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民主化 Georg Sorensen
全球民主化的發展潮流 根據亨廷頓在《第三波》一書中所提出的,20世紀世界的民主化發展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也就是三個浪潮。 第一個階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 第二個階段是二次大戰以後, 第三個階段是從上世紀起70年代開始到世紀末的時候。 著名學者福山所說的西方民主的勝利意味著“歷史的終結”也就是就政治體制而言,民主體制是人類最終的體制
判斷一個國家是民主自由程度 採用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判斷方法。 自由之家依據兩個變量,政治權利(political rights)和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來判斷是否民主和自由。 它將這兩個變量都從1-7打分,1-1也即平均數1是最自由也最民主的,而7-7也即7是最不民主和自由的。 根據這個指數,1-2.5為自由國家,3-5.5為部分自由國家,而5.5-7為不自由國家。
自由之家的統計 從地域來看,目前世界公認的歐洲北美地區基本上是民主和自由程度最高的國家,時間也最長。 但是在全球民主化的轉型當中比較成功的是東亞地區,包括了韓國、台灣、菲律賓、印尼等。 全世界最不成功的向民主轉型的國家當中為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窮國,出現了許多“失敗”的國家,既沒有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沒有成功的穩固的民主。(一是文化上的原因,一是經濟上的原因。) 民主化的轉型過程中動盪比較大的是拉丁美洲國家
何謂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是一種由人民進行統治的政府形式。 民主政治一詞源於兩個希臘字的組合:人民(demos, people)以及統治(kratos, rule) ,因此,人民統治(rule by the people)的定義,似乎是頗為合理的解釋。 但是到現在為止民主都是一個最富有爭議性的概念,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獲得大家普遍認同的定義。 民主作為一種政治理念有歐洲大陸和英美兩大傳統範型,前者以平等為導向,後者以自由為歸宿。
(盧梭) (James Mill) 古典民主論的代表 自由主義民主觀點更為關心如何限制公共權力以捍衛公民作為自由個體的基本權利,民主過程僅僅是以利益妥協的形式實現的。 以平等為導向的共和主義民主把自己理解為一個合作的、自治的共同體之平等成員的公民的自覺實踐。
西方現代民主主義的主流觀點 1-1 代議制:以議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被看作是最理想的治理形式。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經典著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中對民主的定義——“一些個人通過競爭人民選票來獲得(公共)決策權的制度安排” ,已經被作為理論和政治評論界據以確認“民主”的通行標準。 “公開、自由和公平的選舉”是民主的實質,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西方現代民主主義的主流觀點 1-2 現代民主主義認為,人民主權的現實機制是代議政治,即通過選舉制度選出民意代表,由民意代表組成權力機關,代替普遍的人民大眾行使對國家的統治,從而實現人民主權的思想。 以法治和制衡為基石。法治強調一切依法辦事,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力,制衡則是同時應該在各權力系統內建立分工製衡和監督機制,以權力來制約權力,防止權力的濫用。 現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建立在法治和權力制衡基石上的代議制的民主制度
Robert Dahl 1-1 在政治學著作裡,關於民主最著名的定義是多元主義民主理論家羅伯特·達爾(Robert Dahl)在《論民主》中提出的 三個面向: (1)競爭:通過制度化的、自由的和公平的選舉來進行有組織的競爭; (2)參與:所有成年人在事實上擁有投票和競選公職的權利; (3)公民的政治自由:出版、集會、言論、請願和結社的自由。
Robert Dahl 1-2 五個標準來衡量檢驗一個制度是不是民主的: 一、有效的參與。在一項政策實施之前,所有成員應具有同等的、有效的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並且使其它成員知道自己的看法。 二、投票的平等。每個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有效的投票機會,而且所有票數應當同等計算。 三、充分的知情權。 即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所有的成員都應當具有同等的、有效的機會了解各種備選的政策及其可能的結果。
Robert Dahl 1-3 四、議程的控制。 所有成員都可以發表意見行使自己對議程的控制權,如果剝奪了人們討論議程的機會,就會造成政策的決定權實際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狀況。 五、成年人的公民資格。 指全體常住居民、或大多數成年常住居民應享有的公民權利。 民主十項理由:避免暴政、基本權利、普遍的自由、自主的決定、道德的自主、人性的培養、保護基本的個人利益、政治平等、追求和平、繁榮。
Dahl 和 Schumpeter比較 達爾的解釋實際上將熊彼特的立足於選舉制度之上的民主擴大為保護和擴大公民自由權的方面,這在西方的理論中被認為是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的看法,而熊彼特立足於選舉之上的民主概念被界定為選舉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 依據自由之家的調查,全世界在2003年,有自由民主的國家是88個,而選舉民主的國家是117個。 選舉民主的國家中有一些並不是真正的自由民主國家
民主化 民主化強調的是民主的動態實現過程,民主化是一個涉及起點和目標的有關製度變遷的政治轉型過程,即政治體制形態由威權統治向民主政治的轉型。 這一進程往往是反复迂迴的,而不是單向的、直線的和不可逆轉的。 所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種轉型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發生,轉型的形態是什麼樣的,發生了什麼,能不能轉型成功,轉型的動力是什麼
民主化路徑 一、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模式,即由於社會內部自身的自然發展逐漸引起人們在觀念上隨之而自然的發生民主性變化 二、是由於外來的後發的非本社會或政治體系本身自發生成的因素促使政治體系首先發生轉變 民主化的過程一般包括威權政體的解體、民主政體的建立、民主的鞏固與持久這三個階段。 在國外學術界對於民主和民主化的研究中,目前主流的西方學者對民主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主的鞏固(consolidation)上
民主化產生的背景1-1 亨廷頓通過對第三波民主化的分析,總結出與民主化相關的一些變量: 1.合法性的衰落和政績的困局; 2.史無前例的全球性經濟形成提高了生活標準,增加了受教育人數,擴展了中產階級;宗教變革; 3.外部行動者在政策上的變化; 4. 滾雪球或示範效應。
民主化產生的背景1-2 Thomas Carothers近來提出影響民主化發展的五個重要的因素: 1.經濟發展的水準,即經濟發展高的國家比較容易進行民主的轉型; 2.國家財富來源的集中程度,國家財富的來源越單一化,民主化就越難; 3.以認同為基礎的分化程度,人口的民族、種族、宗教的分界越清楚則民主化越難; 4.歷史上曾經有過政治多元主義經歷的國家民主化相對容易; 5.非民主的鄰近國家會對另一個國家的民主化產生困難。
1、經濟的發展: 民主化的轉變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準確實有很大的關係, 經濟富裕國家多數為自由國家,而低收入國家多數為非自由國家。 有一個值得爭論的問題,也就是在相當多的威權主義國家的發展過程當中都取得了很高的經濟增長率,例如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巴西、韓國、印尼、台灣地區等。 經濟的高速增長同時又促使社會和經濟的自由化程度增高,並最終導致社會結構和經濟轉型的發生,使得原有的威權體制無法適應而必鬚髮生轉變,
從西方20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發展理論來看,無論是李普塞特(Seymour M. Lipset)、阿爾蒙德(G 從西方20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發展理論來看,無論是李普塞特(Seymour M. Lipset)、阿爾蒙德(G. Almond)、還是勒納(Daniel Lerner)等,都基本認為經濟的發展會帶來政治的發展 是在六十年代以後,這個樂觀的發展主義理論遇到了挑戰,主要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發展遇到了麻煩,經濟發展的結果並沒有實現預想的政治發展和民主的實現,而是出現了社會的混亂和貧窮的加大、政治的腐敗和政府能力的下降,結果是造成了大量的軍事政變,獨裁者上台。
但是之後隨著全世界第三波民主的發展,學者們又開始重新審視發展理論,尤其是對於經濟發展和政治民主化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新的探討, 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經濟的變化,而是一個更深層次的經濟自由化和社會自由化的發生過程, 民主化的發生,首先會在威權主義國家出現一個自由化的過程。 自由化的內容就包括了經濟自由化、社會自由化、人權和思想的啟蒙和解放等。 奧唐諾(G O"Donnell)和施密特(P C Schmitter)將民主化的進程劃分為三階段——自由化,民主化與民主的鞏固。
2、文化的背景 一個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國家,由於不同的文化間的矛盾、衝突和合作,使得這樣的國家容易建立民主的政治體制來處理這樣的文化上的問題,而一個單一文化傳統背景的國家則不容易建立民主的政體。 宗教
3、全球化的發展 對外開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對外開放的動力來源於全球化發展的壓力。 一些大的國際組織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以及一些地區性的組織例如亞洲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等等,都會對所在發展中國家產生巨大的政治壓力 在民主發展中的國際示範效應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