 湿 热 Rheumatic Fever.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幼儿急疹 付伟.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川崎病诊断治疗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
冠脉造影冠脉基本正常的急性胸痛患者4例报告
炎症.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护理措施 心内科 包德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心包疾病 张存泰 学时数:1学时.
心瓣膜病 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综合性实验 李立伟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川崎病 儿一科

病史汇报 患儿黄宇宸,男,2岁10月28天,发热6天,皮疹3天入院。 查体:T39.0℃,P110次/分,R24次/分。双唇充血明显,杨梅舌,双眼结膜无充血。颈软,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咽红,两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全身可见红色栗粒样皮疹,腹部及臀部明显,部分可见脓头,右拇指端硬肿明显,伴脱皮。 门诊血常规:白细胞:11.00(*109/L),嗜中性粒细胞:71.8%,淋巴细胞:20.8%,红细胞:3.90(*1012/L),血红蛋白:11.00*105(g/L),血小板:401(*109/L),超敏CRP18.4mg/L,细胞形态学分析:无异常。

病史汇报 左侧颈部淋巴结B超: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左侧明显。。 心脏彩超:提示左右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余额(左: 2.7mm,右:2.1mm) 7月17号血细胞沉降量:70mm/hr。 入院后与头孢噻肟钠、维生素C应用,(7月18-19号)丙种球蛋白针免疫治疗及口服阿司匹林。 7月26号复查血细胞沉降率:114mm/hr,医嘱予出院,出院带药:阿司匹林、潘生丁。

定义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川崎病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2 治疗 3 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4 健康教育 5 新进展 6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发病机制 感染 (遗传学背景) 异常免疫反应 全身性血管炎, 冠状动脉损害 易感人群 微生物超抗原(包括葡萄球菌肠毒素, 链球菌红斑毒 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激活具有遗传易感性患儿的T细胞,引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免疫性损伤

病理生理 病理: 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 早期为全身微血管炎 约两周后表现为主动脉分支的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 冠状动脉多易受累,部分病例形成动脉瘤内膜弹性板断裂。 急性期后动脉瘤可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冠状动脉瘤的血栓形成或内膜异常增厚等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或血管再通。皮疹活检可见到毛细血管周围炎性改变,单个核细胞浸润,皮肤水肿淋巴结活检呈现类似“急性淋巴炎”的病变。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病理分期 *I期:1~2周,大,中,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白 细胞浸润和水肿;以T淋巴细胞为主。 *Ⅱ期:2~4周,主要影响中动脉,弹力纤维及肌层 断裂和坏死,血栓形成,发生动脉瘤。 。 *Ⅲ期:4~7周,中动脉发生肉芽肿,冠脉部分或完 全阻塞。 图片 *Ⅳ期:7周~数年,血管内膜增厚,出现瘢痕, 阻 塞的动脉可再通。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临床表现 1.发热,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临床表现 2.皮疹,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

临床表现 3.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

临床表现 4.常见双侧结膜充血.一过性双眼球结膜明显充血无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5.手掌红肿, 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指(趾)端膜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肛周脱皮

临床表现 6.淋巴结肿胀,常见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

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 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 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

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 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 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 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 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 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

其它系统表现 1、心血管系统 听诊可有杂音、奔马律、心音低钝。 1、心血管系统 听诊可有杂音、奔马律、心音低钝。 EKG示P-R或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X线示心影扩大ECHO示可见心包积液、冠状动脉瘤可有心绞痛。 2、消化系统 腹泻、腹痛、呕吐、胆囊肿大、麻痹性肠梗阻轻度黄疸SGPT↑。 3、血液系统WBC ↑、 PLT ↑ 、ESR ↑、 C-RP ↑、 α2球旦白↑。 4、尿改变 蛋白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 5、呼吸系统 咳嗽、流涕、肺部异常阴影。 6、关节 疼痛、肿胀。 7、神经系统 惊厥、意识障碍、面神经麻痹、四肢痛、脑脊液单核细胞增多。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核左移。 轻度贫血,血小板早期正常,第2-3周增多。 血沉增快。第一小时可达100mm以上。 C-反应蛋白等急性时相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增高, 血清转氨酶升高。 2免疫学检查 TH2类细胞因子如IL-6明显增高 血清(IgG,IgM,IgA,IgE)和血循环免疫复合物高 总补体和C3正常或增高。 3.心电图 早期示非特异性ST-T变化。 心包炎时可有广泛ST段抬高和低电压 心肌梗死时ST段明显抬高,T波倒及异常Q波。 4.胸片 可示肺部纹理增多,模糊或有片状阴影, 心影可扩大。 5抗“0”正常, 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为阴性, 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可高达50-70/mm3。 6二维超声心动图 7冠脉造影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诊断标准 发热5天以上 + 以下5项中的4项即可确诊 1 四肢: 掌跖红斑,肢端硬肿,   指趾端脱皮 2 皮肤: 多形性红斑 3 眼结膜: 充血 4 唇及口腔:黏膜充血,唇皲裂、    杨梅舌 5 颈淋巴结:肿大 示意图 不足4项,而有冠状动脉损害者也可确诊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不完全性KD诊断 不完全性川崎病则是指发热5d以上,其他主要临床表现仅符合3项或2项,但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 (1)如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冠脉瘤或冠脉中度扩张,可确诊为川崎病,给予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 (2)如果冠脉轻度扩张或冠脉壁辉度增强、血管腔形态异常或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提示局部心肌供血不足),则拟诊为川崎病,同样给予IVIG治疗 上述的不完全性川崎病诊断以冠脉病变作为必要条件,虽然有效避免了川崎病临床诊断的扩大化,但也造成对部分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漏诊, 超过半数的川崎病患儿,整个病程中冠脉并没有显著的超声心动图 所显示的形态改变

不完全性KD诊断的参考项目 <6个月的婴儿 “易激惹” 颈淋巴结肿大仅限于胸锁乳突肌前沿。球结膜充血时,出现虹膜周围环状无血管区。口腔粘膜可高度充血但罕见溃疡 接种卡介苗部位再现红斑硬结 急性期阴囊和(或)腹股沟皮肤潮红,亚急性期阴囊和(或)腹股沟出现脱皮 尿道口膜充血 轻度虹膜睫状体或前葡萄膜炎 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心脏杂音、心包积液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非冠状动脉中型动脉瘤

正常冠状动脉内径 冠状动脉内径与年龄及体表面积呈正相关。~3岁 < 2.5 mm; ~9岁 < 3mm; ~14岁< 3.5mm 冠状A内径与主A根部内径之比值不受年龄影响各年龄组均< 0.3。

冠状动脉病变分度 ( a)正常 0度 冠状动脉无扩张。 (b)轻度 Ⅰ度 瘤样扩张明显而局限内径≤4mm。 ( c)中度 Ⅱ度 可为单发、多发或广泛性、内径为4-7mm。 ( d)重度 Ⅲ度 巨瘤内径≥8mm多为广泛性累及1支以上。

治疗(急性期) 对症治疗包括减轻血管炎症和对抗血小板凝集。 1.阿司匹林. 2.HDIVIG 病程10天内应用可减少冠状动脉瘤发生。 3.皮质激素 一般认为单纯使用激素易导致血栓形成,妨碍冠脉病变的修复,可促使冠脉瘤的发生,但并发心肌炎或持续高热的重症患儿可使用激素:氢考每日2mg/kg,疗程为5天,之后口服至C反应蛋白阴性减量,并与1-2周停药。 4.其他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心肌损伤者给予ATP 、辅酶A等.有心衰症状者给予对症处理;并发心包炎时,少量心包积液可自行吸收,大量心包积液可行心包穿刺排液;注意水、电解质,防止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除非有明确的继发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

恢复期治疗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冠状动脉成形术 外科治疗 左主干高度闭塞 多枝高度闭塞 左前降支近高度闭塞 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内科治疗无效,可行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

阿司匹林 返回 每天30--50mg/kg,热退后3-5mg/kg持续至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共约1-3月。 有冠状动脉扩张(CAD)者需延长用药时间并加用维生素E每日20-30mg/kg,或潘生丁每日3-5mg/kg直至冠状动脉内径小于3mm. 返回

丙球 返回 ①400mg/kg天,连用5天。 ②1g /kg/天,连用2天。 ③ 2g /kg/天, 用1天。 其机理为:① HDIVIG对免疫细胞调节产生负反馈作用,使T细胞和B细胞作用降低。 ②它封闭了网状内皮细胞Fc受体,阻断了血管内皮的免疫炎性反应。 ③提供了某些特异性的抗体或毒素,减少其反应。 返回

常见护理问题与合作性问题 体温过高 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小血管炎有关 口腔粘膜改变 与小血管炎有关 体温过高 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小血管炎有关 口腔粘膜改变 与小血管炎有关 心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如栓塞、动脉瘤、心肌梗死;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疾病表现、治疗及活动饮食方面知识; 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与用药时间长、剂量大有关。

护理措施 1.发热护理 2.口腔护理 3.饮食护理 4.眼部护理 5.皮肤护理 6.惧怕或焦虑对策 7.防范潜在并发症 8.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

发热护理 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3次,维持室温20℃~22℃,湿度50%~60%。川崎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发热,体温过高易致高热惊厥,定时测体温、密切观察十分重要。体温波动于39.0~41.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每4小时监测体温1次,及时准确记录。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动态变化,必要时可1次/1h~2h,为保证体温的准确性,建议测肛温。若体温高于38.5℃可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持续冰枕、额头冷敷。若高热持续不退,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汗出较多者切忌汗出当风,随时用干毛巾为患儿擦汗。应及时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保暖。患儿口渴明显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保持水份供给;。若汗出较多时,可让患儿服淡盐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返回

口腔护理 患儿有口腔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小溃疡、唇皲裂,每日口腔护理2次,动作轻柔;漱口液选用1%~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增加食欲,评估患儿进食能力,防止继发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液体石蜡油。也可给予银花、甘草煎水,凉后漱口。口腔护理时观察口腔有无感染、溃疡等情况,养成餐前餐后漱口的良好习惯,保证口腔清洁,以防感染,动作轻柔。 返回

眼部护理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指导患儿勿揉眼睛,必要时遵医嘱予0.3%氧氟沙星眼液滴眼,预防继发感染。 返回

皮肤护理 患儿皮肤出现广泛硬性水肿、红斑时,应协助家属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修剪指甲,告之勿搔抓皮肤,每日清洁皮肤2次,每次便后及时清洗臀部,并擦干外涂鞣酸软膏,衣裤应柔软,每日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用温水擦浴,擦时不要用力过猛,使皮肤破损,不可使用刺激性洗涤用品。衣被宜松软舒适保持干燥清洁。疹块瘙痒者,防止患儿抓破皮肤。有脱屑时,应使其自然脱落,防止患儿用手剥皮屑,以免撕破皮肤,引起感染 。 返回

惧怕或焦虑对策 向患儿介绍病室环境及四周小伙伴,鼓励患儿与同室病友交往,转移注重力,让患儿把内心害怕的事情讲出来,并告诉其这些害怕是正常的。取得患儿家长的合作,共同安慰患儿,做患儿的工作,请患儿父母陪伴,减少或消除引起惧怕的适应性相关因素。 返回

防范潜在并发症 护理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每4h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1次。注重心律、心音改变及有无心包摩擦音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协助做好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密切观察患儿有无乏力、心悸、胸闷、头晕、出汗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做好观察记录。年长儿诉说心前区疼痛并有惧怕感应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如同时伴神志障碍、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则提示心源性休克,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积极抢救。 返回

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具有抗炎、抗凝作用,是治疗川崎病的主要药物,应保证准确及时给药。阿斯匹林胃肠道反应较大,易引起恶心、呕吐,长期使用可诱发药物性溃疡甚至出血,应向家长明确说明。给予肠溶制剂且饭后服药,亦可将其溶解于少量温开水中饮服。对婴幼儿磨碎溶解后服用,如有呕吐应准确估算药量,重新补吃,保证药物剂量。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量及性质;有无变态反应及中毒反应如哮喘、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反应严重者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

静脉丙球 (1)丙球为血液制品,容易被污染,因此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 (2)丙球价格比较高,溶解时不要用力振荡,应轻轻旋摇,排气过程中应避免浪费。但溶解后如有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不得输入 (3)静脉输注可增加心脏前负荷,输注过快可诱发心衰最初30分钟内应缓慢注入0.6—1.2ml/kg*h,若无不适可增加到2.4ml/kg*h,第二瓶滴速可4.8ml/kg*h。 (4)在输入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面部潮红、胸闷,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输入 (5)输注丙球的患儿应间隔11个月后才可接种麻疹疫苗,三个月后才可其他预防接种。 (6)过敏体质或对丙球有严重全身反应者选择性IgA缺乏症患儿禁用因可发生严重血管收缩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

预后 川崎病属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复发见于1%--2%患儿。 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月及1-2年全面体检一次,包括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未经有效治疗者15%-25%发生冠状A瘤,更应长期密切随访每6-12个月一次。 冠状A瘤多于病后2年内自行消失,但常遗留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功能异常。 大的动脉瘤常不易完全消失,常致血栓形成或管腔狭窄。

出院指导 一 :对家长进行饮食、活动、个人卫生、护理措施等方面指导;反复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遵医嘱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避免漏服,不可随意停药、减量,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定期复查血常规。 二 :生活要有规律,制定活动及休息计划,避免剧烈运动 三: 出院后限制活动量,1年内不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多 饮水,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做超声心动图,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定期复查血小板和血沉,特别强调按期复查的重要性。 四 :接受丙球治疗的患儿,如需注射麻疹疫苗至少间隔11 个月,其它预防接种3个月后照常进行。

临床表现 发热 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热程1-2周,稽留热或弛张热T38-40℃以上。 皮肤和粘膜表现 1、皮疹 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2-3日出现向心性多形性皮疹。最常见为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其次为深红色麻疹样斑丘疹,还可见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面部、四肢、躯干。面部、躯干较四肢近端为重。无疱疹、结痂。卡介苗处特易发红斑 2、四肢未端变化 肢端变化为本病的特点,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指趾呈梭形肿胀并有疼痛和关节强直,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相似,继之与手掌脚底弥漫性红斑,体温渐降时手足硬性水肿及皮疹随之消失,同时出现指趾端和甲床交界处有皮肤膜样或薄片脱皮,重者指趾亦可脱落。

临床表现 3、粘膜表现 一过性双眼球结膜明显充血无脓性分泌物、流泪及伪膜,持续于整个发热期或更长些,唇部潮红、干燥、皱裂有血痂形成杨梅舌、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出呈杨梅舌。 4、淋巴结肿大 在发热同时或发热3天内出现,主要是颈部单侧淋巴结肿大,不化脓、坚硬,有时颈部或耳后淋巴结亦可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