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一)氨基酸的来源 1.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被吸收的氨基酸 2.体内组织蛋白质的降解产生氨基酸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降解 第三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氨基酸衍生的其它含氮化合物.
Advertisements

第 26 章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 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 是测定摄入氮量和排出氮量来了解蛋白质在体内 代谢和利用 的一种方法。 “ Nitrogen balance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otal nitrogen intake and total nitrogen.
蛋白质代谢和人体健康 动植物新陈代谢显著区别: 植物自己制造有机物 ?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 植物为食,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那么我们人和动物呢 ?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一、氨基酸代谢概况食物蛋白质 氨基酸特殊途径  - 酮酸 糖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脂肪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TCA 鸟氨酸 循环 NH 4 + NH 3 CO 2 H2OH2OH2OH2O 体蛋白 尿素 尿酸 激素 卟啉 尼克酰氨 衍生物 肌酸胺 嘧啶 嘌呤 生物固氮 硝酸还原 (次生物质代谢) CO.
第 七 章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思考题: 1 、简述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途径。 2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 3 、简述 α- 酮酸的代谢去路。 4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的过程和有何生理意义? 5 、试述尿素生成的过程、部位及调节。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Proteins Degradation& Amino acids Metabolism 宋潇达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NH 2 -CH 2 -COOH + ½ O 2  H-CO-COOH + NH 2 第一节 Amino acid degradation 1. 氧化脱氨基 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酮酸的过 程,叫氧化脱氨基作用 甘氨酸氧化酶 一. 氨的去路.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即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protein catabolism)
04蛋白质 大头婴儿.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王丽影.
Amino Acid Metabolism 生化教研室:牛永东.
第 九 章氨基酸代谢的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第 五 章 维生素与辅酶 Vitamins and coenzymes.
第 七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catabolism of protein.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Amino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Biosynthesis
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甘油的氧化 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主要在肝细胞经甘油激酶作用生成3-磷酸甘油,再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后循糖代谢途径分解或经糖异生途径转化成葡萄糖。脂肪细胞及骨骼肌等组织因甘油激酶活性很低,不能很好利用甘油。 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一)脂肪酸的活化 在胞液中FFA通过与CoA酯化被激活,催化该反应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需ATP、Mg2+参与。反应产生的PPi立即被焦磷酸酶水解,阻止了逆反应,所以1分子FFA的活化实际上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第十五章 细胞代谢调控 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代谢的调节.
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 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蛋白质 protein.
Chapter 11 Catabolism of Protein 第十一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 Amino Acid Catabolism
(Metabolisim of Protein)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八章 含氮小分子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二、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 氨基酸的代谢.
第九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十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是细胞的首要结构物质,又是酶的基本组成成分。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无不与蛋白质的活动密切相关。蛋白质的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细胞中和动物细胞一样,经常存在一个很小的游离氨基酸“库”,这些氨基酸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和构成无数重要的其他含氮物质,而较少用于降解。细胞中经常可以同时供应20种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
第六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消化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氨基酸衍生物 第四节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生物技术一班 游琼英
第十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 第三节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转化
Chapter 7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覃秀桃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代谢.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第 九 章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九章 蛋白质代谢 返回目录.
第七章 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
30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氨基酸及衍生的生物活性物质 第四节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
第 七 章 氨 基 酸 代 谢.
第十一章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第3章 氨基酸和肽 3.1 蛋白质是由二十种不同的氨基酸构成的 3.2 二十种氨基酸可以按其侧链分类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生物化学习题.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生物化学课件 2008~2009 医药部 王燕群.
第六章 核酸类物质的积累机制 核酸发酵是在氨基酸发酵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代谢控制发酵,即以代谢控制理论为依据,设法造就(选育)从遗传角度解除了正常代谢控制机制的突变株。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一碳单位 含硫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及 链氨基酸的代谢.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第12章 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主讲教师:卢涛.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ATP SLYTYZJAM.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蛋白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一)氨基酸的来源 1.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被吸收的氨基酸 2.体内组织蛋白质的降解产生氨基酸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一)氨基酸的来源 1.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被吸收的氨基酸 2.体内组织蛋白质的降解产生氨基酸 3.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二)氨基酸去路 1.合成蛋白质和多肽 2.氨基酸分解代谢 3.转变成含氮化合物、嘌呤、嘧啶、肾上腺素等

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有4种: 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嘌呤核苷酸循环。

1.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通式: 体内存在酶有3种: L-氨基酸氧化酶(animo aci oxideativese) D-氨基酸氧化酶 L-谷氨酸脱氢酶(L-glutamate dehydrogenase)

L-谷氨酸脱氢酶(L-glutamate dehydrogenase)

2.转氨基作用 氨基酸 α-酮酸 ⑴ 转氨基作用的概念 在转氨酶的作用下,可逆地把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α-酮酸(α-ketoacid)。故为转氨基作用。 氨基酸 α-酮酸

⑵ 转氨基作用的特点: ① 转氨酶(transaminase)。其辅酶为磷酸吡 哆醛,属于维生素B6。其作用机制: ② 转氨基作用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③ 体内存在多种转氨酶。其中最重要的酶是: 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又称ALT )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又称AST)。 ④ 转氨酶在体内广泛存在,但各组织中含量不等。 应用的意义:可作为临床上疾病诊断和预后 的指标之一。

正常成人各种组织中AST及ALT活性 AST ALT AST ALT 心 156000 7100 胰腺 28000 2000 组织 (单位/克湿组织) (单位/克湿组织) 组织 (单位/克湿组织) (单位/克湿组织) 心 156000 7100 胰腺 28000 2000 肝 142000 44000 脾 14000 1200 骨骼肌 99000 4800 肺 10000 700 肾 91000 19000 血清 20 16

3.联合脱氨基作用 ⑴ 概念: 将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 用联合进行,促进各种氨基酸脱去氨 基生成α-酮酸和氨的过程称氨基酸 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⑵ 特点:① 体内脱氨基的主要方式,尤其在 肝脏和肾脏中。 ② 它也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 途径。

NADH+H++NH3

4.嘌呤核苷酸循环 肌肉中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purine nucleotide cycle)脱去氨基。 嘌呤核苷酸循环的特点: 在肌肉组织中进行,此循环消耗1分子ATP。

(二)氨的代谢 1.体内氨的来源 ⑴ 内源性产生的氨 ①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 的主要来源。 ② 胺类的分解产生氨。 ③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 谷氨酰胺。

⑵ 外源性产生的氨有两个来源: ① 肠内腐败作用产生的氨每日大约4g ② 肠内尿素经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 机体内代谢产生的氨以及消化道吸收来的氨进入血液,形成血氨。氨具有毒性,脑组织对氨的作用尤为敏感。体内的氨主要在肝脏合成尿素而解毒。

2.氨的转运——有2种形式: ⑴ 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 (alanine-glucose cycle) 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特点: 将肌肉组织中的氨运送至肝脏。 ⑵ 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NADH+H++NH3

谷氨酰胺作用的特点: ① 将脑和肌肉组织中的氨运送至肝脏或肾脏。 ② 谷氨酰胺不仅起氨运输的作用,而且是解 毒的产 物,储存氨的形式。 ③ 谷氨酰胺在脑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对 氨中毒病人可服用或输入谷氨酸盐,来降 低氨的浓度。 ④ 谷氨酰胺还可以提供其酰胺基使天冬氨酸 转变成天冬酰胺。

3.尿素的生成——氨的去路 ⑴ 尿素生成的部位 位于肝脏的细胞液和线粒体中。 ⑵ 尿素生成的过程——鸟氨酸循环 详细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 ⑴ 尿素生成的部位 位于肝脏的细胞液和线粒体中。 ⑵ 尿素生成的过程——鸟氨酸循环 详细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 ① 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 ② 瓜氨酸的合成 ③ 精氨酸的合成 ④ 尿素生成

① 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 此反应特点: I 在线粒体中进行,不可逆, 消耗2分子ATP。 II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为别构酶, 受N-乙酰谷氨酸的别构激活剂。

② 瓜氨酸的合成 此反应特点: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不可逆。 生成的瓜氨酸进入细胞液中。

③ 精氨酸的合成 由瓜氨酸转变成精氨酸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此反应特点: 在细胞液中进行,由天冬氨酸提供给氨基。

④ 尿素生成 此反应特点:尿素在胞液中生成,鸟氨酸再反回 线粒体内,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总反应式:

⑷ 鸟氨酸循环的特点: ① 尿素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一个来自氨, 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而天冬氨酸又可 由其它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而生成。 ② 尿素合成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合成1分子 尿素需要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⑸ 氨的其它去路 ① 在肾小管细胞中,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 酶的作用下脱氨基,氨基与尿液中的H+ 结合,然后以胺盐的形式由尿排除。 ② 参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③ 参与核酸中碱基的合成。

4.高血氨症和氨中毒 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氯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血氨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氨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是维持这种平衡的关键。 当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升高,称为高血氨症。 一般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可与脑中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也可与脑中的谷氨酸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因此,脑中氨的增加可以使脑细胞中的α一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三羧酸循环减弱,从而使脑组织中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昏迷,这就是肝昏迷氨中毒学说的基础。

(三)α-酮酸的代谢 主要有三方面的代谢途径: 1.α-酮酸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转氨基的逆过程。 2.α-酮酸氨转变成糖及脂类 有3种类型: 能转变成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能转变成酮体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 即能转变成糖,又能转变成酮体的的氨基酸称为生糖生酮氨基酸。

生糖氨基酸 甘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缬氨酸、 氨基酸生糖及生酮性质的分类 类 别 氨 基 酸 生糖氨基酸 甘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缬氨酸、 精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 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天冬酰氨、甲硫氨酸 生酮氨基酸 亮氨酸、赖氨酸 生糖兼生酮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氨基酸 苏氨酸、 色氨酸