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八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五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Advertisements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思考 1、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生存环境有何异同?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99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运 动 生 理 学 主讲:徐芝芳 2010年 2月.
第四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课 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2节 内环境稳态 的重要性.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调查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成员 母亲 父亲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高一化学备课组 杨伏勇.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高中化学实验 (二) 气体的制备.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酸式盐、 多溶质混合溶液为载体 常规题型:微粒种类、 数量关系及解释.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莆田十三中 张碧霞 生物 必修2 人教版 下学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元素化合物复习.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化学品清单 类型.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制作 於如相.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分类的定义 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的方法 去哪里找浓硫酸? 酸类物质.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 Potential-pH Diagram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9-1 元素的活性 9-2 分子式與化學反應式 9-3 粒子觀點 9-4 原子量與分子量 9-5 莫耳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理化检验 生活废水中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KMnO4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方法,深化对返滴定法的理解;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實驗九 氧化還原滴定-草酸鹽之分析.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 Potential-pH Diagram
专题四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6讲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厦大附中 欧昌友.
实验3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pH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原理及缓冲溶液的性质;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恶心的 水垢.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明备考方向 1.利用限定的仪器装置、药品,根据题目 要求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2.给出部分实验环节,根据题目要求设计 完整的实验。 1.利用限定的仪器装置、药品,根据题目 要求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2.给出部分实验环节,根据题目要求设计 完整的实验。 3.对给出的实验方案做出科学的评估,选 择出最佳方案。

自我诊断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 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C. 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D. 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自我诊断 C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 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C. 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D. 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C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基本要求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基本要求 实验原理 有毒药品

例:1-3.(2011·山东高考)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 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2.注意事项 (1) 药品和仪器是部分给出还是有多余: 若药品和仪器只部分给出,则应作必要 的补充,若有多余,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 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 些要求对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 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应高度重视。

(3) 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 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 不可少的,往往被忽略。 (4) 药品的描述: 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如有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也应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 (5) 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 考纲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可用“示意装置图”表示。

(6) 其他注意事项: ① 冷凝回流的问题。 ② 冷却问题。 ③ 防止倒吸问题。 ④ 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1.(2010·北京朝阳区模拟)下列装置不能 完成的实验是 A B C D 装置 实验 结合秒表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铁的析氢腐蚀实验

D 1.(2010·北京朝阳区模拟)下列装置不能 完成的实验是 A B C D 装置 实验 结合秒表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铁的析氢腐蚀实验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基本原则 一个实验方案的优劣主要从__________ 是否科学合理,____________是否简单可 行, 另外还要从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 度去评价。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基本原则 实验原理 一个实验方案的优劣主要从__________ 是否科学合理,____________是否简单可 行, 另外还要从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 度去评价。 操作与装置 绿色化学 安全性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1) 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 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3) 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 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 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3)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实验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 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 (2) 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还原CuO应先通H2, 气体点燃先验纯等); (3) 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 停氢”, 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

(4) 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 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 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 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 回流装置, 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6) 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7) 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 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实验 方法使用顺序等。

3、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 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 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 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 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 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确定加热至恒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 若加热过程中坩埚内有晶体迸溅出来,则测得的结 果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案二] 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已知:Ba2++OH-+HCO===BaCO3↓+H2O) (1) 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 璃仪器为____________。 (2) 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 实验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 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 [方案三] 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液漏斗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盐酸 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 实验前称取17.90 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 置增重8.80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 (3) 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 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 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3) 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深沉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4) 取少量洗涤沉淀后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一滴Na2SO4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三] (1) 浓H2SO4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 不能 (2) 29.6% (3) 缺少一套将A、B装置的CO2气体全部驱赶到C装置中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背核心要点 1.明确实验方案设计的4项基本要求: (1)科学性,(2)安全性,(3)可行性,(4)简约性。 2.牢记仪器连接4个顺序: (1)“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2)气体净化装置先洗气后干燥; (3)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 (4)干燥管,大口进气,小口出气。

背核心要点 3.理解综合性实验题解答的4个步骤: (1)明确实验目的、原理。 (2)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药品。 (3)组装仪器并理解各仪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4)结合题意,综合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