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 第十二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知识目标 掌握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的定义、特点与用途; 熟悉气雾剂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了解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指一种或几种药物经特殊装置给药后,药物经呼吸道深部、腔道黏膜或皮肤等体表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给药体系。 气雾剂(aerosols)——借助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药物喷出 喷雾剂(spays)——借助手动机械泵将药物喷出 粉雾剂(power aerosols)——由患者自主吸入或借助适宜装置喷出
二、气雾剂发展 最早应用于杀虫用气雾剂,1947年上市; 50年代用于皮肤病、创伤、烧伤、局部感染等 1955年开始用于呼吸道给药。 近年来比较注目的是用于多肽与蛋白质类给药; 如降钙素制成鼻腔给药系统已经上市,胰岛素的几种肺部、鼻腔等给药系统也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三、气雾剂的肺部吸收 a.吸收表面积大; b.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表面到毛细血管的转运距离短 肺部吸收:吸收速度快→速效 影响吸收的因素: 呼吸的气流 微粒的大小 药物的性质 沉积率与呼吸量成正比,而与呼吸频率呈反比。通常缓慢而长时间的吸气可获得较大的肺泡沉积率。 较粗——吸收少且慢; 太细——肺沉积率低 ; 较好——一般在0.5-5µm 分子量——小分子药物吸收快; 脂溶性——LogP较大的药物吸收迅速; 吸湿性——吸湿性大妨碍药物吸收 溶解性——在呼吸系统有适当溶解度的药物吸收 较好
第二节 气雾剂(aerosol) 一、定义:是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殊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喷出状态:雾状气溶胶,<50µm 给药途径: 呼吸道 皮肤 腔道(空间消毒与杀虫)
二、气雾剂的特点 优点 不足 1.具速效和定位作用; 2.可保持清洁无菌状态,增加稳定性; 1.需特殊装置及设备,成本高; 3.使用方便,避免胃肠破坏和肝首过效应; 4.定量准确(定量阀门) 1.需特殊装置及设备,成本高; 2.受伤皮肤多次使用可引起不适和刺激; 3.有一定危险性和毒性。
三、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 溶液型:药物溶解在抛射剂中 混悬型:药物分散在抛射剂中 乳剂型:药物水溶液与抛射剂制成乳剂 按组成分 二相气雾剂——溶液型(气液两相) 三相气雾剂——混悬型(气-液-固)和乳剂型(气-液-液) 按用途分 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肺部 皮肤和黏膜用气雾剂 空间消毒用气雾剂
四、基本组成 抛射剂(喷射药物的动力,有时兼溶剂) 药物与附加剂 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
氟氯烷烃类(氟利昂Freon,沸点低,性质稳定,国内常用F11, F12, F114) 破坏臭氧层,已逐渐被禁用 (一)抛射剂(propellants) 1.分类 氟氯烷烃类(氟利昂Freon,沸点低,性质稳定,国内常用F11, F12, F114) 氢氟烷烃类(HFA-134a,HFA-227,用于吸入型气雾剂,如沙丁胺醇) 碳氢化合物(丙烷,正丁烷等,稳定、毒性小,但易燃易爆,故常与氟利昂合用) 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氮等,性质稳定,不燃烧,较安全,常用于喷雾剂)
溶液型:20-70%,根据所需粒径调节用量(1-5µm, 用量多;50-200µm,6-10%) 2.抛射剂用量 溶液型:20-70%,根据所需粒径调节用量(1-5µm, 用量多;50-200µm,6-10%) 混悬型:腔道给药(30-45%);吸入给药(99%) 乳剂型:8-10%,甚至25% 喷射能力取决于抛射剂用量及自身蒸汽压
药物——呼吸道、心血管、解痉药、烧伤用药、多肽类等 附加剂——潜溶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防腐剂等 (二)药物与附加剂 药物——呼吸道、心血管、解痉药、烧伤用药、多肽类等 附加剂——潜溶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防腐剂等 二相型气雾剂→溶液型:可加乙醇、丙二醇等作潜溶剂 三相型气雾剂 混悬型:可加固体润湿剂如滑石粉 乳剂型:应加乳化剂
(三)气雾剂的装置 耐压容器 阀门系统 玻璃容器:性质稳定,但耐压和耐撞击性差。 金属容器:耐压性强,但对药液不稳定。 要求:不与药物和抛射剂起作用,耐压,轻便,价廉等。 (三)气雾剂的装置 耐压容器 玻璃容器:性质稳定,但耐压和耐撞击性差。 金属容器:耐压性强,但对药液不稳定。 阀门系统 功能:密封和提供药液喷射的通道。 要求:对内容物惰性,具有并保持适当强度,所有部件需加工精密。
定量阀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封帽 阀门杆(轴芯) 内孔(出药孔) 膨胀室 橡胶封圈 弹簧 定量杯(室) 浸入管 推动钮
五、处方设计 。 溶液型——均相 原则:选择合适的抛射剂;再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 当的附加剂。 关键:潜溶剂的选择 常用潜溶剂:乙醇、甘油、PEG,丙二醇等。
混悬型 加稳定剂(润湿剂、分散剂和助悬剂) 需考虑的因素: (1)水分含量<0.03%; (2)粒度<5um; (3)药物在抛射剂中溶解度较小,但在肺部有适宜溶解度; (4)抛射剂的密度与混悬固体的密度尽量相等; (5)加入适当稳定剂,如局部用气雾剂常选矿物油或IPM作分散剂。
乳剂型 常用O/W型(抛射剂为内相,药液为外相,另需加入乳化剂) 关键:乳化剂选择(保证乳滴均匀、较细,至少1-2min内不分离;且药物与抛射剂同时喷出) 注:建议使用混合抛射剂。
六、制备工艺 避菌环境下配制 容器和阀门的处理与装配 药物的配制与分装 填充抛射剂 质量检查 包装 成品 a.玻璃搪瓷:洗净烘干,预热120-130℃,沾塑料黏液,倒置,150-170℃,15min。 b.阀门:橡胶(75%乙醇,24h),塑料和尼龙(95%乙醇),不锈钢(1-3%碱液, 10-30 min,水洗, 95%乙醇) 药物的配制与分装 填充抛射剂 a.压灌法:操作压力68.65-105.975kPa。设备简单,损耗少,无需低温;但速度慢,成品压力变化较大 b.冷灌法:药液(-20℃),抛射剂(低于沸点5℃以上)。速度快,对阀门无影响,成品压力稳定 质量检查 包装 成品
半自动灌封机 全自动灌封机
七.质量评价 安全、漏气检查 装量和异物检查 喷射速度与总量 喷射总揿次和每揿量主药含量 药物粒度和雾滴大小 有效部位沉积量检查 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
【实例: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处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2.5g API Vc 1g 抗氧剂 乙醇 296.5g 潜溶剂 F12适量 制成1000g 抛射剂 注:溶液型气雾剂,用于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
第三节 喷雾剂(spays) 一、概述 定义:指将药液填充于特制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压力、高压气体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 特点: 局部治疗为主、雾滴较大,制备方便,成本较低。 常见以鼻腔、体表喷雾给药 如抗组胺药物(治疗鼻腔充血、过敏等 );抗菌药等(治疗烫伤或晒伤 );含抗菌剂、除臭剂的喷雾剂(治疗口臭、喉炎)
分类: 按使用方法:单剂量喷雾剂和多剂量喷雾剂 按雾化原理:喷射喷雾剂和超声喷雾剂 按用药途径:吸入和外用喷雾剂 按分散系统:溶液型、乳剂型和混悬型 按定量与否:定量和非定量喷雾剂
塑料瓶(白色不透明,质轻但强度高,便于携带) 玻璃瓶(棕色透明,强度差) 要求:无毒、无刺激,性质稳定, 不与药物相互作用 二、喷雾装置 喷雾用阀门系统(手动泵) 容器 塑料瓶(白色不透明,质轻但强度高,便于携带) 玻璃瓶(棕色透明,强度差)
三、处方设计 溶液型:药液应澄清 乳剂型:乳滴分散均匀 混悬型:药物粒子分散均匀且保持稳定 必要时加入适当附加剂,如溶解、抗氧剂、稳定剂等
四、制备工艺 配液 灌装 装上手动泵 五、质量评价 一般避菌环境下配制,注意污染; 烧伤等创面用喷雾剂应无菌环境下配制 总喷次 装量 配液 灌装 装上手动泵 一般避菌环境下配制,注意污染; 烧伤等创面用喷雾剂应无菌环境下配制 五、质量评价 总喷次 装量 主药含量 微生物限度等
【实例】莫米松糠酸酯喷雾剂 处方: 莫米松糠酸酯 3g Tween 80 适量 水(含防腐剂和增稠剂) 适量 水(含防腐剂和增稠剂) 适量 适应症:用于治疗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对过敏性鼻炎有预防作用。
第四节 吸入粉雾剂 (powder aerosols for inhalation) 一、概述 定义:指微粉化药物或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 特点: 1.不含抛射剂,没有环保问题和毒副作用; 2.用药时不需吸气与揿压阀门同步,病人顺应性更好; 3.可应用于高剂量药物
一般要求 粒径<10um, 大多在5um左右,; 粉雾剂需注意防止吸潮(阴暗处保存), 必要时加入适宜附加剂 常用载体:乳糖、葡聚糖、甘露醇、木糖醇等; 常用润滑剂:硬脂酸镁和胶体二氧化硅等
二、粉末雾化器(吸纳器) 主体结构:雾化器主体、扇叶推进器(3)、口吸器(4)三部分。
三、质量评价 每吸主药含量:标示量的65%~135% 每瓶总吸次 雾滴分布 含量均匀度与装量差异 排空率:不低于90% 微生物限度 万托林(葛兰素史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