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词学批评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词学批评的一条主线:词之为体的美学特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我国文学批评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形态的过渡表现 在王国维身上,表现我中西批评的会通交融。传统批 评的某些特点在他引进的西方理论的刺激下发生作用, 逐渐酝酿成一种新型的批评。王国维宣告了古典批评 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拉开了现代批评时代的序幕。 《红楼梦评论》 —— 误读中的批评新视景。
Advertisement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 有力莫如心声。 —— 鲁迅《摩罗诗力说》 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 象中能够留传后世的,最 有力的莫过于诗歌及其他 文学创作。 —— 鲁迅.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 吟读鉴赏 解读文本 知识迁移 元宵诗词 作者:林娜 广州市第三中学. 教学目标 鉴赏《青玉案 · 元夕》,理解这首词特殊的 立意方式和托寓的表现手法。 品味辛弃疾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高洁品 性和内心深处浓郁的爱国情思。 返回首页.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2006 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 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 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 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 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 画均卓然大家。为 “ 唐宋八大 家 ” 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 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但细数《东坡乐府》,340 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 “ 豪放 ” 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 第四期(1203—1207) 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书利华教育网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 刘月香.
诗歌赏析 ——赏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 主讲:佛山市高明区荷城中学 刘天年.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美学十五讲 第二讲 我见青山多妩媚.
写作探究—— 执教:郭初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比喻、借代修辞 柳山初中 张霞.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导入 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惠崇》,看看诗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苏门词人群的创作.
踏上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沈 大 安.
关于研究的若干问题 陈熙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从就业率到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工作“三境界” 主讲人:弓海军.
青玉案 元夕.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描出春之美——《燕子》教学片断 描出春之美 ——《燕子》教学片断 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第二小学 陈淑颜.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季羡林 《成功》 欢迎您参与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执教者:宿豫区丁嘴初级中学 高修銮.
(立志) (追求) (获得)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饮 酒 陶渊明.
主要考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之间关系 (2)论证方式 (3)结构形式 (4)语言特点
语文园地三.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语文园地三.
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爱国词人 辛弃疾.
奥运冠军.
蝶恋花 晏殊.
课前热身 景 情 境 2005年语文样卷诗歌鉴赏题(浙江省)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蝶恋花·答李淑一 词牌名 标题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菩萨蛮    温庭筠.
高中语文 苏教版必修四 王国维三境界说 薛海兵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南通市教育局.
Welcome.
专题三: 我们的理想.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哎呀小小草专业PPT定制培训 卡通创意论文答辩模板 答辩人:哎呀小小草 导师:哎呀小小草.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A hisitoric woman in china Poetess----liqingzhao
登鹳雀楼.
【 年终总结 【 报告人:优汇素材 公 司: xxxx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DESIGN IN SU LAURN.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创意扁平化励志论文答辩模板 该封面标题为特殊字体-方正粗谭黑简体 答辩人:FREEPPT7 导 师:X教授 1.
总复习.
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的诗 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个人简历.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2017 唯美地球商务通用模版 Aesthetic global business mode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历代词学批评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词学批评的一条主线:词之为体的美学特征 声律与情致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诗学向词学的“入侵”与词学的抗拒和接纳:张力 欧阳炯的《花间集序》

深情 【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 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入秋千 去。

 宋代的词论 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论 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李际夫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小歌词,则人必絶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丽,而终乏富贵,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 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 情恼。(飞一作来。)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街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 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 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 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王灼和《碧鸡漫志》 第一,对苏轼的豪放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益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曹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 长短句虽至本朝为盛,而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不用笑也。

第二,对婉约词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贺方回、周美成、晏叔原、僧仲殊各尽其才力自成一家。贺、周、语气清新,用心甚苦,毛泽民、黄载万次之。叔原如金陵王、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仲殊次之;殊之赡,晏反不逮也。张子野、秦少游俊逸精妙;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 第三,对李清照、柳永的批评

清空从修辞风格、构思、艺术意境等方面有不的理解。 2.论“意趣” 张炎论词的“清空”和“意趣” 1.张炎论清空: 《词源》: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呉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 清空从修辞风格、构思、艺术意境等方面有不的理解。 2.论“意趣” 词以意趣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

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 清代词学的中兴 清代词学与传统诗论。 张惠言“意内言外”和“比兴寄托”说

周济“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说 序曰: 清真,集大成者也。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是为四家,领袖一代。馀子荦荦,以方附庸。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罥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习已,意感偶生,假类毕达,阅载千百,謦欬弗达,斯入矣。赋情独深,逐境必寤,酝酿日久,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缋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笑啼,乡人缘剧喜怒,抑可谓能出矣。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余所望于世之为词人者,盖如此。 

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宜,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能无寄托也。南宋由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

清末词学 刘熙载的词品说 周美成词,或称其无美不备。余谓论词莫先於品,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个贞字。是以士大夫不肯学之,学之则不知终日意萦何处矣。 耆卿〈两同心〉云:「酒恋花迷,役损词客。」余谓此等,只可名迷恋花酒之人,不足以称词客,词客当有雅量高致者也。或曰:「不闻《花间》、《尊前》之名集乎。」曰:「使两集中人可作,正欲以此质之。」 词家先要辨得情字,〈诗序〉言发乎情,〈文赋〉言诗缘情,所贵於情者,为得其正也。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皆世间极有情之人,流俗误以欲为情。欲长情消,患在世道。倚声一事,其小焉者也。 词进而人亦进,其词可为也。词进而人退,其词不可为也。词家彀到名教之中,自有乐地,儒雅之内,自有风流,斯不患其人之退也夫。

陈廷焯的沉郁说 作词贵沉郁 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顾沉郁未易强求,不根柢于风骚,乌能沉郁。十三国变风、二十五篇楚词,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词之源也。不究心于此、率尔操觚,乌有是处。 沉郁含意 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又“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又“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又“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皆含深意。此种词,第自写性情,不必求胜人,已成绝响。后人刻意争奇,愈趋愈下,安得一二豪杰之士,与之挽回风气哉。

况周颐的拙重说 作词有三要 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 词境 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暝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枨触于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唯有小窗虚幌、笔床砚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词境也。三十年前,或月一至焉。今不可复得矣。

词心 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视吾心之酝酿何如耳。吾心为主。吾心为主,而书卷其辅也。书卷多,吾言尤易出耳。 词有不尽之妙 吾苍茫独立于寂寞无人之区,忽有匪夷所思之一念,自沉冥杳霭中来,吾于是乎有词,洎吾词成,则于顷者之一念若相属若不相属也。而此一念,方绵邈引演于吾词之外,而吾词不能殚陈,斯为不尽之妙。非有意为是不尽,如书家所云无垂不缩,无往不复也。

谭献的柔厚说 评晏几道词 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所谓柔厚在此。[评晏几道临江仙。起句“梦后楼台高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者、史学家、文论家。王国维一生从事学术研究,起初致力于西方哲学、美学的研究,后重点从事文学,特别是戏曲的研究,最后又转入历史、文字学、甲骨文、金石学,均有卓著成就惠及后人。文学方面,最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是《宋元戏曲史》和《人间词话》。他的《人间词话》注重将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国近代文学思想转型时期中西结合的时代特色。王国维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人间词话》里。

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境界”说是他在《人间词话》里提出来的。《人间词话》开宗明义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境界”说的提出,当是受到了西方美学家思想,特别是康德、尼采、叔本华思想的影响,并在中国古代文论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说,“境界”就是“意境”,就是指文学创作中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境界”的美学特征:一是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想”;二是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以意、境二者论文并不从王氏始,唐代皎然以来许多文论家都曾经从不同角度论述到意境问题。只是到了王国维,有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他在自撰而托名樊志厚的《人间词乙稿序》里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他的“境界”与“意境”的含义基本一致。

王国维“境界”的美学特征:    王国维“境界”说的美学特征,《人间词话》有具体的说明。(1)他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这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土禛的“神韵”一样,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2)王国维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他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惟有如此,作品才能具有“不隔”特点的自然真切之美。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关于“隔”与“不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出了“隔”与“不隔”的观点,主张文学作品应该“不隔”。所谓“不隔”,当是指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工雕琢之痕。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土禛的“神韵”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与之一脉相承。

四十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1)”、“空梁落燕泥(2)”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3)”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4)”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1)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阿加病字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上山下钦〕。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占,无闷征在今。”

(2)薛道衡【昔昔盐】:“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3)欧阳修【少年游】见二三注。   (4)姜夔【翠楼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酉甫〕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1)”“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2)”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4)”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1)《古诗十九首》第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2)《古诗十九首》第十三:“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3)陶潜【饮酒诗】见三注。   (4)斛律金【敕勒歌】:“敕勒川,阴川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他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来看,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他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2)”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4)”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1)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秦观【踏沙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陶潜【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1)晏殊【蝶恋花】见二四注。   (2)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