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人类疱疹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课比赛 胎盘的形成 姓 名:魏 强 职 工 号: 单 位:动物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人类疱疹病毒.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三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吉林大学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微生物检验 HSV感染已有疗效显著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临床上迫切需要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一)标本采集 一般采集病损皮肤粘膜的拭子。新鲜水 疱液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可用棉签吸取残 存的水疱液后,用力擦拭病损部位的基底 部,以采集感染的上皮细胞。HSV能在病毒.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 HHV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肺结核.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1 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2 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3 可形成增殖感染和潜伏感染.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巨细胞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HHV) 一群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DNA病毒
第32章 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为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b亚科,急性感染恢复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减损,病毒即可激活致病,故为“机会”致病微生物。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 原发感染:初次感染外源性病毒。 再发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病毒活化繁殖、或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病毒株或更大剂量的同株病毒。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乙肝诊断检查.
糖尿病流行病学.
产前诊断,中国向何处去?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段涛.
第二十章 胚胎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病毒感染与免疫.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免疫细胞.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22章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巨细胞病毒感染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二十二章 人类疱疹病毒 Herpesvrius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 引起的人类感染性疾病。不同国家及不同经济 状况感染率不同。 美国 HCMV抗体阳性率: 新生儿 1% 3-10岁 3%~6.2% 青年人 10%~15% 中上阶层成年人 40%~60% 下层人群 80% 发展中国家HCMV抗体阳性率: 3岁以下 80% 成年人群 ≈100%

我国: 孕妇抗体阳性率 ≈95% 脐血抗CMV IgM 阳性率 0.6% ~8.5% 尿CMV DNA 阳性率 6.5% ~27.3% 孕妇抗体阳性率 ≈95% 脐血抗CMV IgM 阳性率 0.6% ~8.5% 尿CMV DNA 阳性率 6.5% ~27.3% 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先天性感染者死亡率平均为 37. 3% ~47. 9%;肺炎、黄疸、溶血性贫血、先心 病较常见; 新生儿间质性肺炎中有40% CMV 抗原 或抗体阳性; 乳儿肝炎综合征中有48. 1%~78. 3% 有CMV感染的证据。

孕妇HCMV感染有30%~40%的可能传给胎儿。 一旦侵入体内,将长期或终身存在于体内。大多数 免疫正常的人体,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亚临床状 态。在亚临床状态下,孕妇仍可垂直传播给胎儿, 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人类巨细胞病毒 新生儿隐性感染率为84.2%,活产儿感染占 1%~ 2%,绝大多数先天性感染的胎儿出生时为隐性感 染,但在生后1~2年内约有10%~20%将发展成 神经系统障碍后遗症。

HCMV又称为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亚科,直径为200nm,由分子量约为150×106的线状双股DNA所组成。为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一种病毒。HCMV感染特点为受感染细胞变大,核和胞浆内有包涵体,类似猫头鹰眼,过去称巨细胞包涵体病。因单纯疱疹病毒亦有相同的细胞反应,故在1960年Weller等于CID婴儿尿和肝脏中分离出病毒后,改名为巨细胞病毒。人类一生中的任何时期都可获得CMV的感染。原发感染后,患者可从身体各部位(尿、咽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粘液、乳汁、眼泪、血液等)排出病毒,持续数周、数月、数年,以后病毒逐渐潜伏,复燃常有潜伏病毒重新激活,再感染可由抗原不同的CMV所致。

新生儿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 1、HCMV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怀孕年 龄,文化背景及生育胎产次等有关。经济条件差,文 性活动有关,较小年龄开始性生活,较多的性伴侣, 为孕妇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学者调查表明,性 病门诊的病人HCMV-IgM阳性较非性病门诊病人的高。

3、孕妇IgM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 4、孕妇有病理性生产史者(早、活、死产)胎儿 宫内感染危险率比正常生产史者高6.25倍。 HCMV感染在孕初期对胎儿损伤程度尤其 严重。它能破坏胎绒毛组织,导致流产、死产。 若破坏不严重,胎儿存活下来,病毒以损伤中枢 神经系统为突出,可引起智力发育不全、小头畸 形、脑水肿、听力障碍等先天畸形,严重影响出 生人口素质。

新生儿HCMV感染的传播途径: 宫内感染 产道感染 母乳传播

1、 宫内感染 HCMV通过胎盘经血流或宫颈逆行感染胎儿为 宫内感染(称先天性感染)。经胎盘血流感染指孕母 1、 宫内感染 HCMV通过胎盘经血流或宫颈逆行感染胎儿为 宫内感染(称先天性感染)。经胎盘血流感染指孕母 HCMV原发感染后,产生病毒血症,孕母的淋巴细 胞将病毒带至胎盘,使胎儿血流中的接触细胞受染 而感染胎儿。病毒也可经宫颈逆行感染宫内膜,通 过感染宫内膜血管或感染胚胎间质或滋养层细胞使 胎儿受染。脐血HCMV-IgM检测阳性率4.6%,仅5 %—11%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出现巨细胞包涵体 病的临床表现。

2、 产道感染 分娩过程中吸入母产道内HCMV污染的分泌 物。隐性感染的孕妇,妊娠期可能因体内激 素水平和生理上变化,HCMV可被激活,且排 2、 产道感染 分娩过程中吸入母产道内HCMV污染的分泌 物。隐性感染的孕妇,妊娠期可能因体内激 素水平和生理上变化,HCMV可被激活,且排 毒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多数表现为亚临床 型,有症状者在新生儿后期或生后数月内出 现症状较轻的CID,生后一般3—12周开始从 尿中排毒。脐血HCMV-IgM阴性,婴儿血清 HCMV-IgM阳转,可与先天性感染鉴别。

3、 母乳传播 为生活第一年内获得性HCMV感染的重要来源之 一。血清HCMV抗体阳性的妇女,产后身体多部位可 3、 母乳传播 为生活第一年内获得性HCMV感染的重要来源之 一。血清HCMV抗体阳性的妇女,产后身体多部位可 发生HCMV活化,乳腺是最常见的部位.HCMV在乳 腺的活化高峰在产后2~12周,排毒时间最少持续 2~6个月或更长。Hayes等报道HCMV感染的妇女乳 汁排毒率为27%~70%。 经母乳感染的婴儿,经过30~120天的潜伏期出现病 毒尿,但多为亚临床感染。

HCMV感染的发病机理 HCMV(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HCMV感染对胸腺发育及脾细胞、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及CTL细胞的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1.对胸腺、脾脏的影响 2.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3.抗体有降低HCMV感染的毒力作用

1.对胸腺、脾脏的影响 实验室急性HCMV感染的新生豚鼠,胸腺发 育受抑,T细胞数减少,成年鼠感染HCMV 后,88%胸腺可检出HCMV。HCMV感染致 脾功能受影响,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 的增殖下降,脾细胞产生的IL-2显著降低。

2.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HCM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与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有关。HCMV可以在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一些尚未确定的单核细胞中复制,其中单核吞噬细胞最易感染HCMV,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和效应功能。HCM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细胞的多种免疫功能受损。

3.抗体有降低HCMV感染的毒力作用 机体受HCMV的感染后,可出现多种抗体。乳汁、宫颈分泌物、唾液中尽管有特异性抗体出现,包括中和抗体。但仍能检出HCMV,说明抗体并不能阻止病毒扩散.胎儿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不能阻断经宫内,产道或乳汁传播的感染。

研究证明,致死性HCMV攻击前,在小鼠腹腔 或静脉注入0.2ml高效价抗HCMV球蛋白,可 完全保护动物免于死亡。1个月后再用HCMV 等二次攻击,动物仍全部存活,表明抗体有降 低HCMV的毒力作用。初次感染后,HCMV将 在宿主细胞中无限期存在成潜伏状态。可能累 及多种组织器官,尸检提示肺、肝、胰、唾液 腺、中枢神经系统及肠也可能是病毒潜伏场 所。先天性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缺乏产生沉淀 抗体的能力和T细胞对HCMV的应答有关。

HCMV感染的分类

1.根据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情况分为: 1)产毒型感染或活动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体内完成复制,并扩散。 2)潜伏型感染或非产毒型感染 HCMV进入宿主细胞后,没有子代病 毒产生,也不引起宿主细胞病变,但受感 染的细胞有HCMVDNA存在。

2.根据感染的次序分为: 1)原发感染:指初次感染. 2)再发感染;指内源性潜伏病毒激活或 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的病 毒株或再次感染更大剂量 的同种病毒株。

3.根据感染时间分为: 1)先天性感染: 指由HCMV感染的母亲所生育的子女出 生14天内(含14天)证实有HCMV感染,是宫 内感染所致。 2)围生期感染: 生14天内没有HCMV感染,而于生后第3— 12周内证实有HCMV感染,是婴儿于出生过 程或吮吸母乳感染。 3)生后感染或获得性感染: 指在出生12周后才发现HCMV感染。

4.根据临床征象分为: 1)全身性感染: 2)HCMV肝炎 3)HCMV肺炎 4)无症状性感染

1)全身性感染: 如HCMV损害宿主2个或2个以上器官,多见于先天性感染,过去所称的巨细胞包涵体病,多见黄疸、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惊厥,肌无力或软瘫,、脑室钙化、视神经系统萎缩等眼部异常(斜视、视神经萎缩等)并见溶血、血小板减少、异常淋巴细胞增高等血液系统改变。

2)HCMV肝炎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 48%—78%有HCMV感染证据,据观察HCMV感染婴儿肝脏病变发现1/5出现显性肝炎,而多数表现为亚临床型肝炎或单纯肝肿大伴质地异常,但HCMV引起的肝损害多能恢复。唯先天感染的HCMV性婴儿黄疸型肝炎病死率达20%,主要死因为肝功能衰竭及并发肺炎。

3)HCMV肺炎 呼吸道感染儿血清HCMV-IgM阳性率高达40%左右,鼻咽部排毒率为34%。临床多见间质性肺炎。

4)无症状性感染,可有2种情况: a).患儿症状、体征全无; b).患儿无症状,却有受损器官的体征和或实验检查异常。后者又称亚临床型感染.

后遗症与缺陷病 先天性HCMV感染可引起小头畸形,腹股 沟疝,胆道畸形,先心病,胆总管闭锁, 胆囊缺如,多囊肾,巨结肠,脐疝,皮肤 海绵状血管瘤等多种先天缺陷;并可遗留 智力障碍,感觉神经性耳聋等后遗症,后 者在围生期感染儿亦可见到。

实验室诊断依据 单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HCMV感染,从临床标本 中分离出病毒,同时抗体呈出4倍以上增加或持 续抗体滴度升高,将有助于诊断。 1.脱落细胞检查 2. 病毒分离 3.血清抗体检测 4. DNA探针 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脱落细胞检查 取新鲜晨尿或脑脊液沉渣作涂片,瑞氏、 吉姆萨染色作光镜检查,受感染的细胞变 大、核内有嗜酸性巨细胞包涵体,直径 8~10µm,占核中央区的大部分,似猫头 鹰眼。本法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有时 需多次采样才获得阳性结果。

2.病毒分离 最好用唾液、尿、血或组织,接种到人的成纤维细胞内繁殖和分离,细胞病变效应(CPE)在1天或数周后出现,经固定和HE染色后可观察到巨细胞,核内有内包涵体,核周晕圈及嗜酸性胞浆内包涵体,很象“猫头鹰眼”(owl's eye)亦可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的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查。

3.血清抗体检测 最常用的有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免疫酶试验(IEA)、间接血凝试验(IHA)和放射免疫试验(RIA)等检测HCMV-IgG和IgM抗体。 a) 抗HCMV-IgG: b) 抗HCMV-IgM

a) 抗HCMV-IgG: ①阳性结果表明HCMV感染,6个月内婴儿需除外 胎传抗体。 ②从阴性转为阳性,表明原发感染。 ③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可以表明产毒。 ④在严重免疫缺陷者,可出现假阴性。 IgG分子小,可从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出生5—6个月时特异性IgG抗体仍很高,证明是胎 儿本身的 IgG抗体,母体被动的IgG 抗体一般于生 后数月(6--8周)内逐渐消失。

b) 抗HCMV-IgM ① HCMV-IgM出现在感染早期,还常在3个月以 内下降至非常低的水平,以后被IgG取代。 诊断指标。如同时抗HCMV-IgG阴性,表明为 原发性感染。 ② 新生儿和幼小婴儿产生IgM的能力较弱,可出 现假阴性。 ③受患儿体内高水平IgG和类风湿因子等干扰, 实验结果可出现假阳性.

当单份血清标本己确定既往有HCMV感 染时,应当立即留血清标本,以及间隔2 周、4周、8周再留血清标本,结合病毒 分离可作原发感染诊断。

4. DNA探针 已广泛应用于检测HCMV,其中以32P标记的探针敏感性最高,对某些标本来说,杂交方法可能比病毒分离更敏感。

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CR快速,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强,不受标本来源的限制可取体液,活检组织,亦可取石蜡标本,尤其是妊娠中期取羊水进行PCR检测.利用PCR法监测HCMV- IgM阳性及DNA,进行孕早期无创伤性产前诊断,降低异常儿出生。对孕妇HCMV-IgM及DNA阳性应进一步检测,孕妇羊水,脐血,如己证实HCMVIgM阳性应及时终止有感染致畸有危险的妊娠.如果均阳性,提示胎儿受感染,可视具体情况对胎儿进行严密监测直到分娩。胎儿分娩后,应常规检测,脐血查DNA,阳性则检查胎儿有无异常,无异常与阴性者追踪观察,长期随访。

治 疗

药物选择 更昔洛韦 膦甲酸纳 西多福韦 阿昔洛韦( acyclovir) ,用于治疗CMV感染的 效果不理想,主要用于其他疱疹病毒的治疗。 到证实。

以上药物中以更昔洛韦最为常用,特别对 防治听力损伤有一定的效果,治疗先天性CMV感 染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新生儿有明确的优 势。长时间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毒耐药株的出 现,表现为在连续治疗的过程中, CMV的拷贝数 会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此时可用其他药物进行 替代治疗,并继续监测CMV的拷贝数。

更昔洛韦(丙氧鸟苷):96年国内上市。无环脱氧 鸟嘌岭核苷同工异质体,经磷酸化后可竞争性抑 制HCMV-DNA多聚酶,对病毒DNA聚合酶的亲 和力高于正常细胞15%,且能插入病毒DNA 中,终止其复制与转录。因此疗效高,副作用 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直接渗入病毒DNA,终 止病毒DNA链的延长,是目前唯一治疗HCMV最 有效的药物。

用法: 胎龄>32周,出生体重>1200g新生儿可用 剂量:每日5~10mg/kg,12小时1次,静脉 滴注,疗程6周。 副作用: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 脉络膜视网膜炎,还可能影响精子 生成。

孕妇HCMV感染的预防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HCMV感染的宣教,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HCMV感染危害性的认识。注意妇女的个人卫生,及时治疗妇科炎症。其次,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优生检测技术的进步,宫内感染产前诊断日趋成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CMV- IgM,PCR技术检测HCMV-DNA可作为临床普查。

总之,HCMV是先天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在初次感染后可潜伏在体内,在一定条件下活化,并从各种体液中排毒可达数年,每年给社会带来许多耳聋、白痴和其它各种残疾儿。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孕妇HCMV感染的研究和预防工作,这将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经胎盘传播的CMV感染胎儿标本

 CMV感染患儿和胎儿标本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