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欧阳修 一、 作者简介 二、文体简介 三、《秋声赋》内容述评 四、《秋声赋》艺术特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作者 作者 背景 朗诵 结构 名句 用典 对偶 写景 背景 朗诵 结构 名句 用典 对偶 写景 教学目标 1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 —— 对偶与用典。 2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3 .背诵全文,积累文化知识。 1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 —— 对偶与用典。 2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Advertisements

第 5 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北京人、山顶 洞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 么?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生 活工具又是什 么呢? 青铜器.
运动安全 —— 有请老卜 交通安全 —— 有请壮尼 饮食安全 —— 有请阿 Ju 1 、在骑自行车转弯时下列行为安全 的是() A 、头向后看 B 、伸手示意 C 、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提早转 弯 D 、没车时闯红灯.
陈二军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 我很矛盾:生在 《水浒》的世界,却 长了一颗《红楼》的 心,在这个《三国》 纷争的年代,独自去 《 》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概况  全书一百二十回(前八十为 曹雪芹著,后四十为高鹗续 写)  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 毛泽东  推荐读本 —— 《红楼梦》 198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 校注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 楼梦研究所校注.
《菲律宾华语课本》第十二册 小学六年级 1 、复习 2 、生词学习 3 、语法学习 4 、课文讲解 5 、布置作业.
201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咸阳市秦都中学 陈飞跃.
课 件 制 作 制作单位:明德高级中学 制 作 人:韩 发 潮.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了解戚继光是一位抗击倭寇的民族 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 智谋。(重难点)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题不同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点解析
苏 轼.
屈 原 列 传 临武一中多媒体课件 设计制作:黄素娥 临 武 一 中 上课.
海伦·凯勒.
自我检测:不看书,你记住了吗? 1.东周分哪两段? 2.春秋时著名的霸主有哪三位? 3.辅佐商汤、周文王、齐桓公的分别是哪些贤人?
烛之武退秦师 《左 传》.
清兵卫与葫芦 志贺直哉(日本).
窗 泰格特(澳大利亚).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猴王出世 作者:吴承恩.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我 的 老 师 魏 巍.
四年级试卷分析 千山教师进修学校 张艳玲.
南昌 --我的家乡 姓名:万欣 时间:
养 生 论.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13 等待戈多 (节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二十一课 猴王出世 R 五年级下册.
贴经: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将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遮盖住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它是古代科举考试“明经科”中的一种试题类型。
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学科研讨会议资料之八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 温庭筠.
《论语》分享 ——宋知晓.
《论语》十则 熊宏制片.
高考诗歌鉴赏 复习系列(六) 按内容分类鉴赏.
不可全抛一片心 逢人只说三分话 闲时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 言多语失 祸从口出 沉默是金 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鸿门宴 学习重点 司马迁 作者作品 掌握字词 背景介绍 情节分析 人物分析 课文小结 课外练习.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霸王举鼎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爱读书的人.
❀中考文言文复习探讨❀ 景德镇市第十七中学 徐阳辉 2012年3月20日.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 第二部分 常用中成药 ★学习技巧:重点是掌握每一个方剂的功能、主治,部分方剂需记住组成。
1、《燕子》 预 习 练 习 何婷玲.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华威先生.
孙悟空. 孙悟空 猴王出世 21* 本文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
想一想: 一分钟你都能做哪些事,请你举手大声说一说!.
夹 竹 桃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曹洁.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植物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温太刚.
报任安书 司马迁 汉 书.
《西游记》 猴王出世.
对 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圆又圆,像火球, 一大早,准时到。 花草树木,有了它, 生机勃勃,又一天。
雪孩子.
这条小鱼在乎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
紫丁香. 紫丁香 窗前一株紫丁香 5 我会读 老师 笑脸 小院 枝叶 窗口 休息 唱歌 安静 盛开 感谢 挂牵 消除 疲倦 眨眼 又香又甜.
我 的 老 师 初中语文第一册 魏 巍.
6 小 摄 影 师 宋家沟小学:杨艳飞制作.
河南师大附中 尚德玲(制作). 河南师大附中 尚德玲(制作) 作品集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坟》、 《南腔北调集》等.
鸿门宴.
鸿门宴 司马迁.
大自然的文字 江门实验中学 梁晓燕.
秦始皇 千古一帝.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汝南县二小 范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广河县上马家小学 马 林 龙 2013年04月15.
咏雪.
汉字概说 1.
二十四节气.
劝 学 《荀子》.
红树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秋声赋—-欧阳修 一、 作者简介 二、文体简介 三、《秋声赋》内容述评 四、《秋声赋》艺术特色

秋声赋—-欧阳修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年)

秋声赋—-欧阳修 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秋声赋—-欧阳修 欧阳修生平事迹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成为进士。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秋声赋—-欧阳修 欧阳修生平事迹 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嘉佑五年(1060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溘然长逝。

秋声赋—-欧阳修 枢密副使:唐代宗时,开始设内枢密使,用宦官掌管朝廷机密。唐末,枢密使专权,造成祸乱。五代时,仍存枢密院掌管朝政。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

秋声赋—-欧阳修 参知政事:宋代设参知政事,以为副宰相,辅佐宰相治理国家。以后曾一度改变称谓,神宗元丰五年(1082)四月改革官制,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高宗建炎三年(1129)四月复改为参知政事,中间历时47年。与两宋近320年的历史相比,参知政事称谓改变的时间还是很短暂的。

秋声赋—-欧阳修 刑部尚书:刑部尚书,中国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法委书记,公检法司四长合一的职务。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秋声赋—-欧阳修 二、文体简介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 赋与诗的关系: 清人刘熙载:“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秋声赋—-欧阳修 骚体赋:先秦(屈赋)—汉朝(拟骚,下同)—六朝—唐朝—宋金—元明清 赋可以分成骚体赋、文体赋、骈体赋、律体赋四种体裁,这四种体裁在历朝历代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用列表形式把赋体分类源流展示如下:    骚体赋:先秦(屈赋)—汉朝(拟骚,下同)—六朝—唐朝—宋金—元明清    文体赋:先秦(屈原〈卜居〉、〈渔父〉、荀赋、宋玉)―汉代文体大赋—汉末文体小赋—六朝文体小赋—唐朝仿汉大赋、文体小赋—宋朝仿汉大赋、一般文体赋、欧苏新文体赋—元明清文体赋    骈体赋:六朝—唐—宋—元明清    律体赋:唐—宋金—清

秋声赋—-欧阳修 三、《秋声赋》内容述评 第一段:秋至而悲。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突出秋的肃杀。 第三段:由描绘自然之秋转至人生之秋,劝人勿恨秋声,勿自戕贼。 第四段:以童子和虫声抒发情怀。

秋声赋—-欧阳修 第一段:秋至而悲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夜: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阴、阳是贯通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正反两极相互对立,相互消长,交替变化,构成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阴、阳二字可概括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生长为阳,收藏为阴;盛为阳,衰为阴;光明为阳,黑暗为阴;乐为阳,悲为阴。《秋声赋》实为悲秋赋,秋与悲、夜是搭配一致的,皆属“阴”的一面。

秋声赋—-欧阳修 第一段:秋至而悲 西南:《礼记•乡饮酒义》说: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西南是秋开始的方位,声自西南来,意谓秋天已开始降临了。 乍听秋声即生发悲伤之情。接着,听秋声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枚,形如筷子的小木棍,两端有小绳,古代行军,令士兵将枚横衔于口中而系于头后,以防喧哗。《汉书•高帝纪》载:章邯夜衔枚,击项梁定陶,大破之。作者为何联想到兵事呢?因古代秋季是用兵季节。秋声如行军队伍逼近,愈感杀伐之气渐盛。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秋声赋—-欧阳修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描写秋状。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饥骨”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 描摹出秋天的衰飒悲凉景象,引出下文悲秋之叹。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秋 声赋—-欧阳修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五行:金、木、水、火、土,称五行。秋天属金,所以称秋天为金天。《礼记•乡饮酒义》云:“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也。”“义”为五性即仁、义、礼、智、信之一,与五行中的金相配,对应秋季。这里的“义气”,即上文“乃一气之馀烈”的“气”,也就是下句所说的“肃杀”之气。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秋声赋—-欧阳修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五音:商是五音(五声)之一,古代用五音即宫、商、角(jué)、徵(zhǐ)、羽分配五时(五节)、五方,秋对应五行的金、五方的西、五音的商。商属金,主西方之音。秋对应五音的“商”,故秋季又称商秋、商日、商序、商节、商素,秋末又称商暮,秋意又称商意,秋气又称商气,秋声又称商声,秋风又称商风、商吹、商信、商飚,秋云又称商云,秋叶又称商叶,秋花又称商葩。商音凄厉、悲凉、哀怨,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对应。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秋声赋—-欧阳修 第二段: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 突出秋的肃杀。 五方: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西方是秋天的方位,故西方又称金方、金天、金庚,西郊又称金郊,西方的田野又称金邱,西方之气又称金精,西方之神又称金神。

第三段:由描绘自然之秋转至悲叹人生之秋。 秋声赋—-欧阳修 第三段:由描绘自然之秋转至悲叹人生之秋。 《秋声赋》由自然之秋写生理之秋,更是人生之秋、心理之秋,是作者宦海沉浮、饱经忧患的人生感叹,是疲惫心灵的倾诉。并能跳出悲恨的樊笼,自躬自省。

秋声赋—-欧阳修 第四段:以童子和虫声抒发情怀。 作者借助对童子和虫两个与自己无法共鸣的人和物的叙写,反衬自己独悲自省。

秋声赋—-欧阳修 四、《秋声赋》艺术特色 (一)、角度新颖,巧于立意 宋玉的《九辩》、潘岳的《秋兴赋》的立意大多没超过悲秋、恨秋的范围。欧阳修的《秋声赋》却一反前人的常情,他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立意,确定它的中心思想。他久经官场,看透名利,提出:人们大可不必叹秋、悲秋,而应自悲、自恨,应反躬自省,自我反省。

秋声赋—-欧阳修 立 意 自足 自安 心理之秋 自然之秋

秋声赋—-欧阳修 四、《秋声赋》艺术特色 (二)、善于铺陈,精于渲染 本文运用多重比喻,对秋声作直接的描摹,而且这几个比喻都不是作静态的描写,而是由此及彼,连贯而下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秋声夜至的动态画面。作者妙笔生花,把抽象的秋义说得煞有介事,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都紧扣肃杀、悲凉的含义 。

秋声赋—-欧阳修 四、《秋声赋》艺术特色 (三)、起伏跌宕,精于构思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写的非常曲折、完整。全文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对比,作为结构的基本框架。前半篇写自然界的有声之秋,后半篇写社会人生的无声之秋。作者虽然在文章的前半篇极写自然界的秋声凄切悲凉,秋景肃杀寂寥,但其目的不是宣传悲秋,而是通过层层转折,引出无声之秋对人的戕害,从而叫人们不要忧心劳形,自我戕贼,宣扬的却是一种“自足自安”的思想。故与一般的悲秋作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