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女中日本教育旅行 日 本 禮 儀 小 教 室 主講人: 鄭瑾嬪
日本基本禮儀 HOME STAY注意事項 浴場禮儀知識+ 參訪高中禮儀 概 要
日本基本禮儀 在日本,正確的禮儀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外國人,在日本最好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原則。
基本禮儀 1.團體出訪時應避免單獨行動。確實遵守集合時間,準時到達集合地點,不擔誤大家的行程與時間。 2.上下車子時,請與辛苦的日本司機大哥打聲打招呼或說聲:謝謝,您辛苦了!!! 3.進入日本各景點前,請跟隨導遊指示,依序排好隊伍且勿拖拖拉拉、嘻鬧、及大聲喧嘩。 4.與人問候時首要條件就是面帶微笑。態度落落大方但不輕浮便可給人好印象。 5.於旅遊期間,如果想與他人照相,一定要取得對方的同意,未經過他人同意任意照相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基本禮儀 鞠躬禮儀 日本人是用鞠躬行禮的方式來打招呼。鞠躬禮的範圍從點頭到行90度大鞠躬禮都有。如果是在榻榻米地板行禮時,一般會先跪坐在地板上然後行禮。 大部分的日本人能體諒外國人不懂得正確的鞠躬禮儀,所以通常一個點頭就足夠了。 通常鞠躬禮也可以用來表達感謝或是道歉,亦或是在請求他人幫助的時候。 日本人並不習慣與人握手;但如果是跟外國人會面的情況,則有時候會以握手來表達問候之意。
餐桌禮儀 桌邊守則 在公共場合中擤鼻涕,且特別是在餐桌上,是非常沒有禮貌的。 將你的餐點吃到一粒米都不剩,才是得體的表現。 對大多數人來說,在飯前或飯局中談及關於廁所和令人喪盡食慾的話題是很讓人討厭的。 這邊跟某些東亞國家不同,打嗝是視為不禮貌的行為。 當用完餐後,請試著將你的食具放回吃之前的位置。這包括把蓋子放回原來的食器上和把筷子放回筷箸或紙袋中。
餐桌禮儀 個人VS共用餐具 在一般家庭中用餐或是在某些餐廳中用餐的時候,通常是大家一起合吃桌上的幾道菜,很少有為個人單獨上一份菜的。在這種情形下,你應該要自己用筷子的另一頭(如果你已經用過它們的話)或使用公筷,將大盤中的菜拿一些到自己的盤子裡。 當你不用筷子時或者吃完飯的時候,將它併攏並前端朝向左手邊放在自己前面。 不要用筷子插進食物,特別是插進米飯裡。 只有在葬禮時,才會把筷子插進飯裡並放在死者的靈前。
餐桌禮儀 いただきます “I ta da ki ma shu” 在日本 吃飯前要說 (我很高興的享用) 飯後要說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go chi so sa ma de shi ta ” (謝謝您讓我享用這頓飯)
服飾禮儀 到日本,衣著上必須注意四點 日本人認為衣著不整齊就是沒教養,或是不尊重對方,所以在與日本人會面時,不得穿著太隨便,特別是不得單穿背心及光腳丫。 到日本人家中作客,進入玄關後要脫下大衣、風衣和鞋子,同時鞋子要朝外放整齊。 拜訪日本人時,切勿未經主人許可,脫去外衣。 參加慶典、儀式時,不論天氣多熱,都要穿著正式服裝(套裝或套裙)
別失禮,日本人眼中十大禁忌 在公共場合擤鼻子 用食指指人 幫自己倒酒 穿著廁所的拖鞋回到座位上 送人「四」個大禮 進入公共浴池時,忘了先把自己洗乾淨 用自己的筷子幫別人夾菜 把筷子插在飯碗上 亂丟別人的名片 把鞋子穿進別人家中
HOMESTAY 注意事項 寄宿家庭非旅館,成為寄宿家庭的成員之一,應儘量配合該家庭的生活作息。
HOMESTAY注意事項 臥室:隨時保持清潔。 食物:若有不吃的食物,可事先告知住宿家庭。 浴室:隨時保持浴室清潔。
HOMESTAY禮儀 進入房子時,應該要在玄關脫掉你的鞋子,拖鞋子要正面擺向屋內,然後換上拖鞋。通常主人會提供拖鞋。 當進入鋪有榻榻米地板的房間時,應該脫掉拖鞋;因為只有穿著襪子或赤腳時才可以踏上榻榻米墊。 最後,你會發現一雙特別的洗手間用拖鞋,是在盥洗室時使用。當你在使用盥洗室時,應把原來的室內拖鞋放在門外。 吃飯要說我要開動了 不要用筷子互相傳菜,因為這是祭祀死人的儀式 吃飯或喝湯時要把碗端在胸前,喝湯時不必發出聲音也不用筷子 前菜是由左側開始吃起 早上起來吃早飯之前要記得說「歐嗨唷」(早安) 菜還沒端出來就開始吃自己的份,會讓日本人不高興的。
浴場禮儀知識+ 三步一小湯,五步一大湯,日本人對於泡溫泉的愛好可謂享譽全球,還泡成了一種文化,是文化必然就會有很多講究,萬萬小瞧不得。
泡湯的方式和禮節 在浴槽中不可以放入毛巾 避免在泡溫泉前後吃飯 離開浴室之前要先把身體擦乾 用完的水桶、椅子後請放回原位 發燒了…!這時候不可以泡溫泉
泡湯最好的入浴順序
日式浴衣的穿法 溫泉旅館必體驗 前開襟,由腰部繫帶穿著的日式浴衣 夕方 Yukada 右下左上(不分男女)
內部設施介紹
學校參訪需知 國際教育交流是指文化、生活習慣不同的同年齡的年輕人,體驗交流彼此的文化,培養國際觀。
服裝儀容 學校統一制服 乾淨的鞋襪 (日本學校需脫鞋) 整潔的儀容 個人胸牌
禮物交換 紀念性 在地特色 自我特色 台灣特色 親手製作 風味小點心 (鳳梨酥或太陽餅)
參訪交流要領 態度大方 勇於交談 積極參與 多方嘗試 展現自己
Q&A 行程或可模仿 用心無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