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日》、《月》 巴  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理解 “ 惟妙惟肖 ” 、 “ 举世无双 ” 、 “ 享誉 世界 ” 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 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 它的 “ 惟妙惟肖 ” 。
Advertisements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 24 课 《散文诗两首》之 —— 荷叶 母亲 冰 心冰 心.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看日历.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辽源市东丰县第四中学 刘金凤.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短 文 两 篇 巴 金.
短文两篇 日 月 巴 金.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哦主求你保守我的心我的意念 O zhu qiu ni bao shou wo de xin wo de yi nian 使我能够遵行你旨意
礼 赞 关于作者 课文录音 分析课文 能力迁移 文学欣赏 布置作业. 礼 赞 关于作者 课文录音 分析课文 能力迁移 文学欣赏 布置作业.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思考: (1)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从课文中找出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那画家是谁?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Members : 张姣,韩丹娜,潘欣, 董晓雪,黄梓丹,刘佳芸.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二零零七年九月.
同 路 人 敬拜赞美詩歌 45首.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ANYTHING,ANY TIME, ANYWHERE 无论何事,何时,何地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静夜思 静夜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 静夜思 一年级二班 嘎玛次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uo 火.
Lesson #21 Future Plans 未来计划 未來計畫.
自从我认识耶稣 zi cong wo ren shi ye su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月光曲 贝多芬.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
5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姓名XXX.
马良 缩小 遥远 哭泣 食物 寻找 操场 健康 身体 假如 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会读 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回答课文学了作者的几个心愿?分别是那几个?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中国XX大学 毕业答辩模板 此模板可用于本科毕业答辩/硕士毕业答辩/学术研究等.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敬拜赞美诗歌 103首.
个性创意化通用PPT模板 Bgswomen.taobao.com(传奇VISUAL).
西藏 Tibet.
我在這裡敬拜 Here I am to worship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涉江采芙蓉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 余波.
登鹳雀楼.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我在这里敬拜 Here I am to worship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淘气的猴子.
怜悯人的主 11月30日~12月3日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新加坡广州 广州阜阳 阜阳利辛.
8 *短 文 两 篇.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静夜思 静夜思.
路旁的橡树.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环境保护 / 能源 / 绿色城市 / 生态环境 / 林业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短文两篇 《日》、《月》 巴  金

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日,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1907年全家福。左三为怀抱巴金的外婆,右三是巴金的母亲。 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日,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 《家》 《春》 《秋》 《激流三部曲》 长篇小说 《雾》 《雨》 《电》 《爱情三部曲》 《随想录》

曾于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此后的50余年中,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1984年10月,接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巴金对中国现代小说和散文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散文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他曾翻译过屠格涅夫的五十一章散文诗作品,并在自己主编的刊物和丛书上热情鼓励散文诗创作。 《日》《月》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龙·虎·狗》。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1941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

夸父 皓月 姮娥 旸谷 瞬间 撮 露 宁 kuā hào héng yáng shùn cuō 撮合,一撮灰 zuŏ 一撮头发,一撮胡子 字词读音 kuā hào héng yáng shùn 夸父 皓月 姮娥 旸谷 瞬间 cuō 撮合,一撮灰 撮 露 宁 zuŏ 一撮头发,一撮胡子 lòu 露马脚,露怯 lù 露台,暴露 nìng 宁愿,宁可 宁静,安宁 níng

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 yáng,日出。 倘使:假使。

内容研习 自由朗读,画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并思考其含义 “日”“飞蛾”“夸父”“月” “姮嫦”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谷,渴死。”      --《山海经》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淮南子》

日 课文朗读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 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日》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l、2段):写飞蛾、夸父为追求光和热而甘愿牺牲。 第二部分(3、4段):写人间没有了光和热,只是黑暗的寒冷世界。 第三部分(5段):写作者甘愿做人间的飞蛾,去追求光和热。

合作研讨-《日》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追求光和热的精神。

合作研讨-《日》 2.“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合作研讨-《日》 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写夸父和飞蛾都是为后面作铺垫,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而这才是作者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合作研讨 4、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更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从而突出飞蛾、夸父这一行为的意义,赞扬他们的崇高的牺牲精神。

合作研讨 5、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四十年代初期,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而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日》主题 《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渴死旸谷的夸父,表达了作者要给“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带来“光和热”,要像飞蛾那样“轰轰烈烈的死”的浪漫情怀。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光和热的赞美。作者写《日》,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抗日将士为国捐躯。

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么?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得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罢。

《月》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3段):写月下作者的独特的感受。 第二部分(4、5段):写在孤寂凄清的月下,整理思绪:忧愁沉重的。 第三部分(6段):写姮娥为了理想—改变冰冷的月光,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奔月。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到哪些古诗文的哪些诗句? 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2、“冷”“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1、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2、“冷”“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她象征着那些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人们。 3、姮娥象征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她象征着那些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人们。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改变月亮的冰冷,为了这个已死了的星球—奔月的,作者虽用疑问语气,但在姮娥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4、本散文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最后一句,请你发挥想像,猜猜“她”看见了什么人的人影? 对这冰冷世界的憎恶与厌倦 对温暖和光明的无比向往

《月》主题 《月》,集中体现巴金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笔下的月,只觉冷光扑面。一个人在月光下踱步,孤寂清冷。这正反衬出巴金对光和热的渴求。尔后,写到了“嫦娥奔月”。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其目的仍是追求光和热。可以说,飞蛾、夸父和嫦娥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对比,反衬。 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课堂小结 激情洋溢 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夸父逐日 寄托人格理想 细腻幽静 嫦娥奔月 改变冰冷 黑暗现实 《日》: 《月》: 对 人生 、对生活一种希望的的信念 细腻幽静 嫦娥奔月 改变冰冷 黑暗现实 《月》:

二、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这种意境能使人想起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