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身世
孔子的大頭照
孔子的一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他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即公元前五五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是我國兩千五百多年來最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自漢武帝以來,歷代無不以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導的儒家學說為經世濟民的大道,並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與「萬世師表」。他不僅受到中國人的崇敬,而且得到東南亞及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如今,這位至聖先師的思想和學說,已經影響到世界各地,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孔子一生歷經坎坷。他曾經擔任魯國的中都宰,實施禮制,不到一年,中都地區秩序井然。後來,孔子昇任司空、司寇等職,兼攝相事,參與國政。孔子在魯國任職四年,魯國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社會風氣大為改觀,以「小康」聞名於各諸侯國。期間,孔子還參與了外交、軍事等活動,充分顯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幹。其後,由於受到權臣的排擠,政治理想不能在魯國實現,孔子棄官,率弟子離開魯國,周游列國,推行「仁政德治」的主張。自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四九七年)離開魯國,到魯哀公十一年返回(公元前四八四年),歷經十四年,孔子先後訪問了衛、陳、曹、宋、鄭、蔡等國,風塵僕僕地拜會了七十二位諸侯和數以百計的朝野知名人士,歷盡艱辛,壯志終得展。在六十九歲的時候,孔子結束了十四年的周游生活,返回魯國故土。孔子回到魯國後,被尊為「國老」。出於對民族文化的真摯熱愛和承前啟後的強烈責任感,孔子把晚年的主要精力,致力於古代文獻整理和教學育人上。他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著春秋,把祖國的文化系統地加以整理、繼承,使文教大宣於世,奠定了代代相傳的中華道統的基石,教化之功,橫貫古今。孔子在政治上最大的抱負,是推行仁政,但一生最大成就卻是教育。在孔子以前,教育屬於貴族的特權,他首先提倡「有教無類」的平民教育,不分貴賤貧富,一律施教,為後世學術平民化的開端。他弟子三千,深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者七十二人。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誠為教育內容根本的指導。他與弟子的深厚關係是道義的結合,華夏道統的承傳,就靠師生的傳受,維繫不墜,綿綿不息。故後世云:「若天不生仲尼,則萬古如長夜。」孔子一生為學行教,一切以仁為本,以禮為先。孔子的學術思想,以「仁」為中心,具體的實踐方法,則為盡己之心,推己及人,亦即「忠」「恕」二字。其後經門人繼志述事,光大發揚,世稱儒家。試觀古代社會,凡儒教盛行的時代,大都尊卑有序,上下相安,互讓互諒,循法守分,呈現一片祥和氣象。舉目現今社會,人們多汲汲於貨利的追求,而違犯禮義的行為所在多有,道德缺失、精神空虛、環境污染、資源浪費……以致社會秩序紊亂、道德沈淪。所以,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作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家學說,不僅給東方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在西方社會也有著廣泛的影響。然而,近一百年來,因為倫理道德教育的缺失,傳統文化遭受空前的破壞。對於許多現代人而言,儒學的認知不僅模糊,甚至是一無所知。曾經有一位母親帶孩子上街,看到一張孔子的畫像,孩子指著畫像,好奇地問母親:「媽媽,又不是聖誕節,為什麼掛聖誕老人的像?」當我們聽到這件事,不知是笑還是哭,只能欲哭無淚。這使我們警醒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已經斷了幾代人,亟需我們在中華大地上恢復挽救,否則,將會留下永久的遺憾。承傳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文化,決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斷送!今年9月28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58週年紀念日。祭孔,是尊崇與緬懷孔子而在孔廟(文廟)舉行的隆重祀典,兩千多年來幾乎未曾間斷,成為世界祭祀史上一個奇跡。繼2004年由民間祭孔轉為官方祭孔以來,2005年全球數十家孔廟聯合組織了盛大祭孔典禮,2006年海峽兩岸首次攜手聯合祭孔。今年9月28日,國家有關部委將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兩岸四地同根一脈」為主題的祭孔活動,全國各地的祭孔等紀念活動將出現一個新的高潮。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為了表示對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無上敬意,謹在此獻上《孔子故事系列》,以饗讀者。誠願傳統文化的德風,遍拂神州大地,德教之花,遍開寰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縣)人。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年),卒於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三歲。孔子的一生大略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 一 階 段 (一)刻苦求學時期 根據孔子家語一書,孔子三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家道從此衰微,由母親顏徵在辛苦撫養成人。十九歲時與丌官氏(漢禮器碑作并官氏)結婚。為維持家計,二十歲起先後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吏)、乘田(管理牲畜的小吏),職位雖然不高,但他都很盡職,而且學到許多生活技能。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他從不中斷學習,曾向郯子請問官制,向師襄學習彈琴,又分別向老聃、萇弘請教禮樂的道理。到三十歲時就奠定了學問的堅實基礎。
第二階段 (二)開始設教時期 孔子三十歲時,由於學有所成,便陸續有人前來向他請教、問學,他都熱心教導,開展出我國的平民教育。並且他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才能,分別採取不同的方式加以指點。他教學時非常注重啟發反省,鼓勵學生思考與學習,更經常與學生閒坐談心,誘導他們的志向。由於他的教法靈活多樣,學生受益很大,師生間的相處很融洽,因此到他們下受教的人越來越多,總數達三千多人,而孔子的教學生涯也一直持續到他的晚年。
第三階段 (三)出仕魯國時期 由於孔子知書達禮、嫻熟政道,魯國國君及執政大夫常向他請教治國之方,可是因為魯國政局太亂,孔子始終不願意出仕。到孔子五十一歲時,他出任中都宰(地方首長),一年之後境內大治。遂升任司空(掌水土事宜),農業生產大增,又晉升為大司寇(掌司法行政)。且代理卿相之職,輔佐魯君與齊君相會於夾谷,一方面免除了齊國的威脅,一方面也為魯國爭回不少失地。不過在他任內,想要剷除掌權大夫勢力的行動卻告失敗,再加上齊國以女樂蠱惑魯君,魯君逐漸荒怠政事,孔子眼見情勢已難有作為,乃毅然辭去官職,離開魯
第四階段 (四)周遊列國時期 孔子從五十五歲起開始周遊列國,想要推行其仁政、德政的主張,先後經過了衛、陳、曹、宋、鄭、蔡、楚等國,拜會了許多國君和大夫,雖然風塵僕僕、歷盡艱辛,但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禮遇,並沒有任何一位國君肯真正重用他。而且在旅途中,更遭受到無數的迫害與不少的嘲諷,但孔子仍堅持其一貫的信念,懷抱著知其不可而為之、淑世拯人的崇高理想。直到他六十八歲,魯君派人很誠懇的邀請他回國,另一方面孔子想到有許多學生有待栽培、民族的文化遺產急需整理,才結束了十四年的周遊生涯,回到魯國。
第五階段 (五)刪述六經時期 基於對民族文化的強烈使命感,孔子晚年的主要工作就投注在整理文化遺產上,將古來相傳的各種文獻做有系統的蒐集、整理,並加以傳播、發展。孔子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不僅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其中,同時也以此來教導學生,期望能達到承先啟後的目的。在這段期間,可能由於過渡勞累,再加上兒子孔鯉,以及他最喜歡的學生顏淵、子路先後死亡,對他的心靈造成嚴重的打擊,終於一病不起,在他七十三歲時去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