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第18章 生產要素市場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當你由學校畢業投入職場時,能拿到多少薪水主要決定於你從事的是什麼工作。如果你是程式設計師,你拿到的薪水會比你是加油站的加油員來得高。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我們薪水的高低呢? 3
在2010年,美國居民的總所得為15兆美元,這個數字是由各行各業人士的所得加總而成;其中,有四分之三的所得來自於勞工的工資與福利,剩下的四分之一則是來自於分配給地主和資本主的地租、利潤與利息。 4
是什麼因素決定多少比例的所得分配給勞工? 多少比例的所得分配給地主? 多少比例的所得分配給資本主? 多少比例的所得分配給地主? 多少比例的所得分配給資本主? 5
又為什麼有些地主的地租比其他地主來得高? 為什麼有些資本主的利潤比其他資本主來得高? 為什麼有些勞工的工資比其他勞工來得高? 為什麼有些資本主的利潤比其他資本主來得高? 為什麼有些勞工的工資比其他勞工來得高? 例:為什麼程式設計師的薪水會比加油站加油員的 薪水來得高? 6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如同大多數經濟學所討論的問題一樣,關鍵在於供給與需求。勞動、土地與資本市場的供需決定了給付給勞工、地主與資本主的報酬。為了解為什麼有些人的所得會高於另一些人的所得,我們必須更深入地探討接受他們所提供的服務的市場。這是本章與下兩章最主要的工作。 7
生產要素就是被用來生產商品與服務的投入。 勞動、土地與資本是最重要的三個生產要素。 本章介紹要素市場分析的基本理論。 生產要素就是被用來生產商品與服務的投入。 勞動、土地與資本是最重要的三個生產要素。 例:電腦公司推出一種新軟體,就已經使用了程式 設計師的時間(勞動)、辦公室和電腦設備( 資本)以及辦公室的所在地(土地)。 8
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引申需求 (derived demand),亦即廠商對某一項生產要素的需求引申自該廠商在另一個市場所作的商品供給決策。 因此,電腦軟體公司對程式設計師的需求與公司本身的電腦軟體的供給是不可分的;加油站對加油站加油員的需求與其汽油的供給也是不可分的。 9
本章藉由考慮一個追求利潤極大的競爭廠商如何決定購買多少要素,來分析要素的需求。 我們的分析從說明勞動需求開始。 10
勞動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因為就絕大多數經濟體系而言,勞工獲取絕大部分的所得。 接著,我們將直接應用從勞動市場分析所學的內容到其他的要素市場。 接著,我們將直接應用從勞動市場分析所學的內容到其他的要素市場。 11
我們可以應用本章所介紹的要素市場基本理論,來說明一個經濟體系的所得是如何在勞工、地主與資本主之間分配。 12
第19章將根據這些分析,更進一步地說明為什麼有一些勞工賺得比其他勞工多? 第20章會探討這個過程所造成的所得分配不均情況,然後說明政府應該如何改善所得分配。 13
勞動需求 勞動市場就像經濟體系中的其他市場一樣,是由供給與需求的力量在主宰。 圖1說明此點。 在圖(a),蘋果的供給與需求決定蘋果的價格; 在圖(b),蘋果採收者的供給與需求決定蘋果採收者的價格─工資。 14
圖1 多樣化的供給與需求 (a)蘋果市場 (b)蘋果採收工人市場 15 蘋果 價格 蘋果採收 工人工資 供給 供給 需求 需求 P W Q L 蘋果數量 蘋果採收 工人數量 15
勞動需求 因為勞動需求是一種引申需求,所以勞動市場與其他大部分的市場不同。 大部分的勞務是作為生產其他產品的投入,而不是作為讓消費者享用的最終商品 (final goods)。 16
勞動需求 要了解勞動需求,我們必須把焦點放在雇用勞工與生產產品來銷售的廠商身上。透過檢視產品生產與勞動需求之間的關聯,我們可以理解均衡工資的部分決定因素。 17
追求利潤極大的競爭廠商 讓我們看一個典型的廠商,例如蘋果生產者,如何決定其勞動的需求量。 廠商擁有蘋果園,每個禮拜它必須決定雇用多少勞工來採收蘋果。 18
追求利潤極大的競爭廠商 廠商作了雇用的決策以後,勞工盡可能地採收蘋果,然後廠商拿這些蘋果去賣,所得到的收益在付了勞工薪水之後,剩下的就是它的利潤(我們先不考慮其他成本)。 19
追求利潤極大的競爭廠商 我們作兩個關於廠商的假設。 1. 不論是蘋果市場(這裡廠商屬於賣方) 或是蘋果採收工人市場(這裡廠商屬於 買方),我們都假設廠商是競爭的。 競爭廠商是價格接受者。因為有許多其 他賣蘋果與雇用蘋果採收工人的廠商, 因此單一廠商對於蘋果能賣多少錢或付 多少工資給蘋果採收工人,幾乎不具任 何影響力。廠商把價格與工資當成市場 給定的條件,它只能決定雇用多少勞工 和賣多少蘋果。 20
追求利潤極大的競爭廠商 2. 我們假設廠商追求利潤極大。因此, 廠商的勞工雇用與蘋果供給決策,均 以利潤極大為依歸。 廠商的利潤為賣蘋果的總收益減去生 產蘋果的總成本。 21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為了作雇用決策,廠商必須考慮它所雇用的勞動數量如何影響產品產量;換言之,它必須考量蘋果採收工人的人數與所採收的蘋果數量之間的關係。 表1給了一個數值例。 22
勞動邊際產量MPL=ΔQ/ΔL (每週蒲式耳) 表1 競爭廠商如何決定該雇用多少勞動 勞動L (勞工 數量) 產出Q (每週蒲式耳) 勞動邊際產量MPL=ΔQ/ΔL (每週蒲式耳) 勞動邊際產值VMPL=P ˣ MPL 工資 W 邊際利潤ΔProfit=VMPL-W 1 2 3 4 5 100 180 240 280 300 100 80 60 40 20 $1,000 800 600 400 200 $500 500 300 -100 -300 23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第1欄是勞工的數量,第2欄則是勞工每個星期所能採收的蘋果數量。 這兩欄數字描述廠商的生產能力。 經濟學家用生產函數來描述要素雇用量與產量之間的關係。 24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這裡的要素指的是蘋果採收工人,而產出指的是蘋果。 其他的要素,包括蘋果樹本身、土地、廠商的卡車與牽引機等,其數量目前都假設固定不變。 25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圖2畫出表1中的勞動與產出資料。此圖顯示蘋果的生產函數。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理性的人們進行邊際思考。 這是了解廠商勞動雇用決策的關鍵觀念。 26
圖2 生產函數 蘋果數量 300 生產函數 280 5 4 240 3 180 2 100 1 蘋果採收 工人數量 27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表1中的第3欄顯示勞動邊際產量,其為額外一單位的勞動所增加的產量。 勞工的人數增加會使勞動的邊際產量下降,亦即生產過程顯現邊際產量遞減現象。起先,當只有幾個勞工被雇用時,他們會從果園中最好採的果樹採收蘋果。當勞工的人數增加,新加入的勞工必須在蘋果較少的樹上採收。 28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因此,當被雇用的勞工愈來愈多時,再多雇用一個勞工,其對蘋果採收量的貢獻就愈少。基於這個理由,圖2中的生產函數隨著勞工人數的增加而變得較為平坦。 29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利潤極大化廠商關心金錢勝於蘋果。因此,當決定要雇用多少勞工時,廠商考慮的是每一個勞工能帶來多少利潤。 由於利潤等於總收益減去總成本,因此,多雇用一個勞工所能增加的利潤就是這個勞工對於收益的貢獻減去勞工的工資。 30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為了找出勞工對收益的貢獻,我們必須把勞動邊際產量(以多少蒲式耳的蘋果來衡量)轉換成邊際產值(以多少錢來衡量)。 例:如果一蒲式耳的蘋果賣10美元,且新雇用的那個勞工可以生產80蒲式耳的蘋果則這個勞工對收益的貢獻為800美元。 31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任何要素的邊際產值是要素的邊際產量乘上產品的市場價格。 表1的第4欄顯示我們例子中的勞動邊際產值。 32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因為就競爭廠商而言,市場價格是固定的,所以邊際產值(如同邊際產量)會隨著勞工人數的增加而遞減。 經濟學家有時稱這一欄的數字為廠商的 邊際生產收益(marginal revenue product),代表廠商多雇用一單位的生產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 33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現在考慮廠商會雇用多少勞工。 假設蘋果採收工人的市場工資是一個禮拜500美元。 假設蘋果採收工人的市場工資是一個禮拜500美元。 廠商雇用的第一個、第二個與第三個勞工是有利潤的。然而,在第三個勞工之後,多雇用勞工是無利可圖的。因此,廠商只會雇用三個勞工。 34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圖3畫出邊際產值曲線。 因為勞動的邊際產量隨者勞工人數增加而遞減,所以這條曲線的斜率為負。 因為勞動的邊際產量隨者勞工人數增加而遞減,所以這條曲線的斜率為負。 此圖也對應市場工資水準畫出一條水平線。 這兩條線交點所對應的數量即為廠商利潤極大化下的勞工雇用量。 35
圖3 勞動的邊際產值 勞動的 邊際產值 勞動邊際產值 (勞動需求曲線) 市場工資 利潤極大化下數量 蘋果採收 工人數量 36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雇用量若低於此一水準,表示邊際產值超過工資,因此再多雇用一個勞工能使利潤增加。 超過這個雇用水準,表示邊際產值低於工資,此時多雇用一個勞工反而會使廠商的利潤減少。 37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因此,一個追求利潤極大的競爭廠商會 雇用勞工直到勞動的邊際產值與工資相 等時為止。 38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說明過競爭廠商的利潤極大化雇用策略後,現在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勞動需求的理論。 廠商的勞動需求曲線告訴我們,一個廠商在任一給定的工資下其所需求的勞動數量。 39
邊際產值與勞動需求 我們已經在圖3看到廠商如何作決策:選擇一個使邊際產值等於工資的勞動數量。 因此,邊際產值曲線就是追求利潤極大的 競爭廠商其勞動需求曲線。 40
增廣見聞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在第14章,我們看到身處完全競爭市場並以極 大化利潤為目標的廠商如何決定生產多少產量 來銷售:它會選擇邊際成本恰與產品價格相等 的產量來生產。
增廣見聞 我們剛剛說明廠商如何決定該雇用多少勞動: 廠商會選擇勞動邊際產值與工資相等下的勞動 量。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我們剛剛說明廠商如何決定該雇用多少勞動: 廠商會選擇勞動邊際產值與工資相等下的勞動 量。 因為生產函數連結了要素投入量與產量,因此 ,廠商在要素投入需求與商品供給上的決策如 此地相似。事實上,這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事 情。
增廣見聞 為了解這當中的關聯,讓我們思考勞動邊際產 量( )與邊際成本( )之間的關係。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為了解這當中的關聯,讓我們思考勞動邊際產 量( )與邊際成本( )之間的關係。 假設多雇用一名勞工,果農必須多支出500美元 ,同時,可增加50蒲式耳的蘋果採收量。
增廣見聞 在這個例子當中,要多生產50蒲式耳的蘋果, 就得多花500美元,因此,一蒲式耳的邊際成本 為10美元($500 / 50)。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在這個例子當中,要多生產50蒲式耳的蘋果, 就得多花500美元,因此,一蒲式耳的邊際成本 為10美元($500 / 50)。 一般而言,如果 代表工資,多雇用一單位勞 動所能增加的產量為 單位,則一單位產 量的邊際成本為 。
增廣見聞 這項分析顯示了邊際產量遞減與邊際成本遞增 是有高度關聯的。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這項分析顯示了邊際產量遞減與邊際成本遞增 是有高度關聯的。 當蘋果園中擠滿採收工人時,多雇用一名工人 所能增加的蘋果採收量會變少( 降低) ;換言之,當蘋果園已雇用很多採收工人時, 多採收一蒲式耳蘋果的成本會變高( 增加 )。
增廣見聞 現在考慮利潤極大化的條件。 利潤極大化廠商選擇雇用的勞動數量是勞動 邊際產值( )等於工資( )下的 數量: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現在考慮利潤極大化的條件。 利潤極大化廠商選擇雇用的勞動數量是勞動 邊際產值( )等於工資( )下的 數量:
增廣見聞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如果等式兩邊同除以 ,則 如上所述, ,因此
增廣見聞 要素需求與產出供給:一體的兩面 這個等式指出,廠商產品的價格等於生產最 後一單位產量的邊際成本,所以,當完全競 爭廠商雇用的勞動數量正好是勞動邊際產值 等於工資下的水準時,同時也意味著價格正 好等於邊際成本。 本章對勞動需求的分析只是從另一個面向來 看第14章所介紹的生產決策而已。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現在我們已了解勞動需求曲線:它反映勞動的邊際產值。接下來,我們考慮一些會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因素。 49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產品價格 邊際產值是邊際產量乘上產品的市場價格。 產品價格 邊際產值是邊際產量乘上產品的市場價格。 因此,當產品的價格改變時,邊際產值會跟著改變,從而勞動需求曲線也會跟著移動。 50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舉例來說,蘋果的價格上漲會增加每一個蘋果採收工人的邊際產值,因此也會使果農的勞動需求增加。 相反地,蘋果價格下跌會使邊際產值下降,從而使果農的勞動需求減少。 51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技術變動 在1960與2009年間,一個典型的美國勞工其每小時的產量增加了183 %。何以如此? 技術變動 在1960與2009年間,一個典型的美國勞工其每小時的產量增加了183 %。何以如此? 最重要的原因是技術進步:科學家與工程師不斷地想出新穎且更好的生產方法。 52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技術進步使勞動的邊際產量增加,進而造成勞動需求的增加並使勞動需求曲線往右移。 技術進步也有可能會造成勞動需求減少。 53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舉例來說,一個廉價的工業機器人可想而知會取代勞動,而造成勞動需求曲線往左移。 經濟學家稱此為節省勞動(labor-saving)型的技術進步。 54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不過,歷史告訴我們,大部分的技術進步是勞動擴充(labor-augmenting)型的。 此種技術進步說明了為何在工資於過去50年間增加了150% (經物價膨脹調整)之後,廠商的勞動雇用量依然增加了87%。 55
造成勞動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其他要素的供給 一項生產要素可供使用的數量會影響其他要素的邊際產量。舉例來說,當可供使用的梯子變少時,蘋果採收工人的邊際產量會降低,而造成對蘋果採收工人的需求減少。我們會在本章稍後更完整地考慮生產要素之間的關聯 。 56
勞動供給 我們已經詳細地說明勞動需求;接下來,我們探討勞動供給。 完整的勞動供給模型放在第21章;在那裡我們會說明家戶的決策理論。 完整的勞動供給模型放在第21章;在那裡我們會說明家戶的決策理論。 在這裡,我們僅簡要說明勞動供給曲線背後隱含的決策。 57
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取捨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人們面臨取捨。 你花在工作的時間愈多,你能花在看電視、與朋友享受晚餐、或滿足你嗜好的時間就愈少。勞動供給曲線的背後隱含著勞動與休閒之間的取捨。 58
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取捨 另一個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為了得到一個小時的休閒時間你所放棄的是什麼? 為了得到一個小時的休閒時間你所放棄的是什麼? 你放棄了一個小時的工作,這也意味著你放棄了一個小時的工資。 59
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取捨 因此,如果你的工資是一個小時15美元,則休閒一個小時的機會成本就是15美元;而且當你的工資調高至一個小時20美元時,你享受休閒的機會成本也跟著增加。 勞動供給曲線反映的就是此一機會成本變動時,勞工對勞動與休閒所作的取捨如何改變。 60
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取捨 一條正斜率的勞動供給曲線表示,工資的增加會使勞工增加他們的勞動供給量。因為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花更多的時間工作意味著休閒時間的減少。因此,如果休閒的機會成本增加,則勞工的反應就是減少休閒時間。 61
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取捨 值得注意的是,勞動供給曲線不一定是正斜率的。 想像你的時薪從15美元調高至20美元。此時,休閒的機會成本變高了,但你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你可能會決定,用這些額外的收入來享受更多的休閒。因此,在更高的工資水準下,你可能會選擇減少工作時間。如果是這樣,你的勞動供給曲線將會向後傾斜。 62
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取捨 在第21章,我們會以勞動供給決策上的相互衝突效果(稱為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來說明這種可能性。目前,我們暫時忽略勞動供給曲線後彎的可能,而假設勞動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 63
造成勞動供給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給定某個工資水準,當人們願意工作的時數改變時,勞動供給曲線就跟著移動。一些可能導致這種移動的因素如下: 64
造成勞動供給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偏好改變 在1950年,34%的女性是上班族,或是沒有工作但正在找工作。到了2009年,這個數字上升到59%。這樣的發展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偏好的改變,或者是說對工作的態度的改變。 一兩個世代以前,社會對女性的規範就是待在家裡帶小孩。今天,家庭的規模變小,更多的母親選擇去工作,因此,勞動供給增加。 65
造成勞動供給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替代機會改變 任何一個勞動市場的勞動供給會受其他勞動市場的工作機會的影響。如果水梨採收工人的工資突然增加,則一些蘋果採收工人可能就會選擇轉換工作;蘋果採收工人市場中的勞動供給因而減少。 66
造成勞動供給曲線移動的原因為何? 移民 勞工在區域之間或國家之間的移動,也是造成勞動供給移動的一個顯而易見且重要的因素。舉例來說,當外國移民來到美國時,美國的勞動供給就增加;而那些移民者其祖國的勞動供給則減少。 大部分關於移民的政策爭論集中在它對勞動供給,進而對勞動市場均衡的影響。 67
勞動市場均衡 接下來,我們會說明下列兩點: 工資會調整至使勞動供給與需求達成平衡的水準。 工資等於勞動的邊際產值。 工資會調整至使勞動供給與需求達成平衡的水準。 工資等於勞動的邊際產值。 何以工資能夠同時做到這兩件事?我們利用圖4來說明。 68
圖4 勞動市場均衡 工資 (勞動的價格) 供給 需求 均衡工資, W 均衡雇用量, L 勞動數量 69
勞動市場均衡 圖4顯示處於均衡的勞動市場。 工資與勞動數量已經調整至使勞動供給與需求達成平衡的水準。 70
勞動市場均衡 當市場處於這樣的均衡時,每一個廠商在均衡工資下,已經盡可能地雇用它覺得有利可圖的勞動數量。也就是說,每一個廠商都服從利潤極大化的法則:它雇用勞工直到邊際產值等於工資。因此,一旦工資使供給與需求達成均衡時,工資就必須等於勞動的邊際產值。 71
勞動市場均衡 這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任何造成勞動供給或需求改變的事件必定使均衡工資與邊際產值呈等量的變動,因為它們最終必定相等。 為了明白這一點,讓我們考慮一些使勞動供給或需求曲線移動的事件。 72
勞動供給曲線的移動 假設外來移民增加,使得願意從事蘋果採收的勞工人數增加;這時候勞動供給曲線便會由圖5中的 右移到 。在原來的均衡工資水準( )之下,勞動供給量大於勞動需求量,從而蘋果採收勞工市場的超額供給使蘋果採收勞工的薪水有向下調整的壓力,故工資由 下降至 。 73
圖5 勞動供給曲線的移動 74 工資 1. 勞動供給增加… (勞動的價格) 供給, S1 S2 W1 W2 2. …造成工 資下降… 需求 L1 2. …造成工 資下降… W2 L2 勞動數量 3. …且就業增加。 74
勞動供給曲線的移動 在此情況下,廠商便能藉由雇用更多的勞動來賺取更高的利潤。 在新的均衡下,蘋果採收工人的工資與勞動的邊際產值均較新勞工加入前來得低。 75
勞動供給曲線的移動 以下發生在以色列的故事可以說明為何勞動供給曲線的移動會影響勞動市場的均衡。 在1980年代,數以千計居住在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等以色列占領區的巴勒斯坦人必須由他們家園通勤到以色列上班;當中又以建築與農業勞動者居多。 76
勞動供給曲線的移動 到了1988年,由於政治不穩定使得以色列政府必須減少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的勞動供給。於是,以色列政府實施了宵禁。除了巴勒斯坦人的工作許可證被查得更嚴外,以色列政府也嚴禁巴勒斯坦人留在以色列過夜。 77
勞動供給曲線的移動 以色列政府這些政策的經濟影響就如同我們理論所預測的:在色列工作的巴勒斯坦人減少一半,而那些繼續留在以色列工作的巴勒斯坦人其薪水提高50%。這是因為巴勒斯坦勞工的減少,使仍然留在以色列工作的巴勒斯坦勞工其邊際產值大幅提高的緣故。 78
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 假設現在吃蘋果蔚為一股風潮,這將導致蘋果的價格上漲。 雖然價格的上漲並沒有改變蘋果採收工人的邊際產量,但可使其邊際產值提高。對雇主來說,蘋果的價格愈高,雇用愈多採收工人是愈有利的。 79
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 這時候,勞動需求曲線會如圖6所示,由 右移至 ,造成均衡價格由 上漲至 ,採收工人市場的均衡就業量則由 提高至 。 這時候,勞動需求曲線會如圖6所示,由 右移至 ,造成均衡價格由 上漲至 ,採收工人市場的均衡就業量則由 提高至 。 因此,工資與勞動的邊際產值呈同向變動。 80
圖6 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 81 工資 (勞動的價格) 1.勞動需求增加… W2 W1 2. …造成工 D2 資上升… 需求,D1 勞動數量 L2 2. …造成工 資上升… W1 L1 D2 勞動數量 3. …且就業量增加 81
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 上述分析告訴我們:一個產業的興衰會直接影響該產業的勞動需求。 當蘋果的價格上漲時,蘋果園能賺取較高的利潤,同時,採收蘋果的勞工也能得到較高的工資。 當蘋果價格下跌時,蘋果園能夠獲取的利潤較少,同時,蘋果採收勞工的工資也變少。 82
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 因此,一個產業其產品價格的波動幅度愈大,其工人工資的波動幅度也會愈大。例如,石油產業勞工的薪資與世界原油價格密切連動。 83
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 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下,勞動供給與勞動需求共同決定均衡工資; 勞動供給或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將造成工資的變動。 勞動供給或勞動需求曲線的移動,將造成工資的變動。 同時,均衡工資會等於勞動的邊際產值。 84
生產力與工資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一國的生活水準決定於該國生產商品與服務的能力。 我們對勞動需求的分析顯示工資等於以勞動邊際產值所衡量的生產力。簡單地說,勞工的生產力愈高,其薪資就愈高;反之,勞工的生產力愈低,其薪資就愈低。 85
生產力與工資 此點是了解為何今日勞工的薪資會比先前世代勞工的薪資來得高的關鍵。 表2的資料顯示,美國的生產力與實質工資(亦即經物價膨脹調整後的工資)持續成長。在1959-2009年間,以每小時產出所衡量的生產力平均每年約成長2.1%,而實質工資則平均每年約成長1.9%,這兩個成長率幾乎是一樣的。以每年2%的速度成長,生產力與實質工資每35年就會倍增一次。 86
生產力與工資 表2 美國生產力與工資的成長 87
生產力與工資 生產力的成長速度會隨時間變動。 表2也顯示三段美國生產力表現相當不同的時期。 表2也顯示三段美國生產力表現相當不同的時期。 在1973年左右,美國生產力的成長出現明顯下滑,且持續到1995年。 生產力的成長率由每年2.8% 掉到每年1.4%,實質工資成長率則由每年2.8% 掉到每年1.2%。 88
生產力與工資 在1995年左右,美國生產力的成長才出現回升。許多觀察家為「新經濟」(“new economy”)的來臨而喝彩。 一般認為,生產力之所以會回升主要是因為電腦與資訊科技突飛猛進。 89
生產力與工資 如同理論所預測的,實質工資也會跟著回升;在1995-2009年間,生產力平均每年約成長2.6%,而實質工資則平均每年約成長2.3%。 總之,理論與歷史皆證實生產力與實質工資之間的密切關係。 90
其他生產要素:土地與資本 在廠商決定雇用多少勞工的同時,它們也同時在決定該使用多少其他生產要素來進行生產。 以蘋果為例,果農必須決定蘋果園的大小與採收蘋果所需梯子的數目。 我們大致可將廠商投入生產的要素分為三類:勞動、土地與資本。 91
其他生產要素:土地與資本 勞動與土地這兩項生產要素的意義相當明確,但資本的定義則有點微妙。 經濟學家使用資本這個字眼來代表投入生產之設備與建築物的存量;換言之,資本代表了過去所生產之財貨的累積,且這些財貨現今被使用來生產新的商品與服務。就果農而言,資本存量包含了用來爬樹的梯子、卡車、倉庫,也包含了蘋果樹本身。 92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就地主與資本主對生產的貢獻而言,是什麼決定他們可以索取多少報酬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區分兩種價格:購買價格與租用價格。 93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土地或資本的購買價格(purchase price)是指人們願意支付來無限期擁有這項生產要素的價格; 租用價格(rental price)則是指人們願意支付在有限期間內使用這項生產要素的價格。 94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租用價格可以簡單地把它想成是勞動市場的工資,因此,我們先前學到關於工資的決定都可以運用在土地與資本租用價格的決定上。 如圖7所示,圖(a)中的土地租用價格與圖(b)中的資本租用價格皆由其供給與需求共同決定。 95
圖7 土地與資本市場 (a)土地市場 (b)資本市場 96 土地租 用價格 資本租 用價格 供給 供給 需求 需求 P P Q Q 土地數量 資本數量 96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此外,土地與資本需求的決定就跟勞動需求的決定一樣,亦即,果農決定土地與資本租用數量的邏輯就跟決定雇用多少勞工是一樣的。 廠商會增加土地及資本的租用數量,直到該要素的邊際產值與租用價格相等為止。因此,每一種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就反映了該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值。 97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我們現在可以說明有多少所得歸於勞動,有多少所得歸於地主,又有多少所得歸於資本主。 98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只要廠商的目標是極大化利潤且要素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那麼,每項要素的租用價格就會等於其邊際產值。 勞動、土地與資本所賺取的便是他們在生產過程中的邊際貢獻。 99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現在考慮土地與資本的購買價格。 很明顯地,租用價格與購買價格是相關聯的:如果說一塊土地或資本不論在現在或未來,均有可觀的租用價格,則買方會願意多花錢把它買下。 100
土地與資本市場均衡 在每一個時點,均衡租用價格就正好等於該要素的邊際產值,因此,土地與資本的均衡購買價格同時決定於該要素現在的邊際產值與預期的未來邊際產值。 101
勞動所得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它就 是雇主給付給雇員的薪資。然而,資本所 得(capital income)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 增廣見聞 何謂資本所得? 勞動所得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它就 是雇主給付給雇員的薪資。然而,資本所 得(capital income)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
我們假設家戶擁有經濟體系的資本存量─梯 子、鑽鑿機、倉庫等等─並且將它們出租給 廠商使用。 增廣見聞 何謂資本所得? 我們假設家戶擁有經濟體系的資本存量─梯 子、鑽鑿機、倉庫等等─並且將它們出租給 廠商使用。 資本所得,在本例中,就是家戶出租資本財 所賺取的所得。 這個假設簡化了資本主報酬如何決定的分析 ,但這並不全然符合現實。事實上,廠商通 常擁有它們所使用的資本,因此,它們收取 資本報酬。
增廣見聞 何謂資本所得? 不過,廠商的資本報酬最終將歸於家戶。一 部分報酬是以利息的形式給付給借錢給廠商 的家戶;債券持有者與銀行存戶是兩個收取 利息的例子。因此,你銀行帳戶裡的利息, 就是經濟體系資本所得的一部分。
此外,一部分的資本所得是以股利的方式給 付給家戶。 增廣見聞 何謂資本所得? 此外,一部分的資本所得是以股利的方式給 付給家戶。 股利是廠商支付給股東的款項;股東就是購 買廠商部分所有權的人,故擁有分享廠商利 潤的權利。
增廣見聞 何謂資本所得? 廠商不必將它的利潤全數以利息和股利的方 式支付給家戶,它可以保留部分的盈餘來買 更多的資本財。雖然這些保留盈餘沒有被分 派給股東,但股東仍能受益,因為保留盈餘 使廠商所擁有的資本數量增加,它們能增加 廠商未來的收益,從而使股票的價值得以提 升。
生產要素間的關聯性 我們說明了為何生產要素價格會等於邊際產值,而邊際產值等於邊際產量乘上產品的市場價格,且任何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決定於該要素雇用量的多寡。由於要素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因此,數量豐沛的生產要素其邊際產量會比較低,從而其價格也就比較低。 107
生產要素間的關聯性 相反地,數量稀少的生產要素其邊際產量會比較高,從而其價格也就比較高。因此,如果一生產要素的供給減少了,則可預測該生產要素的均衡價格會提高。 108
生產要素間的關聯性 當某一項生產要素的供給改變時,它的影響並不只侷限在這個要素市場;在多數情況下,其影響會擴散到其他要素市場。換言之,特定生產要素供給的變動會改變所有生產要素的價格。 109
生產要素間的關聯性 舉例來說,颶風摧毀了許多採收蘋果用的梯子,這將如何影響不同生產要素的價格呢? 最明顯的是梯子的數量變少了,因此梯子的均衡租用價格會提高,而家中梯子未被摧毀的幸運資本主,就可以將他們的梯子以較高的價格出租給蘋果農。 110
生產要素間的關聯性 然而,不只是梯子市場受到影響而已。由於梯子數量變少了,使用梯子來採收蘋果的工人其邊際產量也會變小,因此梯子供給的減少將會降低果農對採收蘋果工人的需求,從而工人的均衡工資會下跌。 111
生產要素間的關聯性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 任何生產要素供給的變動將會改變所有生產要素的價格。 任何生產要素供給的變動將會改變所有生產要素的價格。 而任何要素價格的變動可以藉由分析事件本身對生產要素之邊際產值的影響來理解。 112
黑死病經濟學 在十四世紀,黑死病(Black Death)曾在幾年之內就輕易奪走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命;這項可怕的天災可以用來測試我們所介紹的生產要素市場理論。你認為勞工的工資與地主的地租將會因黑死病而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113
黑死病經濟學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看人口減少對於勞動與土地邊際產值的影響。由於勞工的供給變少,故勞動的邊際產量提高(這與勞動邊際產量因勞動雇用量增加而下降正好相反),也因此,我們預期黑死病會導致工資的提高。 114
黑死病經濟學 由於土地與勞動同時被投入於生產,因此勞工的供給減少也會影響到土地市場。由於缺乏勞工來耕作土地,因此,額外一單位的土地所能增加的產量變小,也就是說,土地的邊際產量降低,也因此,我們預期黑死病會使地租下降。 115
黑死病經濟學 事實上,上述兩項預測都與歷史證據一致。在這段期間,工資幾乎倍增,而地租跌了50%或甚至更多。黑死病改善了倖存農民的經濟狀況,且降低了地主階層的所得。 116
結論 本章說明了生產要素價格如何決定。 這裡所介紹的理論稱為新古典分配理論(neoclassical theory of distribution): 每項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於該要素的供給與需求。 要素需求決定於該要素的邊際產量; 在均衡時,每項要素皆賺取其對商品與服務的生產所作的邊際貢獻。 117
結論 新古典分配理論被普遍接受;許多經濟學家開始嘗試以新古典理論來說明美國經濟的15兆美元所得如何分配給各個成員。 在下兩章,我們會進一步探討所得分配的細節;新古典理論提供我們一個討論的架構。 118
結論 回到本章一開始的問題: 為什麼程式設計師的薪資比加油站服務人員的薪資來得高? 這是因為程式設計師能夠產生比加油站服務人員更高的市場價值。 119
結論 人們願意花多錢購買電腦遊戲,但不願意花太多錢來加油和清洗擋風玻璃。勞工的工資反映了他們所生產之商品及服務的市場價格。 如果人們突然厭倦了使用電腦而決定花多點時間來開車,則電腦與汽車的市場價格會改變,進而程式設計師與加油站服務人員的薪資也會跟著變動。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