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歷 人 物 史 國
秦 始 皇
目錄 引入 秦始皇的政治生涯 成語故事 秦始皇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的缺點錯誤 對秦始皇的評價 萬里長城 秦始皇陵 組員名單 兵馬俑 感想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網址
引入 其實,中國的歷史人物有很多,這次我們不選擇其他人選擇秦始皇,其實秦始皇他做了一些很過份的事,例如:焚書坑儒、秦始皇求仙藥......但如果沒有他的話就冇萬里長城,文字、貨幣不會統一。那麼就不會有這個繁華的香港,所以我們決定用秦始皇做我們的主題!
秦始皇的政治生涯 秦莊襄王只當了3年國君便去世。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史書上把他稱作「秦王政」。當時秦王政年僅13歲,年紀尚小,因此國家大事均委託大臣處理。 秦王政年滿22歲,在雍城加冕,開始親政。他首先誅殺后黨,清除權臣,把大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然後招攬人才,重用客卿,獎勵耕戰,調兵遣將,用10年時間,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空前龐大的大秦王朝。 統一後,他採取一系列措施鞏固朝政,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繫,維護與拓展秦朝遼闊的版圖,使秦朝成為世界強國之一。
奇貨可居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戰國時期養士之風甚盛,各國都厚待有學問的人,並且互相競爭。 呂不韋也不甘後人,於是招攬食客3千人。他請賓客各人寫出自己的見聞,結果寫成內容龐雜的《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成書於秦王政加冕的前一年,成書後呂不韋立即在咸陽市門公布,說凡能替這本書增減一個字的,賞以千金。結果,沒有一人能增減一字。其實人們不敢提出修改意見,並非因為這部書簡練和完美至極,而是因為害怕呂不韋的權勢而已。 呂氏歷任兩朝相國,攝行政事8年,權勢炙手可熱。他選這時公布此書,一方面是宣示權勢,另一方面是企圖把書中的思想定為一尊,向秦王政示威。 後人便根據這個故事情節,引申成「一字千金」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完美,具有極高的價值。
奇貨可居 秦始皇的母親出身自趙國邯鄲的豪門世家,起初嫁給富商呂不韋為姬。呂不韋在邯鄲經商,看到異人處境窘迫的情況,回家告訴父親。父親對他說:經營珠玉,可獲利百倍;若立一國之君,將會獲利無數。呂不韋由此受到啟發,認為異人「奇貨可居」,便千方百計地討好他。 後來「奇貨可居」成為成語,用以形容把稀有的東西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也指以某種東西為資本以博取名利。
古代人對秦始皇的評價 近代人對秦始皇的評價 現代人對秦始皇的評價
古代人對秦始皇的評價 古代人對秦始皇的評價,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之際的劉邦和項羽。他們認為做人就應當像秦始皇一樣。 兩漢時期,以賈誼為代表的政論家為了證明劉邦代秦的合理性,多對秦始皇持否定的態度。賈誼在著名的〈過秦論〉中,把秦始皇塑造成了「暴君」的形象。但桑弘羊和司馬遷在他們的論著中公開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隋唐以後,人們對秦始皇的評價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唐代的柳宗元從反對藩鎮割據的立場出發肯定秦始皇,宋代的朱熹等人則以理學的角度出發否定秦始皇。 明代的李贄給秦始皇高度的評價,說秦始皇橫空出世,「掀翻一個世界」,是「千古英雄」、「千古一帝」。 清代的王夫之批判了秦始皇的暴政,但對他的政治措施則予以謳歌。
近代人對秦始皇的評價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反對外來侵略、反對清朝統治的過程中,一些人回顧歷史,也曾對秦始皇進行過評價。如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秦政記》和《秦獻記》,對賈誼等人的觀點進行了反駁,認為秦始皇「政平」、「守法」、「好文」,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 1935年,丁布夫出版了名為《秦始皇之民族的功業》的著作,陳醉雲出版了《秦始皇》。1941年,馬元材(非百)出版了第一部專門論述秦始皇的學術專著《秦始皇帝傳》,引用多種資料分析秦始皇其人。1944年,顧頡剛也出版了《秦始皇帝》,從多個角度論說秦始皇。在這些著作中,都對秦始皇進行了各種評價。 此外,著名學者郭沫若也撰寫了《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一書,認為秦始皇是個暴君。不過,後來他又撰文,把秦始皇塑造成了一代偉人。
現代人對秦始皇的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秦始皇再度引起人們的重視。毛澤東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說:「秦始皇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要一分為二。秦始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統一六國之後,喪失了進取的方面,志得意滿,耽於佚樂,求神仙,修宮室,殘酷地壓迫人民,到處遊走,消磨歲月,無聊得很。」 此後,不少歷史學家對秦始皇進行了研究。呂振羽認為,秦始皇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但他的統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色」。田昌五、安作璋、林劍鳴等認為,秦始皇既是一個有貢獻的政治家,也是一個暴君。
秦始皇的歷史功績 從大量的資料來看,秦始皇是有歷史功績的。 首先,他順應歷史潮流,以無畏的膽略和超人的智慧,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使中國從長期分裂割據的狀態下解脫出來,走上繁榮統一的軌道。 其次,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奠定了中國遼闊的疆域和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模式,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施行急政 用刑嚴酷 賦役繁重 箝制思想
在統一全國後,不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隨即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動,如築秦陵、建阿房宮等。 施行急政 在統一全國後,不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隨即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動,如築秦陵、建阿房宮等。
賦役繁重 為了施行急政,不斷向老百姓徵發徭役,增收賦稅,結果使賦役的數量遠遠超過了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了人們的不滿。
用刑嚴酷 對人民防範過嚴,對犯人用刑太重,在社會上造成恐怖氣氛。
箝制思想 焚書坑儒,迷信神仙,影響了學術文化的發展。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承了他的缺點,寵信趙高,指鹿為馬,倒行逆施,引起了農民起義,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經濟措施 交通措施 政法措施 軍事措施 文化措施
政法措施 秦始皇十分注意政治改革。他在統一之後,首先總結了各國統治的經驗教訓,決定按照法家的政治理念實行中央集權。為此,他破天荒地創立了皇帝制度,賦予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在中央設置「三公九卿」,使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分別掌管全國的各類事務。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度。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一種嚴密的「金字塔」式的政治架構。同時制定嚴峻的法律,以保證這個政治制度的實行,加強對全國的統治,把行政大權牢牢掌握在中央,掌握在皇帝手中。
軍事措施 秦始皇滅六國依靠的主要是軍隊,所以他對軍事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 統一全國後,他繼續把軍隊作為政權的一大支柱,在進行政治改革的同時,保留了一支陣容強大、威武雄壯的武裝部隊,並且把它建設成為繼承秦國軍事傳統、吸收六國軍事經驗、具有較高軍事水平的正規軍。在此基礎上調兵遣將,鞏固統一;另一方面,收繳天下兵器,防止各種反抗活動。 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安定,而且開拓秦朝的疆域,擴大秦朝的影響,使秦朝成為威名遠播的大國。
文化措施 文化與政治、經濟、軍事有一定的聯繫,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秋戰國以來,由於國家長期分裂,文化交流受到限制,形成了極為顯明的區域特色。各地的思想觀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甚至連文字也不盡相同。 全國統一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迫切需要加強各地之間的文化聯繫。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也對文化進行了改革。他下令統一全國的文字,又通過宣揚天命和焚書坑儒的辦法,統一人們的思想,還採取了一些端正風俗的措施。 這些改革,與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相輔相成,既促進了各地間的文化交流,又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
交通措施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進行自我保護,在交通線上修築了許多關塞堡壘,設置了不少人為的障礙,各國道路的寬窄也不一致。這種狀況對統一是不利的。 秦始皇滅六國後,為了加強中央與地方,內地與邊疆的聯繫,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推廣到全國各地,實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更好地鞏固統一的成果,在交通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他下令拆除全國各地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統一道路系統,統一車軌。 經過幾年的努力,建成了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這些措施對多民族、統中央集權國家的統一和發展,同樣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經濟措施 對秦始皇來說,要鞏固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光靠政治改革和軍事改革是不夠的,還必須進行經濟改革,努力發展社會經濟。因為在統一之初,各地的經濟制度不同,發展水平也存著一定的差異,在經濟方面還帶有分裂時期留下的特徵。這種狀況對維護統一局面十分不利,如果不進行調整和改革,社會經濟就會出現混亂。針對這種情況,秦始皇制定了新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實行了重農抑商政策,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這些改革是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通過這些改革,基本上理順了秦朝的經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萬 里 長 城
秦始皇陵
兵馬俑
感想 陳麗敏:其實很多古代人物都是我們該尊重的,如果沒有這些古代人物的話,我們便不會有現在的文化。 陳敏禧:這次活動令我獲益良多!! 郭淑慧:這一次活動令我隊員和我增加了很多合作性! 黎詩敏:很開心希望再次參加這些活動! 李穎彤:令大家對古代人物知識可以加多些!
網址 http://www.chiculture.net/0105/html/a09/0105a09.html 書籍
嗚謝 陳永雄老師和劉副校長 組長: 5D陳麗敏(02)組員: 5D陳敏禧(03)5D郭淑慧(12)5D黎詩敏(14)5D李穎彤(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