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基本使用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减肥手术的麻醉 汇 报 人:桂 平 汇 报 人:桂 平 指导教师:曾 锐教授 指导教师:曾 锐教授.
Advertisement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OSAHS )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呼吸治疗.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替代自主呼吸; 替代自主呼吸; 改善通气; 改善通气; 改善换气; 改善换气; 降低呼吸作功; 降低呼吸作功; 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链枷胸 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链枷胸.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远离香烟, 青春无悔! 新塘医院公共卫生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 生产国, 也是最大的香烟消费 国. 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 烟是由中国人一口一口吸掉 的。 全世界每年死于烟草相关 疾病的有近 500 万人,超过 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 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其中有 120 万是中国人,每.
第十四章 氧疗 (Oxygen Therapy)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阮志华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阮志华.
慢阻肺的防治 呼吸科 简小云. u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 COPD ) u 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 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 COPD )。特点 :气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ARDS ARDS 的治疗策略 毛毅敏 毛毅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生 理 学 PHYSIOLOGY 蔡文杰 肺容积 潮气量 (TV) 潮气量 (TV) ml ml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补吸气量 (IRV) 补吸气量 (IRV) ml ml 吸气储备能力.
急性肺水肿.
第三十二章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教学目的: 1.了解腹腔镜手术对操作对生理的影响 2.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3.掌握其并发症及防止。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肺 功 能 检 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赵 立.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 袁 琳 新生儿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 五 章 重症病人的监护.
呼 吸 衰 竭.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机械通气应用及进展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呼吸衰竭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 庄智伟.
Hello !.
重症H1N1与机械通气治疗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金晓东.
急性肺损伤(ALI) and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 广东省人民医院ICU 陈纯波.
简明机械通气技术 义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朱黎君.
呼吸系统急症病人的急救护理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lient with Acute Respiratory Problem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张波.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7(5):309。 患者男,45岁。于1993年7月7日13时30分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左胸多发肋骨骨折,左血气胸,肝脾破裂,左肾挫裂伤,左肘关节损伤,左胫内踝骨折,尿道损伤、失血性休克),伤后20 min 入院。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脾切除、肝肾破裂修补、左胸闭式引流、左胫内踝骨折固定。手术时间为2h.
无创正压通气 在COPD合并急性 左心衰的应用
( Respiratory failure chronic )
HAMUVTON-C2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河西急诊科 杨 娟.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Chapter 14 Respiratory Failure
第四章 血 液.
第二十一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 械 通 气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急诊科 李鸥.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无创呼吸机使用基本知识 ICU 屈瑶哲.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科> <杨赛>
病例分析 病史:男性患者,25岁,在一次飞机着陆事故中骨盆、胫骨等多处骨折,烧伤及烟雾吸入致呼吸道损伤。事故前身体健康。
呼吸管理.
第二十章 急性肺水肿 acute pulmonary edema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简明机械通气技术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高培阳.
第三章 急症症状的鉴别与急救处理 第二节 呼吸困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张波.
呼吸机的应用.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重症监测与治疗 第十五章 危重病医学教研室 赵文静 机械通气.
各位专家、老师好!我是 ,来自 公司。 我公司是美国伟康公司在 国内 地区代理商,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推荐伟康公司及其出色的产品。
§3 缺 氧 尤家騄.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刘婷婷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围手术期与神经系统疾病和小儿的呼吸支持技术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机械通气 仁济医院急诊科.
呼吸 (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机械通气应用技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呼吸治疗师 刘婷婷.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 呼 吸.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呼吸机基本使用方法

呼吸机机械通气的作用 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 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3.减少呼吸肌的作功。 4.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5.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 于浮动胸壁患者可以起到内支撑作用。

呼吸机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一)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二)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三)张力性气胸病人 (四)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呼吸机治疗适应征 1.呼吸频率>30-35 次/分, 或<5-10 次/分 2.鼻导管 鼻塞或面罩吸氧 血气分析: PO2< 60 mmHg 或 PCO2 >55 mmHg 3.COPD:PO2 < 55 - 60 mmHg 或 PCO2 > 70 - 80 mmHg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1 间歇正压通气 (IPPV): IPPV也称机械控制通气(CMV)。此方式时,呼吸机不管病人自主呼吸的情况如何,均按预调的通气参数为病人间歇正压通气。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的病人。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2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指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事先设置的呼吸参数(频率流速、流量、容量、吸:呼等),给予病人指令性呼吸。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3 SIMV的优点 1.可保证病人的有效通气。 2.临床上根据病人的自主TV、f和MV变化,适当调节SlMV的频率和TV,利于呼吸肌的锻炼。SIMV已成为撤离呼吸机前的必用手段。 3.在缺乏血气监测的情况下,当PaO2过高或过低时,病人可以通过自主呼吸加以调整,这样减少了发生通气不足或过度的机会。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4 压力支持通气(PSV): 是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即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每次吸气都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以辅助和增强病人的吸气深度和吸入气量。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5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6 (一)PEEP的主要作用 1.呼气末正压的顶托作用→呼气末小气道开放→利于CO2排出。如COPD患者,加用适当的PEEP可支撑小气道,防止呼气时在小气道形成"活瓣"作用,利于CO2排出。 2.呼气末肺泡膨胀→功能残气量(FRC)↑→利于氧合 如低氧血症,尤其是ARDS者,单靠提高FiO2氧合改善不大,加用PEEP可以提高氧合量。 3.肺炎、肺水肿,加用PEEP除增加氧合外,还利于水肿和炎症的消退。 4.大手术后预防、治疗肺不张。 一般认为,对COPD患者选用2~5cmH2O的PEEP可以起到良好的通气和氧合效应,不至引起不良反应。对8cmH2O以上的PEEP则需持特别慎重的态度。 机体对新水平PEEP 的适应需要15 分钟 15分钟增加一次,每次增加2cmH2O。 减少PEEP 每次2-5cmH2O,间隔1-6 小时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7 持续气道正压 (CPAP):病人通过按需在持续正压气流系统下进行自主呼吸,使吸气期和呼气期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维持气道压基本恒定在预调的CPAP水平,波动较小。 此中模式患者自觉舒适,但对会对循环系统有所影响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8 压力支持通气(PSV) 是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即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每次吸气都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以辅助和增强病人的吸气深度和吸入气量。 患者完全自己所需控制F、I:E;VT则由患者和呼吸机所给的PASB共同决定。 患者自觉舒适,可以克服管道带来的阻力。

呼吸机的常用辅助呼吸模式9 双气道正压通气 (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 为辅助通气模式。呼吸机在吸气时给病人气道内以压力支持,呼气时在气道设置一定阻力,使气道持续处于低水平的正压状态。可用于COPD康复期,也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但不适用于ARDS等严重呼吸衰竭。 带有PEEP的压力支持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1 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 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进行必要的处理。 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SIMV、 CPAP、PSV、PEEP 、CPAP)。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2 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一般为8-12ml/kg。 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 所需的频率(f)、潮气量(TV)和吸气时间 (IT)。 7.确定FiO2 :结合呼气末正压调整吸氧浓度从而达到目标血氧饱和度(>88-90%).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3 8.确定PEEP:当高浓度吸氧下而PaO2仍小于60mmHg,应加用PEEP,并将FiO2降至0.5以下。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 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安全阀。不同呼吸机的报警参数不同,参照说明书调节。气道压安全阀或压力限制一般调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5-10cmH2O。 10.调节温化、湿化器。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至34-36摄氏度。 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的大小调整。一般为-2~-4cmH2O或0.1L/S。

呼吸机的参数设定1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l/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kg。

呼吸机的参数设定2 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呼吸机的参数设定3 呼吸机吸呼比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呼比的设定应考虑机械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氧合状态、自主呼吸水平等因素。     1.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呼吸机送气应与病人吸气相配合,以保证两者同步。一般吸气需要0.8~1.2秒,吸呼比为1∶1.5~1∶2。     2.对于控制通气的患者,一般吸气时间较长、吸呼比较高,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善氧合。但延长吸气时间,应注意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3.吸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耐受,往往需要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而且,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加重对循环的干扰。临床应用中需注意。

呼吸机的参数设定4 呼吸机吸入氧浓度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人氧浓度的设置一般取决于动脉氧分压的目标水平、呼气末正压水平、平均气道压力和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由于吸人高浓度氧可产生氧中毒性肺损伤,一般要求吸人氧浓度低于50%~60%。但是,在吸人氧浓度的选择上,不但应考虑到高浓度氧的肺损伤作用,还应考虑气道和肺泡压力过高对肺的损伤作用。对于氧合严重障碍的患者,应在充分镇静肌松、采用适当水平呼气末正压的前提下,设置吸人氧浓度,使动脉氧饱和度>88%~90%。

呼吸机的参数设定 患者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后,一般要求在上机半小时,行血气分析,根据其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以后每2小时重复检查,防止并发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 一般患者在吸氧浓度0.4以下,而血氧分压在60mmHg时,允许24小时行一次血气分析 在行血气分析同时应标注患者抽血时的体温以及吸氧浓度.

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